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君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黑龙江鹤岗 154100)
从毛泽东诗词窥其情感历程
杜成君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黑龙江鹤岗 154100)
从几个大方面入手,把毛泽东部分诗词作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及社会政治环境、扼要分析诗词内容,从而感受这位伟人的的情感历程。
感受;毛泽东;情感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许多东西可能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但也有不少东西反而会随之愈加让人忆起。
比如,关于毛泽东。
毛泽东这位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滔滔不绝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历来是为人们所仰慕和探寻的。而从毛泽东诗词着手,应该说是解读这位历史巨人的绝代风华、传承文化和积累智慧的必要方式。
翻检毛泽东一生所写数量并不太多的 70来首诗词,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记载毛泽东人生经历最深刻的精神自传,是记载他对事业追求的另一种生动的叙事“版本”,更是毛泽东播撒在坎坷情感路上的性灵花朵。
那么,我们从毛泽东的诗词中到底能感受到多少这样的信息呢?如果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感受毛泽东诗词,纵观他的情感历程,或许是——
最慷慨激昂的时候,是青年时代的激扬文字。
有人说,青春岁月会在人生情感路上刻下浓浓的痕迹,青春岁月所以刻痕最深,是因为每一个有志青年,在这段岁月中,无不信心百倍,壮怀激烈,一览无余地展露着生命的蓬勃活力。这正如青春豪壮的毛泽东。
无论当年身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二年级学生的毛泽东的《征友启事》;还是那工工整整的《离骚》、《九歌》碑帖,以及后来同友的郊游,无不是青年毛泽东追求高洁情怀,鄙视世俗之风,汲取诗情和灵感的明证。
更令我们惊讶的是毛泽东的第一首诗竟然是一首悼亡之作,也正是志同道合好友的早逝,促使毛泽东牢固地树立了一个信念:要奋斗、报国济世,前提是强健体魄,正是这一信念,让毛泽东拥有了寒冬时节冷水擦身,大雨滂沱野外奔跑,江水滔滔搏击风浪,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动力。也恰是其“鸿鹄大志”在先,才有了其后惊天动地的伟业。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不但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更有婉丽的爱情悲欢。
1920年冬因为一次短暂别离时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充满柔情爱意,我们从中能感受到青年毛泽东那深沉、缠绵的情丝,只需轻轻一拨,就能响起动人的心曲——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中唯一的一首纯粹写爱情的作品,唯一的一首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1920年的《虞美人》,1923年的《贺新郎》,1957年的《蝶恋花》,虽不能说是毛泽东一生关于爱情的全部咏唱,但至少也构成了他的爱情之歌的最强音符和主旋律。
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寄情于月亮——
“一钩残月向西流”,“照横塘半天残月”,更有那长空明月,“嫦娥舒广袖”。
月是恋人的心,月是故人的情,它是如此的绮丽忧伤,它是那般的高尚脱俗……。
这三首写给杨开慧的作品,都抛洒了眼泪——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重感慨,泪如雨”,更有那“泪飞顿作倾盆雨”。
丈夫有泪即可流,只因到了动情处。真正好的爱情诗,何尝不是月光下的吟唱,又何尝不是由血与泪,歌与哭,爱与情串连凝结起来的呢?
最艰难困顿,郁闷痛苦的时候,是引兵井冈山,驰骋赣南,在苏区受到排挤和打击。
1925年 8月,毛泽东趁着月色,扮作乡下郎中,被人用轿子抬出了韶山,离开韶山的毛泽东来到了长沙。《沁园春·长沙》就是他故地重游之作,过去的狂放和岁月的流逝,眼前的峥嵘和社会的生机,还有未来中国的寥廓和希望都一股脑儿地涌上了诗人的心头。
上阕写充满朝气的万物气象。枫林如火,深寓着他火热的革命家情怀;万类霜天,寄托着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追求。下阕写充满朝气的人格主体,道出了诗人无尽的苍凉和想象。青春岁月,摆脱不了的回肠荡气;指点江山,从昨天延伸到今天的英雄本色。
在迎送岁月的时候,人们在创造生活,有的人,同时会创造历史。
血雨腥风,战事的记录,历史的创造。
面对 1927年 4月扑面而来的腥风血雨,毛泽东陷入沉思,于是人们又读到了毛泽东的阴沉压抑的情感——《菩萨蛮·黄鹤楼》诗中的“茫茫”、“沉沉”、“苍苍”几个叠词的选用,便不难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沉重。“心潮逐浪高”的毛泽东,在思考着革命的前途。
从 1925年秋天在长沙满怀豪情的“谁主沉浮”,到 1927年春天欲说还休的“把酒酹滔滔”,画出了毛泽东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一条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明快自信到“沉沉一线穿南北”的苍凉凝重曲线。也使毛泽东重新思考主宰沉浮的出路何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一语惊天。
在这之后,他谢绝了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安排,带着武器“上山下乡”,成就了一条挽救中国革命的“突围”之路。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以新的信念、新的方式重演了“逼上梁山”这条悠远之路的悲壮故事。
但是,这条路走得很突然,走得更艰难,它一下子改变了许多人的信念,重铸了许多人的人生和命运。
比如毛泽东,用他握惯了笔杆子的手抓起了枪。但,拿着枪的手再来写诗,就不再是雕琢出来的平仄,而是用枪声来押韵了。那是 1927年 9月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面对暴动的风烟,毛泽东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词。靠诗情写诗,但未必靠诗情办事的毛泽东,最终指挥一千多人马,向井冈山转移。也许谁都不会料到,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马背诗人。
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战事的真实记录。
上井冈山后,伴随着隆隆的一声炮响,催生出诗人毛泽东的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又让这片天地化作了永恒。旌旗、鼓角、围困、壁垒、炮声、宵遁……这些描写战争的常用词汇,开始在毛泽东的诗词中出现了。
正是:英雄必有豪情,豪情从来成就英雄,于是,便有了“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里,笔与剑在交叠,文人与战士在凝结,诗人与军事家开始契合……
毛泽东的诗风转入了纪实,成为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史诗”,应该说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而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兵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也是在这时形成的[1]。
于是就有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的“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和古代写战争场景的诗人相比,在刀光剑影中奔突的诗人毛泽东,不只是战场的亲历者,不只是一般的战场指挥者,作为一方的统帅,他常常还是整个战役的导演者、策划者。于是他有了和古代战争诗人不同的感受——“枯木朽株齐努力”;不同的视野——“七百里驱十五日”;不同的气魄——“横扫千军如卷席”;不同的诗趣——“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这首《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也同第一首《渔家傲》一样明明白白纪实,没有任何雕饰,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抒发。
虽说第三次反“围剿”,毛泽东运用“钻牛角尖”战术行非常之事,得了非常之功,但毛泽东却没有写诗,因他这时已开始受到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和打击。然而,坎坷更能使意志顽强,才华高涨。
正是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造就了政治家毛泽东。
正是革命战争的严酷悲壮,造就了军事家毛泽东。
也正是战争生涯的惊涛骇浪,造就了诗人毛泽东[2]。
正像一位哲人所言:“平静的湖水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从毛泽东的诗词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残阳如血的壮烈,战地黄花的灿烂,风流人物的慷慨,人间正道的沧桑,乱云飞渡的从容,坐地巡天的浪漫等等。
诗歌,是这位历史伟人的语言故乡,也是他别具一格的生存方式,更是我们感受这位伟人情感历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胡为雄.毛泽东诗词译注[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1:98.
[2]陈晋.独领风骚[M].北京: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26.
(责任编辑:朱 岚)
I207.2
A
1001-7836(2010)03-0136-02
2009-12-20
杜成君 (1971-),男,黑龙江青冈人,讲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