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保护理念
李军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云南作为一个民族大省,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蕴含着朴素的生态保护理念的宗教文化,无论是原始宗教信仰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还是人为宗教信仰中的戒律,都充满了敬畏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敬天畏命”的思想,对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客观上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从树立生态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作为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资源,宗教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很有必要予以关注、发掘、总结。
宗教文化;生态理念;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各少数民族在繁衍生息中由于居住地域的辽阔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在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以及创造农业文明的过程中,几乎每个民族都形成了一些与现代生态保护理念一脉相承的宗教信仰。在这些宗教信仰中尽管他们的出发点、目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把自然界作为诉求的对象和表达的内容,把自然尊为神,对其顶礼膜拜,形成了各民族特有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朴素的生态观。正如泰勒所指出的那样:“各宗教群体,不论是一种或多种的信仰,皆按其神明或上帝的训令,叫人类爱护并关怀世上的一切野外生物,这在伦理中的理想世界是完全可能的。在一种神秘主义中,把人类理智的最高状态,理解为与自然世界共在的境界,也与尊重自然的道德态度协调。”[1]本文主要把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分为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两部分进行论述,探讨其间的生态理念。
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千变万化的自然力对人类形成严重威胁。为了生存,人们便以集体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进而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却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歪曲的或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予以神化,原始宗教便由此产生。
为了生存的需要,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环境保护的行为习惯和传统,通过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作用于实践,不断地巩固和深化,形成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正如恩格斯在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时说:“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2]
由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居住环境不尽相同,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也有一些差别,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内容都十分丰富,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主张保护动植物上是一致的。根据崇拜对象的不同,下面从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两方面进行论述。
对大自然的崇拜,被认为是原始宗教最早的一种崇拜形式,持续的时间最久。自然崇拜所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人类对所在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感和神秘感,便把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加以人化和神化,并按照人们的自我意识仿造了这些神灵喜、怒的两种性格。而在人化和神化的过程中,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当作崇拜对象来膜拜。各个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中,对自然形成了原始崇拜意识。
例如藏族人民对山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不仅赋予山以神性,而且对山的主宰者(山神)顶礼膜拜。在藏族,很多险峻的高山被奉为神山,人们对神山充满虔诚和敬意,希冀它保佑部落人畜兴旺,并定期进行祭祀,而对神山的朝拜也就成为藏族人民的一项重要宗教活动。藏族同胞认为,神山充满神奇和灵性,绕神山转一圈可以消除一生罪恶,绕十圈可免遭地狱之苦,绕百圈可现世成佛,在转山途中死去则是一种福份。不管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农牧民都要定期到神山进行“垠桑”活动。藏族的这种神山崇拜,明显地反映出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他们赋予大山以神性,并使这种神性的光芒普照万物,禁止破坏神山的任何动植物,使神山成为了天然的自然保护区。
又如从古至今,森林是傣族人崇拜的最重要对象。他们把森林当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与环境条件,历来爱护森林,从不乱伐林木,其古训就教导人们“没有森林就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稻田,没有稻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没有人类”,因而形成了极具生态保护价值的森林文化禁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被傣族视为村寨的“保护神”的“龙山”文化禁忌,既是傣族森林文化禁忌的核心,又具有极高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龙山”的含义是“神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树木、花草、禽兽也都成了“神物”。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人采集狩猎,不敢伐木,即便是落地枯枝也不敢拾起当柴禾,成熟的果子无人敢采摘,其间的林木得到有效蓄养,动物无人侵扰。这些神山禁地成为了傣族常见的自然风景林,在客观上也起到了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作用。所谓“垄林”即是寨神、勐社居住的地方,西双版纳的傣族有30多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称坝子),每勐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垄社”中的一切动植物、土地、水源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严禁砍伐、采集、狩猎、开垦等。
动植物崇拜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另一重要形式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是由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人们依靠猎取野生动物和采集野生植物来生存的原始时代,野生动植物是原始人类求得生存的必要条件。然而,狩猎和采集的生活是极其不稳定的,采集物与狩猎物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于是,人们便把幻想和希望寄托在所要采集的植物和所要猎取的动物上,加之这些动植物又可左右人们的生活,因此,这种希望就被化成精神寄托和宗教信仰,出现了对动植物的崇拜。到了人类社会实现农业与畜牧业生产的社会化大分工之后,这种对动植物的崇拜又被移植到对农业生产的对象或劳动工具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对象上。随之,农作物和畜牧业也被加以神化而变成了人们的信仰及崇拜对象。
例如,纳西族先民们崇拜的动物极其丰富,他们崇拜虎、牛、牦牛和青蛙等。纳西族人认为世界是由这些动物的肢体演变而来的,甚至还从对青蛙的崇拜中建构出了青蛙八卦图,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谓的《巴格图》。流传下来的纳西神话中也有许多是关于青蛙的描述,而今纳西人的生活习惯中也留有对青蛙崇拜的痕迹,比如在该民族中忌食青蛙,严禁伤害青蛙等。
在傣族宗教中,大象、孔雀是吉祥之物,不允许任何人伤害他们,大家要保护他们。在傣族地区,佛寺和村寨都饲养孔雀,大象只能在靠近森林的少数村寨中饲养,在佛寺、庭院门口、水井、墙壁上雕画大象、孔雀的形象。因而,大象、孔雀在西双版纳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繁衍。傣族人还认为花草树木、虫鱼鸟兽都是有灵魂的,都应得到人们的爱护与尊重,甚至早期就已经制定了保护动植物的法律条文,如“砍它寨龙树,需负担该寨祭龙用费,否则按价赔偿;砍掉别人的芭蕉树,罚3元;砍掉槟榔树,罚7.5元;在别人打谷时,如小鸟飞来吃,拿枪去打,罚l0.5元;小鸟飞到别人谷堆时,拿枪去打,罚款3元;小鸟掉进别人谷仓中,拿枪去打,罚款3元。”[3]这些法律条文为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原始崇拜主观上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为取悦自然界的主动行为,但客观上却是一种以神灵的名义积极主动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主观愿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态智慧,并体现出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观美好愿望。
人为宗教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发展起来的宗教,包含着人工的因素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的功能在于给人类以终极关怀,力图解决人类的未来问题,因此从人为宗教的角度对生态环境问题加以积极、认真的思考是极为必要的。在我国云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些宗教的教义教规、情感体验、修持实践、伦理规范外化成为一些民族的心理结构、思想定势、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树立生态意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作为一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资源,这些宗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教是在我国流传的人为宗教中唯一的一个本土宗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甚至也影响到我国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在瑶、阿昌、白、毛南、松佬、土家、壮、布依、纳西等族中有较广泛的信仰。道教在传入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后,与这些少数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相结合,二者互相影响,形成了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共同构成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文化强调“道法自然”,天、地、人受自然法则支配,主张建立顺应自然的人间秩序。老子的《道德经》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意在强调一种自然的秩序,反对人为的干涉。庄子憧憬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所谓“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4]重人贵生,则是道教另一重要的教义,“生”指生命,它源于自然,并与自然构成有机的整体,人对待生命应当是“贵生”、“乐生”。[5]道教认为,毁灭自然物的行为,是在扼杀自然的生机,必将给人类带来祸害。瑶族深受道教这一观念的影响,从瑶族的命名礼中可看出他们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瑶族人一生中的名字便有幼名、成人名、戒名等几种,儿时寄拜还有寄名。其中戒名便是道教称号,寄名一般是在寄拜于人或物后重新由师公或道公命名,拜石则以“石”、“岩”为姓,拜树则以“木”、“树”为姓,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物的尊重与崇拜,借物的生命力来增强人的生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自产生以来,一直发挥并实践着这些思想,尊重着一切生命,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为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其在我国云南少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通过与当地原始宗教的斗争与融合形成了对教义教规的新的解释和创新,成为适应当地文化特色的独特宗教,如流传于滇西南的南传佛教。
佛教认为万物平等,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在佛教传入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在傣族等民族地区的佛教被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即通常所说的“南传佛教”。它在追求神性、教化民众的过程中,充分尊重、顺应人性,让人容易参与,可以自由修行,因而在与当地原始宗教融合后,形成了世俗化、大众化的宗教。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些传统习惯和观念被佛教吸收,从而带上了佛教的色彩。傣族自古爱植物,有“建寨要在寨边植物,修路要在路边植物”的说法,佛教吸收了这一观点,倡导在寨边、路边,特别是佛寺周围种植植物,“种树行善,可得万福”的习俗世代相传。
佛教将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视为统一体,认为天地同根、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一切生命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依靠大自然而生存。因此,佛教主张生命主体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对自然的召唤应作出正确的反映,从而达到一种天人一体的境界。并自然看作佛性的显现,认为自然万物,一草一木并非无情,皆有佛性,都有其生存的价值。可见,崇敬自然、珍视万物,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是佛教的重要追求。
综上所述,不同的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都带有生态环境的深刻印记。尽管各种宗教文化各有特色,自成体系,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尊崇却是相似的。通过研究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中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内容,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宗教中蕴涵的生态文化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它体现在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中,有不易察觉的特点,它能自始至终的影响着特定人群的行为方式。民族地区信仰宗教的广泛性决定其蕴涵的生态文化理念影响巨大,它在与本民族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影响民族地区群众的经济行为方式有效地保护着本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为人类构建现代生态理念提供理论借鉴。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丰富的生态理念文化,虽然只是一种朴素的、零散的文化,但它表明了维持生态平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其实就是保护人类整体、长远的利益。在去掉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中宗教和神话的色彩后,其与现代生态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种思想在解决人类的共同危机,具有普遍意义和现代意义,为人类构建现代生态理念提供丰富的养份,是现代生态理论与实践来源之一。
(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供了良好的范例。如云南特有的基诺族在历史上从事农业生产时基本上都是“刀耕火种”,但在如此落后的生产条件下,他们却一直坚持将村社占有的耕地划为13片,每年耕种一片,13年为一个轮歇,保证了耕地能够有充足的“修养生息”的时间,也就确保了物产的丰富性和连续性。少数民族在有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并做出有效的选择。他们无论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还是具体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把调节与自然环境放在首位,把自己与环境融为一体,把利用与保护、索取和再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天人类的活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1]赖品超.宗教与生态关怀[J].江海学刊,2002(3).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西编工委调查组.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的法律[C].贝叶文化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590).
[4]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5).
[5]张继禹.宗教的生态关怀道教对生态保护的有益启迪〔J〕.中国宗教,1999,(2).(14-16).
Ecology Idea in the Religious Culture of Yunnan
LI Ju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031,Yunan)
Yunnan Province is a big multi-nationality province in China.In the long-term production life,each nationality have formed gradually religious culture containing the simple ecology protection idea,regardless the nature worship in the primitive religion belief,the totemism or in the artificially founded religion belief.The thought of“respect nation and fear life”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nationality’s social life custom,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so on.On objective viewpoint,they play the positive role to protected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refore,as a kind of advantageous to the prote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ergetic resources,from setting up ecology consciousness,protecting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pects,the religious culture influence and the function has the necessity to attention,excavate and summary.
religious culture,ecology idea,nature worship,zoology and botany worship
B92
A
1671-5004(2010)03-0068-03
2010-04-21
李 军 (1984-),男,河南南阳人,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