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会
近年来高考背景材料千变万化,问题的设计角度也多有不同,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课本是高考知识的原始载体和发源地。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高三政治复习时,由于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时政性强,识记要求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必须把帮助学生建立和运用知识体系放在首位。
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庞杂,知识容量相当大,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而且会从一个知识点衍生出许多其他相关的知识点,这些基本知识点都需要学生准确地掌握、记忆,也就是说书将会越读越厚。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驾驭知识,还必须引导学生再把书由厚读薄,而实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学生学会构建知识框架、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凝聚成线,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
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避免使学生陷于教材之中,而是站在教材的高度去驾驭知识。政治知识体系在各门文科中有着无可比拟的非常清晰分明的层次脉络,有很强的逻辑性,因而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就要深入教材,去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新授课开始就一步步形成知识的脉络与线索,等到一课书结束时整个一课的知识框架就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形成完整清晰的政治知识体系骨架。这样,知识点既使记得再多,脑子里也没有一种支离破乱的臃散感觉。笔者经常告诉学生,讲完一课书后就得只剩一张纸(结构图),讲完四课后就得剩四张纸(结构图),四张纸最后剩一张纸(结构图),最后没有纸,也就是把知识融进大脑,形成“脑图”。这样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内化过程,使书越读越薄。
高中政治课在有些学生甚至个别教师眼中是一门需“下苦功硬记”“背得死去活来”的课程,笔者则不这样认为。任何知识都有其“来龙”与“去脉”。如果教师能抓住和利用这些内在的“来龙”与“去脉”,那么会明显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不仅会使学生明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思维,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零散的记忆是肯定不牢固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清晰,知识网络越完善,越有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记忆能力。经常有的学生很感叹也很无
奈:怎么记住的东西又忘了?这里面固然有遗忘规律在起作用,但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记忆的知识是零散的、孤立的,没有很好地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会出现反复记反复忘的过程。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事情放进构造得更好的模式里,否则就会忘记。”因而,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是强化记忆、避免遗忘的很好办法。这样,记忆的东西才不再是一盘散沙,更不是一团乱麻。当回忆时能清楚浮现出政治知识提纲挈领的理论逻辑骨架后,第二步就可以细究详记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如此记忆效果有事半功倍之效。
构建知识网络,使知识容易掌握而且也便于识记,只要记住一个便可引出一串,可以大大减轻记忆上的负担,以至于有用的知识全部掌控在心中,使知识可以随时随地重现。知识形成网络化之后,就如全身的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知识是孤立、片面、死板的,就不会有这种效果。“可以离开书本读书”,这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在教学实际中,经常有学生问:“老师,怎么才能把问答题的答案写全面呢?为什么我总是漏点呢?”这反映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不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政治学科的基本能力,它源于对知识细节和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提升这一能力,要在挖掘主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搭建知识体系,把主干知识串联成知识链,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借助知识体系的帮助,考生能顺畅地实现“审题、提取有效信息——确定某个答题要点——在知识体系中捕捉到这一要点,并确定以这个要点为核心的知识链——调动和运用这一知识链分析问题”这一过程,从而达到高考的能力要求。否则在头脑中的知识都是散乱的点,在解题时就会出现理不清因果、不知从何说起、想到什么写什么、缺乏逻辑性等问题。
现代系统科学理论指出,记忆的内容唯在知识网络中,才能折射出其应有的答题作用。知识网络越完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清晰,知识点组合的角度越多,想问题的视野就越开阔,思维就越活跃,这样,组织答案的要点也就越全面。
例如,在学习经济部分时,有个设问:面对经济全球化,企业怎样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要答好这个设问,必须回归课本,整合与再现有关企业的知识结构,找到与各个知识的联接点。
如图1所示,再现结构后,找答题要点: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经济效益,围绕“怎样提高经济效益”找到相关答案要点;企业的状况又与经营者密切相关,又要从经
营者的角度考虑,一是提高经营者的素质(3个素质),二是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继而由这一点发散开去(考虑表现和途径),首先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其次要开展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这样通过回归课本,再现知识体系,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综合能力考试多以现实生活中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注重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加强对知识的整合,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就要求考生更要重视挖掘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打破章节界限,形成教材的知识网络,构建起科学的知识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内跨教材的知识渗透,把不同内容的政治知识融合起来,加以归类,并使之网络化、序列化和专题化,提高自己“从变化中找不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也就体现出来。
在政治复习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的地方政府要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具备多角度思维,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围绕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回想教材都有哪些地方有所涉及。这就要在框架的基础上去找点:首先回顾第一课,讲国家的结构形式,我国是单一制,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然后是第二课讲我国的国家机构,谈到我国中央国家机构中国务院即中央政府的性质是最高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政府必须服从中央政府,同时这一课又讲到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3个表现之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地方必须服从中央”。这样,经过发散思维,在不同的章节分别找到这个问题的依据,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而要实现这一点,在大脑里没有一张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一棵“知识树”是很难做到的。
构建知识体系,才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也能更便于建立解题的宏观思维,这样记住的政治知识在做题时才会有一种呼之即出的很活很清的题感。
总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这种框架教学法或者叫做体系教学法让笔者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学生不再感觉学政治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差事,在框架体系的引导下,他们能比较轻松、顺利、完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