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伟
(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陕西西安 710065)
沐世纪风雨铸民族艺魂
——王子云与中国敦煌学研究
徐 伟
(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陕西西安 710065)
1940年代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进行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敦煌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子云;敦煌学;艺术
被誉为“艺术明珠”的敦煌,保存着从北凉至元千余年的艺术壁画。它反映了中古时代各民族、各阶层的社会生活,是一部世界罕见的自成体系的美术史。在中国二十世纪的美术史里,有一位大师,他沐世纪风雨,一生颠簸,半生潦倒,饱受屈辱,但却不屈不挠,无怨无悔,笔耕不辍;他不畏艰辛远行西北,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开拓了中国现代美术考古的宏伟篇章,他将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华夏文物,并发“敦煌学”研究之先声。这位大师就是王子云。
王子云 1897年 4月 1日出生在安徽省萧县一个书香世家,原名青路,字子云。童年时他曾中过秀才的叔父王秀山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从而受到了较好的私塾教育。少年时代的他不但对司马迁的“壮游”,李白的“四方之志”充满神往,更对美术老师画螃蟹格外感兴趣,从那时起王子云喜欢上了画画,15岁时,考入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开始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1928年,“国立西湖艺术院”在杭州创办,林风眠约请王子云协助筹建工作。但没有留学经历的他只能担任水彩画讲师,从此,他暗下决心要留学深造。1930年,王子云终于如愿以偿的赴法国留学。
1937年,王子云匆匆搭乘商船离开了巴黎。同年,在王子云回国不久,便发生了“七·七”事变后,国土沦陷,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空前破坏。愤慨的王子云放弃了优裕的书斋生活,选择了蹈艰历险的远行西北。从此,他的命运便和苦难的民族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1940年在王子云的倡议下,重庆国民政府正式组建了以王子云为团长的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从重庆出发奔赴西北各地进行艺术考察。考察团运用当时国内外最科学的考察办法,选拔一批美院毕业有志于文物艺术的青年组成考察团,全团 12人,分为模制、拓印、摹绘、测绘、摄影和文字记录六个作业组。任务是调查以敦煌为中心的国粹,弘扬中华悠久文化。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内地到敦煌,仅仅路程之艰苦,便使一般学者望而却步。王子云在《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里记述:由兰州去敦煌,先坐汽车经河西走廊,即经武威、张掖、酒泉。酒泉去安西约 280公里,需专雇骡车走三天;安西到敦煌 180公里,连骡车也难通行,只好改坐农家的木轮牛车,在这样一段行程里,有三个休息站,都是在沙窝里搭的小草棚。王子云在1941年到 1943年之间,经常来往于敦煌和兰州之间,牛车沙路里的跋涉,是他那一时期经常要过的生活。因为这样的艰苦,到敦煌之后的粮食等供给,就更加困难。考察团初进敦煌,只去了三人,王子云到达的时候,张大千和他的学生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敦煌没有任何现成的居处,那些佛窟,比较宽敞的,就成为来考察来寻宝来猎奇者的宿舍。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子云在西北风餐露宿的开始了艰辛的艺术考察。灿烂浩淼马家窑彩陶、秦汉瓦当、敦煌经卷、汉唐石雕、北朝造像、唐三彩、宗教石雕等古代艺术遗产,使王子云异常惊叹、格外兴奋。5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却遍及川、陕、豫、甘、青,行程 10万余公里,几乎踏遍了所有的古墓、古寺、山窟、洞穴,考察、搜集、整理文化遗产,对文物进行了抢救式的复制、拓印、照相以及速写摹画等保护措施,他把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和对艺术的无限热爱融入了一座座石膏模型,一张张墨色拓片和一幅幅五彩的画卷之中。艰辛的考察岁月换回的是 300余幅壁画摹本、200余张洞窟照片以及近千幅各类题材的写生稿件、5万余字的《唐陵考察日记》和昭陵、顺陵的单体石雕石膏像翻制品等等。这次考察拓荒式地开创了中国美术考古的新局面。王子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仍然义无反顾,为保护莫高窟默默地奉献着。在他辛勤工作的中,搜集整理流散文物,向更多的人介绍敦煌艺术,在王子云的率领考察团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和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1.临摹了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壁画 北朝大型壁画摹本 8幅。其中有长达 6米的《五百强盗很眼图》(第 302窟)、三幅连环画《萨※五子饲虎图》(第 428窟)、长达 8米的《伎乐飞舞图》(第302窟)等,均为巨制。还有北朝佛故事和单身像2幅,隋代佛故事和供养人画像 14幅,唐代大型经变图 12幅 (第 98、145、152、156、180、199、202、208、252、360、447等窟 ),唐代单身菩萨像 8幅 ,魏唐各代藻井图案 30幅,五代供养人像和出行图6幅 (第 356窟、100窟 ),宋代五台山图 1幅 (第61窟),元代佛教故事人物 3幅 (似为今第 463、464、465窟)。这些壁画临摹品中有十多幅是王先生亲笔摹绘的。
2.绘制长卷莫高窟全景写生图 绘制莫高窟全景写生图是一件非常重要而又技术难度大的工作,王先生亲自操作。该长卷长 5.5米,宽0.233米,采用艺术和写实相结合的主法绘制的。概而观之,这是一幅优美的莫高窟外貌风景画,极具观赏价值,细而察之,又具学术史料价值。图下还标有准确的距离数据和比例,还可以说是考古工程实测图,真实、完整、准确地保留了 40年代莫高窟山川地理风貌和历史形貌,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文物保护和艺术观赏价值。这是王先生为敦煌研究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1998年,陕西省举行的王子云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向与会者展示了这件作品,震憾了全体与会人员。这件作品收藏于敦煌研究院。
3.拍摄莫高窟的窟内部照片 拍摄照片,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最方便、最快捷、最准确采集、保存资料的手段。考察团运用这一手段,在敦煌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为数最多的是莫高窟壁画的照片,计有 120多张,多为北魏、隋唐时期壁画精品。半个世纪时光的流逝,这些照片今已成为莫高窟历史的形象记录史料,其价值是珍贵的。
4.撰写了关于莫高窟现状的调查报告 题为《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主要内容分四大部分:敦煌莫高窟之沿革及现状,佛洞之格式及布置,敦煌艺术之作风,洞窟之编号及专论,共约四万字。对当时莫高窟 306年佛窟做了较为详尽地考证和记述。该文曾刊登于 1943年重庆出版的《说文月刊》上,是王先生及考察团敦煌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这样的工作是我国在敦煌石窟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1945年考察结束后,王子云与何正璜合作,编写了《汉唐陵墓艺术》、《秦汉瓦当图录》和《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等书稿。其中,《敦煌莫高窟现存佛窟概况之调查》被誉为我国“第一份莫高窟内容总录”,这些为以后的“敦煌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子云先生及其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对敦煌的考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行为的考察。他们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敦煌莫高窟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采集了大量的绘画、图片、文字和其他文物资料,写出了中国最早的关于敦煌石窟的调查报告和考古论文,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历史资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的贡献。
责任编辑 高翰
J03
A
1003-8078(2010)04-057-02
2010-05-13
徐 伟 (1982-),男,陕西咸阳人,咸阳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