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①

2010-09-07 03:32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爱尔兰印度软件

徐 瑾

(南京审计学院 国民经济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9)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外比较研究①

徐 瑾

(南京审计学院 国民经济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29)

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及软件外包业迅速发展,己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但现阶段我国软件外包业人才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在人才结构上都存在着不足,阻碍了软件外包乃至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推动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软件外包人才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发达承接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外包业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我国软件外包业发展的深人以及软件外包领域的拓展,人才问题日益凸显,人才瓶颈延缓了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的步伐。因此,探索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愈发重要。

一、中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近年来,中国软件外包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据国际分析机构预测,中国将逐步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承包国。然而,中国软件产业仍面临着无法加速发展的困境,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软件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相对于发达国家动辄几万人的软件企业规模来说,我国软件外包业的差距较大。以印度为例,拥有2 000名员工以上的软件企业达 1 700多家。中国外包企业的规模远远小于印度,7成以上的企业员工人数不到 70人,超过 500人的不到外包企业总数的 10%;目前只有东软集团等少数企业超过万人,北京的服务外包企业超过千人的也不多。规模有限,造成盈利模式单一,核心竞争力难以提高,这都是缺少合格软件人才造成的。可以说,软件人才的短缺已成为中国软件外包业发展和提升软件外包业整体竞争力的一大掣肘。

(一)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现状

软件产业就是人力资源产业,因此培养出能胜任实际工作要求的大量实用性人才是非常必要的。从目前我国培训的基本情况来看,国内软件外包企业人才来源主要有: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各类软件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培养人才、软件企业自己培养人才、归国软件留学人才和引进的国际人才等。

目前,高等学校仍然是我国软件人才最主要的来源。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2年每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保持在 600—700万[1]。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相应的软件人才体系,拥有一个相对庞大的软件人才培养阵地。但实际上外包人才供给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实践经验的人才不足,二是人才培养层次尚不合理。根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报告》统计,软件人才 68%来源于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13%来源于留学回国人员,10%来源于职业学校和民间培训机构,7%来源于在职培训人员,其余的 2%来源于外籍人士。虽然每年数字会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而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层次如图 1所示:

图1 合理的软件人才培养层次

(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有弊端。应当说,我国高校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较扎实,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却比较薄弱,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相当距离。究其原因,与传统的“先基础,后专业”的教学模式有关,由于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安排不足,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而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不明显。这就好比是学车,造成“考到了驾照却不敢上路”的尴尬现象。(2)教学内容跟不上技术变化。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使得高校专业教育始终无法跟上软件技术变化的速度。以教学软件为例,比如C语言,现在用的还是近 10年前的教材;而“数据库应用”这门课程,至今许多高校还在传授 FoxPro,实际上该产品微软已经停止开发,而现在企业一般用的都是 Oracle等较为先进的数据库,学生学完 Foxpro到企业根本用不上。(3)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密切合作。软件产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实践训练,然而我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至今还没有建立教育界与企业界的良好互动,产学研一体化的有效机制依然不尽人意,这与发达国家 “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相比存在着不小差距。

2.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软件学院办学规模普遍不大,因而培养的软件人才数量也较为有限;同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软件人才的能力还不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的定位本来是很明确的,即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软件蓝领”。但实际上出现盲目向本科看齐,不考虑教育层次,盲目跟进市场,从而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具备技术应用能力[2]。此外,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的整体实践水平还有待提高。

3.社会机构和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社会机构人才培养问题。目前,我国的软件人才培训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服务和管理有待规范,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一些培训质量低下的机构也充斥其中。一些民间培训机构比较注重经济利益,学员又看重证书的取得,在认证等级缺乏严肃性的情况下,交了报名费证书拿到手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其结果是即使获得了所谓的证书,却连基本的代码都不会编写。 (2)企业人才培养问题。由于软件产业不断的更新换代和不易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很多软件企业通过加强员工的内部培训来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一些企业愿意花费时间和财力培养员工,也可能是不规范、无计划的培训,表现在时间安排随意性大、没有专门的培训管理制度和指导教材,从而达不到预期培养人才的效果[3]。

(三)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战略的优势与劣势

从国内环境角度看,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以鼓励软件产业的发展,从投融资、技术到收入分配、软件企业认定、软件著作权等各个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并把软件人才的培养放在了战略高度。国家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组建软件产业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创造适合软件人才成长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推进人才培训、技术创新;在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软件企业设立软件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和企业工作站;对示范性软件学院和示范性软件技术学院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人员在中国创办软件企业、适当放宽人员流动条件等,加大软件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从国际环境角度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资源重组的情况下,中国软件外包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 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软件需求市场,这为实施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全球化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但是,由于中国软件外包业起步晚、软件企业规模较小,承揽的外包业务多是科技含量较低的加工型业务,导致软件外包业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重视人才管理,尚未建立激励机制等,导致软件人才频繁流动,尤其是高级人才的外流。同时,中国软件外包业在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较少,使得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进行技术创新。此外,国际软件外包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对国内优势企业进行收购,行业整合力度加大;另一些跨国公司则利用技术优势在中国实施不正当竞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二、国外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国际软件外包的发展历程

软件外包首先来源于在岸外包,在岸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外包供应商来自同一个国家,因而外包工作在国内完成。有学者认为,IT方面的外包起始于柯达公司在 1989年将软件程序外包给I

BM公司。后因节约成本等因素发展到离岸外包。离岸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外包商通常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外包供应商则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等。在考虑是否进行离岸外包时,成本是决定性的因素,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供应商等因素次之。

离岸外包的前身是简单的数据录入服务,早在 1961年太平洋数据服务公司 (PDS)就将数据处理的业务转移到中国,中国用低水平的计算机技术录入数据并处理,完成后再交给 PDS。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公司开始将计算机程序和程序的维护业务转移到其它国家,比如GE应用公司就把它的应用程序业务外包给当时还很小的印度公司 Infosys。

现在,离岸外包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完整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外包到离岸国家,客户处理整个应用开发包括设计和结构,而不仅仅是应用开发和维护。离岸外包和离岸开发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加,离岸外包正在成为主流,它将会成为每一个全球前 2 000公司的业务和 IT外包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印度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近几年印度服务外包及软件业一直以接近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高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其中印度成功的软件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印度服务外包及软件业直接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 28.4万人,增加到 2007年的 163万人,并间接创造了 300多万个就业机会;2010年印度服务外包及软件业出口目标为 600亿美元。[4]印度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基本做法是:以职业教育为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产学研紧密结合,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相结合;同时注意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1.以职业教育为主

印度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而不是高等教育,这是印度人才开发模式的首要特点。印度每年约有 50万新生软件人才,其中 85%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方式培养的。其主要原因是印度软件产业的起步以外包业务作为突破口,需要大量能够开发软件的应用型人才,仅依靠普通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既可以缩短培养周期,又可以降低培养成本。同时,印度也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计算机教育从小抓起,全国有2 500多所中学开设了电脑课,3 000所中学推出“计算机扫盲计划”;全国 250个机构开设计算机培训课程;1 740家科研院所也在从事计算机人才培训。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全国每年约有 25万人接受信息技术培训。多渠道的培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软件蓝领”,从而使得印度形成 “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软件工程师”这样合理的人才结构。

2.重视高等院校教育

高等教育就是印度软件精英的教育基地。早在尼赫鲁时代印度政府就提出了大规模培养适用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师战略。为实现这一目标,陆续在卡拉格普尔、坎普尔、德里、孟买和马德拉斯等地建立了 7所理工学院,形成 IIT (Indian Institution of Technology)系统。其中,德里印度理工学院是全国的中心院校。考入 IIT的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每年报考约 20万人,仅选录 2 000人。这些学院已经成为印度工程师特别是 IT软件人才培养的摇篮,并且成功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级的研究生。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 IIT,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目前,印度有高等院校 900余所,大都设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全国还有 6所国际水准的高等技术学院,一年可以培养 17万名本科生和5万名研究生。印度每年培养超过 5万名的软件技术人员,数据显示,印度工科学生的质量和合格的工程师数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印度按照自身的实际需要逐步培养高层次软件人才,为印度软件产业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民办和企业培训机构扮演重要角色

印度民办培训机构主要面向软件蓝领,这些机构必须具有政府授权的专业机构颁发的培训许可证。培训标准化、面向实际应用是这些机构最重要的理念。现在,初级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系统化和产业化的职业培训教育。像爱普泰克计算机教育公司这样的知名培训机构,每年可以培训出 20—30万能胜任软件初级工作的人员;而印度最大的 APTECH培训机构,在全世界有3 500多个培训中心,覆盖全球 52个国家,累计培养学生人数超过 350万。

软件企业自身的培训,主要面向系统分析员、软件企业营销人才等的培养,以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印度的许多软件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比如印度著名的软件公司:全国信息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现已在全世界 20余个国家设立 800多个教育培训中心,每年培养出 15万名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和技术人员。

4.产学研紧密结合

印度学校的教育与产业互动保持高度协调,认为学校的责任就是要利用业界的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对科技产业发展充分了解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印度各理工学院均建有实习车间,开设了一般职业学校才讲授的技能课,如开机床、操作发动机等。许多专业课程直接由“业界老师”主讲,如 I BM公司的 “电子商务最新运用”、摩托罗拉公司的“通信软件”等。“业界老师”教授的都是最新的软件技术,使学校教育内容与产业动态保持了密切关联。这种产学互动的模式,使学校与产业界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产业界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学校搭桥运输养分,学生毕业后投身产业,又把吸收的养分回馈产业,从而保证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界的创新体系的密切联系。

正是由于学校与产业联合培养,重视了实践,印度理工各分院的 “个性”也是比较突出的,如德里分院侧重工程学;坎普尔分院在侧重工程学的同时,还特别强调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孟买分院强调培养专家研究型人才,实行工学硕士和博士论文的公开答辩制度;卡拉格普尔分院重视工程专门理论的学习与技能操作,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马德拉斯分院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工程制图训练,主张他们多参与当地业界的活动和项目实践等。

5.注重开展国际化合作,吸引海外人才

印度政府注意把国际合作作为一条基本的途径,先后与苏联、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家及地区在高等教育领域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开展国际间的合作,在外资支持、设备技术、图书资料资助,以及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和制度管理等多方面颇有成效。

印度的突出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请西方大学派教授到印度学院开设课程或培训教师,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西方大学学习和攻读学位。同时,印度教师是在世界范围内招聘的,比如,坎普尔分校就利用福特基金会的捐赠吸引了上百名教师从国外来任教。而师资的高质量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来源十分广泛。二是吸引海外人才。印度有大量的海外人才,硅谷高科技公司里有30多万印裔,40%多网络公司的创始人是印度移民,美国 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这为印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吸纳海外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印度不仅高薪聘请国外专家来工作,同时也注意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

由于注重国际化合作和吸引海外人才,印度的人才培养能够借助国际上先进的理念,掌握和吸收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也为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视角提供了便利。

(三)爱尔兰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往被称作 “欧洲乡村”、发达国家中的“第三世界”的爱尔兰,现在已成为誉满全球的“软件之都”。自 1994年以来,爱尔兰计算机软件产业异军突起,带动了爱尔兰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GDP一直保持着 9%左右的高增长率, 2000年达到 10.5%,位居欧洲各国之首。软件产业已经成为爱尔兰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4年爱尔兰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占爱尔兰国民总收入 (GN I)的 11.14%,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大软件集聚地。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增速每年约为 20%,每年需要新增 5 000名软件技术人才,而国内每年软件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只有约 1 000名,造成软件人才的供不应求。为此,爱尔兰非常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也很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1.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其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爱尔兰的教育支出占公共支出的 14%左右,在欧洲位居前列。在各个层次的教育体系中,爱尔兰政府将技术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政府在各个学校配置多媒体个人电脑,为每个老师和学生提供因特网接口,投入3 500万美元的基金建设欧洲多媒体实验室等。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有四年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最后一年 4个月是在软件企业实践,8个月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软件技术专门的教育,合格后获得一个本科学历和硕士学位。这样的课程设置,强化了实践内容,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爱尔兰被评为欧洲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一些专家评价,爱尔兰培养出的软件技术人才,比美国更具有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其次,爱尔兰政府提供优厚的待遇,同时放宽移民政策,大量吸引外籍技术和知识劳动力到国内就业。据统计,爱尔兰每年大约有2.5万人回国,这些回国人员带回了最新的技术和资金,为爱尔兰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爱尔兰软件产业的定位为“美国软件公司产品欧化版的加工基地”,强调面向国际化软件产品的系统化服务。因而非常重视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以及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最具代表性的是坐落在国家科技园中心的利默里克大学和国家科技园。始建于 1984年的国家科技园是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密切联系的纽带,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中介、孵化服务。此外,爱尔兰政府鼓励具有软件实践能力的爱尔兰青年创业;鼓励外国软件公司到爱尔兰从事研究开发。这些都为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三、印度、爱尔兰人才培养模式借鉴与启示

印度、爱尔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两国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培养出适合我国的多元化多层次软件人才,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局面。

(一)借鉴

1.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对软件人才的教育体系要全面规划,建立统一的软件人才教育标准及质量监控体系,定位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比如是培养学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成熟的软件产业人才结构应该呈现金字塔形,由若干名在软件设计方面的高端管理技术人才和一大批基础技术人才,构成一个大型的项目开发组。中国急需的软件人才是处于 “金字塔”顶层的、能够进行软件整体开发设计的软件设计师与系统分析师,以及具有国际眼光的高级管理人才,这部分人将决定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未来方向,决定中国将来在国际软件产业中的地位;其次,中国也需要处于 “金字塔”底层的从事软件编码等基础工作的大量程序员,这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

2.形成适合本国特色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首先,在高等院校教育方面,提高师资水平,政府可以出台一些优惠的政策以吸引全球计算机精英加入到我国高等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全力办好软件学院,使其成为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软件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其次在职业教育培养方面,企业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的基础技能型人才,应加强对“软件蓝领”的培养。第三要发挥软件企业的能动性。政府可以提供适当的补贴,鼓励软件企业自己办学,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水平,为企业发展储备能量。

3.产学研紧密联系

中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始于 20世纪 80年,教育方式一直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出来的软件人才虽然有良好的基础理论,但由于传统教材更新慢,又缺少实践机会,从而使企业与软件人才之间出现“断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软件人才教育不是仅仅依赖于高校或者第三方教育机构,而必须要有企业的参与和扶持,使软件人才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不断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建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政府应在各个方面为软件外包人才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软件科技园区并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发展完善软件协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风险基金等方面为软件人才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软件企业应建立员工和企业利益相关联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条件,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

(二)启示

1.人才培养观念创新

(1)改变功利教育观念。在软件人才缺口巨大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逐步显露出一种现实化和功利化的倾向,而一些培训机构更是变得急功近利,甚至把人才培养当成一种获利的手段,导致更多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 “人才”产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人才即使能够适应工作的需要,由于缺乏意志磨练和社会责任感,往往也会出现跳槽频频的现象,导致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因而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当建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就目前软件教育的现象:一面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面却有很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因此,软件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改革教学内容,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甚至是针对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培养人才,才能使大学毕业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开放式人才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在这种趋势下,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际化。现在,通过 Email发放回收作业解答问题,通过视频会议进行人才教育,提供有关课程等已司空见惯。这种开放式培养新模式:即应用计算机网络,构建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外优秀智力资源的教学网络,不仅方便快捷降低成本,使培养水平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也能使资源更有效地共享和充分地利用开发。 (2)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是大学的实验室,大学是企业的人才基地,这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的本质关系。校企互动培养方式的具体做法是:学校和企业联盟,加强交流沟通开展活动;在合作过程中,学校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的学习之后,按照企业要求和各自兴趣爱好组成专业小组,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训练。这样,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获得了合适的人才,有利于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3)企业实训培养模式。使用这种模式的主要是高职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在深入了解人才要求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实战培训课程和考核体系。培训采用到公司参与实际软件外包项目实践的方式,增长学员的实战能力。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著名软件企业东软和国外惠普等大型企业都已实行这种培训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螺旋式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国软件人才结构的现状,以及市场实际的需求情况,有学者针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提出了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螺旋式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创新。在微观上,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方法:首先,每个理论、实践和工程螺旋教学循环中提出一个实际工作问题;接着,由老师用规范的分析、计划、实施和验证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参照老师教授的方法来解决另一个稍复杂问题;最后,学生再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实际工程问题。通过这样一种“理论→实践→工程”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具备了相应的实践和工程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在宏观上,本着 “理论→实践→工程”这样一种螺旋式人才的培养,打破传统课程开设方法。每门课程都配有充分的实践课程,学生的理论学习得以深化、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并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时,开设独立授课的工程实践课程,使学生们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长方向螺旋式推进,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 教育部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07.

[2] 杨近 .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72-73.

[3] 杨海 .浅谈我国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B].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http://www.chinahrd.net,2004 -07-28.

[4] 徐兴锋 .印度、爱尔兰软件产业扶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7,(5):30-37.

(责任编辑:王秀中)

book=93,ebook=127

F49

:A

:1008-4096(2010)06-0093-06

2010-08-06

徐 瑾 (1974-),女,江苏南京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经济信息化研究。E-mail:mapur@163.com

猜你喜欢
爱尔兰印度软件
禅宗软件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一个统一的爱尔兰:爱尔兰统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软件对对碰
鬼斧神工!爱尔兰巨人之路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爱尔兰睡眠学会
爱尔兰:小岛屿,大乐趣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印度式拆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