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花神刘阿斗:大智若愚,明智之君——为后主刘禅正名

2010-08-15 00:45
衡水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阿斗刘备诸葛亮

江 宝 才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中原花神刘阿斗:大智若愚,明智之君
——为后主刘禅正名

江 宝 才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刘阿斗即刘禅,后人多评价其为昏庸无能之君。其实,刘阿斗是大智若愚的明智之君。他少年临危受命,实施了“无为”而大有所为的方略,与诸葛亮演绎了一段明君贤相的千古绝配。他的降魏顺应了统一大局,是大智若愚,并多行善事。“乐不思蜀”是由当时历史背景决定的刘禅的明智之举。其“花神”地位对后世阿斗寨地方花卉产业发展的影响至今犹存。

花神;刘阿斗;明智之君;“乐不思蜀”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可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大名刘禅,小名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代皇帝,人称后主。大家都熟悉的成语“乐不思蜀”、俗话“扶不起的刘阿斗”、“刘备摔孩子,不得人心”等等,都与他有关。对阿斗这个人的评价,许多人以及见于书籍的文字都认为他平庸、无能;还有人认为他无气节,可耻。而笔者却不这样看。前不久笔者到河南鹤壁考察了阿斗寨古迹。阿斗寨的石质门上刻着“中山寨”字样,据学者研究认为,这 3个字是阿斗的手迹。在阿斗寨的遗址上,有一方以前蜀村名义树立的“阿斗寨碑”。碑不高不大,朴实无华,文字也很是简约,而其中说阿斗“大智若愚,多行善事”,并称他为“花神”,发人深思,和笔者的看法产生了共鸣。于是,笔者通过广泛查阅资料撰写此文,以期为刘阿斗正名。

一、少年天子,临危受命

公元 223年春,阿斗受父亲刘备临终之命,成为蜀汉皇帝。这是在一个偏僻弱小国家的困难、危机时期,接任了一个很不好干的角色。

第一,当时魏国拥有广大的中原和西北地区,民多兵强,处于优势、主动地位;吴国则占有广大而富庶的江南地区,据长江之险,立足稳定,也比较强大;而蜀国,据有蜀地的时间短,地域偏僻、狭小,人力和财力资源也较弱,在逐鹿中原的斗争中,相对处于弱势。

第二,最为严峻的是,在阿斗即位之前,刘备当政的蜀国,连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军事失败。一是关羽不顾东和孙吴的战略国策,感情用事,激怒吴主孙权;另一方面却又对孙吴时刻侍机夺回荆州的企图疏于防范,仓促向曹魏开战,不但败走麦城,丢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失掉了对蜀国来说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荆州,损失惨重。二是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置国家大局于不顾,亲率数万主力部队,劳师远征东吴。结果是轻率布阵,被吴将陆逊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使本来就弱小的蜀国军力、国力遭到重创,元气大伤。

第三,正是在这样的败军之际、危难之急,愧病交加、不久人世的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白帝城永安宫,遗命把蜀国皇帝的重担传给了刘阿斗。而此时的阿斗只有16岁,让一个少年来挑起蜀国皇帝的重任,太为难他了,实在有不堪承受之重。于是刘备决定托孤于诸葛亮。刘备下了两道遗令:其一,授命于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二,让阿斗和他的弟兄们“父事丞相”诸葛亮。于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危难的时刻,少年皇帝刘阿斗和丞相诸葛亮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既是君臣,又如父子。为君却如子,为臣却如父,这样的角色对阿斗和诸葛亮来说,都是一个很不容易处理的难题。那么,阿斗和诸葛亮是怎样来续写往后这一段历史的呢?

二、明君贤相,千古绝配

少年皇帝刘阿斗与丞相诸葛亮如何相处,关系着蜀国的命运、三国的历史走向,也是在书写他们各自的历史形象。纵观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历史,相比于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君臣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阿斗是明智之君,知人善任;诸葛亮是贤能之相,尽心辅佐。二人相补相成,和谐共事,名垂史册,古今罕见,可谓千古绝配。

(一)明智之举:“无为” 而大有作为

何谓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阿斗首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没有从政的资历和经验,更没有在乱世中纵横捭阖的雄才大略,无力担当亲自统率群臣、指挥千军万马、驾驭全局的大任;而同时,阿斗又有知人之智,他对父亲交代给他的辅政大臣、当过他老师的诸葛亮的道德、人品、治国才能,可谓了解甚深,深信不疑。在接受父命、登上皇帝之位后,阿斗立即决定“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并明确宣布:“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这样简单、明了、根本性的定位,可谓高屋建瓴,充分显示了他的明智和度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是授予全权。首先,封亮为武乡侯。武乡县在山东琅琊,是诸葛亮的故乡,当时的琅琊不在蜀国管辖范围之内,这是一种虚封,这在当时来讲,是一种很尊崇的荣誉。其次,开府治事。所谓开府治事,始于汉朝初年,就是丞相、大将军之类的高级官员自己建立一整套办事机构,拥有相对独立于皇权的丞相或大将军之权,这是出于皇帝的高度信任和需要。刘备建国称帝后,封诸葛亮为丞相,但不开府,是有所保留的。而阿斗让诸葛亮开府,明显比刘备更上一层楼。第三,让诸葛亮领任益州牧。益州牧在名义上说是个地方官,但蜀汉政权的地盘基本上就是益州。这就是说阿斗把蜀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军政大权全部地交给了诸葛亮。这是完全的信任,没有丝毫的保留。

二是自己放手,让诸葛亮充分地用权。这是最重要、最关键、最值得书写的一笔。作为皇帝的阿斗充分信任,完全放手,让诸葛亮把从中央到地方、从军队到行政的事全都管起来。他自己只管祭祀天、地、祖宗之类的事。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是无能、不作为、不负责任。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高明的领导思想、领导艺术,很得老子“无为”思想的精髓。最好的领导就是既不领,也不导,像没有,像看不见似的,一切事都由丞相决策做主。对于一个封建专制国家的皇帝来说,这种无为而治是极难实行、极其罕见的。其关键有二,缺一不可:有一个心里明白;有一个忠心耿耿、有治国方略。正是在阿斗这样一个“无为”领导造就的大空间、大舞台上,诸葛亮的才能、道德、人格魅力才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淋漓尽致的展现,从而成就了诸葛亮这位近于完美、声誉最好、历代敬仰的有“千古一相”美誉的贤相。这正是阿斗“无为”而大有作为的最大亮点、最大功绩。国君阿斗对丞相实行“无为”式领导,但绝不可以没有领导。阿斗也不是什么都不管。“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祭祀大典,非常隆重,必须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能由辅政大臣包办代替。

刘备在发挥诸葛亮的作用上不如阿斗,有所保留。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阻,轻率地亲自率领大军远征东吴,大败而归。事后,诸葛亮曾非常遗憾地感叹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法正传》)清初思想家、学者王夫之就指出:刘备信用诸葛亮,不如信用关羽,甚至不如孙权之信用诸葛瑾。

至于临终托孤,当时刘备对诸葛亮说了这么几句极为重要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对这番话,人们有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刘备的肺腑之言,是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但也有人认为,是刘备在玩弄权术,是在“试其忠心”,而意在“断其后路”。笔者则认为这两种意思兼而有之。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当时,刘备自知不久人世,而在他手下再也找不到比诸葛亮更好、更合适的人来了,所以让诸葛亮辅政是唯一、正确的抉择,说明刘备很有眼光,也是出于真情实意。但同时,其中也透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担心与疑虑。陈寿的史书《三国志》是这样记述诸葛亮的反映的:“亮涕泣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而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是:“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叩头流血。”写诸葛既感激,又惊吓,又惶恐的心态、表情,可谓淋漓尽致,比《三国志》更为真实、入情入理。可见,如果是刘备一直领导诸葛亮,那么诸葛亮肯定会小心得多,甚至束手束脚,施展不开,他的光彩就会大打折扣了。

三是生前身后,始终如一。诸葛亮的去世,对蜀国、对阿斗来说都是极大的打击。他数度昏厥,在哀悼诸葛亮的诏策中说:“朕用伤悼,肝心若裂。”这确是阿斗的真情实意。他赠授诸葛亮武乡侯印绶,上谥号“忠武”,这是很高的褒奖和评价。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在诸葛亮去世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阿斗所推行的依然是诸葛亮生前的路线和政策,他先后任命的两个担任丞相职务的人,正是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两个接班人蒋琬和费袆;诸葛亮最倚重的大将姜维,也一直得到阿斗的重用,担任军队统帅。这充分说明,阿斗对他的这位“相父”诸葛亮的尊崇一如既往。阿斗在皇位共41年,在三国诸皇帝中,是当政时间最长的一个;就是从秦至清的所有皇帝中,比他当政更长的也不多见。应该说这也是阿斗与诸葛亮精诚合作的成果之一。

也许有人会说,阿斗在为诸葛亮立祠建庙问题上不积极,是相当被动的,这和上述论断岂不是相互矛盾吗?笔者认为,不矛盾。诸葛亮治蜀有功、有恩,蜀人很是敬佩、感激、怀念。诸葛去世后,蜀国官吏、百姓要求为他在成都建立祠堂,进行祭祀,但阿斗不许。人们不满,又无可奈何,只好在路边、田野点纸、烧香进行祭奠,多少年连绵不断。迫于强烈而持久的舆论压力,30年后的公元263年,阿斗才颁令在诸葛亮去世之地的陕西勉县为诸葛亮立祠。为什么不立在成都?是因为所谓“逼陵”问题。这里所说的“陵”,就是先主刘备的墓(惠陵)和庙(昭烈)。阿斗不同意在成都为诸葛亮立祠,是担心作为臣子的诸葛亮的祠庙的声望、名气过高、过大,使刘备的惠陵、昭烈庙的声望、名气受到影响、损害。这当然是出于阿斗的私心,虽不足取,但从他当时所处的地位——当朝皇帝来讲,认为臣不能压君,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只是个特殊的例外,不应该影响他和诸葛亮关系的评价。这件事倒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说明阿斗一点也不糊涂,而是相当聪明,很有远见,他的担心、预见后来果然成为现实。在过了若干年之后,最晚到唐朝,刘备的昭烈庙就同诸葛祠合而为一,成为一体了。但人们已只称丞相祠堂、或诸葛祠堂,而不称先主或昭烈庙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大诗人杜甫的诗就是明证。

(二)完美偶像诸葛亮,万古云霄一羽毛

从秦始皇开始,到清王朝灭亡,在中国长达 2 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曾产生过300多个皇帝,宰(丞)相上千人。在这么多的宰相中,有不少名垂史册、非常杰出的人物,而诸葛亮就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典范。

其一,他是个读书人,处于国家分裂、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的乱世;身为布衣,却心忧天下,志在汉室(中国)的统一和振兴。

其二,他高瞻远瞩,有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能。在刘备奋斗半生仍茫然无路之际,他为刘备集团运筹帷幄,制定了夺取并建立荆州和益州根据地以及东联孙吴、北据曹魏、伺机北伐的正确战略决策和发展规划;并助刘实施、建立了蜀国。

其三,他身居相父高位,辅佐弱势皇帝阿斗,忠心耿耿,没有个人野心。大权在握,而清廉自律,不占不贪,终其一生,“内无余帛,外无赢财”。他勤于国事,宵衣旰食,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国而鞠躬尽瘁,死在率师北伐的前线。临终遗命:就地“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多么平凡、高尚而伟大!

其四,公正严明,依法治国,成效卓著。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是这样评价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治,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惩罚);善无微而不赏,恶无微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以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凌弱,风化肃然。” 多么杰出的才干,多么严明公正的法纪政策,多么良好的政绩。

其五,他不但立德、立功,而且立言。他有文集传世,其《出师表》作为名文,被选入《古文观止》、现代中学教材,可谓流传千古;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淡泊无以名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句,成为格言、座右铭,感动、激励过许许多多志士、后人。宋朝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行军过南阳武侯祠,更深雨夜,秉烛细观祠前石刻《出师表》,触及自己的心事,“泪下如雨,竟不成眠,挥涕走笔”,把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倾情挥洒书写一遍,成为千古名帖;我们的上届总理朱镕基在记者招待大会上满怀激情,铿锵陈词,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自己的就职誓言。这是多么悠久、巨大的影响啊!

作为丞相的诸葛亮,统理的是一个小国、弱国,一生致力于辅佐刘备和阿斗、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业,但并没有建立起什么赫赫伟业;六出祁山,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只活了54岁,英年早逝。但是,他的才能,特别是他的品德、精神、人格魅力却得到了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近乎完美的展现:在最高统治者眼中,他是忠臣;在士大夫、官吏心目中,他是楷模;知识分子认为他是代表、榜样;广大人民群众看来,他是好官、清官。特别罕见的是,连被他惩办、处分过的人,甚至他的敌人都非常敬重他。诸葛亮按律挥泪斩马谡,却厚待他的家属、子女;既执法如铁,又极富人情味,使马谡甘心赴死,毫无怨言。《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之父系蜀国官员,因过失被诸葛亮处分,但陈寿在书中对诸葛亮给于了非常之高的评价。诸葛亮的主要敌手魏军统帅司马懿称赞他是个“奇才”;魏国大将钟会统兵伐蜀,途经定军山,亲自到诸葛祠庙拜祭,并下令严禁士兵上诸葛亮墓地及其附近采樵放牧。凡此种种,都说明了这些人对诸葛亮的极大敬重。不但在陕西勉县有他的祠庙,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千百年来香火祭祀不断。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各有一座叫卧龙岗的山,两地都声称本地的卧龙岗是诸葛亮当年隐居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之地,从清朝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代,争得不可开交。那时候可不是为了增加旅游门票收入,而是以自己家乡能出一个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引为骄傲和自豪。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在南阳当知府。有人让他表态,也是想难为他一下。谁想此人还挺有才,作了幅对联“忠于朝廷,原不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两边都不得罪,打了个圆场,成为趣话。总之,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形象之完美,声誉之好,影响之大,粉丝之多,流传之悠久,在众多的宰相中,可以说无人能比。

可能有人会说,诸葛亮声誉之好,家喻户晓,是受了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笔者认为有这方面的因素,但绝不是主要的,诸葛亮的功过早有定评。唐朝著名政治家裴度认为,诸葛亮“次齐管、晏,总汉萧、张”。意思是说,作为宰相和智囊,他可以和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晏子相比,且兼有汉初三杰的萧何与张良的长处。被称为“亘古男儿”的宋代大诗人陆游对他的评价是“千古谁堪伯仲间”。而诗圣杜甫更是引吭高歌:“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这样的声名,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当之?而所有这些评价,可比明朝的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早得多了。

三、大智若愚,多行善事

千百年来,人们对阿斗有褒有贬。究其原因,一是资料来源有真有假,二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三是看问题的观点不同,这最后一点是最为关键的。那么应该怎样历史地、实事求是地看待、评价阿斗呢?

(一)降魏是功,是过

阿斗作为皇帝投降魏国,伴随而来的是蜀国的灭亡,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许多人贬他、骂他是叛国、可耻的根本原因。如果仅仅站在蜀汉国家的立场上来看问题,这也可能是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从中国历史发展大趋势和国家统一的大局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这个结论就有问题,失之偏颇,站不住脚了。

1. 天下——统一的大中国高于由分裂而成的“国家”

纵观我国历史发展,确实如《三国演义》开篇和结尾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最后是“天下归一”。这是中国历史的事实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里所说的“天下”,指的是完整的、统一的大中国。粗略地讲,从周朝算起,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合,是统一;而春秋、战国、楚汉相争、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民国初期的军阀割据等,则是中国的割据、分裂时期。这中间有两个问题应该搞清楚:

一是分裂的由来。以三国为例,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秦末的楚汉之争如此,三国的由来也是如此。汉朝末期,朝廷腐败,黄巾首先发难,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中国被分裂、割据得七零八碎,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就是对当时荒凉悲惨、灾难深重的中原大地的真实写照。处于水深火热的广大人民群众渴望结束战乱,国家统一。而“中原逐鹿”所要达到的最后、最高的目的也正是如此。这些所谓“逐鹿”的群雄,虽然有良莠、强弱之分,但并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别。曹操、刘备、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英雄,他们在战争中荡平群雄,分别建立了魏、蜀、吴3个小王朝,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三国的由来。这是由汉末的乱世向天下归一,也就是完成统一中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但必须强调的是,最后胜负尚未决出,还有待下回才能分解。

二是应该怎样看待三国,即魏、蜀、吴之间的所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历史常常惊人得相似,三国和比它更早的春秋、战国、楚汉相争可谓同出一辙。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后夺取中央政权,它们彼此之间一方面是相互征战讨伐,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有我无你,视、称对方为敌、为仇、为贼、为寇、为匪;而这类战争从性质上来说,并没有绝对正确与不正确,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亚圣孟子就有过“春秋无义战”之说。而另一方面,双方为了某种需要,他们有时又相互结盟,共事共处,呼朋论友,称兄道弟,以至结为婚姻。刘邦和项羽曾结拜为兄弟,曹操和刘备曾共过事,在一个桌上“煮酒论英雄”,而刘备则娶了孙权的胞妹为妻,是郎舅关系。那时国与国或对立集团之间的关系也相对宽松,比较自由:国君可以择臣,不限国籍;个人也可以择国、择君而事,投奔异邦他国,也比较正常,不一定称降、称叛、称逆。秦国的不少名相如商鞅、吕不韦、李斯均来自东方邻国,苏秦、张仪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当宰相,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二人可以分仕不同的国家;而乐毅、韩信、马超、黄忠、姜维、张辽、太史慈等名将,荀彧、贾诩等著名谋士都是从敌国或别的集团投奔、归降的,但他们都建功立业,闻名于世,得到很好的名声。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抗击意在掠夺、灭亡中国的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显然不同。正如《左传》所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这充分说明了春秋、战国、三国以至中国所有分裂时期的所有“国”与“国”(或集团)之间的战争,都是国内战争,是兄弟阋墙。所以魏、蜀、吴三国的最高统治者都非常明白,只有战胜并灭掉其他两国,达到天下归一,也就是统一中国,才是最后的胜利,才能久长。否则,自己这个“国”就只能是短暂的,归于灭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这个意思。归根结底可以这样说,天下,也就是统一的中国高于魏、蜀、吴这样的“国家”。实现国家的统一,是中国最高、最根本、最核心的利益,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大愿望。在这样的大前提、大视野之下,某些“国家”的灭亡、消失,充其量只是少数人或个人的悲剧和失败,但却是历史的必然,大中国的胜利,亡得好,亡得应该。凡领导、推动、协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者,不管是谁,都应该予以肯定,视其作用、贡献大小给与积极的评价和历史的定位。这应当是一个正确衡量人物功罪的标尺,古代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那么,阿斗是怎么做的呢?

2. 顺应三国统一大局,阿斗有功

魏、蜀、吴于公元2世纪20年代初相继建国,经过此后40多年政治、军事上的较量以及经济、人才等方面的演变、发展,到了三国后期,司马氏当权的魏国,一支独秀,与吴、蜀的强弱之分,兴亡之势已相当明显。公元 262年司马昭认为时机已到,做出了先伐蜀后灭吴,统一中国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摆在阿斗面前的,只有以下几条路:第一,有人主张投奔吴国。但奔吴必得称臣,寄人篱下,而此时的孙吴,国势衰微,不久魏也会灭吴,后果更加不堪;第二,迁往南夷少数民族地区,但有人认为,蜀亡,夷人必反,只能是死路一条;第三,阿斗的儿子刘谌提出,君臣父子军民背水拼死一战,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祖宗。阿斗怒斥道:“你难道想让全城流血成河吗?”断然予以拒绝。阿斗对不对?很对!因为刘諶的主意既绝望,又自私而狭隘。他知道胜已无望,败局已定,但还要舍死一拼,其耿耿于怀的只不过是他刘姓家族的声誉、面子而已。阿斗听从了老臣谯周的建议,走了第四条路:向魏投降,并派人传令统兵在各地进行战斗的大将姜维、廖化、张翼等都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尽管这是出于无奈,责难者多,但却也是大智若愚,大处着眼,“无为”而有所不为的唯一明智的选择:

首先,阿斗的决策饱含着对百姓的善良、仁爱之心。面对强大的魏军压境,危在旦夕,他忍辱负重地拒绝了刘谌血战到底的要求,化解了魏、蜀之间一场乃至多场战争,避免了蜀、魏两军不必要的、大量的流血死亡和伤残,也避免了中心城市成都以及许多城镇、乡村的破坏及百姓流离失所。“华夏亲昵,不可弃也”。

其次,应该说更重要的是,阿斗此举顺应了天下归一的大局,是个有功之人。当时的形势,魏取代蜀、吴,天下归一,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阿斗此举在客观上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应予肯定。蜀、吴的灭,就是天下——中国的“合”,这对蜀、吴两国的老百姓来说,只有好处。为对应阿斗“爱民全国”的善意,司马氏对蜀地放宽政策,使蜀民受益;特别是灭吴后废除暴虐的吴主孙皓的繁苛政令,受到吴地百姓的称赞。魏国皇帝所颁布的策命评价阿斗:“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值得一提的是阿斗的归宿。司马昭很看重阿斗委屈自己、保全百姓的善良、用心和他在统一天下进程中的作用,厚待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跟随他的子孙和臣下50余人也被封为列侯。他们被安排在离安阳不远,现今鹤壁市的龙瓮(宫)村一带安置下来,而阿斗寨就是建在附近小山上的一座消夏别墅。这里,山林郁秀,河流环绕,民风淳厚,阿斗在这里植树、种花、垂钓,安度晚年,并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得以善终。

(二)关于“乐不思蜀”,思蜀,还是不思

“乐不思蜀”是1 000多年来广为流传的一句成语和故事,也是阿斗受诟病、被责难的根源之一。不少人认为阿斗为了眼前的快乐而忘记故国,是麻木不仁、没有心肝,可笑、可鄙、甚至可耻。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这个故事来源于《汉晋春秋》,有人认为,这是某些文人杜撰,不足为凭。但这样完全否定,也缺少证据,似嫌简单,不能让人心悦诚服。笔者认为,对这个成语故事,要从大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具体场合、阿斗的身份性格和一贯表现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正确解读。

在封建时代,当权的皇帝对已经退位、禅让、归顺的别国或本朝皇帝,大都是很不放心,不是因为他们吃喝玩乐,而是疑忌他们怀有复辟之心。其对付的办法也常常是残酷无情。阿斗焉能不心知肚明?所以在魏国最高掌权者司马昭(此人及其父司马懿以诡计多端而闻名)为阿斗举行的宴会上特意安排“蜀伎”表演节目时,大智若愚的阿斗,岂不明其考察自己的真意?于是也就装傻、示弱,顺水推舟地“嬉笑自若”了一番。事后不久司马昭再一次问阿斗:“你还挺想念蜀地吗?”阿斗依然是:“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话。阿斗这样做正是他自我保护的聪明行为。可与此对比的是,后来,晋武帝司马炎派大军攻吴,吴国很快土崩瓦解,吴帝孙皓投降,也被“请”到洛阳。孙浩不大服气,针锋相对。给孙皓的待遇却是这样的:封孙浩为应命侯,比阿斗的安乐公低了一个档次,且语含贬讥;安排的住处则是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此地离阿斗寨不是很远,后人称之为吴洞。阴暗潮湿,环境不好,可想而知。没过多久,孙浩就死了。

阿斗思蜀不思蜀?回答是肯定的。确凿的证据就是阿斗寨遗迹上现在尚存的石质门额上镌刻着的由阿斗亲自书写的“中山寨”3个大字。史称刘备系汉初皇帝之后的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阿斗这样为自己的驻地命名,无疑表明了他对自己的先人、故国的深切思念。离阿斗寨最近的两个村子,分别叫前蜀村和后蜀村,当然也与阿斗以及与阿斗同来的蜀人曾在那里居住并经常思念故乡蜀地有关。在当地民众津津乐道的一些传说中,阿斗的故国情思也有生动而神话般的表述。人们说,阿斗寨象一个龟背,其朝南的半山腰中伸出一块突出的长圆形巨岩,似乌龟的头颈,其下清泉滴溢,整个阿斗寨活象一只忍辱负重、泪滴不尽、向南方故国引颈远望的神龟。还传说当年阿斗在山寨上种了许多柏树,历经千年沧桑,有数株虬枝劲干,至今犹存。其中一棵长得最高最粗,阿斗常常背倚此树向西南眺望,心寄故国之思。现在这棵古柏的枝叶已多半干枯,唯独伸向西南方向的一枝,依然是绿叶青枝,似乎在向世人默默地叙说那千年不了的悠悠情结。民心,特别经历了千载风雨浪潮冲洗淘沥过的人民大众之心,是一杆秤。这些民间传说生动地表明,阿斗不是一个少心没肝、薄情寡义的小人;而是一个心地善良、有情有义、心系故国的好人!

(三)明君,还是昏君

阿斗是聪明之人,还是个糊涂虫?是明君还是昏君?人们也有不同说法。

从资质上说,阿斗是个正常、聪明之人,这毫无问题。少年时期的阿斗,即已被人们所看好。阿斗为刘备之妾甘夫人所生,是庶长子。按照封建宗法规距,是立嫡不立庶。刘备还有其他儿子,但刘备却挑选了阿斗立为皇太子,这说明他从小就表现不错,受到了刘备的重视。刘备在临终前决定把帝位传给阿斗后,敕于阿斗的遗诏中说:“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吾复何忧!”也说明了作为阿斗老师的诸葛亮对阿斗才智、度量的赞赏以及刘备对阿斗的信任。

阿斗是明君,还可用古人的评价做点补充。据《诸葛亮集》所载,诸葛亮蜀汉建兴二年(公元 224年)的《与杜微书》中说:“朝廷今年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兴季兴之功,著勋於竹帛也。”原来仕蜀,归晋后曾任太子辅官、汉中太守,古文名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认为:“刘禅之为君也,有大智,可次齐桓。”《三国志集解》的作者也认为阿斗不失为“通明智达”之君。这些人特别是李密曾在蜀、晋两朝任职,有个比较。他们的评价应该是可信的。

明确指出阿斗是昏君的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在该书中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闇之后。”他的这一断语,不大严密,有两个问题。

一是不分主次。按着他的说法,阿斗为君有明也有昏;既是明君,也是昏君。但他在这里是半斤对八两,没有分出个主次来。阿斗当了41年皇帝,大体可分为3个时期:前期,从223年即位到诸葛亮去世,阿斗和诸葛亮精诚合作,共12年之久,成就了诸葛亮千古一相的美名,标榜史册;中期,从234年诸葛亮去世到258年宦官黄皓控制朝政,共约26年。在这一期间,阿斗所任用的主要官员都是诸葛亮所推荐或信用的人,执行的大体上也是诸葛亮的路线和政策,朝政也是比较好的。这两期相加前后长达36年之久;后期,从宦官黄皓控政到263年蜀国灭亡,只有四五年时间。二者相较,当然是以明为主,昏在其次。

二是“昏”到什么程度,轻还是重,应加以区别。阿斗当政的后期,也就是蜀国的末期。和诸葛亮、蒋琬、费祎掌政时期比较清明的景象相比,确实是逐渐走下坡衰落,特别是宦官黄皓渐次受到阿斗的信任,控制了朝政,腐败现象也就日益滋生,每况愈下。对此阿斗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问:他干了些什么具体错事、昏事呢?史书所载,有的官员曾受到某种迫害,阿斗的兄弟刘永,对黄浩擅政不满,多年不得进见阿斗,但这些事是宦官黄皓搞的鬼,阿斗是受了蒙蔽,有一定责任;大将姜维曾进言阿斗,清除黄皓,阿斗没有采纳,还让黄皓去给姜维道歉赔礼,黄浩虽曾欲撤换姜维,但终未得逞,可见黄皓并不能为所欲为。至于阿斗自己“亲自”办的错事,受到某些大臣指责、谏劝的,也不过是他“颇出游观,增广声乐”之类的事。作为一国皇帝,阿斗到距成都近在咫尺的名胜之地都江堰去看一看,玩一玩,增加了一些乐队编制,作为一国皇帝这算什么大问题啊?翻遍《三国志》,并找不到阿斗有什么枉杀、冤狱、荒淫、贪腐事件。从总体来看,阿斗确可称为明君。

亡国和昏君之间并不能划等号,而中国分裂时期的“亡国”现象更是如此。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本来就是大中国分裂的结果。“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归一”的规律,是大有情而小无情,它们中的两个国家必定要灭亡,也应该灭亡。至于谁胜谁负,哪两个灭亡,哪个统一中国,是由诸如政治、经济、人才、地域、机遇等许多因素的演变、发展决定的。某些人在其中能起一些作用,可小可大,甚至还可以伟大,但不可能是决定性的。蜀“国”亡于阿斗,不能说他没有一点责任,但这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改变,即使刘备、诸葛亮尚在,也未必能力挽狂澜,起死回生。刘备、诸葛亮、刘阿斗哪个不想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啊?但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鞠躬尽瘁,六出祁山,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奉命当了皇帝的阿斗又有什么办法啊!他们都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不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但不同的是,刘备英名常在,诸葛亮光照千秋,而阿斗却污垢满身,这是很不公平的。正确评价阿斗,为阿斗正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多行善事

晚年的阿斗,过的是一种退休、致仕式的生活。为了避免猜忌,消磨时光,也为了健娱身心,他潜心于栽花植树,养鸟喂鱼,做了许多善事。其中最值得称道,现在还可亲眼目睹的有二:

一是植树造林树满山。阿斗和他的随从人员在阿斗寨所在的山上广种树木,特别是种了许多柏树,成为苍郁青翠的山林。据说阿斗让人数一数共种了多少棵树,但遍山是树,数来数去数不清。於是,就把阿斗寨所在的小山命名“万柏山”,流传至今。十分遗憾的是,经过千年沧桑,几多天灾人祸,这些柏树绝大多数已不复存在。所幸尚有几株,以其高大笔直的躯干,虬劲苍郁的枝叶,依然屹立于中原大地的阿斗寨的遗迹之上,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昭示着什么。

二是繁植花卉放异彩。四川成都平原自古号称“天府之国”,那里农事发达,花卉品种繁多,阿斗宫中自然广为种植。阿斗晚年倾情于养殖花草,在阿斗的影响和传授下,蜀村、龙宫一带的村民、百姓也热心于花卉种植,逐渐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产业,并历代相传,直到今天。据《续安阳县志》记载:“蜀村、龙宫多花匠,屋边墙角,尽植花卉。其接木移花之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还载:清乾隆44年,蜀村有个叫赵入增的花农,曾培育出一株红色的、奇香无比的桂花,被官府选入宫中,乾隆赏罢,龙颜大悦,赏银500两。新中国成立后,蜀村、龙宫一带的花卉技艺继续发展,声名远播,五六百名花工高手被全国大中城市的公园聘请去管理花草,有人还被请进中南海花圃植花。改革开放以来,蜀村、龙宫村的花卉种植更是大展宏图,大放异彩;花卉栽植不仅种类繁多,已达 1 000余种,而且四季常开。真可谓家家植花种草,户户映红透绿,十里花乡赛花廊,美不胜收。那里的花卉种植事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值得瞩目的是那里的花卉公司的名称,叫作“蜀龙花卉集团公司”。“蜀龙”者,蜀国皇帝刘阿斗之谓也。那里的人们没有忘记阿斗,还在深深地怀念着他。和阿斗寨附近的村民交谈,他们异口同声都说阿斗是个好人,做了许多好事,是个有功之人,甚至尊称他为“花神”。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刘阿斗是一个相当特殊的人物。拨开历史的云翳,就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阿斗:他明智、大度,知人善任,朴实无华,甘作绿叶,甘当陪衬,甘为人们诟为“庸主”,却成就了诸葛亮千古一相的美誉;他心地善良、慈祥,心中装着百姓,在生死存亡关头,舍弃小我,宁负亡国之君的骂名,却保护了蜀国百姓,成全、促进了中国统一的大局,有功于人民,有功于中国;他能上能下,前大半生高居帝位而不荒淫奢侈,晚年屈为臣民,但不自暴自弃。尽己所能,多行善事,造福于当地百姓,为中原大地增光添彩,泽惠于今,被人们尊为花神。老子说过,有一种人,“大智若愚”“崇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这样的人,特别是这样的皇帝极为罕见。大智若愚,明智之君!这就是刘阿斗。

Liu Adou ,the Flower God of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and a Seemed Slow-witted but Wise Emperor—— Correcting the Prestige for the Afterward Emperor Liu Chan

JIANG Bao-cai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Liu Adou is Liu Chan. He is often regarded as a stupid and incompetent emperor by the posterities. However, Liu Adou is a emperor who seemed slow-witted but wise in fact. He was appointed in grim time, and implemented the “wuwei”but effective strategy. The prime minister Zhu Geliang had been coordinated with Adou for a long time perfectly. His surrender to Wei was adapted to the time of unification, and he turned out to be wise and thought appeared slow-witted. He did a lot of good things. “Lebusishu” was a witted decision in that history background. The “flower god” affected a lot in developing flower industry prosperously for the later generations in the Adou Villege.

flower god; Liu Adou; wise emperor; “Lebusishu”

K236.2

A

1673-2065(2010)05-0048-07

2010-06-10

江宝才(1932-),男,河北泊头市人,原衡水师范专科学校校长.

(责任编校:魏彦红英文校对:安晓红)

猜你喜欢
阿斗刘备诸葛亮
阿斗来到我身边
读懂刘备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刘备与徐州
阿斗“乐不思蜀”?原来心中自有计量
立夏烧“野米饭”的由来
我心中的阿斗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刘备的爱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