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徐
(合肥学院中文系,安徽 合肥230022)
借鉴关键能力模式构建中文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许 徐
(合肥学院中文系,安徽 合肥230022)
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但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相配套的是,专业本身的基础课程改革滞后。面向专业发展要求,引入德国高校关键能力培养模式,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达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应用型;汉语言文学
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生的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由一元走向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更是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鉴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的大量毕业生从事的是企事业文员和文化传播性质的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已不能停留在从事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一类型。因此,不少高校的中文专业根据办学定位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一般遵循以下模式:压缩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时;设置2-3个专业方向,相应增设经济学、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选修课程;开设办公自动化、驾驶、摄影等技能课程等。以此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但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培养方案设计往往有出入的是,中文专业规定开设的专业课程改革却被忽视,相对滞后。除了简单压缩课时之外,在学生专业能力构成分析、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缺少切合实际的思考和行之有效的举措。而专业课程建设是体现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特征、提高培养质量的根本。
鉴此,可借鉴德国关键能力培养模式,重组课程体系。关键能力培养类似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根据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资助的高校信息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德国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对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关键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能力、应用能力和环保意识能力[1]。关键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导向性,贴近社会和学生需求,目的是培养合格的职业人和人格完善的社会人,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培养模式。这对于现阶段课程设置老化、培养方案与实际执行脱节的中文专业课程改革极富借鉴意义。具体来说,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应具备以下关键能力:
人文素养——就通识教育程度而言,具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生态意识,这是首要特征。
专业能力——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计算机等办公设备使用能力,必备的法律知识和经济知识等。
方法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自我学习和完善的能力等。
社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据此,可设计相应的课程模块,并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时数、授课形式及自学方式和时间等。各模块可根据需要,自由拆分、重组,构成模块化课程体系[2]:
1.跨学科建设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突出学生素质培养。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建设思政课模块,素质教育模块(如军事理论教育、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文献检索、演讲与口才、环境科学概论、生命科学概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艺术鉴赏、中国文化通论、公共关系学等),大学英语模块,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模块,第二课堂模块,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块等。使学生建立合理而宽泛的知识结构,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2.调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如优化设计语言类课程模块,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整合构建写作类课程模块,发挥集合优势,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探索建立文科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文社科实验平台,推动实践课程实验化,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策划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做”的能力;整合哲学逻辑类课程模块,设置自主学习模块,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方法能力;拓展教育资源,建设社会实践、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等模块,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
3.开发实训项目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产学研相结合,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结合生产、管理实践课题进行,提倡真题真做。
写作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核心专业能力之一,不妨以此为例来构建课程模块。写作能力培养主要涉及文艺学和写作学两类专业基础课程,可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融合,设计课程模块。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学分制条件下,根据社会、职业、兴趣需求,设计文艺学、写作学课程模块,增加选修和实践教学模块,使学生了解文艺学、写作学学科基本理论,具备初步的理论水平;了解中西文论和美学流派,熟悉写作思维操作模型,提升写作思维过程能力;具备适应职业需求、满足个体兴趣的文体写作能力。
课程改革遵循“三个贴近”,“两个结合”的原则:
1.贴近社会需求。贴近大众文化需求:随着人类跨入信息时代,课程改革必须主动应对大众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增加新兴理论和文体教学内容。贴近区域需求: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区域经济,课程设置需要体现区域文化特性,关注区域文学流派、作家创作,关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热点。
2.贴近职业需求。认真分析学校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针对行业需求设置相关模块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3.贴近学生需求。满足学生个体兴趣,开设特色选修模块,培养学生个性能力。
4.文艺学与写作学课程结合。打破学科界限,突出系统性,优化课程资源配置;降低理论深度,突出应用性,培养适销对路人才。
5.课程教学与学生认知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科技文化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联动与优化。
1.理论课程。必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题讲座模块三部分组成。
2.实践课程。学生阅读、思维、写作训练和科技文化活动等模块。
以系统论为指导,基于文艺学与写作学课程的学科渊源,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将文艺学、写作学课程加以优化设计:一年级、二年级设置“经典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常识”、“写作思维训练”3门必修模块。经过大二暑假的认知实习阶段,根据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兴趣,设置6个专业选修模块“马列文论原著选读”、“中西文论和美学流派”、“文学文体写作”、“事务文体写作”、“新闻广告文体写作”、“网络文体写作”和1个专题讲座模块“学术论文写作”,培养学生实际文体写作能力。其中,“经典文本解读”、“写作思维训练”和5个文体写作选修模块,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素质教育课程。如图1。
图1 课程模块设置示意图
1.“经典文本解读”:一年级开设,必修。该课程分为文学文本、事务文书文本、新闻广告文本、网络文体文本四个部分。选取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进而要求学生掌握感性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写作原理。讲授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心态和文体意识,使学生完成从中学语文学习到大学文体欣赏与写作的转变。通过教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两种方式,解决文本内容构建问题。可与现“大学语文”课程整合。
2.“文学理论常识”:二年级开设,必修。该课程以文学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为重点,简明系统地讲授文学的特征、功能、创作、传播、接受和发展的规律等,帮助学生确立开放的、发展的具有兼容性的文学观念。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文艺理论知识,注重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习惯的培养。可在现“文学概论”课程基础上整合。
3.“写作思维训练”:二年级开设,必修。该课程是将写作基本原理和写作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的一门“中介性”课程。淡化理论深度,突出思维和能力训练。重点训练写作发现、想象、赋形思维、路径思维、策略思维、主体写作动力机构、写作立意、写作行文、写作措辞、写作完善等,实现写作原理、写作规律的技术化、操作化,提高写作能力。可在现“写作”课程基础上整合[3]。
4.“文学文体写作”:三年级开设,选修。该课程主要面向对文学创作、评论有兴趣或有志于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的学生开设。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主要是微型小说)等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影视、娱乐等大众文化批评等。可与文艺学课程体系中“文学批评”等课程整合。
5.“事务文体写作”:三年级开设,选修。该课程主要针对有志于从事政府、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工作的学生开设。包括行政公文写作,日常应用文写作,申论等。可与“应用文写作”、“秘书写作”、“申论”等课程整合。
6.“新闻广告文体写作”:三年级开设,选修。该课程主要针对有志于从事文化、新闻传媒等工作的学生开设。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报告文学、新闻评论、广告文案策划等文体写作。可与新闻专业中“新闻采访与写作”、“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整合。
7.“网络文体写作”:三年级开设,选修。该课程适应大众文化发展,既满足学生兴趣,又可为意欲从事文化管理、网络传播工作的学生提供培训。包括短信、邮件、博客、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评论等。
8.“学术论文写作”:三年级或四年级开设,专题讲座。结合学生认知实习、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包括学术述评、书评、学术论文等。学生可选择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方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9.“马列文论原著选读”、“中西文论和美学流派”:三年级、四年级开设,选修。这些课程不再重复必修课内容,是“文学理论常识”后续课程,既从不同方面深化文艺学教学,较好地处理了文艺学系列课程的系统性和相关性问题,又尽量简化理论教学,分工而不遗漏,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而且使学生获得更多选择余地。可在现“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美学”、“马列文论”等课程基础上整合。
1.团队研讨式学习。(1)组织研讨小组。将教学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人左右,组长轮流担任。(2)文本解读。阅读教师推荐书目和自荐书目并写出读后感。(3)专题讨论。教师将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划分若干专题,围绕专题每个小组每次讨论写出发言提纲。(4)文章评论。配合文体写作训练,课上由2-4名学生发表原创作品并互作评论,课程结束进行评奖,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和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1)“百篇文”写作训练。可借鉴湖州师院改革成果,设置必修学分。学生4年内全程进行写作训练,自主完成约100篇文章的写作并装订成册。文章体裁不限,提倡文体多样、图文并茂、编辑有序、电脑写作等,基本实现出版物的过程训练。包括读书报告、随笔、课程论文、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2)提倡应用。强调广泛阅读,允许自主创作,提倡应用写作。鼓励学生为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包括校内外各种刊物、网站等。特别引导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围绕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问题,集体思考、撰写实用性文章[4]。
3.网络教学。构筑立体、分层的课程教学体系,把网络教学作为拓展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学习空间。网络课堂内容设计包括基础教学内容和提高性教学内容。基础内容多用课堂讲授方法,提高性内容利用网络技术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学生训练成果,建设学生作品库。开辟师生交流平台。
1.采用“N+2”考核制度,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可是小测验,也可是课程综述、小论文等,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
2.学生文章在校内外各种刊物、各网站等录用发表,总评成绩承认学分。
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入内涵发展阶段,社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日益提高。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中文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这种设计,需要通过试点形式验证体系的科学性,并提出优化推广方案,使之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
[1]徐 朔.“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6(6):66-69.
[2]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6):14-15.
[3]胡亚敏.文艺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3(6):41-43.
[4]朱 祎.论写作课程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1):30-33.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on L iterary Theory and Writing
XU Xu
(School of Liberal A rts,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022,China)
To meet the needs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has adjusted its training goal to p racticalmanagement talents.However,the relative supporting curriculum reform is left far behind,and cannot keep up w ith the training p lan.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introduce the Germany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oriented towards social needs,career requirements and interests,to construct modular course system so as to meet the needsof training p racticalmanagement talent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pecialty.
literary theory;modular courses;p racticalmanagement o riented;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G642
A
1008-4738(2010)03-0090-03
2010-04-20
[项目来源]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3+X’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8jyxm475)阶段性成果,合肥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文艺学与写作学课程系统化改革研究”(2008jyyb12)阶段性成果。
许 徐(1979-),男,合肥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