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梦怡
武汉的老剧场之美成·美城
□胡梦怡
编者按 时间如梭,光阴荏苒。大武汉近百年来的变迁就像穿越其间的长江,奔腾不息。无论历史怎样地风云变幻,武汉人对于看戏的热爱始终都像武汉夏天的阳光一样炽烈。清道光年间,叶调元在《汉口竹枝词》中就写道:“各帮戏台早标红,探戏闲人信息通。”可见那时看戏的热闹景象。
公元1900年的汉口,演出戏曲的场所并不像今天称为剧场,也不像20年代前后称为戏园、戏院或舞台,当时称为茶园。如武汉市第一家茶园——丹桂茶园、可容纳观众2000人左右的满春茶园、楚剧入城后的第一个演出场所——清正茶园等。这些茶园规模不大,设备简陋。辛亥革命前后,一些专业唱戏的茶园,逐步改建、扩建,并改称舞台、戏院,如汉口大舞台,怡园、长乐戏院等。1919年汉口新市场(后称民众乐园)建成后,年获巨利,惹人注目,于是群起效法,各种戏院、舞台及综合性娱乐场所相继建立,据1934年《汉口市政概况》统计,共有37家之多。当年那些为数不少的茶园,到了不足百年的今天,能够找到故址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已在历史长河中淹没。留下的,或改头换面,或断壁残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城市里搜寻一切关于这些历史的记忆符号,记录在纸上。
本期《戏剧之家》,带您走进美成戏院。
某个周六的午后,我踏入一栋老戏院——美成戏院的大门,里面的景象让我感觉仿佛进入了电影般的梦幻场景。
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坐在台下闲聊的花发老人,穿梭于其间忙着斟茶递水的工作人员,这些瞬间将我从快节奏的时空抽离出来。这般画面,像一张滤纸,将一切喧嚣与浮华都隔离在外。眼前一个半米高的戏台,台上的祥云镂空木雕,把这个本来就梦境般的舞台渲染得更加似梦似幻。帷幕尚未拉开,幕后的一切都是那么神秘,令人向往。稍稍坐下,舞台一侧的锣鼓便响起了。大红色的帷幕掀起,黄色背景帘被灯光照射得格外明亮,反射的灯光又将戏台衬得金光四射。台上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镶金边的鲜红色椅披。强烈的视觉冲击扑面而来。四方的舞台,仿佛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这样震撼的感受,绝不亚于3D《阿凡达》。
“开嗓了!”第一幕是《杀雄信》,开场第一句便让我体会到汉剧唱腔的高亢激越,爽朗流畅。如果说京剧如涓涓的溪流,昆曲如静谧的泉水,汉剧就是湍急浑浊的长江。她没有溪流的纯净,也没有泉水的清澈,但她蕴含着沙土,喷薄而出,令人为之振奋。
精美的服饰、浑厚的嗓音、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使我感觉恍惚如隔世。那是一种时空的穿越,一种心灵的沉淀与净化,凡世间的复杂都在这大悲大喜、大美大恶中消散了。小小的戏台,冲破了时空的枷锁,将戏迷们的心都带入了神秘却纯洁的净土。我想,这就是戏曲这项传统艺术不朽的魅力吧。
“好!”老戏迷的叫好声,将我从梦境中狠拽出来。忽然,一股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涌上心头。这份感动,不是民族大义的感慨,不是受人恩惠的感恩。这份感动,简单得不需要用语言描述,那就是一种台上与台下百年来从来不变的相互支持与信任。对于老戏迷来说,舞台上演出的就是他们的人生;看戏,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清光绪末期,汉口六渡桥还是一片茅草地,斜对着土垱(即今长堤街下段口),是乘舟去黄(陂)、孝(感)的渡口,城乡工农业产品在此中转流通,舟楫如林,人流熙攘,盛极一时。同时,它也是人们逗步、观赏汉江风貌的所在。
汉剧的前身——汉调,当时为人们文娱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昔日汉调躲在各行帮会馆戏楼、公所、茶园及富绅大户宅院演唱。武昌起义后,武汉百业复苏,唯独文娱场所尚难满足人们的需求。此时,又有汉剧爱好者张鉴堂深谙六渡桥这块草地乃“聚宝盆”,便四处集资,八方求援,买下了这块草地修建戏园,于1913年落成,取名“丹桂舞台”,以演汉剧为主,与早期修建的满春茶园倚角相望。这就是“美成戏院”的前身。当时,汉剧名伶余洪元、余洪奎、周小桂、张花子、李彩云、李春森、陈旺喜、黄双喜、牡丹花、小翠喜、董燮堂等经常轮换在此演出。1915年,张鉴堂鉴于汉剧后继乏人,便同陈国新、周炳臣等人集资创办汉剧“天、春、长”科班,培养出许多汉剧名伶。30年代初,改名美成戏院,楚剧名角陶古鹏、黄汉翔、江南蓉、严楠芳、黄楚材等皆在此献艺。
抗日战争爆发后,美成戏院一度成为楚剧的演出场地。经历过八年的动荡后,1947年,著名演员周天栋、徐继声、刘金屏、袁双林等组成“栋联汉剧团”,进入美成戏院演出。戏院仿效上海,设有布景房,上演了机关布景连台本戏,《岳飞》、《张汶祥刺马》、《血滴子》、《火烧红莲寺》等剧,观众如潮,场场爆满。家住武胜路的张爹爹回忆道,那时最高兴的事就是赶到清芬路来看汉戏,从天字辈、春字辈,到现在的第四代汉剧名伶。老戏迷们的脚步,从武汉三镇踏来,伴随着这些名伶的成长,更见证了汉剧的发展。
1951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文教局接管了美成戏院,更名为“新生剧场”。因剧场年久失修,设备陈旧落后,卫生条件极差,遂于1952年改建,建筑面积为1197平方米,设靠背木翻椅观众席1467个,后因扩建音乐厅及拆除视线较差的座椅,实有观众席1351个,舞台仍为镜框式,场内设置大为改观。1953年6月,武汉市汉剧工作第一团、新生汉剧团、民众乐园汉剧团散团合并成立武汉市汉剧团,剧场隶属剧团,建团大会就在此召开。从此剧场随着汉剧的发展,同步地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此时剧场已具备有舞台高空护栏吊景装置、大幕开合自动化、照台照明灯及空中追光等幻灯设备,后台为两层结构,辟有化妆室和物品储存室,一切设置都有利于演出。
为了繁荣创作,开拓、丰富演出剧目,使人民群众文娱生活丰富多彩,1961年4月,剧团组织3名老艺人在此作挖掘传统剧目内部观摩演出,使一些辍演多年、濒临失传的剧目,得以重现艺术形象,这对汉剧后进演员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建国后,党和政府就十分关怀和重视古老汉剧的成长与发扬。1961年,经中央首长指示建立武汉汉剧院,列入全国八大剧院之一。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此亲书五律诗祝贺,诗曰:“各地名剧种,传人需养成。京昆登大雅,秦越奏清平。尊重吴陈派,宏宣江汉声。根深入群众,生命力蕃荣。”1962年元旦正式建院,建院大会就在此举行,接待了中央文化部、省市委、中共中南局宣传部领导,全国各地汉剧团(院)的代表欢聚一堂,共叙汉剧建设及史论研究等重大课题。会议期间,由武汉汉剧院老艺人及优秀青年演员,作了为期十天的建院演出,盛况空前。从此,美成戏院成为武汉汉剧院的指定演出地点。
“文革”其间,汉剧传统剧目遭禁锢,多名老艺人受迫害,70余人下放“五七”干校和工厂劳动。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院根据“三并举”的原则,积极集聚力量繁荣创作,并团结外界作家编写剧本,剧院又呈现一派盎然生机,曾多次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和13个省作巡回演出,并晋京参加全国性的戏剧会演;1982年又赴香港演出。1988年11月,剧院青年实验团排演了日本古典名剧《曾根崎殉情》,赴日本大阪市演出,轰动了大阪市,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同时,剧院青年实验团的邱玲(旦)、邓敏(文武花衫)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分别获得1988年湖北省青年戏曲会演一、二等奖及全国新闻金、银奖。同年,邓敏参加北京京剧院演出,一人串演《八大锤》、《丛台别》、《挑滑车》三剧,一个坤伶能胜任两出武戏、一出文戏的同时演出,首都文艺界亦为之折服。她获得了全国戏曲表演的梅花奖。
总之,美成戏院与汉剧之间,亲密无间。戏院地处武汉闹市区,每天行人流量大,观众面广,恰似肥沃的土壤滋润了汉剧。汉剧则在近半个世纪里扎根于此,赖以不断地发展壮大,生根开花,弘扬了祖国的民族文化。它们相辅相存,互为依托。正如董老诗云:“根深入群众,生命力蕃荣。”
如今的美成戏院,坐落于汉口前进四路。2005年,湖北省地方戏代表剧种楚剧和汉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汉市政府加大保护力度,投资200万元,于2007年5月建成新的美成戏院,陈伯华亲自为其揭幕。自此,武汉汉剧院终结了无固定演出场所的“游击流浪史”。戏院开业两年多来,散住武汉三镇的戏迷们,又老燕归巢,重回老戏窝温其旧梦。这里是武汉最繁华的电子市场和电脑城,每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从堆满最新电子科技产品的柜台间走过的人,往往都忽略了潜藏于闹市中街角的这栋戏院。一楼的大厅干净而整洁,几张红木桌椅靠边摆放,正对门的售票处后的墙上,挂着董必武的题字。进门右手边,便是通往二楼戏场的楼梯。沿着楼梯,挂满了汉剧大师们演出的剧照,这些剪影一下子将人带入到汉剧曼妙的艺术世界。
二楼戏院的装修一新,但也颇具老戏园子的风味,四百张古色古香的红木椅子整齐地摆放在剧场中间,最远处的戏台散发着戏曲诱人的魅力,让人不知不觉便想要靠近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台下早已坐得满满当当,老戏迷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使不大的戏院显得格外热闹。年近70的吕爹爹看了一辈子汉剧,每个周末,只要有戏就会来看:“我出生就在清芬剧场(美成戏院的原址),从小看着汉剧长大。”这里有许多这样的老人,都怀着一颗对汉剧痴迷的心。演出时,台上的一点儿小瑕疵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椅子还不搬过来!(台上演员挪动椅子后)诶!这样才对啊!”这也是看戏的一种乐趣吧。他们的快乐,就是泡一杯茶,在二黄、鼓板声里度过一个怀旧的下午。
在记者采访期间,美成戏院突然搬至人民剧院二楼,更名为美成茶苑。唯一不变的,还是这些老戏迷。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搬了地方,每逢周末,这些老戏迷风雨无阻地来看戏,每场都要加票加凳。一位退休老教师是从清芬剧场一路追随汉剧的脚步,来到美成茶苑的老戏迷。“看戏,真的会上瘾。”他说,“我们这些老戏迷,从几岁就开始看戏,如今几十年了,舞台上的演员都看过一批又一批了,还是觉得看不够。”
武汉这座城,注定离不开戏曲的陪伴;武汉老戏迷,注定可以沉浸在戏曲的美丽之中。
曾经的戏园子、茶馆、汉剧、相声、瓜子、花生、茶……这些代表了武汉特色的印记符号,标注了老武汉的独特魅力。
一个小小的戏院也许无法支起一片戏曲的天空,
却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艺术天空里闪耀的一颗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