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兵,蒋小弟
(1.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2.苏州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128)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临上海、南靠浙江、西傍无锡、北枕长江,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和七个区。全市土地总面积8488 km2。全市总人口630万。苏州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15℃,年降雨量1100 mm,地带性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苏州现有2.08万hm2山区林地,主要分布在苏州西部吴中区、虎丘区的沿太湖地区,有大小山头38个,其中面积达1000 hm2以上山头有6个(七子山、穹窿山、东山、西山、阳山、虞山),面积达100 hm2以上不足1000 hm2的山头有14个(天平山、灵岩山、渔洋山、清明山、邓尉山、玄墓山、潭山、西碛山、铜井山、五峰山、银顶山、天池山、香山、米堆山),面积不足100 hm2的山头有18个,经过多年植树造林、封山育林,这些山区林地现已基本绿化成林,这些林木大多是20世纪60~80年代人工造林形成的人工林,树龄最小的国外松也已生长了25年,一旦因森林火灾而造成森林危害,不仅是经济损失,更大的损失是影响生态和景观,需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时间和生态的代价难以估算。这些森林是苏州的山水盆景,像苏州普通家庭阳台上(2.5 m2)占地,像培养几十年生长很好的盆景一样,是必不可少,且不可替代的。苏州森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总量少,且分布不均;二是城市森林的特点;三是森林内文化古迹多;四是森林内军事设施多。
森林火灾是危害性极大的一种灾害,对森林资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苏州是森林火灾多发地区,森林火灾给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市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警、火灾22起,年均受害森林面积20.67 hm2,最多的一年发生森林火灾38起,最少的一年发生森林火灾6起。1993年2月5日,阳山森林火灾烧了20小时,烧毁森林98.67 hm2;1997年1月2日,阳山森林火灾造成1人死亡。2003~2005年穹窿山、七子山、西碛山、五峰山、玉屏山、西山发生9起森林火灾,燃烧时间4~12小时。分析苏州森林火灾发生率高,燃烧时间长,过火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快,对外开放度高,旅游、香客、坟客多,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火因有上坟烧纸、上坟燃放爆竹、游客吸烟丢烟头、林中赌博、小孩玩火、精神病人弄火、林区电线老化产生火花、狩猎人员电击野生动物引火、雷击、人为纵火等。二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越来越复杂,2003年以前,森林火灾主要是人们用火不小心跑火引起的。2003年以后,出现了故意纵火现象,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春节期间,发生了9起人为纵火引发森林火灾案件,森林防火难度越来越大。从历年来的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来分析,这些引发森林火灾的情况哪一种都不可能完全控制,这与人们的传统文化习惯、旅游产业的兴起、城市化加快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苏州发生森林火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三是缺少必要的装备设施,如引水上山、森林消防通道覆盖面窄,扑救人员上山的速度赶不上森林火灾燃烧的速度,从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规律来看,发现火情后半小时内扑救人员到不了现场极易造成大火。
但是,2006年以来,全市已取得连续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森林防火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抓好了苏州市的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建设。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国家、省、市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以及苏州市森林防火工作特点,苏州市编制了全市森林防火总体规划,森林防火规划总体设想是:以山头为单元,整合森林防火资源,统一规划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设施进行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重点林区,常规性工作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管理。通过实施森林防火建设工程,逐步实现了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火情监控的网络化,扑火机具的现代化,护林、扑火队伍的专业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苏州市森林防火工作思路是:明确一个目标,即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坚持二项原则,即预防与扑救并重,长远和当前兼顾;抓好三方面重点,即基础设施、队伍、制度建设;全面提高防控森林火灾综合能力。在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建设上,主要抓好10项工程。
一是建设好瞭望台,苏州市现在七子山、西山、渔洋山、虞山建了瞭望台4座,有护林员观察瞭望,发现火情及时报告;二是建现代化的电视视频监控系统,苏州市现建了阳山、上方山、虞山三套视频监控系统,可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三是派护林员在路口看护,全市现按每33.33 hm2林地配一名护林员的标准,配备了护林员760名,护林员既是防火宣传员,也是火源管理员、火情报告员。
主要是建好森林防火无线电通信系统。苏州有市、吴中区、高新区、常熟市、张家港市、上方山六套森林防火无线电通信系统,再加上手机,基本上做到森林防火通信无盲区。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可保障通信畅通。
森林消防通道是扑救森林火灾的基础工程的基础。全市已在东山、西山、七子山、虞山、穹窿山、渔洋山、邓尉山建了104 km防火通道,达5 m/hm2。这些防火通道已在前几年的扑救森林火灾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春节大年初一、2006年11月2日东山发生森林火灾,因有了防火通道,扑救队伍20分钟到达火场,及时扑灭了火情。若无通道,扑救队伍至少需1小时才能到达火场,后果难以预料。
从苏州市的实际情况来看,西山、穹窿山、东山、七子山、阳山、虞山等面积1333.33 hm2以上的林区,按照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要求(小于100 hm2),通道密度较低,需要增加密度,不断完善成网络。
防火通道不仅是林火阻隔的重要屏障,也是保障组织快速扑救和建设其他配套工程的前提,如以水灭火工程、森林病害防治等,还为林农林业生产提供了方便,若与旅游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扑救森林火灾必须有一定物资。常用的扑火设备物资有:风力灭火机、灭火弹、水枪、二号工具、水泵、消防栓等灭火设备。全市储备灭火弹48000只、灭火机465台、油锯100台。消防服,专用鞋、帽、眼镜、电筒等安全保障设备,做到专业、半专业扑救队员每人一套。市、区、镇、村各级均建了防扑火物资储备库,配备森林防火专用车辆31辆。
林火阻隔网包括天然阻隔和人工阻隔工程系统。天然阻隔体包括河流、湖泊、池塘、水库等一切能阻止林火蔓延的天然的地形地势。人工阻隔网工程包括道路、生土带、防火沟、防火带网、防火墙林缘或林下植被清理带。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易形成树冠火,针对苏州市的森林火灾特点,无阻隔带依托,是无法控制林火蔓延的,只能等待林火蔓延到林木稀疏的林地,树冠火成地表火时实施扑救,才可能扑灭森林火灾。苏州市山地面积较小,在发生森林火灾后再开辟林火阻隔带,因开辟阻隔带速度较慢,而林火蔓延速度很快,是不可行的,如2005年4月4日玉屏山森林火灾,计划临时开辟阻隔带根本来不及,2010年云南昆明发生森林火灾,临时开辟3条阻隔带,都未能成功阻隔林火蔓延。
苏州市人工林火阻隔系统建设,考虑到森林景观效果,以及阻隔带的管理,主要是逐年规划好林、茶、果间作的生物防火隔离带,现已建了60 km,这项工程做到了森林景观、经济收入、生态功能兼顾。按照隔得开的要求,林火阻隔带应当成网,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阻隔林火的作用。苏州市还有许多人对林火阻隔带必要性缺乏认识,导致阻隔带密度低,未成网。
在林区建隔离围栏、围墙进行封闭管理,在路口设护林点,可提高进山人员的管理效率。苏州市虞山、阳山、七子山等林区建设了150多公里隔离围栏、围墙,实行封闭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东山、西山等地因农民林果生产的原因,无法实行封闭管理。
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过去依靠群众扑救森林火灾已很不现实,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为此,吴中区、高新区组建了二支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森林防火专业消防队承担扑救森林火灾、培训半专业消防队、灭火机、水泵、消防栓、蓄水池等森林消防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任务。在抓好专业扑救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城管队、联防队、民兵应急分队等社会力量,提高处置森林火灾能力。
《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配备的兼职或者专职护林员负责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调查森林火灾案件。全市按每33.33 hm2林地配备一名护林员的标准,配备了760名护林员,报酬由区镇财政承担。对护林员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任、定报酬、定奖惩”责任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护林员工资。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期非下雨天上山护林,雨天休息。
全市各级按照《森林防火条例》和防火任务要求,市、区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森林防火日常管理工作,镇、场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组织工作。
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及全市森林防火实际,出台了苏州市森林防火办法(规章),市、区、镇、村各级编制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建立了森林防火责任制、森林火灾报告制度、调查统计制度、护林员考核办法等森林防火制度,初步实现了森林防火工作管理规范化。
以上10项工作是苏州市森林防火防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小火可能形成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