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明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河南周口 466000)
结肠镜及X线检查下消化道出血分析比较
赵 明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河南周口 466000)
目的:探讨采用结肠镜及X线检查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45例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时,结肠镜应为首选,结肠镜直观并能取活检送病理,结肠镜优于X线。结论:结肠镜虽然是插入性检查,检查时患者有不适或痛苦感觉,敏感者更明显,但X线检查患者有时也需要灌肠或做其他洗肠工作,过程麻烦同时也感觉不适,射线照射时间较长。结肠镜直观并可取活检送病理,需要时可选择无痛苦肠镜检查。结肠镜和X线可同时选择,初筛可选择X线,但X线容易误诊、漏诊,结肠镜一般情况下能找到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特殊需要时胶囊内镜及介入造影是很好的补充。
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检查;X线
对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X线检查一般不易查明出血原因,采用结肠镜检查,可提高病因诊断率。本院2006~2009年采用进口电子结肠镜共检查356人次,对其中以便血为主要症状的45例进行分析如下:
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0岁。其中20岁以下2例,21~40岁9例,41~60岁30例,60岁以上4例。临床主要症状为血便,其中包括肉眼血便和潜血试验阳性者,包括频繁便血、间断性便血或偶尔便血。其中全血便25例,大便外边带血13例,黏液血便或脓血便7例。曾出现腹痛20例,左下腹、脐周、右腹部均可出现,以左下腹及脐周为主。伴有腹泻20例,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10例,经常便秘4例,腹部包块2例,肠梗阻及不全梗阻3例(其中1例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乙状结肠多个炎性息肉所致肠梗阻,2例是大肠癌所致的不全梗阻),伴出血性休克3例,发热1例。病史2周~15年。本组检查结果均找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的手术后病理已证实。
本组45例下消化道出血,其中溃疡性结肠炎8例,慢性结肠炎及痢疾7例,克罗恩病1例,结肠息肉6例,结肠癌9例,直肠癌7例,血管畸形及药物性3例(药物性为老年人,可能与用抗凝药物有关),内痔出血2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间质瘤1例。大肠疾病所致的出血者41例,小肠疾病所致的出血者2例,内痔所致的出血者2例,本组大部分患者同时做过或建议先做X线钡剂灌肠检查或全肠钡剂X线造影,有的是在做肠镜后又做X线钡剂造影检查。做结肠镜前建议做X线检查可提前了解肠腔的情况,指导进镜或利于进镜。
本组45例均进行了结肠镜和X线钡剂造影,其中结肠镜诊断血管畸形、药物性及内痔出血5例,X线未发现病变。以上两种方法均未找到病因2例,1例作胶囊内镜被定为小肠出血后手术证实为小肠间质瘤,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诊断为小肠平滑肌伴出血后经手术证实。结肠镜优势明显,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情况(n)
下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出血原因较多,要想找到病因有时非常复杂。如不认真综合分析检查,出血可能已停止,但仍没有找到病因。随着结肠镜及无痛苦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应用,结合临床、钡餐、动脉造影、胶囊内镜、病理及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其诊断率已大大提高。结肠镜在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中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又是首选的检查项目。国外曾报道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以憩室和血管畸形为主[1-3],而本组与其结果迥异。国内一些文献在统计学上亦有差异[4-5],以恶性肿瘤、肠息肉、肠道炎症性肠病最常见,其次是痔、肛裂。而本组大肠癌、结肠炎性疾病检出率居首位,其次依次为大肠息肉、痔出血、小肠疾病所致的出血等。建议有下消化道症状特别是便血的患者,其中包括便秘及有梗阻症状患者(有梗阻的患者选择灌肠作肠道准备),结肠镜应作为常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同时结肠肿瘤的严重症状及体征出现比较晚,但便血包括偶然便血是早期信号。如果发现就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时机,影响预后。总之,下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比较困难,直接找到出血灶更不容易,应详细了解病史,全面认真检查,除借助X线等检查外,结肠镜检查是首选和必选的检查项目,肠镜检查可及早确定病因,以便能早期治疗,特殊情况下可选择胶囊内镜或其他介入检查。
[1]Leitman IM,Paull,Shires GT.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assiv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J].Ann Surg,1989,209(2):175.
[2]Sleisenger MH,Fodtran JS.Gastrointestinal disease:Pathophysiology,diagnosis[M].4th.Saunders philadephia,1989:1359,1419.
[3]黄志明,郭茂彧,孙光生.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30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7-28.
[4]安灿荣.下消化道出血[M]//潘国宗.现代胃肠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38.
[5]聂昭华,郑文尧,李泽,等.下消化道出血1567例病因及诊断[J].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11):640-642.
R57
B
1674-4721(2010)10(a)-085-01
20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