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玲,袁小平,徐仁成
(南通大学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研究
曹 玲,袁小平,徐仁成
(南通大学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高校贫困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地方院校的贫困生由于学校名气小、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办理助学贷款面临更为突出的覆盖面不足、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等问题,本文以江苏为例,深刻剖析当前助学贷款政策在地方院校的实施现状,提出应进一步在政府、银行、高校、贷款学生个人之间努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助学贷款管理架构,以切实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我国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从1987年我国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的办法》,学生贷款浮出水面,到2006年8月逐步推行生源地助学贷款,中国助学贷款政策已经几易其稿。相关助学贷款制度的频繁出台和变更,是否解决了更多贫困生就学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20世纪90年代,经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方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也就是说,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负责重点院校的管理(极少部分行业特殊性较强的高校仍由部门管理),地方政府负责地方院校的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使得本来已经资金充足的重点院校继续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动辄几亿甚至更多;本来就教学资源薄弱的地方院校更为资金短缺,入不敷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也是如此,地方院校由于贫困生人数多、学校名气小、学生就业难,能够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又十分有限,使得贷款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一)国家助学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有两种形式: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指学生及其合法监护人向家庭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具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入学通知书等材料,申请办理的无需担保或抵押的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是指凭借学生个人信用,由学生就读高校统一组织申请、在高校所在地金融机构获得的助学贷款。自2007年试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各高校都从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单一模式逐步向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过渡。
2009年,全国新增审批助学贷款102.1万人,新增审批合同金额87亿元。江苏省作为首批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省份之一,逐年增加助学贷款的资金投入,仅2009年就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4亿元,获贷学生约8万人。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部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
(二)地方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分析
1.贷款覆盖面不足
按照教育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大约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特困生在5%左右。地方院校的贷款发放金额,也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计算配置的,因此还是申请的人多,能够获得贷款的人却有限,越是地方院校、高职院校,这种情况越普遍。
以江苏某大学为例,该校历年贷款情况见附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7年首次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农村信用社生源地助学贷款),该校当年审批学生人数1756人,金额1012.61万元,生均获得贷款5766元,基本能满足学生缴纳学费的需要。2008年,江苏省改由国家开发银行承办、贫困生家庭所在地教育局审批的方式办理助学贷款,全省进行了放贷规模的测算,并以一定的比例下拨到各高校。某校获得的生源地贷款总额为594.36万元,最终审批1515人,生均获贷不足4000元。从上表可以看到,该校2008年两种贷款获得者相加有1891人,仅占当年该校贫困生总数的40.11%。2009年,该校因“银校合作”难以达成意见一致,校园地助学贷款迟迟未能落实,而生源地贷款生均获贷仅为3800元。各二级学院在具体办理的时候,采取把学校下达的额度平均分配给申请人或是特困生适当加大可贷额度等方式来进行划分,因为“僧多粥少”,不少贫困生还是被动员放弃了申请。
2.推进贷款工作面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从国家助学贷款在地方院校的实施情况来看,中央政府期望地方政府根据高校的管理体制为此“埋单”,而地方政府则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事情,中央政府应该负担更多的责任。虽然地方院校也能够获得中央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资助资源,但却远远落后于重点院校。
以中国银行为例,截至2005年底,中国银行签订助学贷款合同45万多人,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4亿多元。其中部属高校签订助学贷款合同27.46万人,累计发放贷款23.65亿元;助学贷款涉及地方院校264所,共签订助学贷款合同17.62万人,累计发放贷款10.89亿元。事实上,部属高校总共只有100多所,部属高校所获助学贷款的比例明显高于地方院校。地方院校的学生资助资源获得途径和数量相对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地区。
3.手续繁琐、办理机构服务能力不强
以江苏为例,2008年起采用国家开发银行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要求贷款必须到县一级以上教育局的学生资助办公室(有些地区还没有设立这样的机构,只是借用放假学校的教室临时作为办公地点)去办理,不少乡镇的贫困生和家长必须辗转赶车才能到达。2008年8月18日起,不少地方的资助办公室门前人满为患,排起了长队,有的甚至要排上两三天,一旦所带材料出现问题又要赶很远的路回去重新办理。一些办理机构因为流程生疏,或者准备不足,办理进程十分缓慢。据笔者在江苏某地区几所高校的调查,平均一个学生用于办理生源地贷款的费用大致在50-100元左右。按当年实际执行情况,不少学生仅能够贷到3000元,而用于办理的成本就达到1.7%-3.3%,再加之时间、人力投入,确实使得办理手续显得十分繁琐。
4.审批困难、助学贷款迟迟难以到位
不少银行认为助学贷款笔数多、工作量大、风险大,且获利不多,因此贷款门槛非常高,获得贷款的学生很少。银行与学校签订“银校合作协议”也提出诸多要求,如:学校开户行应优先选择经办银行,从学校收入存款、基建贷款等业务中确保银行利益,通过拉动经办银行的相关业务,从而对经办行起到较大的弥补作用。另外,为回避违约率高的风险,银行还要求合作高校缴纳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由于一些条款协商难以达成一致,“银校合作协议”迟迟不能签署,导致部分外省贫困学生无法获得校园地助学贷款,形成了助学贷款的“盲点”,因此这部分学生拖欠学费,学校也无可奈何。
一些刚进校门希望国家助学贷款能解燃眉之急的同学感到,由于审核时间过长,国家助学贷款没有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为了办齐手续,各类资料邮来邮去需要很长时间。在一些高校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从学生递交申请到银行最终打卡发放要经历一年多的时间甚至更长。而学生如果可以办理生源地贷款,则获贷时间明显缩短,从申请办理到发放大致在1-3个月,基本能及时解决学生的学费问题。由于贷款的迟迟不能到位,学生的欠费情况严重,不少高校不得不背负沉重经济负担,已严重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运行。
5.政策宣传和衔接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近几年助学贷款新政策频繁出台,学校、学生对政策的把握也难以准确,更不用说视野较窄、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了。贷款什么时候能够发放,经常是望穿双眼却又无可奈何。比如江苏省2007年开始试点在农村信用社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家长或学生因经费困难为解燃眉之急,不管贷款期长短,将来是否违约,到期能否兑现,贷款到手再说。不少在信用社贷款的同学和家长连贷款合同都没有看见,何时开始还款、还多少,根本无从说起。这也为将来的逾期率高、账面不良率高留下了隐患。这种模式仅仅办理了一年,又改为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由县教育局审批,通过邮政储蓄存折发放贷款,很多学生和家长办理时有些不知所措,常常因为手续不全来回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政策执行的效果。
地方普通高校的学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占了全国高校和在校生总数的绝大多数。我们在关注“211”、“985”等重点院校的同时,还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地方院校,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和主体的组成部分。在助学贷款问题上,应立足地方院校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这项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事业。
(一)以政府为主体,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国家助学贷款不同于一般商业贷款,也不同于普通消费贷款,而是依赖于建立在学生未来收入和良好预期基础上的潜在的信用资源,政府理应扮演主导性的角色,着眼于既为贫困生“解困”,又把青年学生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到一起。
一方面,中央政府应立足于保证教育机会公平,进一步增加地方院校助学贷款的投入,主导为学生贷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承担主要风险,完善贷款工作监督机制。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是不让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都应该获得贷款,并及时获得贷款。但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践中,申请贷款的学生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地方院校的贫困生更是处于“弱势中的弱势”,他们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或不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务、公平的对待。因此,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申诉制度,及时处理贷款办理中的歧视、不公现象。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立足于培养、吸纳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实际、拓宽思路,将助学贷款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以江苏省为例,为鼓励大学生到苏北地区经济薄弱村任职当“村官”,江苏出台了7项激励保障措施。其中,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有困难的,学校可为其办理暂缓偿还手续。任职满3年的,可全额免除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由省级财政代为偿还。今后,政府还可以尝试把类似的优惠体现到“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大学生自主创业等一系列政策中。
(二)以金融机构为载体,积极推动助学贷款业务发展
金融机构应当与高校、教育局等相关机构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管理办法;与各个学校签订贷款管理协议,审核各学校报送的学生个人贷款申请报告等相关材料,按贷款条件审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并与借款学生签订贷款合同;在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核准的额度内为具备国家助学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生效后,保证按合同及时将学费贷款划转到高校账户。
另外,助学贷款业务对银行来说,虽然直接的收益不大,甚至显得繁琐,但为银行积累了潜在的优质客户资源。银行应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还款方式让借款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进入还款期,如果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或者生病、受伤、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银行应为学生贷款延期还款或者展期提供方便。银行、信用社等经办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制定合理的贷款管理制度、将违约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以高校为基础,增强在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和银行之间的事,学校只是办理贷款时的一个中介角色的观念,站在国家助学贷款是关乎贫困生成长、关乎学校声誉、关乎银行能否持续发放贷款的一件大事的高度,自觉履行学校在贷款办理特别是还贷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为银行办理贷款、催还贷款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服务,主动搭建学生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桥梁。
高校可尝试与银行共同建立还贷管理中心,将学校的学生管理系统、就业信息系统与银行系统对接,向银行提供贷款学生的基本信息,如联系电话、E-mail、QQ号、就业去向等;从银行采集学生的还贷情况,通过各种通信方式定期与学生取得联系,如群发邮件、短信等,对学生进行还款提示或逾期催还,同时为他们提供政策变动、还款金额查询等咨询服务。除此之外,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强贷款学生的征信知识教育和诚信还贷教育;加强贷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提高贷款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还贷能力;对贷款学生实施过程跟踪,及早发现贷款学生的不良行为和记录,适时终止不良贷款;通过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等途径培养大学生自己做国家助学政策的宣传员。
(四)以贷款学生为中心,明确自身的义务
助学贷款是贫困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在要求政府、银行、高校进一步重视、提高贷款投入、保障贫困学生利益的同时,贷款学生也应明确自身的还款义务,切实提高自身还款能力。
当前,制约地方院校助学贷款业务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就业情况不及重点院校学生,贷款学生毕业后逾期还款现象层出不穷。“就业难”一方面产生于“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小城市和农村”的就业观念;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大学生宁愿等待,也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不愿到欠发达地区就业。从本质上说,助学贷款制度的核心就是诚信问题,而诚信需要互换,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地方院校的贷款学生尤其应该对自身合理定位,加强专业学习、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把握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针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谋取好的职业和岗位,及时还清银行的助学贷款,提高自身的信誉。
[1]马经.助学贷款估计比较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沈红.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实践中的既成矛盾[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3]刘忠燕,张少杰.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1):77-80.
[4]安心,刘杨.生源地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制度分析及建议[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76.
附表 2007-2009年某大学贷款情况一览表
G47
A
1673-0046(2010)8-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