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心理途径

2010-09-25 02:26张小燕
唯实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个体道德德育

张小燕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8)

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心理途径

张小燕

(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18)

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应以提升情感素质为基本内容,以提升情感能力为主要功能;要以共同感为核心,依据不同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科学把握教育的关键点,利用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把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

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途径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个体道德修养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个体一种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需廓清对象,认清规律,以学生情感能力为基础、以共通感为核心、以实践引导体验为过程,从情感素质层面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

一、内容上,提升大学生情感素质,引导初级情感向高级情感发展

道德情感并不是区别于社会生活中其他现象的特殊现象,不能限定道德的空间。道德情感培养既要全面辐射,又要抓住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其衡量标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是永恒的、稳定的、要素性的东西,或者在社会生活空间中具有广延性、迁移性,同情、仁爱、尊严感和责任感就是这样的情感素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们后天的美德乃由与生俱来的四种“善端”扩充而成。这种“善端”性质的情感潜质,如人的自爱心、自尊心、内疚感、同情心都是很可贵的,是主体日后形成高级情感的胚芽和起点,德育者应注意发现并给予呵护。另外,人的情感有自行扩散、泛化的功能,人的道德情感须经由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单一到复杂、从浮浅到深沉的发展提升过程,高级情感一般须有初级情感作基础。爱人民的情感就是在爱自己父母、爱他人父母的基础上孕育成熟起来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教育人们爱自己的家、爱家乡开始。因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扩展某些情感经验,以情育情,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

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开发、扩充学生的美好情感潜质,强化学生情感素质。情感素质由个体的社会本质所决定,代表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就是情感素质的提升。个体应培养的情感素质有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追求美好前景目标的情感、成熟的义务感、责任感与成就感、生活中的美感、愉快感与幸福感等。在上述情感素质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提升出个体道德情感的内容:建设祖国的爱国情感,自觉遵纪守法的集体主义情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情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建功立业的事业感等。

二、功能上,大学生的情感能力是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指标

受现代教育强调经济功能与教育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支配,教育基本上是唯理智教育占统治地位。这种程式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特征,不能满足不同人的情感需要,难以激发、调节人的情绪机制,因而也谈不上对人的情感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倾向渗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是片面追求学科化、课程体系化、考评模式化和过分强调定量化。现在的一些学生知识很丰富,但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心。理性认知随文化水平提高而可能升高,但情感体验不一定与之同步发展。因此,人在情感方面的发展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需要建立起提高情感能力的意识。

人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在神经生理―心理上应有其正常的功能状态,我们称之为情感能力。它包括情绪的感受性,也包括情绪的分化程度,还包括唤起的强度、能否控制适度、有没有专注的状态以及它的稳定性如何。当人在处理自身与外部环境、与他人的关系时,情感能力便综合地外显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过去,大学生的情感能力在素质能力范畴中没有地位,现在应当将它作为道德情感培养目标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情感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情、良心的发生都离不开移情。而移情是一种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意念的行为的能力。通过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人性的深切觉悟,获得深刻的理解能力,移情才有可能。当互相尊重的感情强到足以使人感到要像自己希望受到别人对待的那样去对待别人时,才能实现道德自律。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否取决于行为者能否将情绪体验过渡到对道德客观的理解。因此,移情又称为同理心,它反映了人际交往中分享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这与一个人道德情感的敏感性与知觉他人情感的理解能力有关。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应更加重视学生情感能力的培育,因为人的情感能力所制约的道德敏感性,对自己、对他人的感受性,情感世界的丰富性、深刻性、稳定性等,都是学生的道德行为过程中的恒常心理背景。

三、目标上,依据不同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把握情感培养的重点

道德情感培养的目标,从教育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更多属于社会性质的要求,即取决于社会对人的道德情感的要求,它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但仅仅理解和把握这一层次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德育工作者还必须把方向性的社会要求落实到漫长的德育过程中,具体到每个年龄阶段个体的学习生活里,即把社会的一般目标加以研究,明确对不同年龄特征的个体应提出什么样的具体要求,同时依赖心理学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分析,包括对道德实践的驱动系统需要的水平和特征的科学划分与把握,使德育工作者全面地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情感发展基础,为更准确地把握德育目标的层次、掌握德育要求的“度”提供心理依据。

具体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一方面,天真、率直的简单情感在逐渐减少,反映事物间本质关系的社会化情感在上升,情感呈现出从波动趋向稳定的过渡性。因此,这一阶段应以自尊与荣誉感和顺逆境体验为中心构建情感教育目标,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伙伴关系建立起学生在集体中的安全感、信任感,因为师生间的信任感、交友中的有力感是学生安宁、愉悦的主要情感来源,它可以使人从中获得自尊和荣誉的体验,由此形成在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启动下的工作责任感、学业成功感、集体荣誉感和同学友谊感。

对于高年级学生,高校生活环境使学生情感更趋于综合与复杂,其表达方式也由过去的直露而转为比较含蓄,情感的内涵逐渐丰富,追求更为执着。这一过程是学生情感进步成熟的过程,也是社会性高级情感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一阶段的道德情感培养应以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同一感为中心建构情感教育目标,在原有的自尊感、友谊感、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衍生出社会责任感、个体职业感、人际适应感等更加广阔的情感范围和更加丰富的情感层次。教育需要及时调整他们的价值追求与实际追求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自我形象和合理的社会角色期待,以自我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及消极同一性。

四、方式上,利用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把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与行为养成相结合

认知发展情感,情感充实认知。而认知的获得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则可更深刻而内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会使情感培养更具实际效果。

德育的过程是制造一个合理的场所,把其教育目标渗透到所有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尤其注意要运用情景设计、角色替代等形式来增加教育的现实感染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确立信念,进行选择。如升国旗仪式和新生入学宣誓的神圣氛围,参加集体活动中同学间的相互尊重、相互期望的热切态度,报名参加义务献血、为希望工程募捐时的慷慨激昂,毕业动员会上纷纷要求建设边疆的意气奋发,这些体验对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要创造一定的道德交往关系,推动人去反复训练某些社会性行为。行为本身既是观察学习的过程,又是亲身享受行为过程及其结果中的甘苦喜乐体验的过程。可以通过开展校内外“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来强化个体内心道德体验,也可通过参观、演讲、竞赛等活动来丰富个体道德感受,还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给学生们提供和扩大人际交往的机会和范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他们寻找到容易接受的、可供学习的榜样。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成员的集体主义意识,同时还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义务感。总之,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必须和实践相结合,以在个体的行为养成中获得道德、情感的印证、改进和固化。

五、环境上,以共通感构筑良好的道德氛围

道德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效能是以受教育者获得共通感为基本标志。共通感在这里指的是人们由于对某种道德现象有相似的解释、相似的理解而产生的同感和共鸣的感情体验。德育过程中产生共通感是最重要的情感效应。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将外在于自己、客观既定的、社会通行的道德规范体系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感情。就个人来说,他天生没有带镜子,而是需要从别人那里求借一个参照构架。共通感正是这种用以反观自己、控制制约自己的情感参照系。

共通感对于个体而言,是在共同理解的心理空间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心灵感通,个体与群体的同感合一,它极大丰富了个体的精神情感体验,提升了个体的精神世界。同时个体通过积极参与,为人格的自我同一提供了现实参照标准。情感是群体凝聚力的核心,是人性中最真实、最活跃的存在,在这种心理力量的驱使下,个体很容易改变原来与社会道德建设目标不一致的态度和观念,认同主流的价值和规范,与群体要求保持一致。

获得共通感有多种方式。首先,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情感是可以弥漫到主体与客体上去的。所以要求教育者在传授道德理论时,要注意用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受教育者,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去打动受教育者。教育者还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一些伟人、科学家传记,或请先进人物做事迹报告等,用生动感人的事迹去感化学生,充分调动其情绪,激发其道德情感的体验,使其在心灵深处产生共振和共鸣。同时,教育者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诚地关心、爱护、引导他们,以自己深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以本人的政治信仰、道德信念、道德行为、教学态度,对青年学生施以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令人尊重的形象。

其次,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从人的因素来看,在学校里,如果老师能够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就会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环境的美好和感召,增强和激发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道德情感;如果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能够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对冷漠、残酷的言行给予强烈的谴责,人们就会充分感受到正义、道德的威严,道德情感之花就会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绽放。从物的因素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公共场所等,如果能使环境优雅宜人,则有利于人们调整烦躁不畅的情绪,缓解学习和工作的压力,稳定健康良好的心态,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从文化传播方面来看,健康的、优秀的文化能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容易激发个体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另外,电影、电视、戏剧、美术、音乐、舞蹈、雕塑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引发人们美好情感的重要情感资源。“当艺术反映人理想和规范的时候,当它创造新的习惯、道德和思想方式的时候,它对社会也就构成了规范和榜样。”艺术的这种范式功能,对道德情感的影响往往是细腻、深刻、久远的。现代文化、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大社会道德文化信息传播的宏观调控力度,突出以高尚的情感鼓舞人。总之,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健康开放的文化氛围、团结活泼的生活氛围和优美舒适的自然氛围,能使学生从中吸取新的精神食粮。

另外,大学生中存在着突出的“同辈群体”现象。大学生“同辈群体”是由学生所处的集体环境和心理发展而自由选择、并在无意中实现的。在“同辈群体”中,没有等级分明的权威体系,群体成员间的关系亲密,平等相处。学生在这样一种群体里,自然形成彼此互相模仿、相互认同与合作的氛围和团队精神,从而产生同群感、相融感,这就容易形成某种约定俗成的角色规范和价值观念。因此,教育者应加强对学生“同辈群体”的引导,克服和消除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强化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舆论环境,努力培育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

责任编辑:黄 杰

G44

A

1004-1605(2010)11-0086-03

张小燕(1968-),女,上海人,解放军理工大学理学院社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个体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