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挑战 机遇与对策

2010-08-15 00:46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经合组织金融危机成员国

王 强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挑战 机遇与对策

王 强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高等教育造成严重冲击。高等教育外部环境恶化,内部发展矛盾突显。但是,学习者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却得到激发。经合组织中一些国家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将高等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 “刺激计划”,通过提高院校内部效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风险管理等举措,力争高等教育尽快摆脱危机的影响。

高等教育;金融危机;经合组织成员国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不仅导致经合组织 (OECD)成员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而且对其高等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但是,高等教育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经合组织成员国从各自实际出发陆续出台应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离我们似乎 “渐行渐远”,经合组织高等教育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方面的经验教训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一、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出现始料未及的消极变化与困境。

(一)高等教育外部环境迅速恶化

第一,“次贷危机”引起经济领域的 “多米诺骨牌”效应。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大量金融机构出现贷款或资产坏帐,许多金融机构破产;房地产泡沫破灭,资产价格大幅下落;股市暴跌。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到其他经合组织成员国,波及面之广,冲击力之强,前所未有。金融危机很快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工业生产、出口、投资、就业等诸多经济指标全面下挫。企业生产困难,效益下滑,投资减少;城镇失业人员陡然增加,收入减少。芬兰 2007年失业率为 6.9%,而在金融危机高峰期的 2009年第一季度为 7.6%;法国分别为 8.3%和 8.8%;西班牙为 8.3%和 17.3%;美国为 4.6%和 8.5%,失业率均居于高位并且出现不同程度地增长,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增长显著。[1]同时,企业与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能力显著下降。国家财政赤字快速增加,这导致 30个成员国公共支出大幅度削减,美国、英国、爱尔兰和西班牙面临最严重的公共支出削减,以便降低政府债务。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急剧萎缩。

第二,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面临困难。由于经济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环境恶化,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压力,高等教育投入与其它公共事业投入之间的矛盾更加显现。一些国家政府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冲击下财政状况恶化,不得不宣布削减高等教育财政预算。匈牙利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削减 7%,意大利削减 10%,立陶宛削减 10%,波兰削减 6%—7%。[2]西班牙宣布大幅削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美国许多州减少高等教育支出,澳大利亚政府放弃早先有关增加高等教育投入的承诺并削减高等院校的研究经费。加拿大、法国、德国和日本的政府债务也在困扰着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财政预算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下降风险。

第三,高等教育的社会投入减少。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力显著减弱。一些国家即使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努力保持原有水平,但民间对于高等院校的资源投入显著减少。一些高等院校原来项目活动中 45%的经费来自捐赠,但是基金会捐赠 (endowmentgiving)出现大幅度下降。[3]与此同时,企业和社会组织资助大学的科学研究,或资助员工参加大学培训的能力降低,这导致高等院校与产业部门或社会组织的经费合约显著减少。特别在美国和加拿大,与企业的经费合约在高等院校经费来源中占很大比重。社会捐赠与经费合约的减少,对一些高等院校的运行产生了较大冲击。

第四,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力减弱。金融危机致使学习者父母的收入下降,家庭储蓄减少,父母为后代支付学习费用的能力减弱。父母失业,使得后代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因此来自劳动阶层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多困难。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费用中家庭支出所占比重比较高,特别是一些私立学校,因此金融危机冲击下学费作为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却出现许多不确定性。

(二)高等院校内部面临的矛盾与困境

1.金融资本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增殖资产在迅速贬值。以英国为例,英国一些高等院校将本学校资金存储在冰岛的银行中,而冰岛是受到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金融资本实质上在快速贬值,一些高等院校甚至由于银行资金链断裂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另外,一些高校的捐赠基金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贬值,学校金融资产多方面蒙受巨大损失。[2]

2.学费作为私立院校主要经费来源却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危机中,对于许多私立学校来说,经费来源渠道显著减少,学费成为主要的经费来源。但是,这些学校试图通过学费渠道增加学校收入,维持学校运行,却成为一个十分 “敏感”的话题。学生家庭收入大幅下降,一些学生在无法确定高等教育回报的时候,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表现出犹豫。与此同时,欧洲许多政党由于政治原因明确反对显著增加学生学费。金融危机中,许多依靠学生学费的高等院校受到很大影响。以前,希腊有的高校只有 15%—20%的经费来自政府公共投入,2008年这些私立大学开始出现拖欠教职员工工资现象,而公立大学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4]

3.高等院校经费来源大幅减少但却肩负更多经济义务。在金融危机中,多数高等院校一方面收入减少,经费窘困;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众收入也在下降,导致高等院校中需要接受助学金的学生数量在增长,也就是说,达到接受资助标准的贫困学生数量在增长。高等院校不得不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上学补助金。

4.一些高等院校试图降低自身运行成本但却导致教育质量下降。金融危机爆发后,经合组织成员国一些高等院校开始在员工聘用与管理制度方面寻求改革,教职员工聘用合约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这些院校考虑到自身有限的经济承受力,不得不终止与一些高素质员工的聘用合同,而这些人员常常更具“产出效率”。一些高等院校冻结新员工的聘用,提高师生比,增加教职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一些高等院校为降低办学成本,不得不减少学生面授时间,推迟对学校基础设施的维护,其中包括压缩图书馆运行成本。事实上,这些高等院校是以教育质量为代价,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合组织成员国高等院校的发展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多样而复杂,对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高等教育提出挑战,但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持续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高等院校表现出一个突出的积极倾向是,学习者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以英国为例,经济衰退并没有降低学生上大学的积极性和愿望,申请上大学的学生数量甚至在增长。根据英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09—2010学年度英国高等院校扩招的限额为不超过一万人。“扩招不是经济危机的直接结果,但在金融危机中高等学校入学人数在持续上升”。[2]爱尔兰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学生对于高等教育需求也一直在上升,经济危机中这种需求仍保持增长的态势。

金融危机中,学习者的教育需求增长,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由于就业机会的减少和就业难度的增加,一些学生自感处于竞争劣势,因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高自己的就业优势。其二,教育的机会成本在下降,这也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持续增长。一些毕业生不断处于失业状态,缺乏收入或收入比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低。其三,一些已经就业的劳动者,自感就业领域不理想,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寻求职业流动的可能性,需要到高等院校接受教育或参加短期职业培训。

第二,高等教育被一些国家视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先战略选择。正如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集团总裁菲奥纳·巴芬顿 (Fiona Buffinton)所指出的,澳大利亚当局认同这样的原则即“将经费用于解决劳动者的失业问题,还不如将其用于帮助他们获得劳动技能”,[5]这就要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许多人士主张,各国政府应该刺激高等教育的需求,其共识是:“从青年角度看,与其让他们加入失业大军,还不如让他们进入高校学习”。因此,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高等教育被列为优先项目,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刺激计划的一部分和重要的干预手段。

第三,高等院校的变革意识增强。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高等院校变革的压力、愿望与动力显著增强,他们日益意识到“大学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永远不变的结果,而在于它随着时光的演进所表现出的适应和变革能力与声望”。[6]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不得不发挥自身的变革能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中经合组织成员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对策

在这场危机中,一些经合组织成员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刺激计划”框架内,采取相应对策,努力维持高等教育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高等院校,也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影响”,而是发出积极的声音和作用。

(一)高等教育发展成为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刺激计划”的一部分

德国联邦政府针对金融危机的第二个经济社会发展“刺激计划”,将增加对高等院校的投入,主要用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校校舍建设和维修,增添设备等。美国国会于 2009年 1月 6日通过了《美国经济社会恢复法案》(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 tmentAct),其中第 8章确定了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振兴计划。在金融危机中,法国仍然坚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推动高等院校的自治,并且在未来的五年中每年为高等院校增加 10亿欧元的财政投入。2009年初,芬兰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以推动高等院校的改革,包括管理和财政运行机制改革。政府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以缓解经济危机对高等院校的冲击。同时,大学将有更多权利从民间,特别是企业界募集更多资金,尽管在经济危机中这一经费来源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瑞士、挪威和荷兰等国家努力保持经济危机前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根据英国研究评估部门公布的数据,2009—2010学年度英国政府对于高等院校教学方面的投入将增加 3.2%,研究经费将增加4.5%。[2]在经济 “刺激计划”中,纳入 “知识与创新投入”。

(二)提高高等院校的内部效率与效益

在金融危机中,高等教育的资源日益短缺,因此要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挖掘其内涵发展的潜能。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整,认真审视高等院校的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评估提高师生比例可能对教育质量产生的影响,采用更加具有成本效益的经营模式,例如,举办“知识城或园区”、采取协作办学等模式、减少高成本的项目、增加远距离教育项目。在人员聘用制度方面,改革终身聘用制,更多采用灵活的合约聘用制度。

(三)重视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经济危机爆发后,一些大学更加重视其 “第三使命”(3rdMission)或作为社会行动者的 “第三角色” (third role as a social actor)。也就是说,在经济危机之中高等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学和研究的功能和使命,应该更加重视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当地社区或社会发展服务。因为“大学是许多地区增长的引擎,在当前经济危机中更应该重视这一重要功能”。[4]

高等院校面向社区实际需求,扩大继续教育、业余教育、非学位项目和其它教育服务,提供更多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的职业教育,真正能够使学生获得实用知识和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等院校必须切实开展业务创新、知识与技术转让、文化传播与社会合作等,重视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适应性。在爱尔兰,大学面向失业人员,举办短期培训项目,并且将这类社会服务常规化。

(四)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经合组织提出,经济危机中高等教育摆脱自身困境的路径之一,就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强国家间合作,在高等院校之间分享资源和成果。在劳动力的国际分工过程中,高等教育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经合组织提出高等院校要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使高等院校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希腊大学开始向外国学生和教师开放,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事实说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可行的。

(五)建立高等教育 “风险管理”机制

人们强调,高等院校的绩效责任包括工作过程管理和风险管理。高等院校需要财务管理新技能以及财经风险方面的教育。

英国面向高等院校设立了 7 100万欧元的 “经济挑战投入基金”,在经济危机中帮助高等院校和学习者个人快速应对产业部门的需要,这也是英国大学联盟 “预案机制”的组成部分。该联盟已经组织了一系列的“沟通协调”活动,在经济危机中发挥大学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澳大利亚 95%的教育机构获得政府财政资助,国家正在探索建立一种弥补收入不足的“紧急贷款制度”,以便为高等院校等教育机构创设应对危机的条件。同时,各成员国高等教育人士呼吁政府增加奖学金和助学金数额,设立“特别时期”学生贷款和资助金项目。

经合组织成员国越来越多地开展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教育。金融危机,凸显财务管理与经营复杂性方面 “扫盲教育”的必要性,教育对象包括高等院校的有关人员、家长、学生等“消费者”,要使他们了解日益增长的成本和防范财务风险。因为家庭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财务风险、信贷决策。面对这些复杂的金融服务项目,很多人缺乏经验,因此需要进行子女教育经费、养老金存储等风险教育,经合组织对此提出了整体要求和计划。[7]

[1]Francesc-Xavier.Adapting Governance and Quality Systems at a Time of Crisis at the OEC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t a T ime of Crisis:Challenges andOpportunities,29-30 June 2009[EB/OL]. https://conference. cbs. dk/index. php/oecd/oecd/paper/view/448/293.

[2]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Snapshot of the impact of economic crisis on European universities:Reports from National Rectors’Conferences,January-February 2009[EB/OL].https://community.oecd.org/docs/DOC-1440/2009-06-14/2010-04-12.

[3]PhilBaty. Superpowers lose ground as balance of power shifts[EB/OL]. http://www. timeshighereducation.co. uk/story. asp? sectioncode = 26&storycode =407268&c=2/2009-07-09/2010-05-15.

[4]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Impact of Crisis on Education at Governmental Level,Report from the working group sessions at theOEC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t a T ime of Crisi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29-30 June 2009[EB/OL]. https://community.oecd.org/docs/DOC-1621/2009-07-03/2010-05-15.

[5]Fiona Buffinton.Higher Education’s Response to the Crisis[EB/OL]. https://conference. cbs. dk/index.php/oecd/oecd/schedConf/keynote/2009-07-03/2010-04-12.

[6]Dirk Van Damme.What have we learned?What to do now?What to do next?[EB/OL]. https://conference.cbs. dk/index. php/oecd/oecd/paper/view/428/277/2009-07-08/2010-05-15.

[7]Bruno Levesque.OECD Program on Financial Education at the OECD Conference on Higher Education at a T ime of Crisi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openhagen,28-30 June 2009.

G649.1

A

1008-6471(2010)04-0084-03

2010-09-12

王强 (1961-),男,宁夏同心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经合组织金融危机成员国
经合组织:社交和情感、实践和身体技能必不可少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外媒称经合组织闹分裂或因中国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