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多种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

2010-08-25 03:56陈蓓蕾李晓波袁成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9期
关键词:进展血小板血栓

陈蓓蕾, 李晓波, 袁成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4%~8%的完全性卒中发生于 TIA之后。TIA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微栓子是 TIA的主要病因之一,微栓子学说认为大动脉近端分叉处长期受血流剪切力影响,易使血管内膜损伤,内皮下胶原直接暴露于血流中可吸附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形成微栓子,微栓子脱落堵塞于颅内血管导致 TIA发生。微栓子的形成与凝血系统激活有关,本文研究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 vWF、FⅧ :C、FIB、ATⅢ 、PT、APTT、TT、PT-INR等血液学指标,探讨这些标志物与颈内动脉系统 TIA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意义,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9年 1月 ~2009年 10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符合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诊断标准[1],每次发作时间不超过 1h,入院时MRI DWI检查未显示责任病灶。排除合并瓣膜病、结缔组织疾病、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脑卒中患者。最终 70例患者入选,其中男 36例,女 34例,年龄 55~76岁,平均 63.8岁;另从体检中心选择体检健康者 70例作为对照组,男 35例,女 35例,年龄 53~77岁,平均 64.2岁。TIA组患者均为第一次发病,发病前未服用任何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其中有 28例(40%)患者入院 3d内在反复发作 TIA后,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头部 MRI DWI检查结果证实进展为脑梗死。

1.2 检测方法

TIA患者入院后即刻采血,健康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按比例用 0.38%枸橼酸钠抗凝,采血后 2h内以 3000r/min离心 10min,分离血浆 ;PT、APTT、TT、FIB、vWF、ATⅢ、FⅧ :C均采用法国 STA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在 STA Compact血凝仪上测定。 PT、APTT、TT、FIB、FⅧ:C采用磁珠凝固法,vWF采用免疫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在 SPSS 11.0软件下进行,组间均数比较用 t检验,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相关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凝血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 vWF、FⅧ :C、FIB、ATⅢ、PT、APTT、TT、PT-INR水平见表1。可见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的 vWF和 FⅧ: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 FIB、ATⅢ、PT、APTT、TT、PT-IN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2.2 TIA患者的 vWF和 FⅧ:C水平与发病时间的关系

根据症状持续时间的长短,将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分组,其 vWF和 FⅧ:C水平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 vWF和FⅧ:C水平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症状持续时间的延长,vWF和 FⅧ:C水平逐渐升高。

2.3 TIA患者的 vWF和 FⅧ:C水平与其是否进展为脑梗死的关系

未进展为脑梗死的 42名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与最终进展为脑梗死的 28名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的 vWF和 FⅧ:C水平见表3。可见进展为脑梗死的 TIA患者 vWF和 FⅧ:C水平较高(P<0.01)。

表1 TIA患者与对照组凝血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1 TIA患者与对照组凝血相关指标的比较±s)

与对照组相比*P<0.01

TIA组对照组213.30±23.57*121.25±21.07293.42±31.32*123.23±27.123.55±1.023.34±1.1392.25±11.4398.33±12.0713.90±5.4314.27±4.6236.91±11.0738.23±10.9718.90±9.3320.10±8.731.12±0.831.03±0.78

表2 TIA患者 vWF与 FⅧ:C随时间的变化特点±s)

表2 TIA患者 vWF与 FⅧ:C随时间的变化特点±s)

与对照组相比*P<0.01

vWF FⅧ:C(%)189.30±19.45*271.37±28.51*239.28±21.35*307.18±30.72*254.78±24.07*359.62±33.19*121.25±21.07123.23±27.12

表3 TIA患者 vWF与FⅧ:C与疾病转归的关系±s)

表3 TIA患者 vWF与FⅧ:C与疾病转归的关系±s)

与未进展为脑梗死的 TIA患者相比*P<0.01

未进展为脑梗死的TIA患者(42例)进展为脑梗死的TIA患者(28例)vWF FⅧ:C(%)156.27±19.49221.35±28.47259.30±28.35*372.15±38.53*

3 讨 论

TIA的发生与血管壁损伤有关,血管壁损伤可导致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功能受损的内皮促使血小板活化、聚集,失去保护血管壁的作用,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大量释放,促使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是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生理状态下储存于内皮细胞的 Weibei-Palade小体中[2],血管内皮损伤时释放入血,作为一种黏附蛋白能介导血小板与血管基底膜的结合,从而促进血小板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研究表明 vWF只在血管内皮受损部位受凝血酶的刺激后由内皮细胞释放,在血管中短暂存在。血浆vWF升高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血浆中 vWF含量过高与急性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性血管疾病有关[3],对判断血栓形成及病情轻重有重要意义[4~6]。但对于 vWF的水平与 TIA的关系鲜有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血 vWF水平明显升高,并随着症状持续时间的延长,vWF的水平逐渐升高,而且,与未进展为脑梗死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相比,最终进展为脑梗死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 vWF水平升高尤其明显,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

内源性凝血因子 FⅧ:C反映凝血的放大阶段,能和 vWF结合,参与初级和次级凝血反应[7]。据国外报道,FⅧ:C主要与静脉血栓有关。Mansrelt等指出[8],FⅧ:C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 FⅧ:C升高的程度与血栓栓塞症的发病频率呈正相关。荷兰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9]发现 FⅧ:C水平每升高 10%,其初次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 10%,复发血栓形成的危险增加 24%。然而,对 FⅧ:C水平与动脉血栓性疾病尤其与 TIA的关系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血 FⅧ:C水平亦明显升高并与症状持续的时间有关,提示 FⅧ:C与颅内动脉血栓性疾病亦有一定的关系。与血vWF水平升高相似,血 FⅧ:C水平较高的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较易进展为脑梗死,这与国内外研究结果相符。同时也说明了检测患者血 vWF、FⅧ:C水平可为我们在 TIA的诊断、疗效观察及病情预后的判断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纤维蛋白原(FIB)是影响血浆和血液粘滞度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 FIB在发病后 2w内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10]。ATⅢ在抑制凝血酶方面有重要功能。研究[11,12]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在急性期明显降低。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 FIB、ATⅢ水平较对照组未见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在 TIA阶段,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颅内尚未形成较大血栓,凝血-抗凝系统尚未完全激活,血液粘滞度升高不明显。此外,TIA患者的 PT、APTT、TT、PT-INR等凝血指标也基本正常。这也说明了在 TIA患者检测血 vWF、FⅧ:C水平的升高较 FIB、ATⅢ、PT、APTT、TT、PT-INR等指标更为敏感。

以往,TIA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主要靠病史和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诊断帮助不大,本研究显示,检测颈内动脉系统 TIA患者血 vWF、FⅧ:C水平不仅有助于 TIA的诊断,同时也有助于判断 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可能性,这也提示我们早期和长期使用抗血小板及改善内皮功能的药物,可能对预防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而为 TIA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新的、有力的线索。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2] Valentijn KM,Valentijn JA,Jansen KA,et al.A new look at Weibel-Palade body structure in endothelial cells using electron tomography[J].Struct Biol,2008,161(3):447-458.

[3] Paulinska P,Spiel A,Jilma B.Role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 vascular disease[J].Hamostaseologie,2009,29(1):32-38.

[4] Makin AJ,Blann AD,Chung NA,et al.Assessment of endoth damage in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by quantification of circulation endothelial cells.Relationship with 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tissuefactor[J].Eur Heart,2004,25(5):371-376.

[5] Felmeden DC,Blann AD,Spencer CG,et al.A comparison of flowmediated dilatation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as markersof endothelial cells function in health and in hypertension:relationship to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effects of treatment:a substudy of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J].Blood Coagul Fibrinoysis,2003,14(5):425-431.

[6] Budde U,Schneppenheim R.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von Willebrand disease[J].Rev Clin Exp Hematol,2001,5(4):335-368.

[7] Ruggeri ZM.Von Willebrand factor: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J].Thromb Haemost,2007,98(1):55-62.

[8] Mansvelt EPG,Laffan M,Mevey JH,et al.Analysis of the F8 gene in individualswith high plasma factorⅧ:Clevels and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sis[J].Thromb Haemost,1998,90:561-565.

[9] Kraaijenhagen RA,Anker PS,Koopman MMW,et al.High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factorⅧ:c:a major risk factor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J].Thromb Haemost,2000,83:5-9.

[10] Kristensen B,Maltn J,NilssonI N,et al.Increased fibrinogen levels and acquired hypoftbrinolysis in young adults with ischemk storke[J].Stroke,1998,29:2261-2267.

[11] Hossmann V,Heiss WD,Bewermeyer H.AntithrombinⅢdeficiency in ischemic stroke[J].Klin Wochenschr,1983,61:617.

[12] Tohgi H,Kawashima M,Tamura K,et al.Coagulation-fibrinolysisabnormalitics in acute and chronic phases of cerebral thrombosis and embolism[J].Storke,1990,21:1663-1667.

猜你喜欢
进展血小板血栓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活血化瘀类中药抗血小板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晚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分娩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