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惠
(太钢总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8)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也是造成肢体偏瘫、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肾衰竭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珍珠菊花汤治疗高血压1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250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5例。对照组中男68例,女57例;年龄30岁~40岁 13例,41岁~50岁 34例,51岁~60岁 31例,60岁~70岁34例,71岁以上15例;病程3个月~3年。治疗组中男64例,女66例;年龄30岁~40岁 14例,41岁~50岁 33例,51岁~60岁 30例,60岁~70岁33例,71岁以上16例;病程2个月~4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参照《内科学》[1]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对照组采用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并口服卡托普利25 mg,每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珍珠菊花汤治疗,药物组成:杭菊花18 g,明天麻8 g,珍珠母 13 g,夏枯草 8 g,炒杜仲 8 g,枳实 8 g,丹参 13 g,赤芍 8 g,白芍 8 g,川芎 8 g,生地 18 g,丹皮 8 g,泽泻 8 g,茯苓13 g,车前子 18 g,薏苡仁 13 g,茯神13 g,钩藤后下8 g,地龙 8 g,玄参 8 g,甘草 2 g。 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在治疗前、治疗后第8周采用无创伤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日间(6∶00~22∶00)每 20 min,夜间(22∶00~6∶00)每30 min自动充气测压1次,记录血压值,受试者保持与日常活动大体一致。监测时间为24 h,记录完毕后采集全部有效数据。计算24 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等。
参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治疗目标,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 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下降>10 mmHg,但未降至正常;或收缩压(SBP)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指标者。
3.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3.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mmHg,±s)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mmHg,±s)
注:与本组治疗前同时期比较,1)P<0.05
组别 24 h 日间 夜间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 平均收缩压 平均舒张压对照组 治疗前 159.3±8.6 99.3±6.9 165.2±8.9 101.2±6.1 158.6±8.8 97.0±9.7治疗后 138.6±6.5 82.6±2.31) 138.2±6.2 86.2±2.51) 131.6±8.71) 82.6±9.81)治疗组 治疗前 160.2±5.6 100.2±8.2 162.3±8.2 101.6±8.2 158.6±9.9 99.6±6.8治疗后 132.1±9.8 81.5±8.5 132.6±9.6 81.2±8.41) 129.2±9.81) 80.2±5.61)
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24 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是一种由多基因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人体神经活动受阻引起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血管运动神经系统的调节障碍,以致全身小动脉痉挛[1]。产生的动脉血压增高,继而导致肾血管痉挛造成肾缺血而引起一系列体液变化,人体内分泌液参与这一复杂的反应过程,造成全身内分泌的减少或流失,从而逐渐促成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这些病变部位又向大脑皮层发出病理性冲击,促使皮层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这一慢性病的形成,而且是由轻到重,从临界血压到三期(重型)血压[2]。临床表现有头痛,多发生在后脑部,还可有头晕,头胀,颈部扳住感,耳鸣,眼花,健忘,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导致发生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常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以上常规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急性发作、高血压危象及围术期高血压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化学药虽然作用迅速,但降压过程中血压波动大、副作用大、易反弹,需终生服药,容易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同时还明显影响水、电解质、血脂、血糖等的代谢,直接损伤心、脑、肾等器官,而且这些药物对高血脂、血管硬化、靶器官的损伤等无改善作用。中医认为高血压是因情志抑郁、喜怒忧思而致肝气郁结、化火伤阴;或因饮食失节、饥饱失宜,脾胃受伤、痰浊内生,或年迈体衰、肝肾阴阳失调等原因所致。治疗以调理阴阳、通经安神、滋阴养肾、补血益气、解痉稳压、养血活络为主。方中杭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明天麻、珍珠母息风止痉、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炒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枳实、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烦安神、清热凉血,川芎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活血祛瘀,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热健脾宁心,车前子、薏苡仁、茯神利水渗湿、明目祛痰、清热健脾、宁心安神,钩藤、地龙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清热息风、通络利尿,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甘草调和诸药。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陆再英.内科学[M].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
[2]曲政军.清热降压胶囊治疗青壮年高血压病肝火上炎证的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