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一节教学过程设计

2010-09-06 10:22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362333林志胜
地理教学 2010年15期
关键词:经纬网纬线经线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362333) 林志胜

课前准备

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跨学科知识、上网查寻资料等途径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

新课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自己却看不见。站在地球表面,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

讲授新课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阅读教材图1.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1)学习“天圆地方”: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便以为整个大地也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成是倒扣着的一口巨大的锅。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即“天圆地方”。这和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在陆地上生活,我们的教室是平的,操场是平的, 马路是平的,等等。

(2)学习“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随着人们视野的扩大,很多现象说明了大地不是直觉的那么平。于是人们臆想中的大地变成了一只倒扣的盘子,天像一顶半圆的斗笠,即“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3)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实际例子,并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①分组实验:模拟“海边看船”,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请到过海边的同学交流一下亲身体验。做一个对比小实验:把纸船在桌子上推移,平视纸船,看到船的部位有没有变化。(站在海边,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②观察图1.4,根据月食照片推测一下地球的形状。

图1.4是一幅月食照片,古铜色的部分是地球的影子,注意观察古铜色影子的边缘,可以看出它呈弧形。发生月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身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③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实证,能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例子吗?

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例,发展创新能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总结归纳:凭上面这两个证据是不能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的。试想一下: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形,观察的结果可能相同。生活中的事例很多,如在平原地区,人们总是站得高,看得远;夜晚看北极星,人们越往北走,就会看到北极星越来越高,人们越往南走,就会看到北极星越来越低,等等。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大地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即球形的一部分。

(4)结合阅读材料学习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渡过了大西洋,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横渡印度洋,又绕过好望角,最后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5)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承转:人们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了地球的大小。

2、阅读图1.2“地球的大小”,用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

在描述地球大小的时候,人们往往使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实际上北极半径和南极半径还不相同。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从图2.1可以得出: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分组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已见,教师评价总结,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有充分了解,并且从中接受到相关科学观教育,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过渡: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们在这个家园中生活,需要了解它的面貌。例如,地球是什么形状?地球上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和地区,它们分别在地球上的什么位置?等等。但是,地球太大了,人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小组讨论:地球仪和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地球仪的外貌,并与真实的地球作比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自己总结地球仪的特点。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归纳表述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但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2、参照图1.6 “制作简易地球仪”,按课文P4活动1给出的操作步骤制作地球仪。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并初步认识赤道、两极等重要点和线。

三、纬线和经线

1、仔细观察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阅读图1.7“简易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学习地轴、南极和北极点、纬线和经线。

地轴:地球自转轴。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下表。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比较不同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长度是否相等?

(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

3、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观察地球仪,并阅读图 1.10“地球仪上的经线”和图1.11“地球仪上的纬线”,思考下列问题,填写下表。

(1)经度和纬度是如何划分的?经度以哪条经线为起点?纬度以哪条纬线为起点?

(2)找出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看看经度和纬度在地球仪上是怎样排列的?

?

说明:(1)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的起点不同:纬度的划分是选择最大的纬线圈——赤道为起点线;而经度的划分则选不出一条具有特征性的经线作为起点线,因为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所以只好人为地经过国际会议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本初子午线,作为划分经度的起点线。

(2)经度和纬度的数值有差别:经度共360°,纬度共180°,因为每一条经线都是半圆,而每一条纬线都是圆。

4、在地球仪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看看这几条纬线所经之处,有没有自己听说过的地名。

5、在地球上找出赤道,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结合图1.12“南北半球的划分”和图1.13“东西半球的划分”,说明它们是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在地球仪上找出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的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承转:地球仪上经纬线、经纬度的作用,就是为了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方向、范围等地理特征。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阅读图1.14“经纬网”,学习经纬网的概念。

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组成的网。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方便导航,因此,经纬网在军事、 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2、阅读下面资料,根据经纬度度数,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1)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台第一批碎片安全坠入44.4°S、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

(2)今天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N、125.3°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3、有人说: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点的位置,就像在影剧院里找座位一样,你认为这种比喻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经纬网,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

这个比喻恰当。用经纬网确定地面某一地点的位置,必须知道该点的纬度和经度,这就像在影剧院找座位一样,必须知道排号和座号才能找到座位一样。

4、小明收到美国小朋友杰克寄来的一封信。杰克在信中开了一个小玩笑,邀请小明暑假期间到经度116°、纬度40°的地方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信中所写的地点在哪里?请你帮助小明在地球仪上找一找这个地方,看看是否有什么差错。

经度有东经和西经之分,纬度有南纬和北纬之分。信中所写的经度116°、纬度40°的地点就有四个处,即(116°E、40°N)、(116°E、40°S)、(116°W、40°N)、(116°W、40°S)。因此,它们有可能在一起相聚,也有可能在不同的两地分别等候。由此可知,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5、在地球仪上,按下表中列出的经纬度,找出该经纬度附近的一座大城市的名称,或者按表中的地名找出该地点的大致经纬度。

?

小结: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度数找出它们的位置,也可以利用地球仪或地图确定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但在描述经纬度位置时,必须注明经度是东经或西经,纬度是南纬或北纬。

猜你喜欢
经纬网纬线经线
一种反光耐磨编织袋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初中地理课程中经纬网地图判读方法分类指导举隅
《艺术:北纬30度》神奇纬线 串起文明起源
画出0°经纬线,轻松读出经纬度
复合管注塑机自动检测装置应用
例谈与晨昏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语言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