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冬梅,韦海明,李 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长春瑞滨是临床上常用的广谱抗癌药物,为肺癌、乳腺癌及卵巢癌等的化疗方案中主要组成成分,有文献指出骨髓抑制及神经系统毒性为其主要不良反应[1],而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的文献报道中有较大差异[2-3],尚无严格的研究报告。对于应用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出现肝损害时不能确定主要是由哪一种药物引起,更换治疗方案时选择哪一种药物组合可最大程度降低肝毒性也无文献依据。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给药后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组织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检查肝组织病理,探讨长春瑞滨引起肝损害的时间和对肝脏损害的程度,现报道如下。
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Baujahr 2000型低温离心机(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843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惠普)。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20±2)g,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为SYKG桂2003-0005。长春瑞滨注射液(江苏豪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10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试剂盒均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批号为20091026)。
取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50只,10只设为正常对照组(K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 mL;40只作为试验组,尾静脉注射0.56 g/L长春瑞滨注射液0.2 mL(按临床常用剂量25 mg/m2换算)。对照组于给药第3天取标本;试验组随机均分为A,B,C,D组,每组分别于给药第3,7,11,14天时取血和肝组织进行指标检测(取标本前1天禁食)。
从小鼠眼眶采血,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取小鼠肝组织0.2 g,加4℃生理盐水在冰浴下制成10%(W/W)肝组织匀浆,将匀浆在4℃离心10 min(4 000 r/min),取上清液,以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总蛋白含量,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肝组织匀浆MDA、GSH含量和SOD活性。取一小块同一部位的肝组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置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见表1。
表1 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X ± s,U/L)
结果见表2。
表2 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s)
表2 肝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s)
组别K组(n=10)A组(n=10)B组(n=10)C组(n=10)D组(n=10)MDA(nmol/mg)124.98±10.14 213.72±8.03▲249.93±13.13▲246.15±15.31▲216.51±14.81▲GSH(mg/g)53.95±1.76 41.50±5.42△40.46±3.73△36.00±4.55▲34.76±5.25▲SOD(U/mg)66.43±4.63 60.59±4.25 60.53±5.31 62.26±7.44 63.88±3.13
表3 病理学检查结果
试验组动物在给药第3天即出现肝细胞病理改变,普遍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50.00%为中等到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20.00%出现肝细胞坏死,以点状坏死多见,周围有炎性细胞;12.50%出现肝细胞瘀胆。结果见表3。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10×10)显示,对照组肝小叶结构、肝索、肝窦清晰;试验组肝小叶弥漫性脂肪变性,肝细胞点状坏死,周围有炎性细胞,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肝窦不能分辨,肝细胞瘀胆(图略)。
一般认为,长春瑞滨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1],肝脏毒性很少被提及,临床上对长春瑞滨的肝脏损伤作用关注也较少。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动物在给药第3天即出现血清生化指标与肝脏组织病理改变,说明无药物防护情况下,临床剂量的长春瑞滨在用药第3天即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应引起临床重视。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动物在给药第3天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抗氧化成分GSH则明显降低,且一直延续至实验结束。这符合药物诱导肝脏损伤的氧化应激反应机制,即药物诱导的肝脏损伤与药物的代谢异常有密切关系。药物本身含有的及其经CYP450酶系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亲电子基、氧基等有害活性物质,通常与GSH结合而解毒,并不产生肝损伤,而某些原因导致肝组织抗氧化防御体系(GSH等)功能下降时,可引发脂质过氧化,肝组织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的终产物之一MDA升高,导致肝脏氧化应激损伤,轻者为脂肪变性(具有可逆性),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细胞坏死[4-5]。
鉴于氧化应激反应在化学治疗性肝损伤的作用,临床使用长春瑞滨治疗期间,应及早应用抗氧化剂,通过其与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结合,对抗氧化剂对巯基的破坏,保护细胞膜中含巯基的蛋白质和含巯基的酶不被破坏,从而减轻化学治疗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保证肿瘤治疗顺利进行。
[1]孙 燕.抗肿瘤药物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74-176.
[2]蓝玉宏,魏 巍.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79-881.
[3]周宁宁,滕小玉,姜文奇.吉西他滨联合长春瑞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4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J].癌症,2007,26(12):1 373-1 376.
[4]李钦民,韩 真.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2):124-126.
[5]Curtis DK.卡萨瑞特·道尔毒理学:毒物的基础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