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黄花 杜成材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及其原因
罗黄花 杜成材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民族区域特征,且随时局的发展变化而时起时落。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推动下,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在曲折中前行并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湘西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资源,促进了湘西社会的发展。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
湘西①的学校教育始于东汉建武年间,宋均治理“五溪蛮夷”,见“其俗少学者,信巫鬼”,[1](p1017)即在五溪蛮居住地设立学校,以期改变当地土民的陋习,开启民智。其后历朝在湘西地区都办有官学,但官学只能给统治阶级及富家子弟提供教育机会,一般的土民不准读书识字,甚至“违者罪至族”。改土归流后,清政府为正“新辟苗疆”人心,使“土蛮归化”,在苗族和土家族地区大力兴办义学,使一般土民子弟均可入学。在清末“新政”的推动下,湘西民族地区各县在旧有书院的基础上改建学堂,各县相继建立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及私立学校。科举的废除和学校的设立,使湘西民族地区开始接触到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使民族地区教育向更为广泛的范围发展,从而为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拟就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概况和原因做一历史考察,以期为今天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因时局的发展变化,民国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辛亥革命后,新的国民教育方针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两三年内,公立与私立学校普遍设立,仅永顺县在辛亥革命前后设立的学校就有 23所;1915年,古丈县设立的私立学校达 50所。1916年以后,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出现两次闪光点:其一是民国 9年,陈渠珍主政湘西,在整肃地方、规范秩序的同时,开始关注湘西教育,把“兴办学校,培育人才,开发民智”作为贯彻“保境息民”施政总方针的五件大事之一。并派人远赴长沙聘请小学教育专家李云杭,帮助制定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规划。陈渠珍在对湘西 10县教育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于“民国 12年颁布《湘西十县教育案》,推行《义务教育章程》,提出推广学校,取消私塾和督促学龄儿童入学,普及教育,并在保靖县创办湘西十县联合中学、联合女子职业学校、联合师范讲习所各一所、高小 10所、初小 96所。乾城、永绥等县相继办起一批小学。”[2](p4)《教育案》的推出,使湘西民族地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呈现出发展的新局面。然此种教育曙光稍纵即逝。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陈渠珍屡次受到川黔军阀的骚扰,生产凋敝,人民颠沛流离,求生尚且困难,哪里还谈得上送孩子上学,陈渠珍的自治政府也就不可能顺利实施湘西的教育计划。
其二是民国 18—24年,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地,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兴办各类学校,工农教育和普通教育勃然兴起。民国 23年,红二、六军团在永顺塔卧创办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分校,培训红军中、初级指战员和地方武装干部 800余人。民国 24年,龙山召头寨随军学校开办,培训红军初级干部 300余人。此外,医务训练班、技术培训班及农民夜校等相继开办,这些学校和训练班的举办使湘西民族地区的革命根据地教育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得到发展,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民族解放事业提供了重要保证。
民国 2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华北、华中沦陷区大量逃亡难民以及国民党机关、学校、医务人员等取道湘黔、湘川公路去川黔时,一部分人停留在湘西各地,使湘西各地的城镇人口迅猛增长,同时一部分学校和教育机关迁到了湘西民族地区,使湘西教育出现了继“清末留学潮”之后的第二个辉煌。为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外界的支援下,湘西民族地区加大师资和经费的投入力度,从而初步建立起一个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民国 28年,湘西教育界人士在原有几所县立幼稚园的基础上,又在乾城、保靖、古丈相继成立幼稚园或“家庭教育委员会”,推行学前教育和母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湘西学前教育的发展。民国 29年,国民政府实施“新县制”,按照“政教合一”的方针改制小学教育,要求按乡保建制,建立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据此,湘西境内共设保国民小学 1054所,分校 87所;设乡国民小学 113所,分校 7所;私立小学 10所。同时,冀、鲁、苏、浙、皖等省的一些难民机构和小学纷纷迁入湘西,如“中国战时儿童教养院一、二、三分院”分别迁至浦市、乾城及沱江;“妇幼教养院”迁至凤凰;“湖南战时儿童保育院”迁至永绥;“军政部被服厂员工子弟学校”迁至泸溪等等。这些学校主要靠社会救济和募捐,生活困难且极不稳定,但教学内容注重与抗战相结合,并在校外开展抗日宣传。
中等教育方面,抗战前,湘西民族地区仅有少数不定期的小学师资讲习所,以及省办的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湘西屯区初级中学和三个行政专区 (永顺专区、沅陵专区、会同专区)中的三所联合初级中学。[2]抗战开始后,1937年至 1945年间,中等教育有较快的发展,除了每个行政专区设有省立中学、师范、职业学校外,还开办了茶洞师范、第十三中学;各县也陆续开办了简易乡村师范和初级中学,有的县还筹建了私立初级中学,但因经费、师资、设备条件等未达到标准。由省教育厅立案的私立中学不多。此外,抗战期间有 8所中学内迁州境。1938年,安徽“国立第八中学”内迁乾城。同年秋,“湖南省立常德中学”由常德迁泸溪,“湖南省立高级农业学校”由长沙迁泸溪。1942年,“国立第九战时中学”由邵阳迁泸溪浦市。1939年 9月,“私立贞信女子初级中学”由岳阳迁永绥。1938年,江苏旅湘临时中学由湖南桃源迁至湘西乾城所里镇。1938年冬,省立高级农业学校教师赵石虹在泸溪浦市创办“建湘补习中学”,后更名为“兴华中学”。长沙私立兑泽中学于 1940年 7月辗转迁入大庸县西溪坪。此外,一些教育机构和教育社团也相继内迁,如“战教九团”、“教育部社教工作第六施教队”、“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这些内迁学校来自文化发达的地区和大中城市,带来了一批资深的中学师资,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学水平,使州境中等教育开始打破长期停滞落后的局面,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文教事业的发展。
1938年,江苏省立银行专科学校由桃园迁到乾城县所里镇,从而填补了湘西历史上高等学校的空白。该校先后更名为“江苏省立商业专科学校”、“国立商学院”,直到 1946年并入“湖南大学”迁往长沙,在湘西历时 8年,为湘西民族地区培养了首批金融、商业人才,同时也为解放后湘西发展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
湘西地域偏僻,本地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受时局影响很大。抗战胜利后,全国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发动全面内战,实行“清除异党”、“戡乱建国”的法西斯统治。内战造成社会秩序混乱,湘西各县兵灾匪患四起,人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学校师生苦无宁日。尤其是 1949年春的湘西“三二事变”,殃及上起沅陵、桃源,下至麻阳、芷江等 20多个县,导致物价飞涨,教职工领不到薪俸而纷纷另谋出路。“县立初中及芦溪县简师、省立八师不得不停课。其他学校学生锐减,省立十三师、省立八中共 24个班,只有学生 384人。永顺、龙山、保靖、凤凰县立初中,永顺郡立联中共 31个班,只有学生 693人。”[4](p1026)后来,国民党残部溃退西南,在湘西收罗散兵游勇,地方恶霸企图建立反共基地,弄得整个湘西乌烟瘴气。在兵、匪的荼毒下,人民丧失了仅存的一点生活资料,从而使教育事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奄奄一息。
另一方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从长沙、安徽、江苏等地内迁的学校相继撤离,外省师生陆续返回原籍,湘西教育面临师资抽离的困境,教学秩序陷于混乱。这一时期,教育经费异常短缺,许多学校相继停办;教师待遇极低,难以养家糊口;那些继续开办的学校为地方豪绅把持而任意安插亲信,从而导致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到民国 38年末,湘西民族地区只有小学 530所、中学 12所、师范学校 (包括简师)6所、职业技术学校 1所,在校学生仅 15,000余人。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在曲折中前行,是各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分析,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具有一定的历史基础。自东汉宋均在五溪地区设立学校以来,学校教育在湘西民族地区日兴不辍。首先是私塾从东汉以来至元明时期日渐兴起和发展,成为官学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其次是书院与厅学的创建,南宋绍兴年间,泸溪郡始建东洲书院,明万历元年,土司彭元锦创办若云书院,到元明时期,朝廷加强了对书院的管理与控制,书院开始与科举制度相结合而走向官化。清代在湘西地区先后共建书院 20所,其中官办书院 18所,私办民族书院 2所。厅学在清代也逐渐兴起和发展,湘西地区先后创建有凤凰厅学、永绥厅学及乾州厅学。第三是苗义学的设立。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苗族和土家族地区普设义学。嘉庆年间,在苗义学的基础上,又在凤凰、乾州、永绥三厅及保靖县设立屯义学 50馆。从而使义学与书院、厅学、私塾构成了湘西民族地区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对汉文化在湘西地区的传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本土开明人士的积极推动。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开明士绅和教育界人士的努力,早在 1902年,凤凰人熊希龄在常德开办西路师范,招收湘西子弟入学,并举荐其中 30多人官费留学日本。在湘西土生土长的“湘西王”陈渠珍亦把“兴教修文”作为其治理湘西的方针之一。1936年,为改变湘西贫困落后的局面,争取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以石启贵为代表的凤凰、永绥、乾城等地苗绅和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名向湖南省府递交《湘西苗族文化经济建设方案》,要求开设边区“特种部族”和“土著民族”教育,以使边区得到开化,该方案的通过执行为湘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在大量学校和教育机构相继迁入、湘西的师资力量得以极大补充的历史时机下,湘西社会各界纷纷呼吁“造就人才,抗战救国”,掀起一股新的办学热潮,并在各县先后成立了筹建学校的机构。民国 32年,凤凰县党政军商绅教各界 120人,联名发出创办凤凰县立初级中学的“劝募书”,从而使州境中等教育开始打破长期停滞落后的局面。本土开明人士为教育热心奔走和慷慨解囊,对维持和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民国初年,面对湘西社会混乱、民生凋敝的落后局面,湘西地方军政各界及社会有识之士分析认为“湘西落后,归根到底是因为教育不兴”,[5](p143)故此他们把兴办教育作为发展湘西的一个突破口。在此认识下,地方政府积极号召开办各种公、私立学校,以改变湘西的民风及经济落后状况。陈渠珍主政湘西时期更是把兴教作为其“保境安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积极引进教育人才、加拨教育经费、筹建各级各类学校,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发展。另外,鉴于“湘西土著民族为古三苗之遗裔……知识锢敝,文化低落,于整个民族力量之团结,影响甚钜”。[6](p120)湖南省教育厅制定《湖南省款补助边远县份小学教育办法》,专拨省款补助“边胞”小学。并于民国 25年审议通过《湘西苗民文化经济建设方案》,以发展湘西边区教育。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针对湖南教育发展不平衡及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合理现象,提出要在省府的施政纲要中重新划分教育经费的比例及重新分配省立中等学校的设立地点,并指出要尽量移设边区。其建议对湖南教育方针的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其后颁布的《湖南省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纲要》、《湖南省土著民族学生免费暂行办法及应用书表》、《湖南省改进湘西、湘南边区小学教育办法》等文件,为湘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扶持。
第四、深受时局变化的影响。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随时局的变化而时起时落。从 1900年起,湘西开始兴办新型小学,并相继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到抗战时期,随着沦陷区大批学校和教育社团的迁入,湘西的师资力量得以极大的补充,在境内外各种力量的积极支持和推动下,湘西教育在“爱国主义”和“抗日救国”的旗帜下得以充分的发展,湘西教育迎来了一个全面“繁荣”时期。然而,抗战胜利后,在内战中寻求自保的国民党有关当局竟认为湖南省“苗族多已汉化,教育已相当普及,此后已无办理边教之必要”,[7](p197)停止对民族特区的教育补助费,并加强对学校师生的思想管制,教学受到全面干预,加以兵灾匪患盛行,湘西民族地区教育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纵览民国时期的湘西教育,其总体上是在结合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以传播汉文化为主。湘西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汉族文明在湘西地区的扩展和传播并为湘西各族进一步接受、融合和推崇的过程。它不仅使教育由上层走向平民,提高了湘西民族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资源,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湘西社会的历史进程。
[注 释]
① 本文所论的“湘西”,是一个大湘西概念,地域上泛指湖南雪峰山脉以西包括现在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和张家界市。在民国时期,其范围包括原辰州、沅州、永州 3府,凤凰、乾州、永绥、古丈坪、晃州 5厅,靖州直隶州及沅陵等 14县。
[1][2][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州志(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3]滕久文.湖南民族教育的历史回顾[EB/OL].湘西教育教学信息网.2006年 7月.
[5]鲁岚.湘西统领陈渠珍[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丛书·教育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7]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Xiangxi
LUO Huang-hua,D ICheng-cai
(History and Culture department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Huna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nan Xiangxiwith a clear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Bureau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t any time and the ups and downs.Policy support at all levelsof government and the community’s active promotion,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Xiangxi twists and turns lie ahead,and the Anti-JapaneseWar and gradually form a more complete education system for the Xiangxi’s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building th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Xiangxi.
republic of china;xiangxi;educational development
K250.6
A
1671-5004(2010)01-0050-03
2009-12-07
2009年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湘西的治理与开发问题研究”,项目号:09jdzb09
罗黄花 (1978-),女,湖南新化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专门史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区域开发史;杜成材 (1978-),男,湖北荆州人,贵州安顺学院政史与法律系教师,研究方向:族群关系与社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