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军
(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江苏 扬州 225009)
扬州市就业结构分析
叶国军
(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江苏 扬州 225009)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扬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2000年以来扬州市劳动力资源供给和岗位需求总体状况、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比较,得出扬州市就业结构存在的三个问题: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程度低,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远慢于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结构内部矛盾突出。
就业结构;就业弹性
扬州经济发展已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劳动力资源的充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然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多方矛盾和产业结构的不尽合理,以及就业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扬州的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就业涉及到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料两方面的因素,二者保持适当的比例,是社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前提。在分析就业结构之前,有必要对扬州市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表1)。
表1 扬州市2000-2008年劳动力资源及利用情况
(一)劳动力资源供给
1.人口增长型供给(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增长快。尽管扬州人口出生率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2000-2008年,全市人口净增9.17万人;同时由于城市化作用,2000年以来的9年间乡村人口下降13.41万人,非农人口净增了22.58万人。每年的增量城镇劳动力成为全市就业面临的主要压力。
2.发展型派生供给数量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集体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伴随着就业机制的转变,企业冗员由隐性变为显性。在岗职工从2005年开始小幅增长,但总体而言2000年以来下降幅度较大,从2000年的45.25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35.88万人,下降20.71%。
3.乡村人口转移来势猛。随着二元就业结构的逐步解体,各地将农民外出劳务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0年以来,扬州市农村就业数量基本稳定,农村劳动力在165万左右,而乡村人口基本上逐年减少,2008年比2000年减少13.41万人,比重由2000年的72.2%下降到2008年67.84%。扣除城乡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因素,仍有不少乡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
(二)岗位需求
1.新增就业岗位在2003年出现拐点。1998年扬州全市从业人员为235.8万人,1998-2002年,因为企业改制等原因,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呈逐年下滑趋势。2003年开始,全市从业人员不断增长(见表1),更多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
2.在岗职工人数在2005年出现拐点。随着大量的国有、集体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在岗职工人数从2000年至2004年处于不断下滑趋势,2005年,在岗职工人数首次实现正增长,表明全市经济组织结构调整在2005年已经基本到位。
3.城镇个体经济与私营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城镇个体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4.53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13.33万人,年均递增14.44%,说明城镇个体经济发展迅速,拓展了城市就业空间。2005年以后,城镇个体从业人员增幅较前几年下降。2005-2008年城镇个体从业人员年均递增6.42%,较2000-2004年大幅下降;同期,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45.13万人增长到2008年92.36万人左右,年均递增26.96%:私营企业较个体经济更健全的组织形式和更稳定的发展潜力,成为近几年全市净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或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就业的效果不同。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经济增长固然是就业增长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实现充分就业,关键是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匹配。扬州目前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
(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程度低
为了反映扬州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选用“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这一指标来测度。如表2所示:DAB为GDP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这里的“偏离”,是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其计算公式为:P=∑│L-C│,L是就业结构,C是GDP产业结构。A是GDP的产业结构分布;B是就业的结构分布;i代表不同的产业;XAi和XBi分别是产业i在A和B中的比重。
DAB的取值范围是(0,100),DAB越大,说明GDP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越高,说明两者越是处于不同步变化和不对称状态;DAB越小,说明GDP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越小,越趋于协调发展。
表2 扬州市2000-2008年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
2000-2008年,扬州市GDP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扬州GDP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向于协调,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产和三产。2008年,全省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为38.75①;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法国的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在8以下,说明扬州市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由于就业结构与GDP结构发展不协调,造成全市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压力。
从表2可以看出,GDP-劳动力产业结构偏离度主要集中在一产。目前扬州的农业产业结构仍处在初级阶段。2008年,全市现价农业增加值117.47亿元,种植业增加值61.46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52.32%;农业劳动力41.84万,种植业劳动力就有34.54万,占农业劳动力82.55%,按目前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根据测算,扬州市现有耕地总量所需的劳动力不用超过25万人,种植业的增加值与劳动力投入明显不对称,扬州农村目前还有近10万的隐性失业劳动力,协调农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重点在于将种植业中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产业。
(二)二、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远慢于经济增长速度
人们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来分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含义是:经济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能带动更多的就业人数;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低,同样的经济增长率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越少。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即表明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人数的增加,反而是减少。
表3 扬州市2000-2008年就业弹性系数
表3数据显示,扬州经济呈现“高增长、低就业”态势,就业人数年递增率远小于GDP年递增率。从全国的情况看,全部产业“八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100;“九五”和“十五”期间略有回升,平均分别为0.108和0.114③。从变动趋势看,全部产业就业弹性系数总体上呈上升态势,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的能量逐年加大。2008年就业弹性系数为0.27,说明GDP每增长1%,能拉动就业人数增长0.27%,即大致拉动全市7500人就业。200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分别是-0.31、0.31、0.48,说明一、二、三产业每增长1%,就业能增长-0.31%、0.31%、0.48%,大致拉动三次产业就业增加人数分别是-1300人、4300人和4500人。
一产的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在负数区间,一直在释放出富余劳动力,在2004年以后逐渐接近零,说明在农业机械化大规模推广之前,以提高产量等手段发展一产已经不能高效地转移农业人口,而要通过发展大农业产业中的非农产业、城市化等途径来进行转移。二产的就业弹性系数总体上高于三产,说明在现有经济模式下,二产的单位经济增长较三产能拉动更多的就业增长。
(三)就业结构内部矛盾突出
1.专业技术人才较少。在用工方面,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招收一般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不成问题,但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紧缺。2007年底,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19.77万人,人口总量为459.25万人,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是430人。苏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838人每万人口,苏北地区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为261人每万人口,从数字对比可以看出,扬州市的专业技术人才密度处于江苏中等水平,远低于苏南地区。
2.企业用工存在不规范现象。扬州市实行劳动关系三方(政府、工会、企业)协调机制以来,效果显著,至2009年5月底,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1%,企业用工规范性明显增强。目前存在的用工不规范现象主要是一些企业任意延长劳动时间(超时加班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正常吸纳,降低了就业弹性)。如一些私营企业和服装生产企业的职工经常加班加点,而《劳动法》对加班时间有严格的规定。
3.就业技能、就业观念等影响再就业。从市区开展的“一对一”再就业帮扶活动来看,部分特困人员由于年龄大、技能低、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使再就业援助工作的难度很大。在农村,就业素质较差也是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最主要约束。
[1]2009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34,59.
[2]蔡吕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http://www.yzstats.gov.cn.
[3]程连升.中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3).
[4]扬州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展望.http://rsj. yangzhou.gov.cn/alist.asp?id=3124.
[5]乘风扬帆正当时——江苏省扬州市劳动保障部门全力保民生.http://www.jyw.gov.cn/web/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 channelID=1195032438470&contentID=1244117504840.
(责任编辑:倪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