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雪梅
(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河北 沧州 061001)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每年都面临的周期性的读者培训工作,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新生入馆教育,使学生尽快熟悉和有效利用图书馆,在日后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其信息能力,直至受益终生。
事实上,大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与图书馆接触较少,只有感性的认识。入学后,新生对本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典藏、馆藏的布局、图书馆的职能部门、基于网络的新型资源与服务,以及如何借阅所需文献资料,怎样咨询等诸多问题感到无从下手。通过入馆教育,能够让新生读者对以上问题进行简单的了解,激发其利用图书馆的热情,有助于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图书馆和网络也就成为他们最好的助手。图书馆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鉴别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并逐步提高其信息能力。
通过入馆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自觉承担读者的义务,如按期借、还图书,合理利用馆藏等,并且能够根据借阅流程、使用规则获得自己所需文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简单重复性劳动,使其有更多时间去改善管理服务水平,比如解答读者咨询、维护借阅秩序等[1]。
诸多学校都规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比如一周或两周之内对所有新生进行分批次的授课。高强度的工作量,加上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导致入馆教育的内容非常简单,通常只有简介式的讲解,使入馆教育课流于形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些来自城市的学生曾接触过图书馆或图书自购超市,有的已经拥有使用网络资源的技能,因此他们对入馆教育不屑一顾。当校内活动与入馆教育相冲突时,一些学生往往会放弃入馆教育,参加了入馆教育的学生也是心猿意马,应付了事。
主管学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图书馆要重视入馆教育,做好引导与宣传工作。必要时,可以对新生读者进行考勤管理,或者通过考核来提高他们对入馆教育的重视。应使学生认识到,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通过入馆教育可使其更好地利用馆藏文献,促进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3.2.1 入馆教育的内容
包括图书馆概况、部门设置及功能、文献典藏、规章制度、图书分类排架规则、借还流程、OPAC及数字资源检索原理及检索方法与技巧、本馆电子资源的利用技巧与策略等,还应针对各系、各专业的特点和新生的心理,把与其专业知识相关联的一些文献与服务做简单介绍,以提高其对入馆教育课的兴趣。
3.2.2 入馆教育的途径
1)发放《入馆指南》。在新生入学后,发放图书馆根据自己馆的具体情况编写的《入馆指南》,确保人手一册,使学生一入校就对入馆教育具有足够的认识。
2)进行参观培训。通过《入馆指南》使新生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感性认识,而通过实地参观使读者对图书馆有了最直接的认识。参观过程中,可介绍图书馆的基本情况,这样在以后的培训课上可以提高学生听课质量。
3)进行专门培训。在新生对图书馆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可以通过文献检索课或培训班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本馆规章制度、图书分类情况等,重点介绍 OPAC的使用方法及电子阅览室的使用情况、本馆电子资源的基本情况及数字资源检索原理及检索方法与技巧[2]。最后还要要求学生爱护图书,严格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培训完成后可以对读者进行考核,以强化入馆教育效果。
4)通过网络强化入馆教育。可把入馆教育宣传片和各种专题讲座的课件传到图书馆主页上,让读者能够随时远程学习。通过网上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在相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加强了对理论知识和检索方法的理解。此外,课件应附有自我测试练习,以考核读者对入馆教育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为了能实时解决读者的问题,提高馆员与读者的互动性,在图书馆网页上生成链接,如:读者留言、在线咨询等,这样既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又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3]。
首先,应做好授课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工作,选派既有丰富的图书馆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并且乐于承担此项工作的工作人员担任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可以与专任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捕捉住学生的心理,让读者有被动变为主动。其次,馆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为读者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馆员要热爱图书馆事业,以“读者第一”为宗旨,对读者要热情、耐心、细心、关心,尽可能满足读者的需求,还要文明着装、讲文明用语,努力创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1]马亮文.大学新生入馆教育初探 [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
[2]马桂艳.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模式研究 [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胡舒莉.对高校新生入馆教育的审视 [J].图书馆学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