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农机局,山东 博兴 256500)
2004年6月25日,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将于今年11月1正式施行,从而首次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发[2004]1号文件中也明确指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一定补贴。”上述情况充分表明,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据调研,山东省滨州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处于初、中级发展阶段,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略低于全国农业生产作业综合机械化平均水平,但部分贫困县域和经济落后村屯仍有靠手工和畜力作业的农户。
(2)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呈现出了三多的显著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插秧机、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但从总体看,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项目单一,缺少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程度较低。
(3)机械化应用范围小。目前滨州市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集中在粮食作物生产,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较,小麦的收获及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还较低。在经济作物、养殖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及深加工等方面,标准化生产体系薄弱,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许多领域机械化生产还是空白。
(4)大型高性能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滨州市现有农机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机工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使得北方地区所需大型农业机械要部分由南方引进,而引进农业机械的地区适应性问题矛盾突出。少量农机工业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存在质量和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性障碍多,“瓶颈”环节的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较差,与国外产品有很大差距,除大宗农机产品相对比较成熟外,经济作物机械较少。目前,本地区使用的牧草种植收获机械、饲草饲料青贮机械、设施农业设备、特色农产品采摘、加工包装机械等高性能、多功能的新型农业机械。
(5)政府对农机化创新的支持力不够。政府对农机化创新的支持力不够:①支持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不完善;②对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③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农业和农业机械化总体投入低,缺乏长效机制。多年来,滨州市对农村农业的投入不足,造成农业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农业生产的起伏较大。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滞后,历史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陈旧老化问题严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同时,市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不够,农业科研资金缺乏。由于农业机械的投资回报率低,民营资本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情不高,缺少资金的再注入。有限的农业科技投入研究出来的成果得不到推广和应用,财政投入占农机总体投入的比例仍然较小,且年度变化不大,农业和农机的总体投入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缺乏连续性,变数大,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农业机械化投入长效机制。
(1)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的结构。根据滨州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依据发展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对类似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坚持农业区划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坚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
(2)加强政府对农机创新的支持力度。滨州市政府应参照省内其他城市农机科研单位的编制及拨款渠道,增加财政拨款,解决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的科研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创造有利于农机化技术创新的环境,稳定科技队伍,努力改善其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鼓励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要积极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地区适用性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普及农业技术,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收获机械研发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大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实施花生收获机械化,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旱作农业机械化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创新示范工程。有效利用国家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政策,大力引导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
(3)健全服务体系,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农机化发展的方向。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关键是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服务组织和服务形式。为此,该区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一是加强农机协会建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基本原则,加强行业规范管理。积极引导会员开展冬春农田基本建设、抗洪涝、抗旱灾等工作,农机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充分体现,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新突破。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全区基本形成了乡镇、街道农机站、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农机户为主体的基层服务新体系。三是抓好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
根据我国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化研究的学术理论界人士提出的三个发展阶段,并结合滨州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滨州市农机未来发前景充满信心。滨州市的农机化发展已经超越了人畜力劳作的第一阶段,应经接近40%~70%的主要农作物加工实现机械化操作,达到甚至是赶超了学术界认为的中级阶段水平。滨州市农机化发展进程正在向实现农机化作业的100%的进程迈进,这个目标在未来几十年内也会完全实现,进入全面机械化阶段。要最终实现全面而先进的机械化进程还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如农业机械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现代生物技术与管理技术(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根据这一“阶段性”,目前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大部分地方应该只处于初中步农业机械化阶段,根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程度在全国也只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由此可以推测,山东省乃至全国要实现全面发展的农业机械化,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1]陈晓东.当前山东省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机,2010,(1).
[2]魏久琳.加快农机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J].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