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倩
心理控制源对大专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研究
赵 倩①
目的 在考察大专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成熟度问卷》和《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370名大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内控性与大专生职业成熟度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9,P<0.01));②机遇、有势力他人因子与大专生职业成熟度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7,P<0.01;r=-0.306,P<0.01);③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对职业成熟度总分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213,P<0.01;β=-0.162,P<0.05;β=-0.197,P<0.01)。结论 大专生心理控制源与其职业成熟度存在显著相关;大专生心理控制源对职业成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大专生;心理控制源;职业成熟度;内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
职业成熟度是由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Super在1953年首次提出,用于反映个体完成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任务的程度。Crites等人的研究表明职业成熟度水平能够较好地预测个体的职业发展和行为,是大学生离校后成功职业状态的主要预测因素。故开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大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还可以为职业生涯辅导效果的评估提供有力依据,这对于提高职业生涯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控制源是Rotter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分为内外控制源,其含义是指个体对强化物或后果究竟是由自己所控制还是由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一种泛化预期,即个体认为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把握和控制自己的行为。Crites认为个体成熟的职业能力与其独立能力是成正相关的[1]。马远研究得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存在着显著的相关[2]。A lan对于大学生运动员职业成熟度水平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的心理控制源能解释其职业成熟度13%的变异,是有效的预测变量[3]。本文旨在探索大专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并对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
1.1 研究对象 在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州大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取样,共发放问卷370份,收回问卷370份,其中有效问卷达到352份,有效率95.1%。
1.2 研究工具
1.2.1 基本信息表 主要用来考察被试的年龄、年级、性别、专业、学校等基本情况。
1.2.2 职业成熟度问卷 采用的是郑海燕在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4]中自编的职业成熟度量表的正式问卷,问卷由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2个分问卷构成,其中职业决策知识分问卷分为职业自我知识、职业世界知识、专业知识、人际交往策略性知识4个维度;职业决策态度分问卷分为主动性、灵活性、独立性、自信心、功利性5个维度。职业成熟度总问卷Cronbach系数在0.75以上;重测信度在0.6以上。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317~0.803之间,分问卷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较高,均在0.8以上。这表明各因子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反映出了相应的归属性,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2.3 心理控制源量表 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5]。该量表由Levenson于1981年编制,其中内控性测量的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生活;有势力的他人测量的是人们是否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机遇测量的是一个人对机遇可以影响他/她的生活经历与事情结果的相信程度。IPC量表己经运用于多个群体的研究,表现出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以一组大学生为被试的样本中,Kuder-R ichardson信度I为0.64,P为0.77, C为0.78,分半信度分别为0.62,0.66及0.64。P与C分量表间的相关性在0.41至0.60,P、C与 I的相关性在-0.25和0.19之间。
1.3 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输入到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和处理。
2.1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性分析 见表1。
表1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r)
从表1中发现,内控性因子的得分与职业成熟度的灵活性、主动性、职业世界知识、人际交往策略知识、专业知识因子、职业决策态度分问卷、职业决策知识分问卷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有势力他人因子与职业成熟度的主动性、职业世界知识、人际交往策略知识相关不显著,除此之外,有势力他人因子与职业成熟度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机遇因子与主动性、人际交往策略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不显著,除此之外,机遇因子与职业成熟度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
2.2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职业成熟度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以心理控制源的各个因子 (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为自变量,分别以职业决策态度分问卷、职业决策知识分问卷、职业成熟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以心理控制源的各个因子 (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为自变量,以职业决策知识为因变量,进行第1次回归分析。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方程在0. 014上显著。
以心理控制源的各个因子 (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为自变量,以职业决策知识为因变量,进行第2次回归分析。内控性、机遇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而有势力他人因子未进入方程,方程在0.006上显著。
以心理控制源的各个因子 (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为自变量,以职业成熟度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第3次回归分析。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因子均进入回归方程,方程在0.013上显著。
表2 心理控制源对职业决策态度、职业决策知识、职业成熟度总分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发现内控性因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2个分问卷及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马远[2]的研究结果一致。关于心理控制源的研究表明,内控的人相信凡事操之于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或能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疏忽或能力不足,他们相信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有所作为,所以当内控者面对问题时更倾向于主动去解决。这对于学生的职业行为来说可能就是能够在大学期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积极为就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他们更可能及时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主动寻找各种职业信息,确定职业目标,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从而促进自己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这相应地也促进了学生的职业成熟。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内控性对2个分问卷和职业成熟度总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心理控制源中机遇、有势力他人因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2个分问卷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与秦丹萍[1]的研究结果一致。外控者认为事情的结局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影响,如运气、社会背景或者是其他人为的一些因素,所以他们常常会被动、消极地对待事件的进展,面对职业决策等问题时会更倾向于认为最终结果是由有势力的他人和(或)机遇决定的,自己是无法控制的,那么他就更可能以听天由命的态度面对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而不会用积极自觉的行动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相应地就会阻碍大学生掌握职业决策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个性心理倾向,导致其职业成熟度不高。故出现机遇、有势力他人因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成负相关的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均进入职业成熟度总分的回归方程,能够预测职业成熟度16.2%的变异量,说明心理控制源对职业成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高校职业指导者可以利用二者的关系,注重学生内控性人格的培养,从而促进其职业心理发展,提高职业成熟度。
本研究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对大专生职业成熟度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①关注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外控者认为事情的结局主要是由运气、机遇、有势力他人影响,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在面对职业决策问题时常常消极被动。高校职业心理辅导者可以通过归因训练,尝试改变外控者的心理控制源,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使得大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估,并积极做好就业方面的准备,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成熟度;②全面促进大学生职业决策知识的增长和良好职业决策态度的培养。职业决策知识和职业决策态度是学生职业成熟度的两大方面,学校要丰富职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不仅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学校和学生特点开展职业指导课程,而且还要将职业决策知识结合专业课教学渗透到每堂课中,促进大学生职业决策知识的增长。另外,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内外的各种实践活动,积极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适当从事兼职工作,进行职业探索,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职业决策态度,促进他们的职业成熟。
[1]秦丹萍.自我概念和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马远.职业进入前青年人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研制及影响因素探讨[D].广州:暨南大学,2003
[3]A lan S K,Edward F E.The relationship of demographic and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to career maturity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J].Journal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01,42(2):122-132
[4]郑海燕.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结构及其发展特点[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6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332-333
Effect of Locus of Control on Jun ior College Students’CareerMaturity.
Zhao Q ian.M ental H ealth Education Centre,H e’nan B usiness College,Zhenzhou450045,P.R.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college students’locusof control and careermaturity.M ethods CareerM aturity Scale and Internality,PowerfulO thers,and Chance Scalewere adm inistrated to 370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①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internality and career maturity(r=0.209,P<0.01);②N egative correlation existed between powerful others,chance and career maturity(r=-0.306,P<0.01;r=-0.307,P<0.01);③Internality,powerful others,and chance could predict career maturity(β=0.213,P<0.01;β=-0.162,P<0.05;β=-0.197,P<0.01).Conclusio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existed between locus of control and career maturity,and the former can predict the latte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Locus of control;Career maturity;IPC
2010-03-26)
① 中国.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郑州) 450045 E-mail:451830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