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裕涛,张 晶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40)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隐喻才可能产生。孤立的词不可能成为隐喻。法国语言哲学家保罗曾经指出“词典中找不到隐喻”。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里的隐喻不可避免地带有本社会的文化烙印。作为译者应对隐喻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状况和他们对某一文化现象或意境的认识水平进行评估。只有这样,原文中的文化隐喻才能够被译者有效准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传统语言学家认为隐喻 ( Metaphor)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修辞学中的一种辞格。它经历了从隐喻对比理论到隐喻替代理论再到隐喻互动理论的更替过程。直至 20世纪 70年代语言界对隐喻有了全新的认识。当代的认知语言学家们把隐喻从语言层面提到思维的认知层面上。Lakoffa Mp;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存在语言、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隐喻的语言表现方式产生于隐喻性的思想过程中。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始于自身的经验。从近到远,从具体到抽象,隐喻的思维是人们对事物统一的、系统的认知方式。人类是通过隐喻思维扩大语言系统的,因为它总是以一种已知的具体的领域去映射一种未知的相似和抽象的领域,从而促进了隐喻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往往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它对人类系统有序地认识客观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Hu Mboldt)指出:语言是自我的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 (陈德鸿等,2000:157)。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离开特定的文化,任何语言都充满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风土人情、传统习惯,而且也透视着该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所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映象 (孙致礼,2003:121)。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互为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纽马克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语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其形象,要么对其进行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隐喻在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了。”(2001:113)这段话高度概括了隐喻翻译复杂的特性,浓缩了整个语言的翻译规律。隐喻是一种常见而奇特的语言现象,它涉及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许多方面,是个较复杂的问题。从表面上看,隐喻句体现的是语言的美感,其实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作者或说话者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鉴赏水平、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等等。在翻译中能否处理好这个语言现象对于忠实地、全面地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话语信息是个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因此,翻译隐喻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隐喻能否保全;喻体形象如何传达,是转换还是放弃;辞格如何表现;如何确保喻义明确等等。
尽管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大开放,然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因为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译者却不得不舍弃异化的翻译策略,依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范对原文采用归化处理,使译文达到语用等效,从而有效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虽然归化策略的运用,有时实属无奈之举,却也用之有道,用的合情合理。
1.源于地理文化的隐喻
英语文化隐喻表达中有 To carry coals toNewcastle.如果采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成运煤到纽卡斯尔。中国人对该句话不会产生任何的多余想象,那就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然而英国人对此句话的使用却是一种文化隐喻现象。纽卡斯尔是英国的产煤中心,该表达方式喻指多此一举,因此再将此句译成中文的时候,不得不抹平原句的隐喻智慧,而将其直接译为多此一举,作为译者,当然不能要求每个译文的读者都熟知纽卡斯尔的地理常识。
2.源于文化人物的隐喻
文化人物,在此处指的是那些在各自文化中有深刻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角色等。比如汉语中有这样的句子“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此举言简意赅,表达生动,用一个人名就将东北人的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如果将其英译为 All the people in Northeast China are Leifeng.英语读者肯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雷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热心助人。而在西方,知道雷锋,并熟悉雷锋精神的人却并不多,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也只能中规中矩地将其翻译成 All the people in Northeast China are kind and war M2hearted.以此来弥补译文读者的文化缺失。再比如说,在英语中有这样的句子,I aMnot hal Mlet.如果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其直译为“我不是哈姆雷特”,恐怕也不能准确传递原文旨意,不如将其归化为“我可不是优柔寡断的人”。再比如说曹操,曹操到。普遍认可的译文为:Talk of the devil and hewill appear.曹操在中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但译语读者对这一信息并不熟悉,如果译为 Talk of Caocao and he will appear,译语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
3.源于社会文化的隐喻
英语句 you chicken约定俗成地具有“胆小鬼”的意思,而在汉语文化中则不具有这种喻意,在汉语文化表“胆小”的喻意的动物是“老鼠”,如我们常说“胆小如鼠”。汉语文化中的“哈巴狗”常有“巴结奉承,讨好拍马”的贬义,在英语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喻意。将一种文化中的形象比喻转化为目标语中相对应的已有的形象比喻。例如:a rat in the hole(瓮中之鳖 ),a drownedcat(落汤鸡 ),the apple of oneπs head(掌上明珠 )。再比如 :(8)IπMtoo old a dog to learn new tricks.(我已七老八十了,学不会新花样了)。英语国家把狗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而中国人则常以狗比喻趋炎附势而又未能得势者,此处也是归化翻译策略运用的一个典型范例。
4.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
汉语中的“借花献佛”、“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和英语中的“Every Man Must carry hisown cros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体现了英汉两种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他们在表达隐喻思维时蕴涵了各自信仰的宗教含义。英语习语“as poor as achurch Mouse”,英语民族是一个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他们对教堂及其相关知识非常熟悉,所以他们能形象地把一贫如洗比喻成 a church Mouse.而汉语民族历来以农耕为主,他们以“一贫如洗”或“一贫如土”来比喻相同的内容。再比如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 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办事公道。)英国伊利莎白女王时期,天主教徒反对政府,按天主教仪,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新教为了忠于政府,拒履这一仪式,eat no fish转而取得了“忠诚”之意;play the ga Me原意为“规规矩矩地比赛”,后转义为“行为光明正大”。当涉及这样独特文化现象时,译者只有舍弃原文形象,归化译出真正的喻义,才能使译文读者明确原文话语信息。
人类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共性特征及对相同物质世界的认识使英汉语言中的文化隐喻表达方式有其相似的一面。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和语言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用上所受的制约也有许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由于文化隐喻理解的偏差而出现的翻译失误比比皆是。因此,译者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隐喻认知能力,从而不断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1]Lakoff,Georgea Mp;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New Mark,P.A.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Richards,I.A.The Philosophyof Rhetoric[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 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0.
[5]尧文群.中英认知差异与英语隐喻汉译[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6).
[6]刘振前.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7]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