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黄梅戏生活小戏对民间歌舞的借鉴与化用
徐 敏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黄梅戏小戏因其社会生活气息浓厚被称为“黄梅戏生活小戏”,民间歌舞则是其生成的根基和土壤;黄梅戏生活小戏从角色分工、表演形式、舞蹈动作三方面对民间歌舞进行了借鉴和化用,有力地推动着其表演艺术的创新发展。
黄梅戏生活小戏;民间歌舞;借鉴;化用
与中国大多数地方戏曲剧种一样,黄梅戏也是在民间歌舞的滋养中破土而出的艺苑奇葩,鄂皖赣丰富的民间歌舞和中国古典戏曲就像慈母的双乳把黄梅戏孕育成一位来自乡野淳朴可爱的少女。尤其是在黄梅戏小戏中,“载歌载舞”更是处处踪影可循,而且这种特征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使之成为黄梅戏最有特色、最受欢迎的表演形式之一。
一
黄梅戏小戏因其社会生活气息浓厚被称为“黄梅戏生活小戏”。民间歌舞对黄梅戏早期的表演形式的诞生具有决定意义,在黄梅戏 72小出中,涌现出一批喜闻乐见、久演不衰、耳熟能详的作品 ,如《夫妻观灯 》、《打猪草 》、《游春 》、《补背褡 》、《逃水荒 》、《推车赶会 》、《春香闹学 》、《天仙配》中的《路遇 》、《赶子图 》中的《送香茶 》等,这些传统的生活小戏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乡土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生动,表演生活化,文化娱乐和审美特色突出。黄梅戏从民间说唱艺术到二小戏、三小戏,再到以生、旦为主要角色的大戏,其间打下了深刻的至今仍不可磨灭的民风民俗、民歌民舞、民情民意的烙印。后期富于吸纳的黄梅戏不管怎么向其他剧种借鉴学习,万变不离的就是它总是给人一种生活化的审美感受和身临其境的心灵感染。黄梅戏正是意图依托这种优势,扎根于民间歌舞,以其特有的地方性、世俗性、抒情性和优越性的文化定位,才获得“山野之风”、“林间清泉”的美誉[1](P253),获得全国亿万观众的赞赏。
黄梅戏小戏处处可见鄂皖赣三地民间歌舞的影子。戏曲史家把安徽、湖北、江西接邻的地区称之为戏曲的“金三角”[2](P11)。黄梅采茶调随水流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黄梅调的流入,首先就在歌舞说唱中使三地的民间艺术相互交融而丰富。如弹词、道情、旱龙船、莲花落、凤阳花鼓、山歌、门歌以及龙舞、狮舞、采莲船、高跷、连厢、花挑、推车灯、走马采茶灯、罗汉桩、送傩神等三十余种民间艺术[3](P228),一旦遇合,正是如鱼得水,由此出现了黄梅戏歌舞小戏的雏形。
上述“弹词”、“道情”等属于曲艺说唱,与黄梅戏夙有渊源。“道情“源于唐代“九真”等道曲,南宋时始于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因而也叫“渔鼓”,流传甚广。黄梅灾民以渔鼓唱黄梅调,在剧目上留下《湘子化斋》等。音乐上也留下了“道腔”。又如“连厢”,又名莲香或莲厢,流传甚久甚广。黄梅灾民亦以此传艺,以挖空竹节嵌入铜钱,边唱边舞边敲击身躯各部。这种演唱形式,在黄梅戏《卖线纱》等小戏中亦有借用和化用。再如“莲花落”也叫“莲花乐”为乞丐行乞时以竹板击拍演唱,每段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的句子做衬腔或尾声。宋代已有,流传甚广。清代中叶后还出现过专业演员和“彩扮莲花落”,加了小锣,扮演人物。黄梅戏小戏《闹黄府》中都有直接表现,演唱其“十不清”曲调[4]。
“龙舞”、“推车灯”等属民间歌舞。如“送傩神”,原是古代驱鬼逐疫祭仪之舞。汉代宫廷傩舞,规模甚大。鄂皖地区至今犹存傩舞、傩戏,以假面为特征。黄梅戏《逃水荒》中就有“送傩神”的表演。“花鼓”是一个多样的歌舞系列。其中“凤阳花鼓”流传极广,“凤阳歌”在黄梅、安庆都流行。它又名“双条鼓”,一手夹两根竹条,一手持小鼓,击鼓而舞而歌。黄梅戏小戏《瞧相》、《挑牙虫》《瞎子闹店》中都唱“凤阳歌”。安徽的花鼓灯黄梅戏也有吸纳,如“彩绸”就来源于花鼓灯的“灯歌”;小戏《闹花灯》中的舞蹈表现以及“手巾花”“扇子花”等也与花鼓灯“小花场”中的表现很相似。民间歌舞“花灯”包括“旱船”(扎彩船,人居其中行走表演)、狮灯、马灯、车灯等,黄梅及安庆均在新春时盛演。因而采茶调与黄梅戏都融入其中,而成“灯戏”。如《补背褡》等剧中的曲调都是作为“推车灯”的舞曲用的,有“单推车”与“双推车”两种。一副车子三人表演,妇女坐车上,一推车,一背车;女角主唱,二男帮腔、插话。黄梅戏名剧《推车赶会》正是这种形式的戏剧化:张二女坐车上,余老四背车,刘老三推车,一路歌而舞之。[2](P13)
二
黄梅戏生活小戏对民间歌舞在表演和舞蹈动作上的大量借鉴,使黄梅戏的表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梅戏由小戏演变成大戏,不断地对民间歌舞进行化用,从而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观众的眼前。
(一)角色分工由简到繁 对黄梅戏早期发展起决定意义的民间歌舞早已存在角色的分工,并且着装化妆,扮演与故事情节相对应的人物。如旱船:蔑扎纸糊彩船,船舱中以花旦扮相表演者立于其中,两手扶船做荡舟动作,可独立演唱戏曲片段或民间小调,也可有一男扮划船者与之唱和。又如推车赶会:一人扮年轻女郎,戴头饰,梳髻,系耳环,下着彩裤,脚穿绣花鞋。一人短衣鞋帽挂须 (丑角),双手持绘有车轮的方布,在女伴左右或前后挪荡。
早期黄梅戏表演角色分工也很简单,以唱为主,由于故事简单,涉及人物又少,多是小旦、小丑或小旦、小丑、小生两三个演员进行表演,“两小戏”、“三小戏”就是因此得名。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话和金小六一生一旦,《夫妻观灯》中的夫妻二人都可称为“两小戏”。黄梅戏小戏《推车赶会》则是完全借鉴民间歌舞的角色分工和表演等内容。而后的发展还是从生、旦、丑生枝发杈而成,如生行分别为老生和小生,旦行可分为花旦、正旦和老旦,丑行可分为小丑、老丑和女丑,以及后出现的净行花脸。这种“生、旦、净、末、丑”的提法是根据青阳腔、徽班及京剧而来的。行当的确立,使演员在专业表演上有了明确的分工,有利于提高黄梅戏艺人的表演技巧,但早期的角色分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角色划分,常常要求黄梅戏艺人“一专多能”。与这种分割严密、行当齐全相比较,黄梅戏的早期角色分工显得稚嫩而又不失可爱。
(二)表演形式质的飞跃 我们知道,早年湖北黄梅一带的灾民为逃水荒,沿江顺流而下,将包罗甚广的采茶调带到外面作为谋生的手段之一。同时,在长期的的演唱活动中又接触到各地的民间艺术,如道情、花鼓、连厢、罗汉桩、送傩神、莲花落等新的艺术形式来演唱黄梅采茶调,渐渐突破了黄梅采茶调原来的“用两块板打拍,有人帮腔”的演唱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也影响到后来的黄梅戏表演,如在黄梅戏传统剧目《珍珠塔》、《闹花灯 》、《卖线纱 》、《吐绒记 》、《逃水荒 》等剧中均可发现上述艺术形式的踪影。当这种日益丰满的黄梅采茶调与鄂、皖、赣三省相邻处流行的“高跷”、“旱船 ”、“挑花篮 ”、“推车灯 ”、“走马采茶灯 ”等包含有如化妆表演、演唱故事等戏剧因子在内的民间歌舞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便意味着它在艺术形式上有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化妆表演促使它由原来的民歌叙述体转化为戏剧的代言体,即将原来民歌中所叙述的人物实化在舞台上,把演唱者叙述的方式改为由故事中的人物亲自登台说唱,由此黄梅采茶调便脱胎换骨,演变成了地方小戏黄梅戏。
(三)舞蹈动作异彩纷呈 早期黄梅戏中的舞的比重很大,这里的舞是指民间的如推车、跑马、旱船、花篮、采茶等民间舞蹈在黄梅戏中的运用。这些舞蹈往往会被直接嫁接到黄梅歌舞小戏中,在“两小戏”、“三小戏”阶段 是主要组成部分,载歌载舞,轻快活泼。早期的黄梅戏表演方式如唱到旦角出场时,演员便舞起手帕,扭动身体作出女性姿态,舞手帕的动作被称为“手巾花”,而演员扭动身体又犹如风摆杨柳,处处可见“花鼓灯”的踪迹。当时的黄梅戏表演中的舞蹈动作就是汉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汉族民间舞蹈以表演性舞蹈居多,重视乐、舞、技三者结合,以及各种技艺与道具的充分运用,有着很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汉族的舞蹈多于利用道具传递情感,扇子和手绢在手上,不断的变出花样,和身体融为一体。如黄梅生活小戏《游春》在表演中借鉴了花鼓灯的基本动作,让三个剧中人各持红扇、白扇、大花扇,随着花鼓灯的节奏舞蹈,别有一番风味。黄梅戏与花鼓戏的嫁接,效果出人意料,耳目一新。这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可谓是黄梅戏的传统表演优势,黄梅戏小戏就是凭借歌舞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大江南北的广大观众。出现本戏以后,这些民间舞蹈虽然逐渐吸收和消融在台步和身段之中,不再以独立的姿态出现,但却以穿插的方式出现在本戏表演中,用以调节舞台气氛,为剧情需要而出现。例如在黄梅戏《红楼梦》中的“祭花神”舞,也将花鼓灯扇子舞、伞舞和黄梅戏唱腔“对花”相结合,为作品注入民间舞蹈元素,给观众一种全新的听觉和视觉冲击。这种结合又为黄梅戏增添了一点引以为傲的“看家绝活。”[5](P195)
[1]王长安 .中国黄梅戏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2]金芝,杨庆生.黄梅戏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3]黄中骏.湖北传统乐舞概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4]张亭.黄梅戏与民间歌舞[J].黄梅戏艺术,2008,(8).
[5]胡亏生.黄梅戏风貌 [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J825
A
1003-8078(2010)05-079-02
2010-07-18
徐 敏 (1977-)女 ,湖北武汉人,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袁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