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的研究
刘毅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通过从创新导师制度、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统一这三个方面,结合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对当前高校增强知识创新能力的途径作出简要分析。
高等院校;知识创新能力;分析
在同济大学庆祝建校100周年上,胡锦涛主席致贺信指出,高等学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在国务院开始构思和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也被赋予知识创新的重任。由此可见,随着知识的增值,大学在科教兴国和知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谁抓住了知识创新,谁就赢得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可以预见,在新的世纪,高校只有千方百计地激活内在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以创新求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
论文主要从创新导师制度、培养和引进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统一这三个方面分析当前高校增强知识创新能力的一些途径。
(一)实施研究生双导师制
在我国研究生培养实践中,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正在生成,也就是学校导师和企业、管理部门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的制度,简称“双导师制”。
双导师将社会与高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集理论与实践培养创新于一体,突出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这种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是对传统单一、封闭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超越。双导师制不仅有以校内教授为主的学术导师,而且有校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师或政府管理部门人员等来担任职业导师。校内外两位导师的合作指导,交流情况,切磋经验,互相配合,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缩短成才过程,并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优势互补、资源优化,为高校知识创新创造良好条件。
(二)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实践经验证明,本科生导师制是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导师制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或辅导员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高校开始在本科生的教育管理中实施导师制试点,取得了不俗的效果。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近年来,各地高校对于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形成了多种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各有其优缺点。由于实行导师制要求较高的师生比,而大部分高校导师资源稀缺,师生比例过低,根据各种模式的优缺点比较,论文构建了以下采用“导师+导生+辅导员”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是讲师、助教可以直接担任本科生的导师,而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因数量有限,他们指导本科生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型。以博士生导师为例,一名博士生导师指导若干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博士生再去指导若干名硕士生,硕士生再去指导若干名本科生。
二是由1名导师从一年级新生入学起就指导5名新生,采用4年一贯制,即每年都增加5名新生,第2年就指导10名学生,第3年指导15名学生,从第4年起每年指导人数都保持在20名。由于每届只指导5名学生,方便了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导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还可以从入学时就设计指导学生的各种实践环节乃至毕业设计,这也有助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目标的实现;同时,由于是同一导师,也便于高低年级学生之间的沟通。
三是由研究生充当导生,协助导师指导高年级学生,由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协助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
四是按年级和专业来分配专职辅导员。这样,形成一个以导师为核心的团队,在团队的相互学习、指导中促成隐性知识的传承。
(一)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
知识创新型人才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品格都非常突出的人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承载着对知识创新活动影响巨大的隐性知识。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知识创新载体能力。
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形成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主观的自我努力,更需要教育培养。高校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现实社会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充分重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等诸方面因素,制定和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和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推进知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科学化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理论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不断探索新时期知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化。
2.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渠道是学校教育。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强化创新教育。
3.落实政策措施,优化知识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知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舆论环境、管理环境和法制环境等几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知识创新型人才既是教育出来的,也是环境熏陶出来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支持、促进和催化作用;相反,缺乏良好社会环境的高等教育,其人才培养的效果必将受到制约,甚至导致其目标的迷失。
(二)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知识创新型人才
吸引人才的关键是要理解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创造吸引人才的各种条件,在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建立起一个符合创新人才规律的知识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管理机制。
1.创造宽松自由的人文环境,搭建人才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现在高薪、房子、户口、科研启动经费等因素,渐渐不再成为知识创新型人才流动的关键。较高薪而言,更多知识创新型人才看重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如何提升高校的品质和活力,改善吸引知识创新型人才的软环境,已经成为吸引并留住知识创新型人才的重点。
2.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建设好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营造一个真正吸引有才华、有抱负的人的学校环境,通过经济方面的激励措施,形成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把我们优秀的年轻人吸引到最需要他们的学校,并尽可能减少优秀教师的流失。
3.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比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重视引进新的人才的同时,要不忘旧的人才,不能引进后就不闻不问。服务家乡,在中国文化中也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因素,许多名教授在地方大学任教,多数是出于对家乡的情感和当地行政官员对这些教授保持的敬意。另外,师徒关系也能使高水平的学者把他们的弟子吸引到师傅需要的地方去。这些情感因素,常常具有超越城市、薪水等硬性条件的作用。
(一)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二者协同统一
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将前人的科学发现、别人的科学发现以及自己的科学发现传授给学生。若没有科研,教学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教学内容也是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科研活动经过实践的检验,产生新的定义、定理、定律,即理论,又可以变成新的教学内容,新的教学内容更变成了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从科研到教学,从教学到科研,再从科研到教学……这种良性循环,是由大学教师来完成的。
钱伟长院士在2002年《群言》杂志第8期撰文说:“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高等学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教学不能和科研分家。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作为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钱伟长院士这番言论,是对大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最好解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二)按相似性理论对教学与科研进行整合
教学与科研之所以相统一,是因为二者具有相似性。第一,大学教学活动以传授科学知识(包括已发现的新的科学知识)为主,科研活动以发展科学知识为主。在这里,科学知识是二者的结合点。第二,教学活动必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科研活动本身更是创新性活动。在这里,科学创新是二者的结合点。第三,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中心。所以,教学也好,科研也好,均必须为人才培养服务,为社会服务。
另外,学科是不断发展的,现在已拥有数千个学科分支及其理论。学科的发展正是教学与科研不断结合和发展的结果,是教学与科研共同作用的结晶。教师置身于教学和研究的互动中,教学不仅为科研培养了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知识和智力的基础,而且教学实践也会部分地提出科研内容,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自觉性,有利于知识创新。
(三)区别对待,合理安排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学校的初创阶段,其主要职能是传授知识,中心工作是教学。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科学研究也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通过这两个职能,贡献给社会的是专门人才和科研成果。
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高校怎样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于高校提高知识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合理安排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要对于那些“学术精英”,适当减轻教学任务,让他们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提供更多的知识内容;而对于那些在教学工作上有天赋的老师,我们要通过激励机制的改革,使这些老师能够安心地从事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知识创新型人才,为知识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人员,从而发挥出教学和科研均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G64
A
1673-0046(2010)6-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