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春花, 崔松彪, 朴虎男, 吴 光
酒精中毒(alcoholism)是引发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过量饮酒不仅导致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同时也增加了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病率,从而促进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发生[1]。据国内外文献报道[2],IR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瘦素(Leptin,LP)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类激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LP作为维持能量代谢平衡和脂肪容量的重要激素之一,参与机体能量的摄取、储存和释放,与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 54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存在 IR是否与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1.1 临床资料 病例组 54例,年龄 37~68岁,平均48.6±6.73岁。饮酒年限为 5~30年,平均 14.98±10.18年,每天平均饮白酒 75.69±84.95g。诊断均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的诊断标准。对照组:不饮酒的健康男性,体重相近,均为同期健康体检者 33例,年龄 24~59岁,平均 34.12±10.11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后未治疗前和对照组在体检后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采血 3ml,标本采集后不加抗凝剂,以 3,000转/分进行离心 5min,分离血清,一管留1ml置于-70℃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瘦素、胰岛素。另一管作为血清脂类检测及血糖检测。
1.2.2 血清瘦素、胰岛素的检测 瘦素、胰岛素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ity analysis,RIA),检测试剂盒购自天津市天硕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由专业人员操作。
1.2.3 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由医院检验科常规检测。
1.2.4 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sitivity index,ISI)的计算: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并取自然对数。
1.2.5 饮酒量以每日酒精摄入量(g)作为评价指标,即每日含酒精饮料(ml)×酒精含量(%)×0.8。
1.2.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1 两组生化及临床指标比较 酒精中毒组血清 LP、FPG、TC、SBP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酒精中毒组 ISI、HDL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酒精中毒组 INS、TG、LDL、DBP高于对照组,但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1)。
2.2 酒精中毒各饮酒年限组 LP、INS、ISI比较 酒精中毒组患者随着饮酒年限的增加,血清 LP、INS水平增加,ISI值降低。4组间IS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酒精中毒饮酒 5~10年组、酒精中毒饮酒 10~20年组、酒精中毒饮酒 20~30年组与对照组 IS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精中毒CT正常组、对照组LP、INS、ISI比较 3组间血清 LP、IS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IN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精中毒CT正常组与对照组血清LP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中毒 CT正常组与对照组 ISI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3)。
表1 酒精中毒组与对照组生化及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酒精中毒组与对照组生化及临床指标比较±s)
INS、TG取以 10为底的对数值,酒精中毒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LP(ng/ml)INS(uIU/ml)FPG(mmol/L)TC(mmol/L)TG(mmol/L)LDL(mmol/L)HDL(mmol/L)ISI SBP(mmHg)DBP(mmHg)4.74±2.12*0.67±0.286.22±1.26**4.87±1.11*1.04±0.282.77±0.630.77±0.23**0.04±0.02**135.1±19.9*84.1±12.24.27±0.940.59±0.304.34±0.374.16±0.621.01±0.332.65±1.011.60±0.730.07±0.04117.8±14.783.0±11.0
慢性酒精中毒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中毒性疾病。过量饮酒可增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介导葡萄糖代谢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胰岛素代偿性升高的一种机体状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3]。瘦素(Leptin,LP)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类激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可对胰岛素释放、葡萄糖、脂肪代谢等产生影响。已有研究证实[4],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之外的促进卒中发病的危险标志物。
表2 酒精中毒各饮酒年限组 LP、INS、ISI水平比较±s)
表2 酒精中毒各饮酒年限组 LP、INS、ISI水平比较±s)
INS取以 10为底的对数值*P<0.05
酒精中毒饮酒 5~10年组酒精中毒饮酒 10~20年组酒精中毒饮酒 20~30年组对照组171918334.35±2.134.44±1.735.46±2.124.27±0.940.62±0.200.65±0.320.71±0.280.59±0.300.04±0.03*0.04±0.02*0.04±0.01*0.07±0.04
表3 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精中毒 CT正常组、对照组 LP、INS、ISI水平比较±s)
表3 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精中毒 CT正常组、对照组 LP、INS、ISI水平比较±s)
INS取以 10为底的对数值*P<0.05,**P<0.01
酒精中毒 CT异常组酒精中毒 CT正常组对照组2826334.95±1.92*4.45±2.03*4.27±0.940.69±0.290.65±0.260.59±0.300.04±0.03**0.04±0.02**0.07±0.04
饮酒是诱导 IR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酒精中毒患者的IR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饮酒容易引起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能够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并且与 IR相关[5]。(2)饮酒可引起高血压。饮酒过量与高血压患病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增高,尤其以收缩压升高为显著[6]。本研究发现,酒精中毒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对照组,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3)饮酒引起血脂异常。慢性酒精中毒可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从而导致脂肪代谢紊乱产生继发性高脂血症。此外,长期饮酒必然引起食欲减退,进食差,导致营养不良,使身体皮下、大网膜等处的脂肪组织大量分解,致血液中脂肪酸增加,导致血脂增高[7]。
本研究发现酒中毒组TG、TC及 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4)重度饮酒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研究表明[8],偶尔饮酒或适度饮酒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对 2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保护作用,而重度饮酒可增加IR、并使血压和空腹血糖上升,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生。有研究发现,与其他饮酒方式相比,过量饮酒及经常酗酒者发生 IR的风险显著增高[9]。本研究发现酒中毒组的血清 LP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且与饮酒年限呈正相关,与 ISI值呈负相关。提示长期饮酒是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参与IR的发生。
研究显示,血瘦素水平增高通过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与脑梗死发病有关[3]。饮酒可损害多种胰岛素靶器官的胰岛素敏感性[10]。本研究发现,酒中毒合并脑卒中组血清 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ISI呈负相关。瘦素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瘦素可提高内皮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且与剂量呈正相关。过量的ROS破坏血管内环境的稳定,引起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2)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处,瘦素与瘦素受体结合激活酪氨酸激酶信号传递系统,诱导巨噬细胞或泡沫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该因子能促进血管炎性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处聚集,并刺激新血管形成,导致管壁硬化、管腔狭窄、血管内皮功能失调。(3)瘦素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的活性,使巨噬细胞内出现脂代谢紊乱、胆固醇堆积,促进泡沫细胞产生,进一步破坏血管内皮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4)瘦素可增加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浓度,PAT-1是抗纤溶物质,可引起局部纤溶减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5)血小板上有长型瘦素受体的表达。瘦素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说明高浓度瘦素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4]。(6)瘦素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呈正相关,且血管病变程度越重,瘦素水平越高。瘦素可能通过改变动脉壁厚度,降低血管收缩性,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本研究显示酒精中毒患者的瘦素水平与 IR密切相关。酒精中毒患者血瘦素水平增高,并通过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参与IR的形成而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联。IR可能是酒精中毒患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又一特征,且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 王晓茜,王 森,辜 燕,等.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代谢的研究[J].西部医学,2007,19(6):1049-1050.
[2] 朴明淑,史壮宏.胰岛素抵抗和中青年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4):350-352.
[3] 张颖冬,茅新蕾.瘦素及瘦素受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3(2):82-86.
[4] 王 雁,宋敬卉,李培媛.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测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4):456-458.
[5] Hotamisl Ligil GS.Inflammation metabolic disorders[J].Nature,2006,444(7121):860-867.
[6] 董建伟,阵嘉峰.慢性酒精中毒与脑血管病[J].中国卒中杂志,2007,2(8):710-714.
[7] 赵 丽,韩 威,王 靖,等.慢性酒精中毒与脑血管疾病[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5):447-448.
[8] 范建高,朱 军.饮酒与代谢综合征[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6):370-372.
[9] Fan AZ,Russell M,Naimi T,et al.Pattern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10):3833-3838.
[10] Zhang Y,Scarpace PJ.The role of leptin in leptin resitance and obesity[J].Physiol Behav,2006,88(6):24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