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背影》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0-08-15 00:44:26佳木斯市郊区敖其中学邵连香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0年10期
关键词:内心世界父爱背影

✿佳木斯市郊区敖其中学 邵连香

《背影》(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是朱自清所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表现了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人,当走近他们时,你会发现他们的真诚、善良、淳朴。所以结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我确定如下情感教学目标与重点: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间的感情;体会关键语句表现出的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其实对于这篇贴近实际生活的文章,要让学生挖掘课文主题很容易,读完课文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但要让学生进一步品析文章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则都分析不到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我想在课堂上没有调动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关键,如果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文章语言中所表现的感情学生就会理解得更真实透彻。

·歌曲营造氛围

引入文章时,如果开篇直接点题或由具体事例引入,学生会无动于衷,在这个基础上朗读课文是体会不到文章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的。所以我以《父亲》这首歌导入,既有声音旋律,又有歌词,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体会父爱。当生活中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时,我导入朱自清写的《背影》,这样就为下文的分析讲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作者是如何通过背影表现文章主旨的

在这个问题提出后,重点是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来理解文章的主旨。

师:什么时候的背影?

生:火车站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师:难道作者以前没见过父亲的背影吗?

生:见过,只是印象不深刻。

师:为什么这次印象如此深呢?

生: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穿铁道、爬月台不容易。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师:父亲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送我并给我买橘子的?

生:父亲没有了工作,祖母去世的情况下送我的。

师:父亲这时心情如何呢?

生:一定是很沮丧的,工作没了,祖母去世,家境破败。

师:如果在你心情不好时,你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吗?

生:我一定不会,因为我想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

师:那父亲心情这么糟为什么还要坚持送我呢?

生:父亲对我不放心。

问到这里,学生已经能够理解父亲此时的内心情感,心情不好,却把痛苦埋在内心,不表现出来,而且要亲自送儿子。这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其实父亲对“我”不放心只是表面,而真正实质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正因为这一点,怎能不让作者感动呢?这时映入眼帘的是父亲的背影。作者通过背影理解了父亲,同时也理解了背影中所凝聚的父爱。现在父亲不在了,又怎能不让作者思念?越是思念,父亲的背影越是记忆犹新,学生进而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在提问过程中,学生的情感逐渐被调动起来。在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理解到背影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时,学生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情感建立起来了,理解文章主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所表现的父爱是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才理解的,其实父爱并不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父爱的理解,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表现父爱的事例,就加深。有的学生答:如“父亲起早给我做早饭”“父亲给我修自行车”“父亲拥抱我”“有病时给我喂吃的”,等等。这时学生不仅理解了作者的父亲,同时也理解了自己的父亲,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如何理解作者对父亲的前后变化

在分析完上面的问题之后,抛出这个问题,应该是水到渠成,因为学生这时不仅深入到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也深入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原来不让父亲送,甚至在父亲嘱托茶房时,我还暗自笑他迂。这都是没有真正体会父爱的原因,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如果学生没有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是不会理解到作者对父亲的前后变化的。所以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在语文课上应利用各种可行条件,形成情感共鸣,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作家往往是在情感冲动下进行创作的,他们给笔下的情景、事物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而初中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内容与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参与和调节,否则达不到情感教学的目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呢?

一、设情境,调动情感

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可适当设置一些情境,先让学生走进情境,从情感上有一定的触动,把学生情感调动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文章的分析讲解,不需过多的语言,教师只需适当引导,逐渐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与文章产生共鸣,并与文章中的人物同休戚,共悲欢,陶醉其中。进而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教学目的。

二、品词句,把握情感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因为关键词句的分析与文章的主题是相结合的,而把握住这些关键词句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让学生把握到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自然也就更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主题。

三、联实际,体会情感

要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只靠文章的表面内容是达不到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抓住机会联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深有体会,这样就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引起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加深情感体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握教学的情感因素,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就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情感世界,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内心世界父爱背影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 21:25:47
父爱
中外文摘(2021年19期)2021-11-05 07:44:08
两个背影
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6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 08:22:10
背影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10
背影
当代工人(2020年12期)2020-07-23 11:44:04
王志惠:用拼布“画”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流行色(2020年9期)2020-07-16 08:08:56
父爱如山
华人时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44
问解民族舞 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风采童装(2018年1期)2018-04-12 02:05:10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