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丽
(黑河学院中文系,黑龙江黑河 164300)
高校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及社交能力的必要性
宋丽丽
(黑河学院中文系,黑龙江黑河 164300)
高校在培养大学人才过程中应该如何传授知识,如何使学生成为综合型、实用型人才,是当今我们这些大学老师应当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不能只为耕耘,不问收获,学生在大学除了学知识外,最关键的是提高步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其中人际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我们要两手抓,一手抓学习,一手抓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才是硬道理。
大学生综合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适应能力
近两年来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参加各种不同形式的招聘会,我们在招聘会上发现,用人单位都把学生的综合能力放在首位,综合能力的考核成了不可缺少而且很重要的一关,据 2010年湖北人才招聘会上的一篇报道我们发现,在场的用人单位发送近万份问卷中,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很多单位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当过学生会干部,特别要求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我们大学培养的学生是给社会输送人才,培养他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毕业后为国家和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是让他们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塑造自身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融入到和谐的社会中去,从而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
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是可造之才,有用武之地,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让他们从中领悟到交往的知识。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和处世哲学,使之少走弯路,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尽快为社会作贡献。
(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对外界事物的正确看法,产生的观点,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运用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二)人在社会中交往能力的种类
1.首先是自己本身具备的各种能力,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与人之间的融合能力,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你对别人或别人对你的可信以及可爱之处,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你对别人或别人对你有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3.敏锐的智商反映解决问题中的能力,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基本独生子女偏多,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能力差,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此高校综合性教育的培养观念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细胞,人离不开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只要有人存在,就必须与人交往。走上社会后,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理解支持、帮助,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交谈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善于与人交际已经是现实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1]。
(一)提高综合能力是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会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思想简单,考虑问题不全面,容易满足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是走出校园,到了社会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生活,就有了新鲜感,也有了畏惧感,一部分学生由此导致了心理矛盾加剧。此时,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善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人,就会很快适应,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的环境,就可以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对问题都有着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接受快,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良好的人际交往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期及发育发展期,在心理、生理上都逐步走向成熟。遇到不良因素,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甚至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综合素质强的人都有着良好的心态。
3.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探讨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也憧憬着自己的美好未来,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二)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都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有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获得的信息量越大,综合知识也在不断地增长。人际交往的知识面和思维就不断拓宽,可以相互传递、相互交流信息和成果,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为毕业以后参加工作积累了经验[2]。
2.提高综合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是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善于与他人交往,可以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以及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才能不断自我完善。
(三)当代大学生普遍社交能力弱
在近年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普遍的企业都要求具备一定沟通能力的人到自己的企业来就业,就不难看出沟通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现代人普遍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在校期间注重学习,忽视了人际交往和关系学以及社会学。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学中,大多数都忽视了综合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笔者看过很多资料,也向学生了解了他们毕业后找工作的情况,从他们反映的情况看,综合素质教育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是大学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学校和家长都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系统课程培训,只有个别专业有这种教育。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信息面很窄,走向社会以后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例如,一位博士在校时是一名极其优秀的学生,师生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到了工作岗位,他把一切都看得很简单,自己也很自信,当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羞于与别人沟通,满腹才华在社会交往中无用武之地。上学时他曾说,要利用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作贡献,可走上社会、进了科研所后的体会是满腹才华却不知往那用,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显得很无奈。就连自己参加工作以后的工资开多少都不好意思去问,又何谈沟通与交流呀?因此我说高智商的大学生应该有很好的社交能力才行,在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交和人际关系的沟通成了一部分学生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很多有才华的大学毕业生因此被企业拒之门外。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适应社会的能力速度慢,遇到问题难以启齿,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总是紧张,不敢主动介绍自己,也有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却词不达意;有交友的愿望,又总感到没有机会,有话说不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交友,有的甚至连交女友都不会,见了女友无话可说。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表达不到位,目前绝大多数学生和毕业以后的人都知道综合能力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关键是如何去把握去改变,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成功愿望,在大学里学到了渊博的知识,通过高校教师的素质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责任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有团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有很强的上进心,在这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同时再拥有极强的社会交往能力,那么当我们的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时,就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很快被社会所接纳。在社会大舞台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们大学老师就应该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在培养综合能力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1]黄细良.从求职竞争谈到大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999,(1).
[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朱 岚)
G641
A
1001-7836(2010)09-0027-02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11
2010-06-28
宋丽丽 (1982-),女,黑龙江黑河人,助教,从事文学、礼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