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基于转变思想观念的视角

2010-08-15 00:46李延君俞春涌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职业发展教育

李延君,俞春涌

(1.石油物探职业教育学校;2.空军第六飞行学院,河北 涿州 072750)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探析
——基于转变思想观念的视角

李延君1,俞春涌2

(1.石油物探职业教育学校;2.空军第六飞行学院,河北 涿州 072750)

陈旧的思想观念和错误认识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只有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和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职业教育;思想观念;人才观

近年来,随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但在这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职业教育健康发展,阻碍着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及发挥更大的作用。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在职业教育中陈旧的思想观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一、职业教育中思想观念落后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有着追求高学历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因此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职业教育发展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教育类型等级化观念严重

职业教育最初是作为普通教育的补充产生的,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仍然认为职业教育不是 “正统的”、“主流的”教育方式,把职业教育 (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是舍普通高等教育退而求其次的 “失败教育”。全社会重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比较突出。在接受教育的人群中特别是青年学生认为职业教育是低水平、低层次的教育,不仅轻视中等和初等职业教育,而且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持轻视态度,对选择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

(二)人才观落后

根据教育程度起到甄别作用的理论,全社会都把高学历作为评判人才的第一着眼点。接受教育的人群也是遵循此观点来选择受教育的方式。用人单位也把受教育程度作为从申请工作的人中选择高能力者的识别标志,选拔和重用人才的第一标准是学历,对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的人力资本认同度不高。这些错误思想观念从根本上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中思想观念落后的影响

(一)影响了国家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由于主观上认为我国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应处于次要地位,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从而使国家对其重视程度大大减弱,国家和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不够具体、实际和有效。

首先,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职业中学财政预算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教育收费标准偏高,甚至高于普通高等教育收费,更加严重地影响了受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选择。

其次,表现在政府对职业教育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强。由于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非常紧密,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在职业教育中较为明显。因此,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介入并加强宏观调控。但长期以来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调控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在灵活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控需求。如政府在职业教育的统筹和协调,对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引导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逐步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等问题上的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影响了国民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接受职业教育的潜在人群以及接收职教毕业生的潜在用人部门两个方面。

首先,接受职业教育的潜在人群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正确的人才观念被扭曲。因此,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更被异化为等级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流变为选拔和淘汰者的归类,进入职业教育学习成为学业失败的学生的标志,高中热、大学热的“大气候”导致职业教育生源市场变小。招生难使职业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个别学校将招生指标分配到人,完成者奖,完不成者罚,甚至敞门接生,无需录取条件,使得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必然导致学校教学混乱,毕业生质量低下,进而又影响了招生,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其次,接收职教毕业生的潜在用人部门对招聘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热情度不高。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对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存在偏见,不愿意招聘,即使招聘待遇也较低。再加上我国经济转轨使企业释放出多余的劳动力,造成了大量的失业人员;“正统”的高等院校教育扩招急剧加大,毕业生连年增多等等,这些都给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在整个就业群体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十分困难。这也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三)影响了从事职业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是“设计模式”,职业教育主要是在政府的设计、控制中发展。但这种“计划式”的发展很显然不适应市场经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政府设计和掌控的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执行者依赖性较强,对什么是职业教育,怎样发展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能积极探索和把握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为在办学上缺少职业教育的特点,不能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办学类似于普通的高等学校教育。例如,过于偏重适龄的学生,偏重正规的学历教育,偏重正规学校形式,偏重固定的学制等等。这就严重违背了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殊性和规律,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办学;培养目标没有一个能够很好面向职业的比较清楚和准确的定位;课程设置不能完全面向职业,并在做出职业分析后进行合理设置;对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点认识不足,执行不能很好落实等等。

三、转变思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思想观念和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并对实践有着导向作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及认识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要想彻底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就必须把职业教育思想观念的改变、提高和创新放在第一要位。

(一)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首先,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虽然是一类比较特殊的专业教育,但它同普通教育一样,是我国国民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从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工业化中期对技能型劳动者有着巨大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国家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许多工业化国家依然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正在向世界制造业大国迈进,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各行各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呼唤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例如,当前我国生产服务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农业技术人员匮乏,进城务工人员和企业转岗人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亟待提高。这些方面的人才培养都要大力依靠职业教育。另外,职业教育还是建设先进文化、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大众、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从职前教育到终身发展以及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其次,积极转变人才观。现在的社会人才观念可以理解为“学历人才观”,学历成为甄别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最直接的判断标准。而且我国目前还未在职业学校普遍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即接受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还不能取得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就业 “通行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以及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应积极树立新的人才观念—— 能力素质本位的观念,在具体的实践上就体现在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我国现有的工资体制更多的和职称挂钩,而职称又往往和学历挂钩,职称直接决定工资的收入,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受职业教育者不但在学历上处于劣势,所获得的执业证书的社会认可度而且比较低,因此应该考虑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的含金量,包括在人事劳动工资制度上能否与学历证书实现等比值,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如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设定相对应的工资关系,调整和改变相关的人事政策,特别是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考核评定制度,要更多地依据实际的技术和能力而不是学历来评定等级和职称,提升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二)充分认识和遵循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和规律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它是一种面向全体民众的“大众化”教育,是一种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的“终身教育”,可以为受教育者随时提供各种轮训和培训。它的一大功劳是为不适应传统教育的人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使他们的潜能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得到开发,单一的普通教育做不到这一点。它把死记硬背知识的教育,变成了学活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能力教育”;把原来为少数人、培养杰出人才的“尖子”教育,变成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第一线技术工人的“普技”教育,是一种教育成果最直接地面向就业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和规律。

首先,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对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应树立和实行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最直接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培养面向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生产服务建设一线的应用性、技术性的实用型人才。在此目标下,要充分适应社会和市场对第一线实用人才的需要,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实践训练方面精心组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其次,积极倡导产学相结合机制,推进和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产教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基本渠道。要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内外大市场服务的新理念。要以企业需要为依据,根据 “订单”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技能训练,根据实际增加实验和实训的比例。

再次,面向不同人群灵活办学。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需求,面向不同的人群,相应调整专业设置,改变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积极主动地适应现实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除了培养青年学生以外,还应该在劳动力的就业培训中更积极、更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承担起对在职工人、失业工人、转岗工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任务。把学历教育和培训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劳动者素质提高,增加他们就业和择业的能力,促进劳动力有效快速转移,同时也可以有效拓展职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四、结语

认识有多高,行动才能有多远。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要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有超前的思想认识和发展规划,认清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形势和局面。

[1]侯兴蜀,李士伟.北京中职 “生源危机”背后的冷思考 [J].教育与职业,2007(7):25-28.

[2]康 敬,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刘 虹,杜瑞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反思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108-110.

[4]杨春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J].职教与成教,2006(1):104.

G649

A

1008-6471(2010)02-054-02

2010-06-01

李延君 (1982—)女,河北涿州人,石油物探职业教育学校教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