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水稻种植环节推广机械化问题研究

2010-08-15 00:55高银桥
时代农机 2010年11期
关键词:插秧机黄冈机械化

高银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湖北黄冈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京九铁路中段。辖一区、二市、七县和一个龙感湖农场,版图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水稻是湖北黄冈种植面积最大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现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十一五”期间,湖北黄冈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走在了周边兄弟市州的前列。然而,水稻生产绝大部份仍延用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活化成本高,尤其是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率低,已成为制约湖北黄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如何按照国务院[国发〔2010〕22号]文《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当前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尽快改变现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摆在湖北黄冈人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1 研究黄冈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现实意义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的限制,机械作业实现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生产力和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机械化的普及应用,可极大地减轻农业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看,尽管发展模式和途径不同,但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较早较好地重视和解决了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

调查数据显示,湖北黄冈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率目前还不足15%,它是制约全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如何尽快突破这一“瓶颈”,彻底改变黄冈广大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劳作方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湖北黄冈农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鄂东地区高职院校如何为黄冈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潜在舞台。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十二五”基本解决种植作业机械化,到2015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要达到7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湖北黄冈每年有近26.7万hm2的水稻生产面积,按45%机械化水平的最低种植规模测算,要基本实现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至少需要高性能插秧机3000台以上。而黄冈目前插秧机实际保有量不足1000台,与全国水稻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目标差距甚远,按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还需要几个“五年规划”才能实现,不管是从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考虑,还是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研究大力推进黄冈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具有顺应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现实意义,任重且道远。

2 推进黄冈种植环节机械化的有利因素

据湖北黄冈各县市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的情况调查,当前在湖北黄冈大力推进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既存在诸多利好的因素,也面临着一些需要破解的难题。

(1)政府重视与政策扶持是加快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牵引力和推动力。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支持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并公布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各自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目标,如湖北省有“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规划,每年对各地市州并下达有水稻机械化插秧目标任务。2010年,国务院以[国发〔2010〕22号]文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这些举措无疑是对全国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的有力牵引和推动。近几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三农”的重视,国家惠民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标准、范围也在逐年提高和扩大。有效地激发了农机手的购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各地水稻机插技术的推广。黄梅县是农业部在湖北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的五个国家级示范县之一,“十一五”期间,黄梅县政府对率先购买插秧机的农机示范户,在国家已有购机补贴的基础上,又从县级财政中拨出专项经费按户按机再给予一定的地方补贴。

(2)农民有强烈需求。解决水稻生产“三弯腰”的问题,是多少年来农民呼声最高的问题。特别是现在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的劳动观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繁重的“三弯腰”劳动没人愿意干,农民迫切需要机械化来替代。

(3)技术和装备基本成熟。通过近十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从育秧、插秧、收获、植保到烘干的全套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已经基本成熟,一些产品大批量投入生产,并且取得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成效,为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装备基础。

(4)经济效益合算。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但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经济问题。既要研究是不是有成熟的装备和科学的技术路线,也要研究经济上是不是合算,实施的主体能不能承受、有没有效益。各县市示范实践情况表明,新一代机械化插秧之所以能逐步推开,是因为它既能节本,又能增效,还省心省力,农民觉得经济上合算。从黄冈流行在用的东洋、亚细亚、久保田和碧浪等几家国内目前最大插秧机生产企业提供的插秧机资料数据和实际使用情况看,新一代机械化插秧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机插的秧苗“浅、稳”,水稻返青快、分蘖多,根系比较发达,不易倒伏;又由于机插的秧苗“直、匀”,水稻生长的通风透光条件好,病虫害不易发生,籽粒饱满,能实现高产、稳产。从黄梅濯港、武穴梅川和圻春青石的示范调查情况看,实施机械化插秧,早稻、中稻、晚稻都能增产,只是增产的幅度不一样,每亩从25~50kg不等。加上新型双膜育秧和软盘育秧大大降低了育秧成本,综合成本上,与人工插秧或抛秧比较,机械化插秧的成本最低。机械插秧比人工插秧成本能降低30%~40%。机械化育插秧问题解决的同时,还解决了抢农时和节省秧田问题,抢农时体现在不少地方由单季稻改种双季稻,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节省秧田体现在按照常规育秧,一亩母秧田只能栽插水稻田0.67hm2左右,而机械化插秧育的是高密度小苗,一亩母秧田可以插5.3~6.7hm2水稻田,能够大量节省秧田。按黄冈市每年约近26.7万hm2水稻田测算,如果80%实现机械化插秧,能节省母秧田近2万hm2,按照平均亩产400kg计算,新增产量近1.2亿kg。在黄冈实际耕地面积刚性减少的情况下,这一技术变革的宏观效益十分明显。

以上所述的政府重视、政策支持、农民需要、技术装备成熟、经济上合算、示范试用效果好等利好因素表明,大规模推广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3 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

(1)土地经营模式的制约。目前各县市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经营模式,存在生产规模小,分散程度高的特点。由于田块小,集中度低,不能连片种植,插秧机利用率和产出效益不高,影响了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制约了机插秧技术的推广。

(2)新型劳动力结构失衡的制约。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主要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或偏小,留守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观念滞后,加上机插技术的复杂性和原来插秧机不良技术性能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户认为机插秧技术既麻烦又复杂,且费工费力,不及手插、抛秧简单方便,对新型机插技术的接受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接受新技术、新机具的意愿不强。有些地方农民本身种水稻的积极性就不高,加上受农资产品涨价等多方面影响,机插秧的推广工作难以铺开.

(3)机械化育插秧质量有待提高。育秧是机插秧推广的关键环节,育秧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机插秧的效果,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市农民育秧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育秧的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4)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黄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分散不规范,基层农机推广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缺乏更新,社会化服能力不利于农机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加上机插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机具没有合理配套,作业服务范围狭小,机具利用率低,有实力提供全程服务的不多。再加之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影响了农民群众购置农机的积极性。

4 加快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的措施

(1)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农民是农机化发展的投资主体,农机化投入应坚持国家、集体、农民共同投入。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现有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同时,市县两级财政如能挤出部分资金给予购机者一定补贴,以大力引导和增强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农机的积极性,一定有利于促使黄冈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黑龙江、江苏、湖南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覆盖率比较高的省都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

(2)进一步加大机插秧新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新型机插秧技术的培训宣传工作。培训对象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同时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农业、农机技术人员的重点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操作技术、田间管理要点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等,重点应放在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培训,培训出一批亟需的育秧能手和插秧机维修高手。再让这批能人高手通过言传身教,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民,使广大农户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新的认识。二是狠抓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关键性生产技术推广。当前重点要推进的主要是育秧和机插两个环节,要建立好育插秧技术示范点,建示范点主要以村组为重点,以农机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建设。每个示范点育秧规模满足向13.3~26.6hm2示范大田供秧,示范大田一般应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3.33hm2。对购置育秧设施和试验机进行适当补贴,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形成标准化育秧技术操作规程和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规范,在示范中加快技术普及和推广。

(3)努力提高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水平。一是要抓好育秧环节。只有育出符合机插标准的秧苗才能插好秧,充分发挥插秧机的效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向育秧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配套技术发展。黄梅县农机部门在学习吸收兄弟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因陋就简地探索出了一套简易的双膜育秧模式,大幅度降低了育秧成本,经济上具备可推广的前提。二是田地要逐步向劳动能手集中,试行集约化种植,水田耕整技术要向推广大、中马力拖拉机发展。三是水稻插秧机要向高性能插秧机方向发展。积极推进插秧机的更新换代,由手扶式普通插秧机向乘坐式高性能快速插秧机发展。

(4)经济效益是农机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推广机插秧技术过程中,应以效益为中心,农机社会化服务应建立以农机户为基础,以复合式大户(既是种粮大户又是农机大户)为龙头,以各种农机服务组织为纽带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新体系,走服务型、经营型机械化发展的路子。要多渠道建立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不断扩大作业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逐步恢复、完善、新增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农机维修网点,壮大维修网络,保障插秧机及配套农机具完好的技术状态,更好地为现代农业生产服务,努力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

5 结语

凭借国家惠农政策的优势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东风,顺势而为,只要我们思路明确,方法对头,加上各级农机、农业技术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大力推进黄冈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实现黄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是十分遥远的事情。水稻种植环节生产机械化推进的好,向前可延伸到工厂化育秧和种子处理,实现育秧规模化、供秧商品化、服务社会化,不仅可以育出规格化的适龄壮秧,为后续的机械化有序栽植和优质高产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提供购种、供秧、机械化移栽一条龙服务,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向后可延伸到谷物烘干和精米加工,如果进一步把购种、供秧、耕整、栽植、施肥、植保、收获和加工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实现生产、加工、运销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成为联结农民与市场的桥梁,提高附加值,增加盈利,将会更有效地推动黄冈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Z].2010-07.

[2]农业部.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2006,(11).

[3]湖北省农村2007年统计年鉴[Z].

猜你喜欢
插秧机黄冈机械化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超智能插秧机
水稻插秧机的插秧技术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
福尔沃2Z-8238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