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心理学依据

2010-09-12 13:25张雅凤刘哲源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服刑罪犯监狱

张雅凤,刘哲源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心理学依据

张雅凤,刘哲源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具有在社区矫正的心理依据及优势。根据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认知、情绪、意志等特点,以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区公众的宽容性和家庭对矫正对象的亲和作用,安抚、感化和激励矫正对象,增强其自觉性和自制力,这种作用更有利于他们的心理转化和适应社会。

社区矫正;青少年罪犯;心理学依据

目前我国已在 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了进一步考察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成效,笔者以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社区矫正作为考察点,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在上海杨浦区新航社区工作中心对 96名 (其中 46名社区矫正中心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50名监狱矫正模式下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做了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把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放在社区开放的处遇模式下改造,不仅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预防再犯罪。

一、社区矫正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合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认知特点

(一)社区矫正中的文化教育与暴力型青少年罪犯认知水平偏低相适应

我们在社区矫正中心访谈时发现,文化教育对于从根本上改变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心理有决定性的作用。社区矫正中心针对不同层次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采取了分阶段、分类的文化教育措施。

一方面,对于因贫穷而辍学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他们喜欢学习,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其认知水平偏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帮困解难,由街道提供助学金或者奖学金对这部分罪犯进行文化教育,帮助他们进入工读学校接受与同龄人同步的教育,让他们有机会受到正规的课堂文化熏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读书无用论”思想作怪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社区工作人员一般采取兴趣文化教育法,让他们不用参加课堂式的枯燥教育,由社工的教师为他们教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明辨是非。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是和他的智力分不开的,文化水平低的青少年,必然影响到他的智力发展,固然容易堕落犯罪。〔1〕据调查,到目前为止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中绝大多数人均认为与同龄人接受同等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见表 1)

表 1: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对接受同等教育的渴望程度统计

从表 1中不难看出,他们绝大多数渴望和同龄人一样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希望能够获得相应的毕业文凭,以便于他们今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毋庸置疑,文化教育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个显著独特的组成部分,社区矫正的文化教育比监狱具有更丰富的资源和条件,这是社区矫正的优越性。

(二)社区矫正中的法制教育能够满足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普遍缺少的对法律认知的需要

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中法律认知贫乏现象十分严重,这由他们实施的犯罪行为特性可以看出,他们的犯罪多数属于恶性犯罪,在不良情绪支配下导致的,他们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社区矫正工作针对这类犯罪人群主要开展两方面的普法教育。

一方面,让他们学习基本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中与他们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罪的范畴,接受惩罚和改造教育是为了让他们懂得自己犯罪后果的严重性,从此改过自新。另一方面,还要强制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中的未成年罪犯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目的是让他们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社区是个相对自由的空间,社区矫正工作者利用此优势在进行法制教育的枯燥过程中引入许多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讨论会、旁听会、听证会等生动的方式,促使这些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接受这些法律条文,并且将其消化吸收,做到知法、懂法、爱法。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他们重新犯罪。通过表 2、3、4、5、6可以看出,暴力型青少年罪犯认为接受法律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他们更加适应以丰富多彩的法律教育形式来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表 2: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是否渴望学习法律知识的相关统计

表 3: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对于自己行为是否触犯法律的认知统计

表 4: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于旁听案件过程中感受到的悔罪统计

表 5: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对于旁听案件的接受程度统计

表 6:在监狱服刑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是否渴望在社区矫正中学习法律知识的调查统计

从以上 5个表格中不难看出,社区矫正中心的法律教育更容易令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接受。

二、社区公众的宽容性和矫正的专业化与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情绪特点相融合

(一)社区公众的宽容性与矫正的专业化对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强烈的情绪能够起到减压和安抚作用

据调查统计,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中 84.4%都无法很好控制自己强烈的消极情绪。这说明强烈的消极情绪与暴力犯罪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它既能强化犯罪动机,还能因消极情绪影响直接产生犯罪行为。尤其是青少年这样一个本身就比较容易冲动的年龄,强烈的情绪更是各种犯罪的导火索。强烈的情绪一般分为:愤怒、怨恨、妒忌、激情。〔2〕同样这种情绪容易引发应激状态,在此种状态下经常容易出现意识狭窄的情况,产生感知上的错觉。社区矫正中心十分认真地针对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这种情绪特征以社区特别的活动对其进行矫正。从表 7可以看出,社区矫正环境帮助了绝大部分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表 7:社区矫正环境是否有利于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控制情绪的统计

(二)社区矫正中的广泛参与性对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强烈的思亲情感起到促进作用

青少年的成长阶段十分需要家庭的呵护和温暖,因而思亲情感是这个年龄段的罪犯最为强烈的情感之一。据调查得知,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中有 85.4%的人认为亲情对其改造的促进作用很大 (见表 8、表 9)。从表 8、表 9中可以看出,在监狱中服刑的青少年罪犯对于思亲的渴望十分强烈,十分希望能在改造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他们认为如果在社区中进行改造,可以满足他们这种思亲的渴望;如果是在监狱服刑,他们这种需要无法满足。与在监狱服刑的同龄罪犯相比较,在社区矫正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能经常得到亲情的关爱,他们十分珍惜在家中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认为这是十分宝贵的,他们普遍体会到家庭的温暖是他们最渴望的东西,因此在亲情的感化下,他们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处于青春期,情感需要十分强烈,正是需要家人辅导帮助的时期,因此亲情对于此类罪犯十分重要,社区矫正恰好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

表 8:在社区矫正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对思亲的渴望程度统计

表 9:在监狱服刑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对思亲的渴望程度统计

社区矫正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社区中服刑的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可以每日回家居住,每天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家人的呵护,亲人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失足少年重新面对自己的未来。

三、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意志特点更适合在社区进行矫正

(一)社区公益活动可以矫正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知行脱节问题

人的正确行为是在良好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统一、互相影响的。一部分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行为扰乱了社区安定秩序,并且一些人是由于认知与行为的脱节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以至于越陷越深。这说明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意志很薄弱,缺乏意志的坚韧性,知行脱节正是他们缺乏意志坚韧性的表现。社区矫正工作利用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帮助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同时,培养他们多做善事、好事的习惯。公益活动的形式分为常规性公益劳动和补偿性公益劳动。常规性公益劳动主要是通过让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从事清洁、环保、看护等辅助性劳动的方法让他们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补偿性公益劳动则是在征得被害方同意的前提下,由在社区服刑的青少年罪犯主动地、积极地提供切实可行的补偿劳动,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正常关系。这种特别形式的公益活动的好处是,给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一次面对自己的罪行并改正的机会。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青少年罪犯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用实际行动改过自新,才能真正在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用自己正确的认知控制、导引自己的行为,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守法人。通过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解决了暴力型青少年罪犯的知行脱节问题,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自己意志的坚韧性,能够有始有终地坚持做完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正是社区矫正的优势,在监狱服刑的罪犯是很难有机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

(二)社区矫正的“助人自助”原则可以帮助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增强自觉性与自制力

暴力型青少年罪犯意志薄弱的特点还表现在缺乏意志的自觉性与自制力,缺乏自觉性表现在行为目标是盲目的,缺乏自制力表现在对自己的不合理欲望和情绪不能克制,社区矫正的“助人自助”原则可以帮助暴力型青少年罪犯增强自觉性与自制力。

“助人自助”一直是上海社区矫正工作所秉承的工作原则。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正是遵照这样的方针帮助青少年罪犯提高思想觉悟和心理素质的,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也以社区工作人员的行为为自己的榜样,因为长期受到正直、善良风气的熏陶,他们不再以“欺行霸市”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而是自觉地与社会上的帮派、团伙划清界限。另外,社区中和谐的邻里关系、守望相助的良好习惯让他们懂得只有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友善之手,自己才会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得到邻居和朋友的协助。以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只是狐朋狗友,只有在喝酒享乐时才会在自己身边的不是真正的好兄弟。长此以往他们在日行一善的过程中会把帮助他人作为自己的习惯,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他们的心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因此,不难看出,正是在“助人自助”这种社区风气的影响下暴力型青少年罪犯会渐渐改变自己以前的不良作风和习气,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这正是社区矫正的优势所在,“助人自助”的原则无法于监狱中得到很好的实施。

〔1〕王国新,戚立夫.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56.

〔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88.

Abstract:The violence juvenile delinquent has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and the superiority for rectifies in the community.According to the violence juvenile delinquent’s characteristics like cognition,mood,will,the world outlook,aswell as from the family help,the promotion free space,skill educatin,the document release,and cross infection prevention,and so on,many kindsof angles,can produce influence to the violence juvenile delinquent and driving function,this kind of function ismore advantageous to theirspsyc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daptation in society.

Key words:correction in community;juvenile delinquent;psychology base

(责任编辑 连春亮)

Psychology Base of the Violence Juven ile Delinquent Correction in Community

ZHANG Ya-feng,L IU Zhe-yuan
(Central Judicial Police Institute,Baoding,Hebei 071000)

DF87

A

1672-2663(2010)03-0027-03

2010-06-02

张雅凤 (1956-),女,辽宁公主岭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心理学、罪犯心理学等;刘哲源 (1988-),男,上海市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系 2006级学生。

猜你喜欢
服刑罪犯监狱
监狱选美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服刑中的劳教人员可以结婚吗
87例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之我见
论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
中国关工委中秋慰问干警帮教服刑青少年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