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记
〔摘要〕 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和外出务工的增加,梯田景区村民的经济收入逐渐提高。他们作为一种理性人,会推翻破旧潮湿阴暗的土坯蘑菇房,改建高大宽敞明亮舒适安全耐用的红砖钢筋混凝土房。但是,作为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域之一,菁口村的蘑菇房是梯田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品牌。于是,当前村民的建房行为恰恰正在摧毁给他们发展带来机遇的旅游资源——蘑菇房。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对立成为当前各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现象。
〔关键词〕 旅游发展;个体理性;集体理性;二难困境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0)03-0101-06
随着社会现代性进程的加快,尤其是现代交通的快速便捷和现代通信的全球覆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旅游行程。对游客而言,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无疑是决定其是否前往的关键因素。旅游不仅仅是个人的流动选择,还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现代经济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及其居民产生了积极效应。因此,旅游开发和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路径和战略选择。对接下来将要提出的云南省元阳县而言,亦是如此。
一、问题的提出
元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部,是哈尼梯田的核心区。那里除了梯田外,以茅草做屋顶的形似蘑菇的蘑菇房也成为向外展示哈尼族民族特征的重要文化符号。换言之,哈尼梯田文化是一个囊括了梯田、蘑菇房、森林和泉水四素同构的哈尼族传统村落景观,而元阳县新街镇菁口村则又处在这道典型景观的核心。本文关注的就是菁口民俗村蘑菇房的建设(重建)和保护问题。
菁口村传统上,房屋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土坯砖。房屋一般分为两层:第一层通常关养牲畜家禽和放置农具;第二层住人。从第二层可以沿着木梯上房顶,房顶上面就是蘑菇顶,这也是哈尼族民居最具民族特色的部分。蘑菇顶内以竹为骨架,外覆稻草或野草,其形状远看就像一朵蘑菇,因此称为蘑菇房。
(一)发展的悖论:个体行为的集体非理性
菁口村之所以被旅游管理者选定为哈尼民俗村从而集中进行建设与开发,都与其保存相对完整的蘑菇房有莫大关系。〔1〕无论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蘑菇房是被建构出来的,还是作为村落经济发展落后的象征而得以保存,都可以认为正是因为蘑菇房而使得菁口村得以在几个备选村落中脱颖而出,成为元阳县乃至红河州对外宣传梯田文化的特色窗口,成为展示哈尼传统的典型代表。(注:在调查中也发现,在菁口村周围的一些哈尼族村落,像麻栗寨村和大鱼塘村等,已看不到这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蘑菇房了。在那些村寨中,充斥眼球的绝大部分是现代社会到处可见的红砖混凝土楼房。它们已经失去了村落建筑的传统特色。)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这种窗口角色给菁口村带来显而易见的实惠和变化,包括村落基础设施的改善,旅游分红收入的增长,对外认知的加强,日益关注外在世界,开始具有了全球意识。
然而,随着旅游开发推进和收入增加,新的问题产生了。日益富裕的村民开始推倒两层的土坯房,在原来宅基地上改建两层到四层的红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同时,由于政府利益刺激(修建蘑菇顶的补贴),村民又都在红砖钢混房顶搭建一座蘑菇顶,以符合政府的规定和要求。但是对于游客而言,他们前往菁口村游览的目的在于“寻古探奇”,然而当这种传统的蘑菇顶矗立在现代的红砖钢混房上时,尤其是外墙还没有被粉刷而赤裸裸地保留了红砖水泥的颜色时,多半会产生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一种无法释然的遗憾。其实,从现代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红砖钢混房与传统蘑菇顶的组合可能是一个畸形的产物,仿佛是一个西装革履的现代人头戴一顶传统农民的破狗皮帽子似的。
然而,正是这种畸形的蘑菇房(严格意义上已不是传统的蘑菇房),目前在菁口村呈现出快速的增加趋势。对181户菁口村村民的住房进行统计调查发现(全村共有203户),目前在菁口村中有一半以上的房子为红砖钢筋混凝土房。
在过去,传统的土坯房构成了菁口村的主要房屋居住形式。但是,从调查数据发现,红砖水泥混凝土房占53%的比重,超过了一半,而传统的土坯房只是占40%多一点。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村民们越来越多地开始修建现代的红砖水泥混凝土房子。
当然,如果对红砖水泥房的外墙体进行有效处理的话,比如涂抹黄泥、粉刷黄色涂料,那么,现代的蘑菇房在外形颜色上尚且能够符合传统蘑菇房的要求。目前,在菁口村,房屋尚能在外表上呈现蘑菇房样式的比例为79%(包括土坯色、涂抹黄泥以及粉刷涂料三类),而整个房屋在外表上直接呈现红砖色或水泥色的主建筑有38座,占调查总体的21%。
显然在一定程度上,这对整个菁口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产生了坏的影响(这在同游客的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于是,在村民修建红砖水泥房的过程中便出现了一种矛盾,即村民改善自我居住环境的个体理性与发展旅游长远规划的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
(二)以往关于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研究
目前关于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研究大多从经济博弈的角度展开,或者预设了博弈存在的可能性。〔2〕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矛盾的解释常常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只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不考虑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换言之,个体具有成本收益的计算理性,只不过由于其他因素导致个体行动产生了集体无理性。〔3〕由此出发,个体总是力图通过“搭便车”以分享公共产品,而不考虑公共产品的继续供给问题。
此外,很早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指出,个体选择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由于受到知识和认知的限制,指导个体行为的只能是有限理性。〔4〕个体对自己行动的分析信息不完全,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动,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无法在决策中总是实现效率最大化。〔5〕有限理性指导下的个体往往更多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考虑自己的利益,从而造成决策中对一些长远的、公共利益的忽视。
因此,有限理性下的个体行为面临着多种可能的选择(而不是最优的唯一选择)。而这些多种选择之间,往往表现为不同选择的利益算计以及与其他行为者的选择博弈过程(注:随着微积分方法的发展,经济学对理性行为的分析日益采取博弈模型(机制)展开,以形式方法建立模型去预测和解释经验社会现象。参见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办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在完全理性状态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本研究并不关注这种博弈行为(事实上,在当地很难出现上述博弈行为)。本文的目的是要呈现个体理性不断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困局:即在民族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由集体理性所主导的民俗旅游开发活动,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了当地居民(文化持有者)的对外认知能力和经济水平,增加了个体多样性发展的机会;但是富裕起来后的当地居民可能会采取一种破坏和摧毁原有文化符号的方式,开始接受一种全球化带来的同质性(而这种同质性恰恰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劣势)。换言之,在菁口村,通过旅游收入分红和政府规划补贴以及外出打工等形式,村民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一旦当他们的积蓄能够修建现代红砖水泥混凝土房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摧毁给他们生活带来改善的民族文化符号——土坯蘑菇房,丧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开始以一种无差异的方式参与现代化和全球化。
二、个体理性的自发选择:不容忽视的现实世界
作为一个哲学术语,理性概念逐渐从抽象走向世俗。在社会科学中,理性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经济学因其对理性行为的经济解释而遭到了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抵制和批判。〔6〕在市场中心制度上,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结成了“天然的同盟”。〔7〕相对于经济学家对理性算计的经济分析,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强调理性的社会来源。在后者看来,个体的理性选择受到了个体自身认知能力、群体关系网络、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对理性行动者的分析,也必须超越单纯经济理性的分析,而应从个体所处的宏大场域出发作出解释。有必要指出的是,这种分析囊括和超越了经济学的计算理性。
通过对菁口村部分村民的访谈,发现他们的建房行为绝不是盲目冲动的。恰恰相反,其行为正是基于自身和社会条件的变化作出的,背后体现着严谨的理性逻辑。而这种理性考虑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他们务实的生存法则,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和居住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建房过程中,村民的理性选择可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1. 应该推倒蘑菇房
传统哈尼族蘑菇房的主要建筑材料是土坯。由于土坯砖的质地远不如烧砖,墙体的承重性比较差,因而传统哈尼族蘑菇房总高度多为5-6米,面积也很小,一般为40-60平方米。房屋的两层结构安排使得每层空间更加狭小。由于高度有限而不能开设大窗,采光较差,即使白天整个房间也比较阴暗。此外,蘑菇房大量使用了木材(如梁、地板、房内楼梯等)。由于木头容易腐烂,蘑菇房随着居住时间的延长,不安全性会严重上升。在经济困难时期,菁口村民就“窝”在这样的蘑菇房里生活。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对传统蘑菇房的苦难印象尤为明显。在很多村民看来,蘑菇房成了他们贫穷落后的象征。他们无意识地在心理上想甩掉这顶帽子。
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现代红砖钢筋混凝土房所带来的舒适与气派。现代工业制造的建筑材料(红砖、钢筋、水泥等)具有足够的韧度来保证房子的高度和空间,从而使现代建筑具有传统土坯蘑菇房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村民看来,这种优势就是它比传统的蘑菇房更结实,更安全,耐用性更好。同时,现代红砖钢筋混凝土房可以增加楼层和高度,扩大窗户。通过玻璃窗门的使用,又改善了房子的采光和通风状况。因此,菁口村大部分村民对这种现代居室持强烈认同态度。已建现代新房的村民对其居住条件非常满意,而尚住在传统蘑菇房内的村民则非常向往这种居住模式,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条件具备后会推倒原来的蘑菇房,修建红砖钢筋混凝土房。
2. 钱从哪里来
在菁口村,资金是村民建房与否、何时建房、建房面积和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调查发现,影响村民建房的经济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里产的粮食刚吃饱肚子,不产钱”。在村民看来,这几年农业生产的进步就是自家梯田里产的粮食(稻米)基本上够人吃的了,麸料可以用来喂牲畜和家禽,但是,不产钱。原因可能是,家庭作坊式传统农业生产的效率非常有限,出产的稻米仅够家庭消耗,没有剩余。
(2)打工成了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菁口村外出打工现象非常普遍,外出打工人员带回来的钱是菁口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打工目的地遍布全国,以广东和云南的昆明为多。打工的主体主要是尚未结婚的青年人与已经结了婚的男青年和男性中年人。而这两类打工者又存在差别。前者多是长期工,在菁口村绝大部分年龄大约在16-20岁之间的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只在逢年过节(如农历春节)的时候才返家,平时在村子中很难看到这类群体。而后者多是季节工,主要在5-8月份的农闲之际出去,在其他时间,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要插秧(约3-4月)、收割(约9-10月)和修整梯田(冬季)而无暇外出。在村子中,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已婚男性很多都有农闲时节外出打工的经历。总体上打工收入在几千块钱不等。
(3)新农村建设下,政府对建房行为的补贴。当前全国关注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和组织对农村发展和建设投入了巨额资金,元阳县也不例外,它对辖区内落后农村的危房改造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在菁口村,当地政府对危房改造的补贴标准存在差异。对于沿街住户,给予约15000元的建房补助;而对于非沿街住户,则给予5000元的补助。之所以存在差异,当地政府可能基于旅游业发展的考虑。因为,作为一个民俗旅游村,游客主要活动于村子的主要街道上,对于一些比较偏僻的角落,常无人问津。
(4)旅游发展带来的分红和有关补偿。在菁口村,绝大多数村民支持和赞同发展民俗旅游,认为旅游业能够给当地人带来很多资源和机会,其中之一就是经济收益。根据协议,菁口村与旅游开发者(先是元阳县旅游局,自2009年世博元阳梯田旅游有限公司正式接手游区的管理和开发事务)在门票收入分红中实行3:7分配制。菁口村将每年30%的门票收入分红按户平均分配到各家。近几年每户村民每年可得到的分红收入在100-200元不等,如2008年是150元,2007年是180元。估计随着以后市场知名度的提高和品牌宣传效应的扩大,旅游分红收入会有很大的提升。
此外,由于旅游发展占用菁口村土地,旅游开发者对菁口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补偿,这也是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2009年,元阳县人民政府因征用菁口村集体茶树地(旱地)而提供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就高达200多万元。经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把2023310.5元补偿费按203户平均分配到户,每户约获得9967元的补偿费。正是这笔补偿费,显著地加剧了菁口村2009年的建房行为。据村长介绍,像往年平均每年新建住房为5-6户,而调查统计发现,2009年约有十几户村民在建或准备建房。
3. 最低的成本支出
在村民看来,红砖钢筋混凝土房的建造成本要远高于土坯房的成本——这也不难理解,建造土坯房的很多材料(如土坯、木材、石头等)不需要购买,能够自己制作或免费获取,但是红砖水泥建筑的很多材料都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必须购买。因此对于收入非常有限的村民来说,精打细算突出地体现在他们的建房过程中。
准备建房的村民,必须提前很长时间就开始准备建筑材料,主要是搅制混凝土需要的石子、沙子和石头。对于村民而言,这几项可以自己准备,尤其是石子。通常他们将拳头大小的石头用铁锤砸碎,砸成半个鸡蛋大小的规则不等的石子。而他们砸制石子的石头多是从田埂、河中、路边等捡来的。如果需要木材的话,则砍伐自己的树木。
此外,在用工上采取村民免费互助的形式,如其他村民帮助建房者运沙石、砌墙、搭架子等。作为答谢,建房者只需管吃饭或回帮。这种用工形式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
因此,在整个建房过程中,需要购买的一般仅是红砖、水泥、钢筋等现代建筑材料。村民无法自己制造这些材料,只能从市镇或厂家购买。根据调查,在购買材料的费用上,各家不一,一般在2-4万元不等。建房花销的多少与房屋的面积、结构、楼层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单位费用差异基本不大。
4. “开家铺子”、“做点小买卖”
旅游业改变了菁口村,改变了村民的观念和认知。调查发现,村民之所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来游客的大量到来给菁口村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市场,涉及餐饮娱乐、特色小吃、传统服饰、民俗工艺品等。很多村民意识到旅游业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商机。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房屋狭小等困难而难以开发市场,并从中获利。
例如一位沿街户村民擅长素描画。其所制作的哈尼梯田、哈尼人生活风貌的素描很受游客欢迎。他迫切想把自家的狭小阴暗蘑菇房改建成红砖钢筋混凝土房,这样便能够利用沿街位置,开一家哈尼族特色画店,把画出售给游客。
在访谈过程中,还有村民表示,要是条件允许的话,会利用发展旅游业的机会,在村子中做点小买卖,增加收入。
5. “跟不上潮流了”
在传统共同体社会中,村民均贫化,这时可能并没有很强的贫富强弱差距。但是社会变化后,新的基于经济状况的等级关系开始形成。这时便有了比对心理。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民建房背后一个未言明的动机就是攀比和炫耀。尽管可以说,目前在菁口村这种状况不多见,但是也已表现出来。
由此看来,作为个体理性人,菁口村村民在追求改善自身生活质量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严谨的理性考虑和逻辑安排。一方面,他们意识到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为本村和自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他们对旅游开发持赞成态度。另一方面,在面对原有的落后艰苦的居住条件时,一种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又促使村民以一种个体理性的方式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和提升。但是通过下面的分析,会发现这种个体理性诉求实际上是同当地旅游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要求相冲突的。
三、旅游发展规划:更具长远性的经济战略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刺激内需、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已超过其他行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发展旅游业使得那些具有丰富旅游资源而又相对落后的地区具有了赶超先进工业城市的机遇和途径。于是,在各种因素综合下,梯田旅游、哈尼民俗游等成了红河州和元阳县的首选发展战略。在市场化过程中,制定和推行旅游发展规划,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便成了一种更具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发展战略选择,体现着整体性的集体理性诉求。
(一)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文化,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元阳县自2001年提出旅游发展战略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根据云南省旅游发展的大环境以及红河州政府对元阳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定位,立足自身旅游资源优势,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建设旅游强县,哈尼文化特色县”的战略决策,把旅游产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和壮大,努力将红河哈尼梯田旅游打造成世界级品牌,加快元阳旅游大县建设步伐。在元阳县打造旅游产业的初始,首先选择了传统蘑菇房保护较好、人口适中、交通便利的菁口村作为哈尼民俗旅游村,通过其展示“森林-梯田-村庄-水系”四素同构的特色哈尼梯田文化。
为了保护菁口村的民族传统特色,尤其是蘑菇房民居,同时吸取其他村寨房屋改建的教训,元阳县乃至红河州高度重视菁口村的旅游规划与资源保护,设立了专门的梯田管理部门——红河州哈尼梯田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元阳县哈尼梯田管理局,设立负责具体工作的元阳县哈尼梯田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一镇六村”工作组及元阳县菁口哈尼族民俗村管理委员会。
同时,出台和颁布多项地方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指导、规范和约束元阳县的旅游开发、保护和管理。其中,要义之一就是要维护和保持菁口村景区内尤其是菁口传统民居建筑风貌,规范建房行为,制止村民自发的不符规划的乱搭乱建。作为红河州哈尼梯田旅游开发的指导性法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于2001年10月9日在红河州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其中第十二条特别强调“保护和恢复民族村寨传统风貌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提倡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禁止擅自移动、拆除和改造村寨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代表性建(构)筑物、道路和水系。确需进行保养、维修、改造的工程,必须报经县级哈尼梯田管理机构批准后,按有关程序报批”。
元阳县已经完成了《元阳县哈尼族民俗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元阳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多依树旅游片区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完成了哈尼民居的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做《元阳县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及各景点的详细规划。其中,民居设计方案中,提供了经济适用型、小康型和富裕型三个系列五种类型的户型建筑模式,这五种设计类型充分考虑到村民的家庭经济状况、人口数量、居住位置等,采用现代构件和传统装饰方法,保留了哈尼族传统蘑菇房建筑特色。在《元阳县菁口民族特色旅游生态村详细规划》中,提出建筑形式与风貌控制的四条原则:“建新如旧”和“修旧如旧”;以人为本;经济适用美观;注重安全。并基于这四项原则,进一步对菁口村的民居建筑形式和外在风貌做出了具体规划。
在菁口村,也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民俗旅游的村规民约。《菁口民俗村村规民约》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不得擅自拆建房屋。拆建、新建房屋必须报经村民小组及机关单位报批方可建设,建设单位和个人须按民俗村详规和有关要求施工,符合墙体颜色,门窗旧木制品,搭建茅草顶的特色。”并对违规行为规定了具体的罚款数额。
此外,对于菁口村民居的维持和保护,在相关方的旅游开发合作协议中也有具体条款规定。由元阳县人民政府、云南世博哈尼梯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菁口村民小组三方签订的《元阳哈尼梯田景区保护、开发、发展协作协议书》是菁口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市场合同。其中,对于村民房屋保护、改造和建设问题也做了明确的权利义务规定,“1.丙方(菁口村民小组)及其村民要认真保护土基色墙面、蘑菇房顶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在新、改、扩建民居过程中必须按州政府一号令《红河哈尼梯田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10月9日州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通过)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报批,严禁乱搭乱建,加强民居防火安全;2.丙方村民经本人提出申请,报县建设局审查批准,并按照建设局设计方案施工,符合《红河州民居通用图》设计效果和抗震安居建设要求,经县建设局技术指导员同意签字,甲方(元阳县人民政府)每户一次性补助4000元房屋建设改造资金。并在第二年起每户享受每年补助100元的保护传统民居经费。”
(二)市场的选择:来自游客的声音
游客是旅游产品的购买者,是市场需求的决定者,是旅游市场中的关键主体,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能否生存发展,能否做大做强。因此,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来自旅游服务购买者的评价,直接关系到旅游市场中的服务供给方向。
在菁口村随机调查发现,作为景区内的旅游产品,传统蘑菇房建筑和现代红砖水泥混凝土建筑对于游客的吸引力截然不同。在选择上,游客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指出,如果蘑菇房不存在了,他们也就可能会不选择菁口民俗旅游了。更进一步询问证实,在墙体为土坯色和红砖水泥色之间进行偏好选择,游客更倾向于前者。换言之,在由土木结构(或呈土基色结构)和蘑菇顶组成的(类)传统民居要比由红砖水泥色的房子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
(三)政府官员们的苦衷
在“一镇六村”工作組成员看来,菁口村的管理监督工作非常难做,实施起来面临着很多很大的困难。普通村民缺乏大局意识,并不理解和支持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对于那些违犯村落整体规划的村民,基本上只能进行教育和政策宣传。
综合看来,作为旅游产品,菁口村的传统蘑菇房是吸引市场(游客)的物质载体。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来看,需要不断保护和强化这一载体。然而,目前村民所从事的建房活动,显然没有按照相关规划和要求进行,反而不断地摧毁这一载体。而从目前的旅游开发和保护机制来看,尚难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四、结语:最后的蘑菇房?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可以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寻得平衡。〔8〕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可以给民族文化持有者带来市场经济收益,产生实在回报;另一方面,通过节庆活动、特色建筑等文化符号的市场化运作,可以加强本民族文化认同,强化民族身份认知。因此,可以说个体收益和身份认知恰恰是来自旅游开发。
(一)无法承受之重
在奥尔森看来,集体行动困境的对策之一在于选择性激励。不过他也指出有些情况下“得不偿失”的成本问题。〔9〕
从菁口村目前的情况来看,增加对村民的经济激励,从而引导其走上维护旅游环境、保护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和谐之路,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实施经验。当地政府对村民家的蘑菇顶每年给予100元的维护补贴,同时对于新建蘑菇顶则按照38元/平方米(后改为42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贴。这极大地调动了村民搭建蘑菇顶的积极性。实际上在2000年时(还没有发展旅游业前),村子中不再具有蘑菇顶的住户比例高达35%,很多人家已经用石棉瓦取代了蘑菇顶。而到今天,对181户村民进行的统计调查发现,仅有26户没有搭建蘑菇顶。在没有蘑菇顶的人家中要扣除15户新建房户和在建房户(因新房刚建成或在建而暂时没有搭建蘑菇顶,在秋天收获稻草之后才会搭建),实际上只有11户因各种原因而没有搭建蘑菇顶。换言之,现在村中搭建蘑菇顶的住户比例高达94%。
村民之所以会如此积极地搭建蘑菇房,与其背后巨大的经济刺激有关。一般搭建一座蘑菇顶,成本在200-300元之间,而政府按面積给予的补助却高达700-1500元不等。高额的经济回报激发了村民的行动积极性。如果政府对蘑菇顶的高额补助尚且能够承担的话,那么要对村民修建新房进行高额补助,与动辄2-4万元的建房成本相比,根本无人能够负担高额激励,从而引导村民修建传统的土木结构蘑菇房。
同时,红河州及其元阳县的旅游行业尚处于初始建设阶段,还是弱势产业。当地没有前期投入所需要的雄厚的资本积累;而市场尚未进入成熟获利阶段反而处于需要继续投资阶段;在目前情况下,外部替代性资金供给也十分有限,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目前元阳县旅游发展的瓶颈。
(二)未尽的叙述:两种既有合法性又有冲突性的价值遭遇
良性发展的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大量外部游客的进入,也给当地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增强了旅游地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联系。这种影响在菁口村已经突显。然而村民自发的建房行为却又在间接地摧毁旅游资源,不利于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当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时,对各方而言可能就会面临这样一种价值判断的冲突,一方面,广大村民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要求对传统的蘑菇房予以保留和继承,增加旅游资源的民族文化特色,从而为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根本的基础。
于是建房行为背后的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便不断上演,并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马翀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思考〔J〕.民族研究,2006,(5).
〔2〕黎秀蓉.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以西安市唐园小区为例〔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5,(4);何大安.个体与群体的理性与非理性选择〔J〕.浙江社会科学,2007,(2);丁晓安.个体动机与集体选择:一种分析“经济人”理性悖论的框架〔J〕.当代财经,2009,(3).
〔3〕〔9〕〔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Simon, Herbrt A.Administrative Behavior. New York: Free Press,1957;Williamson, Olover E.Markets and Hierarchies. New York: Free Press,1975.
〔5〕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Granovetter, 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Vol. 91, No. 3, pp.481-510;Hirsch, Paul; Michael, Stuart and Friedman, Ray.Dirty Hands versus Clean Model: Is Sociology in Danger of Being Seduced by Economics, Theory and Society,1987,Vol.16, No. 3, pp.317-336;Munch, Richard.Sociological Theory, Volume 3: Development since the 1960s.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1994.
〔7〕Hann, Chris.Comment on Economic Anthropology. Economic Sociology: the European Electronic Newsletter,2008,Vol.9, No. 2, pp.3-4.
〔8〕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何 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