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冉
(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郑州 451200)
关于建立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初步思考
许 冉
(河南财经学院成功学院,郑州 451200)
针对建立在就业率基础上的就业工作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高校就业评价体系。该体系允许用一个更长的时间段来考核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对该体系的计算方法及若干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这种方法进行应用分析,以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考核水平。
就业率;动态考核;就业评价体系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院校的招生,更代表着高校的声誉。同时这一指标也成为人们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直接关系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否制定合理、有效的就业政策。2009年 7月,教育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68%,2010年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向媒体宣称在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87%受到外界的广泛质疑。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重新审视,放弃就业率这一主导数据,建立起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利用更真实有效的统计方法,使所得的就业指数更具指导意义,并使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动态可考性。
现在各级部门考核高校或高校进行自我考核的时候,主要的评价依据是就业率,即每年 6月份或 12月份上报的签约率。将高校应毕业总人数减去未签约总人数之差除以应毕业总人数,该百分比数据即为该届毕业生的就业率[1]。但现在大学生就业率数据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由下而上,逐级汇总的方式获得,而就业率则主要依据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派遣证或者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等,这种统计手段下得到的静态数据真实性易受到怀疑,数据的可分析性也大打折扣。这类数据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统计时间、统计方法、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统计对象和统计依据等方面。对此,有许多学者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指出了改进的方法和依据[2~3]。
目前很多研究都认为现行的就业率考核过于集中在“凭证定率”上,建议把各类灵活就业都纳入就业率统计体系,分别建立不同的指标考核,这样既能够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也能够使结果更加真实有效[4]。但考虑到就业率“指挥棒”的作用,只要这个制度不变,就会有“被就业”情况的发生。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对这个考核制度进行改进,建立起一个包含更多指标内容的就业指数,并建议对该指数进行动态的考核,而非某个具体时间点的静态考核。
完备的就业考核体系 (Y)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毕业生的人才资源指标体系 (x1),主要记录毕业生的相关基础性指标,用以按相关属性进行汇总或进行交叉对比;第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x2),主要记录学生就业的相关关联性指标,用以进行就业的质量评价(如表 1)。
在评价体系中,可量化的指数是通过二级指标中的学生就业指数 (x2)来计算的,人力资源属性 (x1)作为就业工作的辅助评价,用来对指数进行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寻找不同属性对就业指数的影响。在这里,还需要作出几点说明:
1.就业指数计算的对象
指数体系中的就业对象不包括没有就业意向和就业能力的学生,也不包括攻读研究生、出国留学以及专升本等继续学习的学生。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有意愿但未能及时就业的学生,在计分的时候,记为零分。
2.用以计算就业指数的各项三级指标
(1)就业时间:就业设定计算期为一年,也可设定为其他时间段,这样,既可以克服初次统计就业时可能产生的误差,真实灵活地反映实际就业情况,另外也有利于考察职业的稳定性。
(2)职业满意度、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程度、工作环境均为定性指标,虽然这些也可以通过设立更多的支撑指标来考核,但考虑到系统的简便易行性,用打分表的方式来计算,更为快捷有效。
表1 就业指数构成指标设置表
(3)整个体系中各指标的计算,建议测评者选取某年为基期,以 100为基数。量化就业目标的测评指标,再指数化。若 x1为某指标的基期,则该测评指标在第 n个时点的指数则为 xn/x1×100,即为该指标该年指数值[5]。
就业评价体系的应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据七个二级指标 (x21-x27)来计算学生就业指数,第二阶段是参照不同的人力资源属性(x11-x18)进行对比分析,考核不同属性在就业结果中的影响程度,以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1.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就业指数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第一,采集某高校某年全部毕业生一年 (或其他规定的时间)后的各指数数值 (x21-x27),使用“归一化”的方法,得到各指标的百分制指标值;第二,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或客观赋权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值的权重;第三,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届学生的就业评价指数。
某高校共设有 50个专业,2008年 6月毕业学生4 000人,在 2009年 6月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每个毕业生得到一张就业调查表,对某学生调查得到的内容见表 2:
表2 某受访者基本信息及工作状况表
续表
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要注意就业时间、工作时长和薪酬水平的计算:
(1)设定就业时间为一年,从毕业时间 2008年 6月 1日起计时,该项指标得分为满分减去就业时点距离毕业时间的得分,该受访者就业时距离毕业时长 42天,得分为:
(1-42/365)×10=8.85
(2)工作时工的计分方法设定为 8小时为满分,低于或高于该时间均进行减分,工作时长限定在 (0~16小时)区间,该受访者工作每天工作 8.5小时,得分为:
[1-(8.5-8)/8]×10=9.38
(3)薪酬水平的计分方法,将该地区的平均工资设定为6分,高出的收入采用边际递减原理,增长的部分引起的评分增加越来越小[6],可以采用事先列表或者设定计算函数的方式来计算,这里在本文不做讨论。经过查询,受访者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为每月 2 000元,该受访者该项得分为7分。
(4)其他指标的计算,均是根据受访者的主观感受直接打分,可以直接计入统计表。
按照这种方法共收集到有效信息 3 600份,在收到的信息中,未就业 400人,将所有的数据录入系统。
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方法[7],可以得到就业指数体系x2中各指标的权重,见表 3:
表3 就业指数各指标权重值(ωi)
通过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和所得各指标权重,可以对该受访者的就业质量进行计算:
x2k=(其中 i表示各权重指标,j表示计分项,k为受访者编号)
该受访者的就业指数为(假定其编号为 1号):
通过这种计算方法汇总全部 3600份数据,其中有 400份各项均计为零分,通过简单综合加权平均,可以得到该届毕业生的最终就业指数: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统计过程中的“就业”概念除了正式签订就业协议的,还涵盖各种非正规就业、自主创业等[8],除此之外的,一年内仍未就业的学生各项得分均记为零,这些学生将会稀释总的就业指数。
2.对就业指数进行各种对比分析
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毕业生进行了各种属性的统计,如某毕业生为男性、民族为汉等,高校需要考查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是否存在歧视,可以将男性和女性分别计算就业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还可以借助各种软件如 SPSS等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这种分析方法在积累的历史数据越多的时候越能体现出其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评价主体可以建立起趋势预测模型,对某个因素影响下的就业情况进行预测,如可以统计某专业学生十年内的就业情况,然后建立线性或非线性模型,进行简单的预测,用以指导来年的招生、就业工作。
1.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采用此方法收集的是在学生毕业后一段时间内的数据,学生离校后会有数据可获得性变弱的情况,因此数据分析可能会偏离实际情况;另外,各种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某专业可能三年前就业质量良好,某一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会有就业质量的显著下降等,因此,在实际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情况。
2.就业指数和就业率指标共同使用更有意义
从某种角度来将,就业指数更像是从“质”的角度来考查就业情况,而就业率则是较直接地从“量”的角度来考查就业情况。考虑到就业指数统计的滞后性和数据较难的可获得性,在实际使用上,建议共同使用。
3.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多样化
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就业指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在权重计算的时候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等主观测评法,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采用客观赋权测评法;如在指数计算的时候可以用简单的综合加权法,也可以用模糊评价法等其他方法。
[1]刘文.对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指标体系的设想[J].统计与决策,2008,(8):55-56.
[2]沈延兵,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4):71-73.
[3]冯国庆,马菲.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应逐步完善科学规范[J].决策探索,2007,(2):75.
[4]吕红,金喜在.我国构建灵活就业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J].经济纵横,2006,(12):25-27.
[5]李哲.基于人口信息系统的就业测评模型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72-76.
[6]产思龙.从货币的边际效用导出效用—收入函数[J].现代企业文化,2008,(26):223-224.
[7]李晓鸿.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6):131-133.
[8]牛金虎.透视大学生就业统计[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4):42-43.
Abstract:Faced with the defects of employment work assess ment criteria based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this paper proposes a more comprehensive employmentwork assess ment criteria of university.This assess ment criteria evaluates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llege graduates for a long t ime.The paper analyzes thismethod andmatters that need special attention,and tries to make an analysis of cases by thismea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ssessment of undergraduates's employment quality.
Key words:employment rate;dynamic appraisal;employmentwork assessment criteria
(责任编辑:朱 岚)
Prelim inary Thoughts on Establishing Employment Assessment System in Un iversity
XU Ran
(Chenggong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zhou 451200,China)
G641
A
1001-7836(2010)09-0029-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09.012
2010-04-20
许冉 (1982-),女,河南鹤壁人,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评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