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云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11)
中西詈骂语对比初探
周海云
(贵州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贵州 贵阳 5500011)
詈骂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因其粗俗不雅的特征而被文明人所排斥。但是,詈骂语毕竟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记录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活化石,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曲折的反映了社会制度,是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对中西詈骂语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能够透视出英汉民族文化中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有这些由詈骂语折射出的价值观念无疑为我们透视民族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詈骂语;文化差异;对比
中华民族乃文明礼仪之邦,詈骂语因被视为有伤风雅,历来为含蓄理性的国人所不齿。然而詈骂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直接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价值形态,对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必然和文化休戚相关。正如语言学家 R.A.Hudson所说:“许多语言特征也就是文化特征。”德国语言学家W ilhelm von Hunboldt也精辟的指出:“语言与人类的精神发展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它伴随着人类精神走过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局部的前进或倒退,我们从语言中可以识别出每一种文化状态。”鉴于此,语言常常被看作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中西詈骂语的对比与研究,为我们更好的揭示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充分的反面资料。本文尝试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出东西文化差异。
詈骂语又被人们称为诅詈语、詈语、詈词等。“詈骂”是同义连文,“詈骂”这个双音节词意义等同于单音节词“骂”。对于“骂”字,《现代汉语词典》释为“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辞海》释为“以恶言加人”,《辞源》释为“以恶语加人”。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对 swearword的解释是:“A rude or blasphemous word”(粗鲁或渎神的词汇)。Webster’sNinth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则指的是:“A profane or obscene oath orword”(渎神的或淫秽的粗语或词汇)。对比英汉两种界定,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并非等义,但包含一个共同语义项,即“粗鄙”、“粗野”。因此我们尝试把詈骂语定义为“一种粗鲁或者亵渎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强烈情感”。
语言和语言所代表的事物,是能指和所指的表示和被表示的关系,人们要表达个体情感,尤其是强烈愤怒时仍然习惯用一些恶毒的语词来攻击对手。詈骂语也包含着降灾咒的一些因素,比如说对他人的憎恨而发出的詈骂,实际上这是潜在于人们心底的原始的迷信语言灵力的思想在作怪,人们认为语言可以支配鬼神和自然,语言既有祀神驱鬼、祈福消灾的魔力,自然也有赌咒发誓、降祸于人的法力,那么又何不利用语言魔法降祸于自己的仇敌?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以灾祸詈骂为内容的詈骂语便出现了。即使詈骂者清楚地知道这些詈骂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是出现了也是巧合,但是仍然要这样做,目的就是发泄出自身的某种情绪,或愤怒,或憎恨等等。英国美学家李斯托威尔说过:“情绪的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每一种情绪状态,都想把它自己表现到外面来。表现的结果,增强了欢乐,减少了与其相伴的痛苦。”所以,詈骂是詈骂者情感宣泄的一条有效途径,詈骂语是强烈情绪外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以语言报复、发泄为目的,这主要是指气愤之极时,总想图个痛快,以发泄内心淤积的怨气,求得心理上的某种补偿或从心理上击败对方,如“断子绝孙”、“下地狱”、“不得好死”、“千刀万剐”、“天打五雷轰”等,英语中有“a damned death”,“The hell with you”,“Go to hell”等。
詈骂语中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口语中加强语气的修饰词,并没有真正“詈骂”的含义,至多只是表现出说话者急切或不耐烦的情绪。如:“这箱子真他妈的重”,“我的妈!你哪来这么多钱?”,“What the hell do you want?”,“Who the devil is he?”,“I’ll be hanged if I know”。
这种情况下,交谈者使用脏话只是一种语言习惯,虽满口脏话,但并非存心要骂人。不过,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说话都如此。一般是同性交谈过程,尤其是男性交谈时最为常见,常表示交际场合的随便,交谈的自由,如“你这鸟人”、“你他妈的”等。西方男性之间可以随便使用 shit和 bastard等词,尼克松总统开口同样不避忌讳,可能暗示:我与老百姓有共同语言。男性之间经常用詈骂语表示肯定的态度,如在适当的语境中,采用合适的语调,you bloodymongrel可能是一个表示友好的短语,可以缩小交谈双方的心理距离。
詈骂语在有些情况下还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不仅没有骂人功能,反而可以表示赞叹、喜爱、亲昵等情感。这时的詈词、詈语不表攻击,而成为了调节人际关系、融洽气氛的润滑剂。说话者追求詈骂语本来是用于骂人的,表达说话者对被骂者的憎恨与厌恶。当詈骂语用于表达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时,极端的恨就变成了极端的爱。在一定条件下,骂就是爱,爱就是骂。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关系比较密切的人之间。如“这个小私孩儿,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你个大坏蛋!讨厌死了”。在美国黑人社区对一个黑人男子的夸奖莫过于说他是一个“mean/ tough mother fucker”。再如 You’re a bloody genius!等等。
从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英两种詈骂语各自的一些鲜明特征及其所呈现出的差异。
汉语詈骂语中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将詈骂的对象指向了被詈骂者的家族和长辈,特别是女性长辈。如被鲁迅称为“国骂”的“他妈的”,再如“他奶奶的”、“你娘的”、“我是你爷爷”等等。
其次,在汉语中贫穷落后的词语成为詈骂语。如“穷光蛋”、“叫花子”、“贱骨头”、“贱货”、“下三烂”等。
再者,在汉语詈骂语中有不少涉性词汇。如“戴绿帽子”、“奸夫淫妇”、“鸟人”、“狗日的”、“操你祖宗”等。
其四,汉语詈骂语中把被詈骂者比作动物来詈骂的情况也较多。比如“白眼狼”、“狼心狗肺”、“龟孙子”、“兔崽子”、“蠢驴”、“畜生”等。
而英语詈骂语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詈骂语大多与宗教,如上帝、地狱、魔鬼有关,发话者希望借用上帝的力量来惩罚对方。如“Go to hell”、“God dammit”等,与汉语詈骂语相比,英语詈骂语往往将詈骂的对象直接指向被詈骂者,如“you rascal”、“you sinful old reprobate”、“fuck you”,而指向被詈骂者长辈的极少,常用的只有 “son of a bitch”或 “sons of bitches”。在汉语詈骂语中出现的一些其他特点在英语詈骂语中并不明显。
汉英两种詈骂语所呈现出的差异,是源于各自所根植的文化土壤。透过这种差异,我们能够发现两者各自一些独特的文化底蕴。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儒家思想严格要求普通百姓遵守人伦秩序,强调三纲五常,严禁以小犯大、以下犯上。重血统、重人伦、重孝道、重尊贵一直是人们传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体现在言语交际中就是重长幼、明等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社会、群体对个人的约束,不突出个人和个性,而强调群体的作用,这也是与封建社会的宗法关系相连的。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家庭本位和严格的长幼尊卑带来的以辈份高为荣的观念,男尊女卑的极端不平等的男女性关系。因此把詈骂的对象较多的指向被詈骂者的家庭和长辈,等于把对方贬低为晚辈或把自己提升为长辈,在讲究孝道的传统社会中,辈份的变动意味着对身份的极大贬低,会给被詈骂者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
其次,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封建等级观念、阶级压迫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人分三六九等、尊卑贵贱。而穷总是与贱相联系,富总是与贵相结合。不论哪个时代,人人都想富且贵,只有这样,才能不愁吃穿,并且得到他人的尊重,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因此,反映贫穷落后的词语就成为詈骂语。
再者,由于中国传统礼教的束缚,人们对性的认识存有偏差,如性罪恶、性无知、性污秽、畸形的贞操观、性关系的不平等、性压抑等,造成人们羞于谈性,把性看成淫秽、下流的象征。因此,中国社会形成了“万恶淫为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伦理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正常的、非正常的男女关系都被视为罪恶。社会的禁忌使得本能受到压制,使个体产生逆反心理,于是就迁怒于性器官、性行为,涉性骂语正是性心理受压抑之后的一种变相发泄。
最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劳作,在农耕过程中,必然接触大量的动物,与它们打交道,熟悉它们的习性。又因传统天地万物等级格局带来的人畜物贵贱观念,在汉人的意识中,不但人和人之间有三六九等的等级差别,人和物之间也是有等级差别的,如南宋理学家朱熹把人和物分为“汉、蛮、畜、植、矿”的五个等级,在他看来,“蛮”是低于汉人的低等人,而“畜”更是蛮夷之下的低级动物。因此,詈骂一个人时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就是开除他的“人籍”,让他降级为牲畜。
与中国不同,英语民族的先民乃是来自北欧大陆的游牧民族,直至 11世纪中叶英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才最终确立,比中国晚了一千多年多年。因此封建宗法体系远不如中国那样悠久和坚固。而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真正核心是基督教世界,基督教思想集大成者《圣经》更是居家必备,成为指导人们言行的思想理论。根据《圣经》,天地万物和人类自身都是上帝创造的,世界上只有一个惟一的真神那就是上帝。所以人们把上帝看成世间绝对的权威,人们习惯于从上帝那里获取力量,让上帝监督自己的言行。但后来在科学思想的引导下以及在宗教改革运动思潮的推动下,西方人逐渐从对上帝和基督的绝对信仰中衍生出了对 God,Christ,Jesus Christ,God Almighty等基督教神圣词汇的失敬语用行为。而作为强化语气、起誓詈骂的口头语,还有什么比亵渎上帝的字眼更能引起听话者心灵震撼的呢?这便是英语中渎神词被频频用作詈骂语的动机;此外,英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经常移民和殖民,造成了组织管理上摆脱了家族血缘的束缚,在思想观念上,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所以反映在英语詈骂语中,把詈骂的对象直接指向被詈骂者本人而非他的家族;再者随着 20世纪 60年代西方掀起的“性解放”运动,人们逐渐从性压抑、性禁锢中解放出来,大胆谈性,在性问题上更加开放,认为性欲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生命的原动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神圣或神秘的价值蕴涵,所以在英语詈骂语中与性有关的通常都比较直露。
詈骂语尽管粗俗不雅,但它毕竟是一种鲜活的语言现象,展现了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助于英汉对比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詈骂语蕴含的文化宝藏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
[1]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2]David Crystal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3]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陈原.社会语言学[M].商务印书馆,2000.
[5]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7]刘雅茹.英汉詈词小议[J].辽宁师专学报,2005(1).
[8]孟建安,柳金殿.詈语与社会文化[J].修辞学习,1997(5).
[9]刘海静,胡天恩.英语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A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wearwords
ZHOU Hai-yun
(Guizhou Norma lUniversity,Guiyang 550011,Guizhou)
Swear words are often disdained by civilized people owing to its vulgarity.But as the indispensable and special composition of the language,swear words are a good mirror of social life and reflect the socialmoods and trends of respective societies.A contrast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Swear words can inevitably reflec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nations and can give us a new perspective to probe into two cultures.
swearwords;cultural differences;contrast
H312
A
1671-5004(2010)01-0074-02
2010-01-20
周海云 (1983-),女,安徽蚌埠人,贵州师范大学外语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