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陵墓石刻艺术探究

2010-08-15 00:44罗小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陵墓石刻墓碑

罗小波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 408100)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陵墓石刻艺术探究

罗小波

(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重庆 408100)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古陵墓石刻手艺精湛而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气息,墓碑样式多样,建筑造型内涵丰富,具有独到的艺术价值。

陵墓石刻;艺术价值;审美分析

渝东南地区,是重庆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区,该区域的五区县 (秀山、酉阳、彭水、黔江、石柱),不论从自然环境,还是从人文条件看,都是一个特色鲜明、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全市发展的大格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地理环境看:渝东南地区突伸于黔、湘、鄂三省,位于渝、鄂、湘、黔隆起的褶皱带山区。从人口构成看:这里总人口 298万,约为全市的 1/10,但 70%的人口是少数民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 93.1%,形成以渝东南、湘西、鄂西、黔东北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渝东南地区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区域。这里“人同族,民同俗,山同脉,水同源,自然禀赋相近,人文风情同习,经济水平相当”。特色鲜明、相对独立是这一区域的主要特征,因此,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渝东南地区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这一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加快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取向,举行隆重的丧葬仪式是土家、苗族历来的传统仪式和习俗,在渝东南地区,每当遇到家中的老人去世的时候,全村寨的人会放下手中的活计来帮助主人办一场热热闹闹的送葬仪式,借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是要去世的老人“高高兴兴”“上路”,所以大家要“热热闹闹送亡灵,欢欢喜喜办丧事”,这表现了渝东南少数民族人们豁达的生死观,从关注生命这一角度来重新审视整个丧葬文化可以看出其中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务实文化精神!陵墓建筑和雕刻艺术是在隆重的丧葬习俗下衍生而来的,生活在渝东南地区的土家人历来就有厚葬了老人后还要为其打造陵墓立碑铭志的传统。

作者在渝东南考察过一些具有代表的陵墓样式,从石刻艺术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明清时代的较有考察和探究价值,现代的主要是在以前的样式上机械化大量生产,没有大的样式改变,这主要是为了快速地适应现代农村农民的需要。以下从审美和实用工艺两方面来对一些陵墓的样式及装饰作一些浅析和初探。

一、陵墓石刻艺术的类别

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陵墓石雕艺术,具有相当浓厚的地方特点和民间艺术气息。题材丰富多样,主要是人物类居多,人物类主要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戏曲人物和仙佛神道,也有表现当地生活的舟桥房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渔樵耕读、歌舞娱乐及迎亲荣归等内容,装饰类的纹样主要为几何纹、图腾纹、山水云纹、动植物纹等,这些墓碑雕刻艺术所反应的内容涉及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和风俗民情方面,表达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人物类 在所有观察的墓碑石刻图案中,人物活动题材是表现得最多的一种,一般在碑帽正脊、戗脊、抬板等部位雕刻人物图案,所涉及的人物一般是贞孝男女、民间传说、帝王将相和神仙道人等。贞孝男女类题材,主要取材于“二十四孝”传统题材,赞颂敬老养亲的美德,故事通常是大孝感天、卧冰求鲤、扼虎救父、行佣供母等十几个故事;民间传说主要题材于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唐说岳、西游记、西厢记;神仙故事类的有八仙过海、麻姑献寿、刘海戏蟾、神仙菩萨等,还有民间民俗类的,如:迎亲图、渔樵耕读、岁寒三友、花灯歌舞、土家摆手舞和苗家跳花、老鼠嫁女以及比武竞技、踩歌堂和生产生活用具等一系列生产文化活动场面。

这些人物的造型比较写实,线条粗细均匀深度一致,有些经过夸张变形,追求艺术的真实感,有些较为写实中规中矩,如同一模本倒出,无论神仙道人还是文臣武将、童叟老妪和农夫仕女,他们的形象有的丰满,有的清瘦,有的威猛,有的娇弱,形态生动,情态各异。

(二)动植物类 这一类的图案主要分布在墓碑的匾额周围,多在碑柱侧壁、抱鼓等墓碑的主要构件位置出现,多以动物和植物花卉作装饰,种类繁多,其意蕴在于雕刻的飞禽走兽和与之搭配的奇花异草组合图案来表达的“福、禄、寿、僖、财”等寓意,墓雕中禽鸟走兽、花卉植物大多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吉祥动物与植物纹,动物有喜鹊、鸳鸯、仙鹤、蝙蝠、猴、虎、麒麟等,植物一般是梅兰竹菊等,这些动植物由浮雕石刻手法做成,相互组合成中国传统的主要图案,常见的有二龙戏珠、松鹤延年、五福(蝠 )择寿、喜上 (梅 )梢、百鸟朝凤等。

(三)几何纹样类 几何纹样在墓碑建筑中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具有很强的装饰感和强烈的节奏感,它在碑柱侧壁,匾额衬底及周围,门框左右和拦板上下等部位出现,用途颇多并有一定的寓意,形式多样繁简不一,主要有三角形、棱形、圆形和扇形,纹路有万字纹、古钱纹、如意和回形纹等,还有福字和寿字变形成的纹样。

(四)书法类 这个主要指碑刻的主文的字体和作品,石刻书法随处可见并书法字体不一、章法风格各异,主要的以明清民国书法楷书居多,能传达各时期信息,有进行书法研究的价值。

二、陵墓石刻艺术之墓碑样式

总体来说,在渝东南五个县土家族苗族的墓葬习俗中,除了整个陵墓的样式有些相似以外,主要的不同在于墓碑型制的多样变化,墓碑是石刻艺术的综合表现,在建筑样式之下,有石刻艺术独特的意义,归纳起来有三类,即单一结构的、组合型和复合型结构的。在民间墓碑建筑中较为广泛运用并且现存较多的是单一结构类,这一类的特点一般只在碑座上竖一块碑板即可,造型简单,结构单一,只有简单雕刻工整的文字和造型简单的万字形回形纹样作装饰,建造耗资金不高,属于一般农村家庭采用,其形式代表有单体签字碑、单体猪槽碑、单体令牌碑和立柱碑。组合型的墓碑结构要复杂些,由柱、间、层构成的组合结构墓碑,有碑顶、碑帽、乐堂、乐堂柱、衬鼓、抬板、碑版、左右碑柱外加左右抱鼓和座子组成,组合结构的墓碑横有开间,竖有楼层,墓碑的横开间是根据底层碑版数量,从横的方面分为单间组合和多间组合,纹样刻在左右碑柱、乐堂柱等面上,民间的主要有两柱一开间,只一块碑版,三柱两开间,多为合葬坟,墓碑也简单,在黔江、酉阳、彭水使用比较普遍。最后的种类是复合型建筑,这类墓碑的艺术价值较高,规模大,碑体多,结构复杂,往往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如拜台、望柱、石凳、石兽、墓庐、墓志碑和院墙等,这类墓碑可以归纳为四类,即联体复合式、庭院复合式、牌坊复合式和楼阁符合式。总之复合式碑体建筑造型奇特,装饰内容丰富,雕刻工艺精湛,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陵墓石刻艺术之建筑样式

武陵山系乌江流域的地形地貌为渝东南的土家族苗族人民的陵墓建筑提供了场所,民间的匠人依照传统的风水观念,把囫囵的巨石切割成条状和不一样造型的碑柱和碑板,刻上龙凤、麒麟或者各种纹样的基石进行样式的搭建。根据这里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规划和建造,使其陵墓的空间与自然地势相互交融,十分协调,墓碑的主体十分突出,石刻的工艺水平较高,整个造型精美气势宏观,注意了局部与整体、局部之间的彼此协调,从形体上、轮廓上和层次上都给人美的享受,每一座碑体均以墓主姓氏至碑顶为中轴线向两翼展开,讲究左右平衡对称,特别是碑顶的造型,整个结构疏密有致,平衡对称,局部雕刻想象丰富,匠心独具,墓碑的高矮、宽窄和形式必须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突出“物顺自然”的传统观念。

四、墓雕石刻艺术的价值

民间石匠艺人们纯熟利落的刀法,刚柔相济的刀功,驰骋在坚硬的石料上,曲伸自如刻画准确无误,所雕的对象无论罗汉神仙、龙凤鹿象还是云纹花草等,远观清晰近看逼真,千姿白态、变化多端。其雕刻风格又因人而异,各具特色。有的雕刻细致富有装饰味,有的简练纯朴粗犷豪放,颇有浪漫色彩,充分体现了民间雕刻艺人们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创作姿态和高深造诣,民间石匠艺人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无穷的创作技巧达到真中蓄幻、幻中见意的艺术境界,使得一幅幅或一件件作品更具生动性和艺术性。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陵墓石刻艺术反映的是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对此进行研究也是对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手工艺术及文化艺术的保护。

[1]余继平.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 [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

[2]乌江流域民族民间手工文化研究文集 [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

J292.21

A

1003-8078(2010)05-069-02

2010-09-13

罗小波 (1973-),男,重庆黔江人,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陵墓石刻墓碑
西狭颂摩崖石刻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本书
跟踪导练(二)5
古代陵墓中的防盗机关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清明
金字塔不都是陵墓
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