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2004年2月28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第三次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指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专业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是经济建设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迅猛发展,社会对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但培养人才摇篮的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却严重分化,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学生人数连年翻番,而另一部分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无人问津,招生情况每况愈下。以上情形不禁使人产生疑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偏差呢?
回顾过去几年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那就是企业和学校合作,学校有针对性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企业得到了想得到的人才,学校获得了收益,也发展壮大了自己,最后,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格局。这种新的尝试,使我国高职教育跳出了延续多年的“以教论教”的旧圈子,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论教育”,并最终成为教育部大力推广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模式。
2005年4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以其改革成效显著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该院从2002年6月起,首先瞄准双汇集团要在全国建立2 000多家连锁店的机会,主动出击,与该集团达成了人才培养协议,首次为双汇集团培养专卖店店长165名。这种“人才订单”的做法在当地引起了极大轰动,受到学生、家长、企业、政府等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第一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联系,筹划开设“订单班”,学院又陆续和河南银鸽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漯河分公司等10多家用人单位合作开设订单班20余个,订单班学生逾千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校也在教育模式改革成功中大踏步前进。漯河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以后,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被称为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首例 ,是办学模式的重大突破[1]。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以来,借鉴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和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让学生先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实习一段时间达到企业的技术、素质要求后,再鼓励学生和企业签订就业协议,这样学院逐渐和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随后,陆续和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在当地还建立了“联通班”、“移动班”、“广电班”等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企业人才培养基地,不但解决了这些单位的用人所需,还使得学院大批毕业生顺利就业,更使学院的招生人数逐年上升,配合学院的新校区建设,学院很快就跻身于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从漯河职院和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看出,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合作人才培养模式[2]。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学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结合高职教育职业性的特点,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工学结合,从工作过程出发,先确定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专业,再确定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专项岗位技能,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三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工作过程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奠定了学院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目标的重要基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院学生毕业就业难和用人单位寻求高级技能人才难的问题,学校在获得产出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
一赢:学校获得收益、进一步发展壮大。学院前些年在高校扩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就业率只有80%左右。就业难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学校的招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不仅不担心学生毕业没出路,而且还因为就业提前得到保障,招生连续三年同比例增长,教学经费稳定,教学投入持续增长,甚至部分企业还针对学院实验实习条件不足的问题,不断免费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验设备和学院投资共建工学结合的实习基地,使学院的办学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赢:学生学业有方向,就业不慌。对接受“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学生来说,将来就业目标明确、岗位明确,不用四处奔波找工作,没有任何就业压力,只需安心学好技能就可以了。
三赢:单位对急需人才有处求,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学院根据企业的需要“量身定做”,实现了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不仅能满足用人单位“个性化”的需求,还有利于企业将岗前培训前移,节省开支 、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3]。
1.人才培养计划不准,观念陈旧,需全院教师转变观念,科学定位
虽然这几年学院的发展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因为起步较晚,观念上存在旧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还不能完全融入市场;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市场定位还不是很准,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好,就需要全院教师改变观念,把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融合,不能坐等机会,要主动到市场中收集人才需求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学生根据企业岗位的要求认真学习知识,并且不断适应岗位能力的变化,只有全面融入市场、不断适应市场变化,才能使学院变得更好更强。
2.培养目标局限,需教师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因受“订单”的约束,培养的目标和手段带有很强的暂时性,在人才培养中,专业设置和课程主要是满足企业当前需要,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单一、岗位特征明显,学生的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突出,这样就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势必造成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狭窄和单一,具有局限性,从而影响其长足发展。
要想克服人才培养目标短期性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需要学院在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要不断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设置的能力目标外,积极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技能和转岗能力。
3.实践教学环境薄弱,学院需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备实践教学基地
在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岗位能力,必须要有完备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为支撑。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前主要是提供仿真性教学,设备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比较少,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不多,技能水平不高,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为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和满足“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学院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实际,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完备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使实践基地具有通用性、开放性,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的工作环境,培养企业意识。
由此可见,学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解决了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了自己,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招到了有文化、有学历、有底蕴、有创新的技能型人才,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优势之地,实现了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但在实行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因此,学院在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办教学,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观念,科学定位,努力克服培养目标的局限性,不断完备实践教学基地和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相信只要科学地践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定会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同时也会促进学院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1]罗 宏.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贡献 、局限与完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18-119.
[2]延 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教管理,2008(6):47.
[3]赵雪云.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9(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