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浩
(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探析*
汪 浩
(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当然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应实行教学内容的专题化,增强课程的时代感;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推行多媒体教学手段下立体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当然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载体,为此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理论认知层面,帮助学生搭建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知识架构;在思想意识层面,帮助学生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帮助大学生提高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的能力;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并巩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忠诚感、对民族与国家事业的责任感。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概论”课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1]本文结合亲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三个维度探讨“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增强。
按照教育部的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概论”全国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这本教材无论在版式设计还是在内容编排上都独具匠心,仅从“时代性强”这点来说就非常突出:2007年1月出版至今,书名根据需要进行了修改,由原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更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同时编写组在2008年1月对教材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订。2008年8月随着课程名称的调整又进行了一次修订,并且在2009年3月份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小的修订和更正。[2]这样频繁的修订,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性的特点。
以往的“概论课”教学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要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把注意力集中在引经据典上,引不起学生兴趣;要么过于强调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把所有的理论内容都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问题,使教学简单化、庸俗化,同样吸引不了学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庞大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在教学上首先要坚持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线,把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四大板块。
第一部分,从宏观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三大理论成果。以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为中心,阐述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历史进程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历史地位。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毛择东思想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理论的内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也是毛泽东思想中非常独特,又不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揉合在一起的内容。这样单列,可以充分认识毛泽东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方面进行的原创性理论成果的重大意义。
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其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内容较多,应以社会矛盾运行的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展开。具体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理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祖国统一与外交政策、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理论等。这部分内容全面阐述“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三大理论成果的有机统一和一脉相承在这部分中体现的最为充分和完整。
第四部分,集中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之中的党的思想路线。一是包括思想路线的确立和重新确立,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二是要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在继续着,只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3]
其次,在教学上,要坚持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板块式专题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交流等形式,收集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在每一个专题教学中集中加以解决。[3]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既注意了本门课程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又注意了课程的现实性,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理论认知、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学生非常欢迎。
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互补性,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教学效果,是“概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材料进课堂,是“概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案例材料,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三大步骤:首先,教师收集、整理与编写案例;其次,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和总结。其中,编写案例最为关键。选择的案例材料一定要典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4]这种方法引入“概论课”教学之中,既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遵循课堂教学规律的内在要求。案例教学不同于课堂举例,它往往包含了更大容量的问题并具有更深刻的启发作用。[5]案例中只给情况、问题、条件,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因而,这是一种感染力与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具体内容,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设置一些真实或虚拟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觉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实现教学目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概论课”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方法,一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扮演或体验不同的角色,给了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和追求新颖刺激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打破“概论课”传统教学方法单一的局面,实现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6]由于情景教学的内容、形式及取材不再是刻板艰涩的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和逻辑演绎,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景观以及真切实在的亲身体验,因此,这种教学形式可以达到思想理论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学境界。
(三)发现教学法
发现法源于布鲁纳。关于教与学,布鲁纳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结合“概论课”教学,笔者认为,为了发现知识,提倡读讲答评法;为了发现材料,提倡查阅资料法;为了发现伟人的思考过程,提倡研读原著法。
首先,读讲答评法:发现知识。这一方法是指在“概论课”理论教学中,先由主讲学生读透教材、讲解教材,然后主讲学生回答来自同学或老师的提问;同时,其他同学也可参与回答问题的讨论中来;最后由老师来进行重点难点的点评。实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要预习、研读、思考,要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或回答问题,老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才有可能进行有的放矢的点评。[7]同时老师要把握重点、突出难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查阅资料法:发现材料。在学生掌握第一种方法以后,为了使主讲学生讲解得生动活泼,就可以运用资料查阅法。具体做法是,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要讲解的理论部分,查阅相关学术书籍与论文资料,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进行论述讲解,并提出自己的分析与看法。相关材料很多,如一方面有记录社会生活实际的案例,另一方面还有理论性的阐述;而理论性的阐述又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专著与论文;材料还可以分为文本的、声音的、图像的,或多媒体的。[7]事实上,学生会因此发掘出一个非常丰富的材料视域。
最后,研读原著法:发现伟人的思考过程。“原著导读”可用多种方式来实施:一是教师预先选择有代表性的著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找原文阅读,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详细讲解;二是由教师把著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课后阅读并找出其中的观点、方法,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介绍、交流,教师随后进行总结;三是以班级为单位,由教师给所任课班级的学生布置原著,由学生课后去找原文进行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4]概论课”普遍是大班上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第三种方式进行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法
社会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参观学习,访问调查,掌握大量的相关信息和第一手资料,获得思想体验和情感体验,从书本知识返回到实践经验,不仅对于某些理论要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某种感性认识。[8]实践的具体形式主要有:(1)参观访问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参观国有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私营企业,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科技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参观访问革命圣地和革命老区,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信念;(4)参观游览历史遗址和文物古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感情。
所谓立体化、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整个教育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人文化。它能让教育系统的各种资源更加丰富,教育渠道更加多样化,教育方式更加活泼而有效。在“概论课”中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的熏陶。[9]
首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把课件做得精美些。当然,课件的设计也要恰当,不能文字太多,也不能太花哨。如果课件过分追求形式和色彩,也可能会喧宾夺主,使学生忙于做笔记或兴奋点在课件图片上而没有听清楚教师所讲的内容,这样就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
其次,精心选择影视作品辅助教学。现在,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政论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专题片都比较多,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影视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生动性,都是非常有益的。这需要教师广泛地搜集并精心选择。笔者认为,两节课中平均有15分钟左右的放映时间是合适的,或者在课前放,为讲课做铺垫,便于讲课中引述;或者在讲课过程中放,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或者在课后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形象直观的了解。[10]只要影视作品的选择与授课内容紧密相联,讲课中做必要的解释说明,或进行讨论,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再次,开设网上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开设网上课堂,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在学院的支持下,我们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建立了本课程的教学网站,将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课程习题库、教学拓展资源等材料上网开放,让学生既能够在课下浏览,也可与教师互动。[10]这实际上也是教学资料数据库,教师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及时更新有关内容,利用网上论坛,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疑释惑,受到学生欢迎。
最后,在课件的讲授过程中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回答。比如,导论这一讲里,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向学生提出“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国革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呢?”“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9]这样的一些问题是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来,与每一讲讲授完成后所提出的思考题有不同的作用,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师生问答,加强互动,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感染力。
“概论课”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必修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贯彻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坚持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坚持课程的现实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立体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1]李冉.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
[2]陈华.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学院学报,2010(2).
[3]漆志平,银锋.《概论》课教学内容主线构建研究[J].世纪桥,2008(1).
[4]黄德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5).
[5]李玉超.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
[6]冯霞.情景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为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5).
[7]何则阴,胡漫漫,薛姗.论发现法在大学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与尝试——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8]邓姗.实践教学环节视角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黑龙江教育,2009(11).
[9]刘燕,罗永宽,刘新华.“概论课”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下的立体化与人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3).
[10]王炳林.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做法与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0).
Abstract:It is an impo rtant mission fo 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foster and raise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the theoretical class in ideology an politics is themain app roach to achieve the goal.In order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 in teaching an Im portant Introduction to M ao Zedong Thought,Deng X iaoping Theory and“Three representatives”,w e should reform the teaching content,adop tmodel lectureson special topics,w hich is an importantmeasure in emphasizing teaching effect;reform teaching method by using versatile teaching method,w hich is an important app roach to creative teaching models;p romote multi-media teaching w ith humanist teaching,w hich is an impo rtant link in upgrading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Im portant Introduction to M ao 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 Theory and“Three representatives”;effect;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teaching mode
[责任编辑 杨 敏]
Emphasizing the Effect in Teaching an Important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Deng Xiaoping Theory and“Three Representatives”
WANG Hao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Huzhou Teachers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G648
A
1009-1734(2010)06-0124-04
2010-10-17
湖州师范学院高教研究所2010年度课题(JY28009)的研究成果。
汪浩,讲师,硕士。从事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