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的治疗观察

2010-09-29 06:51方兴中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20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生存率

方兴中

胃肠间质瘤预后较差,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中笔者就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术在胃肠间质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3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7例。对照组的17例患者中,男8例,女9例,年龄28~71岁,平均(52.8±6.9)岁,瘤体直径1.4~6.4 cm,平均(3.9±1.1)cm,部位:胃部9例,小肠7例,直肠1例。观察组的17例患者中,男9例,女8例,年龄29~70岁,平均(52.2±7.5)岁,瘤体直径1.5~6.3 cm,平均(4.1±1.3)cm,部位:胃部10例,小肠6例,直肠1例。两组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方面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A组采用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术进行治疗,常规术前准备及麻醉,做切口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扩大切除,疑有周围脏器浸润的,应联合脏器切除,如为胃间质瘤侧行胃大部切除加淋巴清扫术,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等,后进行缝合及后期处理等。B组采用肿瘤局部完整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后,行开腹,分离各层组织,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各细节,胃部间质瘤切除范围楔形或部分切除,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1~2 cm,而肠间质瘤切除范围为切除范围距肿瘤边缘2~3 cm。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2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等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统计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1年复发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及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1年复发率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的出血量、住院时间、2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占消化道间叶肿瘤的大部分[1]。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起源于胃肠道壁固有肌层,可向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腔外生长[2]。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3],多发于中老年患者,40岁以下患者少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4]。本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是否行扩大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也争议较大的问题。

本文中笔者就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术在胃肠间质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发现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术在本病中的治疗效果较肿瘤局部完整切除术未见优势,具体表现出血量、住院时间、2年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等方面,均未见优势,且对患者创伤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胃肠道间质瘤扩大手术切除术与肿瘤局部完整切除术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不必行扩大切除术。

[1]师英强,杜春燕.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治疗进展.实用肿瘤杂志,2003,18(4)∶263.

[2]M miettinen SH,Leslie Maarit sarlow-Rikala.Immunohistochemical spectrum of GISTs at different sites and thei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with a reference to CD117.Modern Pathology,2000,13(10):1134-1142.

[3]延宏,单裕清.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质瘤的诊断及其病理分析.中国 CT 和 MRI杂志,2006,4(3):28-29.

[4]张龙江,杨亚英.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6):607-610.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生存率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