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2010-08-15 00:46杨秀丽冯世伟
关键词:培养目标学分硕士

杨秀丽,冯世伟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华北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杨秀丽,冯世伟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对华北地区8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华北区 体育教育训练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 方案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型体育人才的重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在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担当着为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教学、训练、研究人才的使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缓解了社会对高学历体育人才的需求,但同时也使得体育研究生教育资源日趋紧张,部分体育院校和培养机构因条件差异,体育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就成为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华北地区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全日制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及导师为研究对象.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习年限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2 研究方法

查阅了华北地区8所体育院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培养方案,检索了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与体育院系负责研究生工作的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进行访谈.通过各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分析与比较,借鉴国外同类专业的培养经验,寻找此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目标

对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认为8所院校(系)培养目标都是围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制定的.不同的院校对培养目标的表达不同,主要从政治思想、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职业定位等方面来确定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上看,北京体育大学明确要求研究生具备利用计算机进行中英文文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编程知识;首都体育学院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体育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山西大学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及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学训练和全民健身的组织管理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河北师范大学提出研究生进行课程、教材内容、教法的研究以及对各项运动技术的诊断,运动生物力学分析、运动技术原理、科学研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等.这些都表明了各校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2.2 课程设置

2.2.1 课程分类及学分比例

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可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学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目前,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比例差别较大,从调查到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学校规定学位最低学分要求一般控制在32~42学分,如清华大学要求最低修满26学分;必修课(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总学分一般为23~28学分,如首都体育学院为30学分,北京体育大学为20学分.在各学分的比例中,必修课程与总学分的比例除北京体育大学占47.6%外,其余都为60%或70%以上,山西大学甚至达到87.5%;公共课程占总学分的19.0%~34.4%;专业基础课程占总学分的19.0%~33.3%;研究方向课程占总学分的11.1%~31.3%;选修课程占总学分的12.5%~30.0%.从以上情况可知,必修课(即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研究方向课)占总学分很大的比例,有部分高校公共课程学分有总学分的比例也很大,这不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很不利的.同时选修课所占的总学分比例却很低,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中,选修课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在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技术学习时,积极拓宽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大学是我国最早的直属体育学院之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在课程设置上做了表率,为其他院校树立了典范.

2.2.2 课程学习内容

从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看,各校课程类别基本相同,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研究方向课主要集中在教学、训练、心理等方面,还有一定交叉学科的课程,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研究方向课程,一是应开设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二是应开设学科前沿或结合研究课题需要的理论专题、文献专题等课程;三是应开设适应学科交叉或跨学科性的课程.根据这一原则,所调查的8所高校的专业课程有着共同的地方、也各有特点.从开设课程的情况看,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论(各校体育教学论的课程名称不同)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排第二的是专业方向课,排第三的是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这与此专业研究生毕业以后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大部分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是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而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合而为之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体育教学能力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并以科学的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掌握反映客观规律并与其特定活动对象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如以上的运动训练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等),就无法形成符合规律的思维方式,因而也无法转化为体育教学能力.所以,一个体育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训练、教学、心理、生理等基础知识体系,各校在这几部分都做了具体的安排.各校专业课以运动训练、体育教学论、专业方向课等为基础学科,以前沿专题讲座为核心课程,传统的体育教育类课程也设置在其中,这说明各高校都充分考虑了各自的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对专业必修课进行了合理的设置.但部分院校在课程数量以及跨学科课程安排还是比较少的,课程在内容上也较为老化,而且重复本科生课程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新兴前沿课程根本就没有教材可用,一些老师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收集的资料来编写教案和授课.这些同以上所说的原则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高校专业基础课没有按照一级学科来设置,而是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研究方向课混在一起,没有体现出专业基础课程重要性和它的功能所在,这会造成课程体系的失衡.

选修课体现出了多样性特点,而且在讲课形式及教材选择上都体现出了多样化及灵活性.大部分高校安排了讨论性质的课程及专题的学术讲座,这对研究生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材的选择上,即体现了自主灵活性,又不失把握总体的方向,主要集中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权威教课书目,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存在的不足我们也该看到,在课程设置上没有一个固定的学分比例来供给高校去参考.这也会导致每个高校的学生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知识体系,从而表现出知识及能力的失衡.

2.3 学习年限

由收集到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其中清华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的学习年限具有可调整性,分别是2~3年或2~4年之间.其他大部分高校规定学习年限为3年,成绩优秀者经批准可以提前毕业.北京体育大学和山西大学要求其中生源为跨专业、同等学历的研究生原则上学制适当可以延长一年.相比之下,国外美、英以及日本等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修业年限基本为1~2年.

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开展比西方国家晚,所以要在结合自身教育体制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而合理实施弹性学制,缩短学习年限并不是缩减课程内容,而是要更合理有效的进行课程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创作科研成果打下基础.所调查的8所高校中都对提前毕业的学生做出明确的要求,大致上是:修满学分;工作满3年以上;外语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研究生院规定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3 结论与建议

1)华北地区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总培养目标较为全面,都是围绕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制定,但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目标不突出,没有形成各院校的个性特点.建议还要根据学生对未来就业的各方面实际需要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就业需求,使其向多元化方向完善.

2)课程设置存在对硕士研究生的信息意识、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尚未引起招收单位的普遍重视.各校总学分有一定的差距,有外语学时学分较多,但学生英语成绩不高的现象.公共课程占的学分/总学分比例大,选修课/总学分比例小;部分高校专业基础课程与研究方向课程混合,没有体现出基础课程重要功能,造成课程机构体系失衡;选修课各个学校有所不同,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但一些边缘和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开设仍然不多;虽然在每个学校的培养方案中都有实践与必修环节的规定,但只有部分高校将其列入课程内容中,且纳入学分体系.建议增加选修课数量,实行灵活的选课制度,为跨院、跨校选课创造条件.

3)建议采取弹性学制,学习年限应早日打破3年制,根据课程和科研进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的调整学习年限;允许研究生分段完成学业,并规定学生累计在校的最长年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S].2000.

[3]南仲喜.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教育改革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4):30-32.

[4]教育部.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5-04-25)[2009-08-06].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in fo14794.

[5]吴新颖.论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J].科技导报,2004(2):40-42.

[6]张绍翔,车海云.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J].交通高等研究,2001(3):53-55.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of Cultivating Graduate Student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 North China

YANG Xiu-li,FENG Shi-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xiDatong University,Datong Shanxi,037009)

Research on fostering scheme of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ight universities of Northern partof chinamaking analysis of such issues as fostering objectives and course setting

North China;phys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postgraduate;cultivation;plan

G807.4

A

〔编辑石白云〕

1674-0874(2010)01-0081-03

2009-11-06

杨秀丽(1980-),女,山西怀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学分硕士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学分美食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