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我国学校教育缺失的一环

2010-08-15 00:45伍晓霞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生命学校教育

伍晓霞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8000)

生命教育:我国学校教育缺失的一环

伍晓霞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 重庆 408000)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学生自杀现象频繁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痛。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对生活美的欣赏能力,这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生命教育;学校教育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7万人自杀,而自杀未遂者的比例估计是这一数字 10倍,这个统计数据是触目惊心的。在我国,自杀也成为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上海市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 8个区2500多名中小学生中,有5.85%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计划,其中自杀未遂者达到1.71%,有24.39%的学生曾经有“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其中曾经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人数也达到15.23%。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甚至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还出现了专门用于联系和指导自杀的 QQ群。这些无一不折射出当前一部分人对生命的漠视,同时,它也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进行反思:在自杀现象屡禁不止的情况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为学生做了些什么?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来帮助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孩子?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分析导致学生自杀的最主要的主客观原因。从主观上来看,一是学生性格上的缺陷。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父母宠着,哄着,这样家庭出来的不少的学生自私、敏感而脆弱。他们考虑问题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家长和其他人的感受,更少考虑他们的责任,再加上他们成长的环境往往是封闭的和孤独的,所以,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比较孤僻,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的时候,他们内心的苦恼、烦闷等不良情绪难以表达和排解,应对困难、挫折和突发事件、偶发事件的能力偏低。这一切都使得他们容易失去生活的热情,甚至走向极端。二是心理上的缺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丧失生命。我国最近针对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 %。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五分之二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企图自杀的人中有多半处于神经症或忧郁症状态,即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情感上的悲观、孤独和抑郁,意志薄弱和失控以及认识上的固执与狭隘。除了性格和心理缺陷这两个主要的原因之外,在主观因素上还有身体的疾病等方面引起的,但这类因素不占主体。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缺乏友谊。现在有的孩子比较自私,他们很少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这就容易激发同学之间矛盾,而矛盾激发后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渠道和解决方法,结果就使得人际关系紧张。在这样的人际关系背景下,一旦有什么问题产生,他们就容易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绝望,当他们绝望的时候,由于朋友的匮乏,能够从同学和朋友那里获得的援助就少。第二,缺乏家庭的关爱。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有很多自杀的孩子或者是父母感情不和,或者是单亲家庭长大,或者是家里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小孩,父母偏心,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觉得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有死亡才能够让自己解脱。第三,意外的挫折和打击。由于现在的孩子应对挫折和打击的能力过低,遇到考试失败、失恋、亲人过世、朋友的背叛等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对人生失去信心。第四,学业负担过重。现在的学生每天几乎近20小时的紧张用脑,除此之外还要应付各类考试,他们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孩子们无法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无法领略生命的美好。

以上这些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一旦出现了学生无法理解或者是无法接受的变故,就极易走向自杀这条不归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无法估算的伤痛。而在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又有很多是能够通过学校的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来减轻或者避免的。

针对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社会各界也给与了一定的重视,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就有专门针对学生进行的生命教育,比如在台湾的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针对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而在我国内地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只是在1997年江苏省实验小学才开始提出生命教育研究,但还没有较为系统的成果和实践。在我国,率先实施生命教育的是上海,他们在2004年提出制订《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筹建上海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等。但在更多的地区,生命教育还停留在空白阶段。面对越来越多的自杀现象,我国的学校教育在生命教育这一块显得异常的苍白。有专家呼吁:“为什么现在学生自杀的事件较多?因为有些孩子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而我们有必要通过学校让孩子知道生命对自身、对家人和朋友、对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而非仅仅传授知识。要教导学生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他人,这是我们当前教育最紧迫做的一件事情,也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我们呼吁把生命教育提上学校教育的议事日程,以弥补当前学校教育的不足。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使学生明白生命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命观,让学生充分领略生命的美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从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着手,加强生命教育。

学校生命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覆盖整个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重点从“如何做人”与“尊敬他人”、“尊爱生命”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懂得同情他人,尊重自己。同时,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应该针对每个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是教育内容,循序渐进。

首先,在小学阶段,要重点向学生介绍生命的起源,自身身体生长发育特点,使他们了解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生命;要充分向学生宣讲生命对于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初步树立起正确的生命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等等。除了日常的教育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其次,在中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这一时期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处理变故的能力;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了解生与死的意义;懂得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人、容纳他人,与他人和睦相处,在同学中间培养起深厚的友谊;要能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进一步掌握必要的自我救护能力。

最后,在大学阶段,要着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恋爱、学业、就业等问题,培养他们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增强他们处理各类问题和挫折的能力。

在所有的这些阶段中,对生命、家庭、社会的责任教育要贯穿始终,对美好生活的认知,对自身价值的认同要贯穿始终。

要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还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课程教学。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门开设生命教育,现在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欧美等国家都有专门的生命教育的书籍,我们可以借鉴,也可以请专家针对我国学生的特点编撰,还可以由任课教师自己找资料来宣讲。此外,在学校的思想政治类课程、音乐课、美术课、生物课、历史课等课程上也应该向学生适时、适量、适度地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二、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班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等,这些形式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提高他们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找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充分领略生活的美好。三、专题讲座。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经验、社会热点问题或历史问题出发,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力求将相关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责任和意义。

总之,在当前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生命教育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应该回归生命发展的本质。生命教育应该引起各级部门的高度关注。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到学校、家庭、社区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1]文宣文,琚晓燕.生命教育与课程设计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4(8).

[2]柯政.生命教育与人格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3]罗楚春.生命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4(12).

[4]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2(12).

[5]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伍晓霞(1967-),女,重庆彭水人,硕士研究生,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05-13

猜你喜欢
生命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