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222100) 曹家军
所谓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是指隐含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一些与地理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资源,如学生的肢体、学生的年龄、性别、学生的兴趣、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等。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具有生成性、发展性、多样性、难以复制性等诸多特点。
建构主义认为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运用原有的经验超越所提供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单单是信息的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也不单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这就强调我们的地理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考虑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一】在进行区时、地方时计算时,学生往往对初中经纬度的知识不熟悉,许多学生甚至根本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专业地理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首先安排了一课时介绍经线和纬线、经度与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知识,然后才介绍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就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习的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变成巨大的学习动力。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挖掘学生课程资源资源的有效形式之一。
【案例二】在从事美国的城市教学时,由于平时经常听到学生谈论美国的NBA,在地理课堂上,笔者就利用了学生这一兴趣点,首先让学生介绍美国NBA球队,如姚明服役的休斯敦火箭队、底特律活塞队、西雅图超音速队、芝加哥公牛队等,接着让学生参照美国地图分析上述各球队的队名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所接受的地理信息不断丰富,学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信息的纯粹接受者。如果地理教师能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自身的地理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将大大提高。
【案例三】在对初中地理“我国的少数民族”教学时,笔者就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物品。本来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会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材料,没想到在课堂展示过程中,有许多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少数民族邮票也拿来了,甚至有的学生把蒙古族的马刀、马靴等物品,更有甚者把维吾尔族的服装也带来了。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少数民族物品展示会。课后,笔者深深感受到蕴含在学生中的教学资源其实很丰富。
由于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有许多地理信息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如果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浅显化,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四】在从事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的教学时,学生都明白: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遇到较复杂的方向判断时就很容易出错,这时如果合理利用学生的“手”这种肢体资源,就很容易化繁为简。判定方法如下:北半球(用右手):伸直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方向指向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则大拇指的朝向即偏向后的实际运动方向。南半球(用左手):伸直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方向指向物体的初始运动方向,则大拇指的朝向即偏向后的实际运动方向。(图中虚线是初始运动方向,实线是受地转偏向力偏转之后的实际方向。)
在教学中,这样的资源还有很多,如利用握紧的拳头表示各种山地地形——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等,甚至学生的方言也可以作为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由于遗传素质、生理特征、兴趣爱好、年龄差异、家庭环境、教育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不同,从而造成学生个体之间学习动机、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及其创新潜能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表明学生中存在着有待开发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的差异越大,其作为教学的资源价值越高。
【案例五】在分析不同国家采取不同人口政策时,笔者注意到高一(4)有位来自韩国的女生,由于韩国的经济在亚洲较发达,笔者事先就让她写了一段材料介绍韩国的人口政策。内容如下:韩国,总面积和中国的浙江省面积差不多,总人口约5000万(2010年)。韩国政府向来鼓励多生,一般家庭有2或3个孩子。但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危机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导致韩国每年的新生儿越来越少,甚至出现有的夫妇不想要孩子的现象。为此,韩国政府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从第三个孩子开始,政府每月资助30万韩元(相当于1800元人民币),政府工作人员还到医院向生下第三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表示祝贺,并给予礼物,但即使这样,韩国的新生儿也没见得增加多少。
这样的课程资源来的亲切、自然,学生能切实体会到不同国家的不同人口政策。
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难免犯各种错误,尤其在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养成、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信息,让这些“错误”资源为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作为教师应从分析典型错误入手,让学生把自己如何思考的理由说出来,从而让大家发现其思维的障碍点。教师及时点拨,并引导学生积极总结思维过程,让师生“从错误中进步”。正如英国思想家汤普森所说:“历史不应只是成功者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经验中,多数是失败的经历,如果历史只记载成功,我们就会损失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
【案例六】在讲授背斜与向斜时,笔者让学生列表比较背斜与向斜的区别,学生也都比较出来两者的区别。但在实际的测试中,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把两者搞混。后来了解学生,学生的一席话令笔者惊讶,因为笔者上课讲背斜是正“八”字形,向斜是倒“八”形(其实应该强调是岩层的排列,而不是外部形态),学生的回答为教学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件事对笔者影响很大。如下图:
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由于资源的内容、种类、特点主要由学生决定,学生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课程的受益者,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课程资源的建构者。因此,在开发学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托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教学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学生自身资源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与其他教育环境之间的多向、丰富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交流过程。由于学生创造力非常丰富,决定了学生自身地理资源的诸多具体表现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对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应立足于一个开放的体系(如下图所示)。
课程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教学实践,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参与。课程资源一旦开发出来,要记录在案,同时开发的课程资源科学与否要放到教学实践中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开发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建立一个动态的过程性机制。因为今年的学生素养有可能和去年的学生素养就不同,同样的知识点在两个班用相同的教学方法有可能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每种课程资源需要甄别和筛选,需要灵活运用,这将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地理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发现,在导语中合理利用学生自身的地理课程资源,会拉近师生距离、拉近学生原有知识与现学知识的距离,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在讲授季风气候时,笔者首先让学生说说今天穿的衣服和其他季节所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紧接着问为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当地的气候并分析其成因。这样的导入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感受,学生学起来兴趣很高。
案例教学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打破了教学的封闭性,使地理教学趋向开放,并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如果地理教师能积极开发利用隐含在学生中的地理课程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成为地理案例的实际建构者,这样会大大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案例二】在讲授城市功能分区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笔者让学生课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小组分工、调查、制图等),课堂上把学生制作好的该市土地利用图呈现出来,然后依托该图进行讲解。这样的案例鲜活生动,来源于现实,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乐于学习。如下图:学生制作的本市土地利用图。
由于知识的生疏、抽象难理解、错综复杂等原因很容易形成知识的重难点,而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找到突破的方法,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认识障碍、思维断点。对于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笔者认为巧妙借用隐含在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案例三】在讲授晨昏线的判断时,如果单纯的从概念角度告诉学生,所谓晨线就是按照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的线就是晨线,从白天进入黑夜的线就是昏线,这样的说法太空洞,学生肯定不理解。但笔者在讲到这一难点时,现场让一位同学上讲台表演,请这位同学面向大家,面部因为白,我们认为是白天(把座位上的学生比喻为太阳),后脑因为黑,我们认为是黑夜,以两侧耳朵为界划出两条界线,让学生向左转和向右转,让下面的学生分别观察左耳朵和右耳朵两侧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找出哪条是晨线,哪条是昏线。这比空洞的概念介绍效果要好的多。
前面已经论述,学生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但每一个学生由于生活、学习的背景不同,我们在地理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差异,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实效。
【案例四】在组织对家乡河流状况调查时,针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认识水平、思维特点、行为习惯等不同,笔者在设计调查表格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表一(初中生)
表二(高中生)
学生自身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不仅弥补了传统的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密切了师生之间的联系,改变了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让地理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