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玲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表演解释的差异研究
——以演奏速度为例
唐寅玲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作为作曲家和听众的中介,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表演解释在音乐理解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四位钢琴演奏大师演奏同一音乐作品音响版本的速度差异进行阐述,以期为钢琴演奏和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速度;时间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它要通过表演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从而实现这部作品的审美价值”。同一音乐作品由于表演者国籍、生活时代等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艺术处理,体现出不同的音乐样式。正是每一次音乐表演的“独特性和不可重复性”,使音乐作品获得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也是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所具有的特殊魅力所在。本文选择的是20世纪代表性的钢琴演奏大师,格伦·古尔德、英格丽德·海布勒、费利德里希·古尔达、克劳迪奥·阿劳为例,他们代表着不同文化生活背景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使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呈现出不同的音响样式。
演奏时间的长短与音乐作品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演奏时间或者演奏速度的差异会导致音响样式的差异。以下是四位钢琴大师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所用的时间差异比较。
古尔达 海布勒 阿劳 古尔德①第一乐章 15分18秒 13分29秒 16分18秒 15分58秒主题 2分31秒 1分45秒 1分52秒 3分28秒第一变奏 1分30秒 1分27秒 1分44秒 2分26秒第二变奏 1分41秒 1分32秒 1分48秒 2分28秒第三变奏 2分11秒 2分01秒 2分13秒 2分14秒第四变奏 1分57秒 1分59秒 2分08秒 1分30秒第五变奏Adagio(柔版) 4分03秒 4分11秒 5分04秒 2分13秒第六变奏Allegro(快板) 1分20秒 1分58秒 1分23秒 1分20秒
从以上记录的四个音响版本演奏时间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乐章总体演奏时间差距并不是很明显。用时最少的是海布勒而用时最多的是阿劳;也就是说,海布勒演奏第一乐章的速度最快,而阿劳演奏第一乐章的速度相对是最慢的,二者演奏时间相差将近3分钟;古尔德和古尔达的总体演奏时间相差不大,比较接近。但第一乐章包含的主题与六个变奏演奏的个体速度对比显示出较大的差异。例如:带有重复的18小节的主题部分,虽然乐谱已有速度标记Andan te grazioso(优雅的行板),但古尔德演奏的速度是最慢的,所用的演奏时间最长;与演奏用时最短的海布勒和阿劳形成鲜明的对比,古尔达介于两者之间,处于中间。从演奏主题所用时间这个差异比较来看,古尔德无形当中体现出了他对音乐作品处理的“怪异”。不同的音响版本在演奏同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演奏的时间和速度不可能完全一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违背音乐作品固有的风格和体裁特征。
演奏的时间决定速度,在演奏相同音乐作品的前提下,时间越长演奏速度越慢,反之则时间越短演奏速度越快。通过以上四个音响版本演奏速度的差异比较可以看出:四位钢琴演奏大师在演奏速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虽然乐谱中每一乐章的开头对速度都有所要求,但由于演奏者在演奏的内部进行一定范围的弹性速度变化、对音乐作品的不同解释以及个性化独到的处理方式的运用等,使得演奏时间与速度发生了一定范围内的变化,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诠释更完美的音乐。尽管四个音响版本各有千秋,但从以上的分析并不能说明,哪位演奏大师的音响版本好或不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究竟哪一种版本的速度是正确的呢?
莫扎特从未为他的作品标上节拍和速度记号,现在我们所见到乐谱版本的速度记号都是后人加上去的,并非莫扎特当时创作所记。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的第一乐章速度标记为An dan te grazioso (优雅的行板),行板(an dan te)的速度要求快于柔版(adagio),慢于小快板(a llegretto),相当于平稳流动的中等速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些速度标记后面添加形容词,主要对速度术语起到修饰的作用。虽然第一乐章标记了速度的一个大致范围的音乐术语,但快与慢的程度由于表演者的差异有其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其中有感性认识的成分存在。在演奏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时要把握速度的定量,“即一个包含四个十六分音符的速度通常每分钟介于120-126之间,一般不超过132(Allegro快板)。柔板(Adagio)可慢至八分音符=48-50。倘若一拍有八个音,相当于十六分音符=100左右。更快或更慢的速度都比较少见。在慢板乐章可以有少量适度的节奏自由性……”。可见,对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演奏速度并不是个固定值,也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因此,演奏者不仅要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独到的解释,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表演方式,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演奏速度,更要认清自己的条件和特长,从而呈现出最美的音乐。
对于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的四个音响版本来说,四位钢琴大师所诠释这首音乐作品的部分细节各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速度变化”②速度变化指渐快、渐慢、散板等等。。速度变化包括:ru bato(弹性速度)、celerando(加速)、crescen do(渐快)、ritardando(渐慢)等等。无论哪种速度的逐渐变化都要避免以突然性代替逐渐性。以上几种从速度方面表现出的细微变化,是音乐艺术表现活力所需要的,是“完美”表达音乐作品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古尔达演奏的第一乐章在速度上相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中规中矩”。从演奏速度来讲,“忠实于原作”的音乐表演解释在他的演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全曲只有一个地方进行渐慢的速度变化,并且变化幅度不大,出现在第三变奏的结尾(谱例1)。由于第三变奏的调性由前面的A大调转到a小调,随之的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古尔达在演奏中为了将第三变奏的a小调与第四变奏的A大调呈现出自然的过渡,进而将第三变奏的结尾处的主功能分解和弦进行渐慢的速度变化,增强了结束感,体现出了作品结尾和声的收拢性,从而为过渡到A大调的第四变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音乐作品进行速度变化的处理,一方面,体现出了音乐作品结束的预示。另一方面,为即将出现的后一部分音乐材料做好充分的过渡准备。当然,这种速度变化不能违背其原则与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的速度变化都是允许的。
谱例1,第三变奏的结尾。
古尔达在第五变奏的结尾(谱例2)中,弹奏了rubato。其是相对的,要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不可任意而为,必须注意到:“一方面,乐曲性质的制约。另一方面,从自由中发现乐音运动松紧、缓急的趋势。这趋势,是章法,就是逻辑。找到了趋势,顺势而奏,就会有章有法有逻辑,就可避免散、乱、杂”。在这小节中古尔达对第四拍的跳音E进行了重点强调延长其时值的处理,这个音也是三连音与四连音连接过渡的重要音符。这种对局部音符进行的速度处理,使前后的变化连接更自然,使音乐的解释更富有表现力,不仅强调了过渡更加体现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表演解释,之后紧接的是一连串的音阶走句,不同程度的起伏体现出音符潜在的内在进行,这也是古尔达演奏整首作品中唯一的一处rubato。
谱例2,第五变奏的结尾。
海布勒演奏的莫扎特第十一首钢琴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相对来说速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在第一乐章中的主题、第三变奏、第四变奏和第五变奏最后的终止式都进行了渐慢的速度变化。可见,海布勒对于这一音乐作品结尾终止式的速度变化处理形成了一种规律——渐慢的速度变化。这里不一一列举谱例,只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渐慢的终止式(谱例3)进行剖析,在这一小节中,海布勒对右手三十二分音符进行渐慢处理的速度几乎与她先前演奏十六分音符的速度相一致,甚至更慢,更加明显的加强了属七解决到主功能终止式的完美感,海布勒尤其在这一小节的演奏速度与其它小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谱例3,第五变奏的最后1小节。
海布勒在音乐作品的内部也有渐慢的地方,特别是某些再现部之前的乐句或乐段的结尾小节(谱例4),这一小节属于前一乐段的结尾(再现之前的小节),渐慢速度变化的幅度不大而且不甚显眼,好似旋律在正常进行的过程中稍微停顿了一下,使渐慢处理的过程融入整个乐句的起伏之中而不易被人察觉,经过这样的变化速度演奏处理方式,既强调了即将出现的再现部音乐材料,也起到了预示的作用。
谱例4,第四变奏的14小节。
值得一提的是,海布勒演奏的第一乐章中的第五变奏速度变化最具特色。两处终止式都有渐慢的速度变化,并且在音乐内部弹性速度的运用比较多。在听觉上稍带“弹性”,但又没有违背基本速度规律,感觉又是恰当的。内部结构中的渐慢速度变化(谱例5),其中13小节从第一拍开始渐慢,到下一小节回原速。
谱例5,第五变奏的 13小节。
古尔德演奏的第一乐章虽然每部分整体的速度与其他版本有明显差异,但是在内部速度的变化并不多。其中一处比较明显的地方(谱例6),古尔德与海布勒对此小节都进行了速度的变化处理,古尔德是在右手第四拍第一个音A上强调突出延长,而海布勒是在右手第二拍开始进行渐慢变化,音与音的间隔通过不断的压缩、释放,从而得到相当大的张力对比。由于他们速度变化的音符位置不同,因此所呈现的音响效果和艺术效果也不尽相同。
谱例6,第五变奏的11小节
四位演奏大师或多或少的都用了Rubato,也可以说是弹性速度,只是数量的多少而已。以上的比较都是相对于每个钢琴大师的整体演奏速度之比较,体现了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个性化的音乐表演解释,并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每一位钢琴演奏大师最终都是凭借其本人的智慧和感情来演奏这首音乐作品,他们都是全身心的深刻感受音乐和艺术法则的钢琴大师,他们的演奏散发出特殊的魅力和奇异光彩。
[1]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谢颖.20世纪钢琴演奏大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蒋存梅.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的音响六个版本的比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责任编校:周 欣)
M ozart's 11th Piano Sonata (K.331) Frist M ovement Performed to Exp lain Differences in Study——For exam ple to play speed
TANG Yin-ling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of Ji 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China)
As a composer and the audience as an intermediary, performers, performances of musical works to explain the music to understand the activitie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four piano virtuoso playing the same music audio version of the speed differences elaborated w ith a view to piano play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to provide reference.
Mozart Piano Sonata; speed; time
book=208,ebook=355
J624.1
A
1673-2219(2010)01-0208-03
2009-10-20
唐寅玲(1979-),女,辽宁本溪人,吉首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