勾焕茹,张 静,田 丽,黄林静,刘 磊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秘专业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秘书人才的重任。要提高秘书人才的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关键,因此,必须加强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探索更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
我国文秘专业开设时间较晚,仅有30年的历史。早期开设文秘专业的是一些本科院校的中文系,最初他们往往都是根据本校师资条件设置课程,且重理论,轻实践。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的历史则更短,在高职院校开设文秘专业的初期,也是借鉴本科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毕业后对工作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职文秘专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已成为我国秘书教育的主体,是培养职业秘书的重要途径。
一直以来,高职文秘专业都是延用本科教育的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虽然在理论深度上不及本科教育,但在教学中同样是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偏重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秘书岗位工作实际相脱节。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明确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都加大了课内实践教学及课外实习、实训的比例,且单独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但从整体来看,高职文秘专业课程的学科本位体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依然难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进一步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近年来,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的改革中,教学内容逐渐贴近工作实际,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不断加强。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探索更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理论知识“必需”、“够用”,重点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关键是如何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①转引自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15期。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课程教学来讲,改革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式。从秘书职业的工作过程出发来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现理论知识适度和够用的原则,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项目教学法,由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建立与任务过程相一致的课程体系,从学科导向向行动过程导向转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秘书人才。
明确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开发高职文秘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前提,因此,要进行文秘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首先必须给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科学、合理的定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既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中等职业院校。从目前岗位需求和近年来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应明确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方向。
根据秘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中对秘书职业的定义,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应为:具有必备的文秘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达到这个培养规格为目标。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就要对秘书岗位工作中的典型职业活动进行分析,理清其工作过程及主要工作环节,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进而确定学习领域内容。也就是说,要将文秘专业的主干课程整合在秘书工作流程之中。
秘书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1)接待(包括商务礼仪,沟通);(2)办公室事务和管理(包括办公环境的维护和管理,日常办公室事务,文件收发,办公用品的发放和管理,办公效率和时间管理);(3)常用事务文书(主要是常用事务文书的拟写);(4)会议事务办理(包括会前参与组织、策划、准备,会中服务、参与控制,会议结束后的善后工作,整理会议纪要,受权对外发布会议信息等);(5)参与商务谈判,进行商务沟通;(6)信息与档案(包括信息管理,档案收集,档案管理)。
从事秘书岗位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应与上述典型工作任务相适应。由此可以确定文秘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有:接待工作的内容和程序;礼仪常识;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有效沟通的原则;办公室事务及管理知识;文书处理知识;文书写作知识;会务的筹备、组织、协调知识;商务活动的组织与商务谈判知识;办公自动化知识;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知识。他们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则主要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文书拟写与处理能力,会议管理能力,商务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技能,信息处理与档案管理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是从事秘书职业所必备的。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就是要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工作过程进行重构,以工作任务来驱动,让学生以秘书角色身份去完成工作任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1.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
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设计,首先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优化整合的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处理知识、技能、素质之间的关系;依据职业岗位工作领域要求来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注重发挥相关知识对技能的支撑作用,并考虑学生技能素质的拓展,明确各门课程在秘书职业中的地位;任课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各门课程之间要相互衔接。
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包括:公关与礼仪、应用文写作、办公室事务管理、会议组织与服务、商务沟通与口才训练、文书档案管理实务、中文五笔录入、现代办公设备使用与维护。支撑性课程主要包括:秘书职业概论、基础写作训练、语法与修辞、企业行政管理、管理心理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包括:秘书职业道德、法律基础与政策法规、文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职业拓展课程包括:创新学、电子商务、网页制作、经济法、商务谈判、秘书英语。
2.以行动为导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模仿真实的职业情境创设学习情境,设计与秘书职业工作过程相一致的教学过程。其实施过程是:创设工作环境—设计工作项目—分配任务—角色扮演—学习指导—执行任务—评价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咨询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身临其境”的工作过程,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会直接获得经验(怎么做)和策略(怎么做更好),学会相关知识,掌握工作技能。
以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必备的写作知识和常用的文书写作技法,都可纳入设计好的一个个工作项目中。如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其具体实施过程是:(1)教师结合市场上的热点问题设计调查的任务项目,提出要求,讲述必要的知识;(2)师生共同讨论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调查组的成立,调查计划的制定,调查方法的确定,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PPT课件的制作与展示;(3)学生实施方案,教师帮助指导,解惑释疑;(4)师生共评项目成果。
3.以职业能力为考核重点,改革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良好的考核评价方式,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评价,应以职业能力和素质为考核重点,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淡化理论考试。对每个学生在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时的表现,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取得的成果(效果)进行评价,而不是侧重考核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难度、深度,这样可以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通过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使文秘专业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岗位工作技能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文秘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目前,高职文秘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和秘书人才的岗位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组织教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1]杨树森.论我国秘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J].秘书,2009(7).
[2]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秘书国家职业标准[S].(2006-08-12)[2010-08-12].http://www.examda.com/ms/jieshao/20060812/135202782.htm l.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4]方燕妹.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工学结合模式探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5]肖传亮.高职商务文秘专业岗位能力定位及结构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