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山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存在问题及建议

2010-08-15 00:44刘建荣
山西林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天保天然林林区

刘建荣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 山西 文水 032104)

1 基本情况

1.1 地形地貌

关帝山林区地处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晋中盆地西陲,北依黑茶山,南接晋中,东连太原,西临黄河,濒临西部大开发的前沿,东西部运输大动脉青岛至银川307国道横贯其中。经营区域横跨吕梁市的交城、文水、汾阳、离石、中阳、方山和太原市的古交、娄烦8个县(市、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省直国有林区。地理坐标东经 111°5′~ 112°12′,北纬 37°3′~38°4′,东西宽96 km,南北长120 km,主体系自东北向西南由云顶山、孝文山、真武山、薛公岭等高大山峰连贯的主脊线及其两侧起伏的山梁和纵横的沟壑所构成。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主脊线西侧陡峭,东侧相对平缓;全区平均海拔1 500 m左右。主峰孝文山,海拔2 831 m,系吕梁山脉最高峰,省内第三高峰。

1.2 水文

林区属于黄河流域,境内有汾河和三川河两大河流。汾河一级支流文峪河由西向东,流贯全境,境内流长约90 km;东部是汾河支流涧河、西川河、屯兰河、岱川河、原平川河的源头地带;西部是三川河主要支流东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上游地带。

1.3 气候

林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由于地形复杂,致使区内气温、降水等差异较大。全区年均气温3℃~7℃,高山区较寒冷,低山谷地较温和。年均无霜期90 d~135 d。年均降水量450 mm~700 mm,高、中山区雨水多,低中山区雨水少。年蒸发量1 600 mm~1 800 mm。灾害因素有干热风、霜降、低温、干旱、沙暴大风和冰雹。

1.4 土壤

林区内土壤主要有褐土性土、山地褐土、黄绵土、棕壤等土类,部分高山地带还有少量草甸土。土层较厚,一般在35 cm左右,河谷地带可以达到60 cm,土壤肥力较高。

1.5 植物、动物资源

林区乔木植物主要以油松、落叶松、云杉、桦、杨为主,灌木植物主要有沙棘(近 2万 hm2)、黄刺玫、虎榛子、绣线菊、山桃、山杏、胡枝子、荆条和鬼见愁等;草类以苔草、莎草、蒿类为主。主要集中分布于黄河中游支流三川河、汾河及其支流文峪河等源头地区。林区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栖息着世界珍禽褐马鸡、金雕、黑鹳、金钱豹等多种国家级珍稀野生动物;亚高山地带还有广阔的牧场。

1.6 旅游、矿藏资源

林区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武当山景区、白马仙洞森林公园、果老峰景区、云顶山森林公园、三座崖景区、柏洼山景区、狐爷山景区等8大景区,可为开拓发展森林旅游业提供丰富的资源。区内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蕴藏着煤、铁、石棉、石英和大理石等矿产资源。

2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资源动态分析

采用1998年资源统计数据与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2.1 各类土地面积变化

经统计,林业用地增加4 122.60 hm2,有林地增加 18 287.70 hm2,疏林地减少11 599.60 hm2,灌木林地增加3 495.10 hm2,宜林地减少8 078.60 hm2,未成林地增加2 053.70 hm2,非林业用地减少3 164.30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了6.39%。

2.2 各类蓄积量变化

据统计,活立木总蓄积1 478 687 m3,有林地蓄积 2 132 760 m3,疏林地蓄积减少681 239 m3,散生木蓄积增加了2 7018 m3,未成林蓄积增加149 m3,平均每年净增长率1.49%。

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3.1 生态效益

天保工程实施7年以来,林区林业用地增加4 122.60 hm2,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了1 478 687 m3,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增加5.60 m3,森林覆盖率提高6.39%,林地质量显著提高。工程区内森林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极大地保护和丰富了生物多样性。随着森林植被的增加,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不断增强,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工程区内和文峪河、三川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2 经济效益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此为契机,林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紧紧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围绕林木种苗、森林旅游、林下资源、特色养殖四大产业,通过市场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服务、示范带动,全局后续产业取得了新的突破。2004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 600万元,经济总收入978万元,是天保工程实施以来该林区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一年。其中种苗业收入159万元、森林旅游业收入92万元、林下资源开发收入56万元、特色种养业收入49.90万元。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大成效,森林旅游业引资首次突破1 000万元。据统计,目前林区多种经营项目总数达到224个,其中职工自营经济项目182个,实现收入达到660万元。同时,通过转换经营机制、资产重组等措施,对企业进行了租赁、承包、转制和分流,使林区经济走上了良性循环轨道。

3.3 社会效益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本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各单位时刻注意过紧日子,严密生产组织,严控费用不超支,资金的运营效率明显提高,资金紧张的状况明显好转,确保了林区经济的平稳运行。基本做到了按时发放在岗职工工资,按时上缴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费用,2004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0 756万元。同时放宽低保政策范围,林区274名无岗职工享受低保。此外三年累计补发工资288万元,彻底解决了1993年以来拖欠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承诺完全兑现。此外,“十五”期间,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紧紧抓住机遇,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165人,自然减员56人,全体职工纳入省级养老社会保险统筹,离退休职工生活得到了保障。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林区职工艰苦创业,植被恢复工程全部由职工完成,不但使林业职工增加了收入,同时拉动了相关产业,稳定了林区社会,使林区经济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森林资源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得到了有效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

4 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体制不顺

当前林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性质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省直林区是全省林业的支柱和骨干,是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天保工程实施后,全面停止了木材采伐,主营收入完全断绝,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生产秩序被迫调整。经营目标由为社会提供木材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转向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自收自支单位性质与当前林业发展形势不相协调,应根据中央和省政府有关林业发展精神,尽快确定林区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定员定编、核拨经费。

4.2 天然林保护工程经费不足

目前的天然林保护经费是以1999年的工资标准计算确定的,而且多年不变。然而从1999年到2002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三年迈了三大步,天保工程各项建设投资以静态方式进行管理,没有考虑社会发展、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没有将局、场两级管理人员经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纳入其中。现在,职工工资偏低,福利没有保障,每年林区经费缺额很大。

4.3 就业形势严峻

关帝山林区共有职工1 921名,其中离退休人员530名、赡养人员132名,在职职工人数为1 391名,而通过天然林管护和生态建设仅安排职工850名,全局仍有541名职工处于无岗或待岗状态,工作无着落,生活无依托,职工安置就业压力大。同时近10年来职工人数“负增长”,现有职工年龄偏大,特别是科技型、管理型人才奇缺,阻碍了林区发展。

4.4 政策到位迟缓

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国家配套的相关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森林资源作为再生资源,合理的经营采伐作业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林产品,增加林场收入,而且也能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现在,大部分林地密度过大,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生态功能逐渐衰退,亟需采取抚育、改造等培育措施。

4.5 造林任务艰巨

一方面是造林绿化的投入缺口较大,重点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制约着林业建设的质量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鼠兔危害、封山禁牧、治旱兴林等问题仍困扰着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质量,有待于解决。

4.6 基础设施较差

林区局、场、站、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如瞭望台、天保工程管护站、天保工程效果监测点、病虫害测报网络、巡逻管护车辆等重要基础设施数量很少且装备落后,已成为完成天然林保护任务、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目标的制约因素。局属绝大多数基层单位及局机关的公用基础设施,如房屋、水暖供应系统设备老化,条件简陋,维修费用逐年加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4.7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

林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缺乏,进展缓慢。原有木材加工、经销站因无原料供应,实行了转产、租赁、分流,经营状况不佳,职工生活困难。第三产业是林区发展的主要出路,因受资金、人才、信息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步伐缓慢,缺乏龙头项目和主导产品,亟待进行结构调整、建立适合林区发展的新的产业体系。

5 经营建议

5.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落实责任制

根据经营区内森林分布状况和地理特点,应对不同区域和地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管护。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林政资源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全面实行经营管理责任制。

5.2 强化执法手段,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查处超采滥采、乱伐盗采、偷拉私运、毁林开荒开矿、少批多占、未批也占等违法犯罪作为。

5.3 合理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

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现已开发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武当山景区等八大景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在多种经营发展上要依托林区的多种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5.4 加强宣传,构建和谐林区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很大的社会工程。要在工程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建设持续长效的天保工程实施模式,推进天保工程建设健康发展。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实用新技术,搞好科技示范,同时要积极研究本地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以科技进步推进工程建设,提高天保工程技术含量。要进一步健全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网络,逐步建成天保工程数据库。强化工程建设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和动态监测能力。要不断加强天保工程技术培训,培养一支精干的天保工程科技队伍、管理队伍,全面提升天保工程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天保天然林林区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二期建设成效与经验探讨
天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天保工程:把天然林都保护起来
天然林保护任重而道远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天保工程保出了美丽新疆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国有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应处理好“三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