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国初期湖南赈灾看湖南赈务的近代化

2010-09-05 03:45钟启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7期
关键词:赈济大旱赈灾

钟启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从民国初期湖南赈灾看湖南赈务的近代化

钟启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民国初期,政府财政乏力,传统官赈衰微,爱国人士大力倡导,民间义赈组织兴起。义赈机构充分利用近代化的新型交通工具,新型通讯工具和新型的传播媒介,凭借其宽阔的筹赈视野,灵活的筹赈手段,多样的施赈方法实现了荒政理念由传统向近代的跨越。

义赈;赈务;官赈;工赈;急赈;华洋筹赈会

民国以前,由政府组织的官赈一直在赈务中居于主导地位。民国初期,连年战乱,灾害群发,而刚刚建立不久的民国政府财政衰竭,对灾害疲于应付。而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黄金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民族资本实力大增。在湖南也出现了一些以熊希龄为代表的具有近代慈善思想的民族资本家或湘籍实业人士。这一切客观上为义赈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义赈异军突起,逐步取代清末官赈成为荒政主力,并全面推动湖南赈务由传统向近代嬗变。

一 义赈的初兴——赈务近代化起步

民国时期,由民间创办的义赈机构较多,影响较大者主要有1918年创办的湖南义赈会、1921年辛酉大旱时创办的湖南华洋筹赈会(1924年演变为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以下简称湖南分会)以及1931年大水灾时成立的湘灾救济会。

义赈在民国荒政史上地位举足轻重。它由民间自行组织机构,自行筹粮筹款并自行向灾民施赈,具有浓厚的社会色彩。民国时期,具有近代意义组织机构义赈的出现,是以1918年湖南义赈会的成立为开端。湖南义赈会本为赈济1918年兵灾,由著名慈善活动家熊希龄发起,联合旅京湘绅在北京成立。兵灾过后,这一机构保留下来,并在以后历次赈济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1919年湖南发生水灾,刚成立不到一年的义赈会便全力投入到赈务工作中,并初步显示了义赈救灾的强大力量。首先,义赈会筹集米盐公股款项折合大洋共计19.5万元,以5.52万元汇湘赶办急赈,另14万元汇至汉口朱菊尊处,派刘艾棠赴汉与之商榷,前往芜湖购米平粜。这一举措有效地防止了灾情的继续蔓延。其次,仿湖北签捐票成例,开办慈善救济奖券,为赈灾募集资金。再次,开展临时救济,安抚灾民,并推行以工代赈之法。其具体做法是由义赈会在省城设立平粜局,并派员往受灾各地,招集流亡。“盖居留所以栖之,设临时施米处以食之”。例如株洲、醴陵两地,一面劝农速治田园;一面设临时因利局贷资商贩,俾各自营生;一面贷资恢复土窑三处,维持失业窑户,藉以赶造民间所失之碗碟等物;一面设立织布厂,织造赈衣绒布,藉以安插机户。又设临时医院维持居留所灾黎之卫生。[1]复次,湖南义赈会还联合全国慈善机关共赈湘灾。经熊希龄多方奔走,1919年12月14日在上海成立了湘赈联合会,取得了很好的外援。

湖南义赈会这种新型义赈机构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赈灾模式中官赈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初步显示出新生事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实现了湖南赈务社会化的起步。而社会化则是赈务近代化最基本的特点。但由于这种机构处于初创阶段,组织水平相对较低,它仍没有全面超越传统的赈济模式。主要表现为赈灾手段单一,方法消极、零星分散,视野狭窄。

二 义赈的成熟发展——赈务向近代化全面过渡

义赈的成熟发展是以1921年湖南华洋筹赈会的成立及其以后的改组为重要标志,全面推动了湖南赈务由传统向近代嬗变。

1921年发生的辛酉大旱是华洋筹赈会的助产土。灾情空前,饥民遍野,而政府财力困乏,先前成立的湖南义赈会由于组织水平较低,筹赈困难重重,在这场巨灾面前已是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以熊希龄为代表的慈善活动家决定仿效北京国际统一救灾会的办法,实行华洋联合。于是,1921年6月,湖南荒政史上一种新型的由华洋合组的近代义赈机构——华洋筹赈会应运而生。华洋筹赈会成立后,在筹款赈灾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推动了湖南赈务由传统向近代的巨大飞跃。

1922年华洋筹赈会筹赈收入表[2]

首先,赈灾的社会化水平大大提高。由于华洋筹赈会克服了湖南义赈会的陈旧方式,凭借其宽广的视野和先进的救灾理念,大胆实行华洋联合,并开辟出了许多新的筹赈渠道,使筹赈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以赈济1921年辛酉大旱为例,如表1所示:华洋筹赈会共筹1414875元,而同期湖南义赈会仅筹12万元,华洋筹赈会高出其10倍。在所有筹集款项中,由官方募集的仅有保路费8万元和本省各征收机关带征附加赈款3万余元,两项合计不及总额的8%。其中美国救灾协会捐工赈款568495元占全部款项的40%,直接体现了华洋合作引进外资救灾的优势。此外,华洋筹赈会还开辟出了许多筹赈的新途径,更是大大丰富了赈源。如通过本省各界乐捐及经募,游艺会收入及米禁充罚三项即达10万多元。体现了筹赈渠道的多元化,充分反映出华洋筹赈会高出以往的全面赈灾素质。因而,华洋筹赈会筹款甚裕,确保了各项赈灾活动的开展。

1924年华洋筹赈会改组为湖南分会后,逐步摆脱体制上的制肘,通过大力加强与北京总会的联系,使筹款的渠道更加广泛化,国际化。总之,华洋筹赈会及其改组后的湖南分会在湖南义赈会的基础上,将过去相对零星分散的个人赈济最大限度的汇集在一起。

此外,在赈灾方式上,除传统急赈外,民国初期第一次则将工赈提高到与急赈同等重要的地位,既救济了灾民,又兴办了大规模的社会公益事业,真可谓一举两得。1919年,华容、南县、澧县、安乡发生水灾,华容尤其严重。为了赈济灾民,湖南义赈会便把以工代赈列入议事日程。决定“将所存红十字会赈洋分散四乡,兴修溃堤”[3]。1920年湘江流域发生水灾,湖南义赈会又用现洋数十万元,收回前押之于英商的机器全副提交湘省,以为开办普通工厂,以工代赈。[4]1921年,湖南发生辛酉大旱,为赈济大灾,是年6月,华洋筹赈会应运 而生。华洋筹赈会成立后,赋予了工赈与急赈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过的。一方面,华洋筹赈会专设工赈部,完善工赈组织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募集工赈资金。在省政府支持下募得潭宝路工专款达579736元。到 1928年潭宝公路竣工时,筑路全长 172.82公里,且路基平整、坚实,远胜于当时之旱路,而交通便利,营业发达,实开湘省筑路之先河。[5]因而辛酉大旱期间,工赈救目前之饥馑,便日后之交通,慈善公益,一举两得,询盛举也。[6]仅就救灾民一项,按天津华洋义赈会的计算方法,则可活灾民236627人。[7]可见,工赈从1921年赈灾后便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荒政措施,在以后的数次赈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改组后的湖南分会更是凭借其超前的理念,宽广的眼界创造性的将赈贷运用到赈务中来。1931年,洞庭湖发生大水灾。湖南分会通过贷款给灾区农民购买生产资料,以积极的恢复生产自救代替消极施赈。因此,无论从筹赈还是从赈灾方式上看,湖南赈务的社会化趋向日益明显,赈务的近代化程度大大加深。

其次,赈务机构不断完善。华洋筹赈会章程明确规定:“本会于必要时得永久为湖南慈善机关,办理防灾筹赈事宜。”[8]这与传统荒政中赈务机构每每临时组织,仓促应付相比是一大进步,无疑顺应了民国时期湖南灾害群发这一社会现实。同时,华洋筹赈会组织机构日臻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这从机构上为赈务近代化树立了典范。例如,华洋筹赈会成立之初便由省议会、商会、急赈会、义赈会、外国领事团,教会等派代表联合组织而成,体现了广泛的代表性;在领导机构上推选受过西方教育,深暗国外先进救灾思想,具有超前办赈理念的熊希龄为会长,有力确保了赈务向近代化方向发展。华洋筹赈会在成立之初便拟具了章程。在办理机构上分为六部,并组织干事会,作为议决各部赈灾事宜的机关。由于时间仓促,组织不完备,赈力也相对薄弱,因而随着灾情日深,弊端日益显现。于是1921年10月华洋筹赈会进行了改组,随后华洋筹赈会又续定办理章程,改会长制为理事制;设执行干事会,评议会,工赈部;还改办事六部为劝募采放两部;并且议决查禁谷米办法11条,组织提充谷米公判委员会。尽管华洋筹赈会在赈济1921年辛酉大旱中功不可没,成绩昭著,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办赈过程中矛盾不断凸现。因此,最大限度的摆脱腐败政治的纠缠无疑是华洋筹赈会的最好归宿。鉴于以上情况,1924年7月,湖南华洋筹赈会正式改名为“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湖南分会”。经此改组,华洋筹赈会又走向新生,大大加强了其与北京总会的联系,也为今后的湖南赈务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赈款来源,且获得新生的赈灾机构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各种制肘,更为快捷,更为高效地投入到湖南赈务之中。

再次,近代化交通传媒工具广泛使用。在赈灾过程中,各种近代化的新型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传媒手段被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了湖南赈务浓郁的近代化气息。

第一,近代通讯工具广泛运用。在报灾审灾过程中,华洋筹赈会除利用电报外,还将民国刚出现的电话运用到救灾工作中。使报灾——审灾——赈灾的过程大大缩短,灾荒能得到较为及时快捷的处置,从而降低了灾荒危害社会的程度。

第二,新闻报纸传媒的广泛使用。新闻报纸在报灾赈灾方面也起了重要的宣传作用。它们及时传递了灾情信息,有利于统一社会各阶层思想,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加到救灾活动中来。如1921年辛酉大旱发生后,1921年—1922年的长沙《大公报》、《湖南国民日报》上有关灾情及筹赈的方案和消息的报道接连不断。华洋筹赈会紧紧抓住新闻报纸这一喉舌,广为宣传其救灾思想和主张,使其赈灾工作获得了社会广泛支持。

第三,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仅以赈济辛酉大旱为例,轮船,火车等近代交通工具被广泛运用,使远距离大批量的快捷运输成为可能,特别是在急赈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1922年辛酉大旱后,为了办理急赈,华洋筹赈会即派人赴汉口,芜湖购米,用轮船运回湖南平粜。[2]

综上所述,在自然灾害救治过程中,民国初期以华洋筹赈会为代表的义赈组织不断完善机构,采用各种近代化的赈灾方法,充分利用近代化的新型交通工具,新型通讯工具和新型的传播媒介,凭借其宽阔的筹赈视野,灵活的筹赈手段,多样的施赈方法实现了荒政理念由传统向近代的跨越。在官赈乏力,私赈甚微的情况下,义赈领导着湖南赈务近代化的潮流,成为湖南赈务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1]杨鹏程.灾荒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湘潭大学学报,2000, (5).

[2]湖南华洋筹赈会续办辛酉旱赈报告书[Z].(铅印本).

[3]大公报(长沙)[N].1919-05-27.

[4]申报[N].1920-09-04.

[5]史鹏.湖南公路史(第1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6]大公报(长沙)[N].1922-06-04.

[7]大公报(长沙)[N].1919-10-04.

[8]大公报(天津)[N].1929-02-11.

(责任编校:王晚霞)

C913.7

A

1673-2219(2010)07-0027-03

2010-05-15

钟启顺(1972-),男,湖南常德人,历史学硕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猜你喜欢
赈济大旱赈灾
美国参与赈济1906-1913年淮河流域饥荒及其农林、水利措施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辽道宗朝“贫民”问题探析
重见天日
两汉荒政措施的不足与局限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
农业水危机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清康熙朝赈济朝鲜事探微
无量山泉润华叶——云南省南涧县烟草公司小水窖建设大旱之年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