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辉,孙杰军,徐红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淮北方言中的古汉语词
郭 辉1,孙杰军2,徐红梅3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汉语方言词汇有古近代两大层次,文章用历时溯源的方法指出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并运用比对的形式,从直接传承、意义和用法、词性、词变为构词语素、词形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分析,并举出淮北方言中的例句加以印证,揭示了淮北方言中的古代汉语词语的特点。
淮北方言;历史层次;古代汉语词语;特点
淮北市①本文是指淮北市区及下辖的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和濉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北靠萧县,西接河南永城,南与蒙城、怀远相毗,东与宿州为邻。按《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的分区,淮北属中原官话郑曹片。[1]淮北话是笔者的母语,本文材料有的是笔者调查收集,有的是参考时贤研究成果,有的是查阅了古典文献而得。本文分析的淮北话中的古汉语词只是我们掌握到的一小部分,并不是穷尽的。
文中的古汉语包括了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
方言地理学派认为“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探寻方言词汇的历史,是方言研究者乐此不疲的事情。而“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就是为方言词汇整体探寻历史。
“历史层次”是指某一方言的词汇系统中沉积的、产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词汇层。从共时方面看,各种类型的词汇成分有系统的共处于一个方言中。历时地看,处于共时平面的各类词语又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经过历史上操该方言(或其前身)的人民的选择,不同方言之间词汇的竞争、整合,逐渐沉积下来。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研究就是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察,一方面揭示隐藏在共时平面下的方言词汇的历时的累积过程,把平面拉成立体,让他们有层次的呈现出来。另一方面考求古代某一方言的词语在今方言中的遗存,考察古今方言的变迁,进而探究古今方言、现代各方言的之间的联系。[2]
汉语方言有两大词汇层,一是宋代以前文言系统的文献、字书、韵书有记载的词汇形成的一个大体的层次,这个层次就是古汉语词汇层。另一方面,自晚唐五代近代白话文始肇其端,大量口语词汇得到记录,其中许多词语一直保留在方言口语中。晚唐五代直至明清是近代汉语时期,产生在这一时期的词汇,构成了方言词汇的另一大历史层次——近代汉语层次。邢向东(2002)认为,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本来就不是划然而分的两个时代,中间有很大的模糊域。同时,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划分与汉语书面语体的嬗变有直接关系,近代汉语的标志是晚唐五代变文和笔记,把晚唐五代产生的口语词作为近代汉语词来看是完全行得通的。[2]因此,他把见于《广韵》、《集韵》的词界定为古语词,把晚唐五代始见记录的口语词作为近代汉语词。笔者同意这种观点。
淮北话属中原官话,其方言词汇也是从古代汉语母体中分化出来的一支,与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淮北话在语音方面与古代汉语有着齐整的对应关系,在词汇上也保留了一批古代汉语不同时期的词汇,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3]这就是说,淮北方言中的词汇存在着古汉语层次,只不过是存在的情况不同而已。
当然,淮北方言中一定存在着大量的近代汉语词汇,限于篇幅、文献和精力,近代汉语词语暂付阙如。
【枇】[pi53]②因排版不便,国际音标的标注有时采用和汉语拼音变通的方法标注,“[]”内是国际音标。“()”内为汉语拼音,下同。细齿的梳子。《广韵》:“枇,细栉。”今淮北方言中“枇”有两义:①~子,细齿的梳子。②梳理:把头~~。
【覆】盖。《庄子·德充符》:“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庾信《春腐》云:“麦才青而覆雉。”欧阳修《泷冈阡表》:曰“无一瓦之覆。”上述三例中的“覆”均为“盖”的意思。今淮北方言中有“给麦地里头~一层坑泥来能当粪用。”︱“屋上~层草就不漏咾(了①淮北话中的“咾”相当于普通话的“了”,下同。)。”︱“地上~层土就不滑咾。”的说法。孙立新(2004)报道,陕西方言中的“覆”有“盖”的意思,举例是“给脚地(地面上)覆一层纸。”,[4]这和淮北方言“覆”的用法是一致的。
【治】(cī)刮,剖(鱼)。《说文》刀部:“魝,楚人谓治鱼。”《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十三:“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公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②庖,庖人。治,宰也。《搜神记》卷一:“……有大鱼数百头,使人治之。”《广韵》平声之韵,直之切,“理也。”~,古庄组崇母。王锳(2001)《唐宋笔记汇释》:“治鱼,刮鱼鳞、剖鱼腹”。[5]235~,淮北话有少量古庄组三等字今读[ts]组声母,如“阻滓邹皱庄母骤崇母”读[ts]。《乐府诗选·清商曲辞·华山畿》之四“开门枕水渚,三刀~一鱼”。王旭东(2007)[6]报道,“~鱼”一词广见于汉语其他方言,例如:河北盐山“~”音cī,1916年《盐山新志》:“~鱼,剖鱼也。~读若池。”;徐州、曲阜、济宁均有“~鱼”一词,“~”均读cī;安徽含山、巢县、南京、扬州、镇江等地“~鱼”之“~”读cī;《湖南通志》:“楚俗以二月祭饮食曰??鱽,楚人谓~鱼也”;南昌“~鱼(刮鳞剖腹去内脏)”中“~”读cí。今淮北话中把“剖鱼”叫“~鱼”,如:“把鱼~~。”
据叶太青(2010)[7]考证,“~鱼”一词最早的记载见于《晏子春秋》。《晏子春秋·内篇》:“此譬之犹自~鱼鳖者也,取其腥臊而已。”他认为,“治”有“理”义,“理”含有“治理、处理”的意思。“治鱼”就是在烹饪之前把鱼处理干净,二者意义相同。
【敹】(liāo)粗略地缝。《广韵》平声萧韵,落萧切。“择也”。义不合。但《尚书·周书·费誓》:“善~乃甲冑”郑玄注“~,谓穿彻之。孔颖达《尚书正义·疏》:“郑云~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绝,当使~理穿治之。”《重校增补五方元音》獒韵雷母平声下:“~,缝缀。”《书·费誓》:“善~乃甲胄。”郑玄注:“敹,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绝,当使敹理穿治之。”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土言》:“缝衣曰敹。《书》曰‘敹乃甲胄。’凡细折曰缝,粗曰敹;敹里曰缝,着边曰敹也。”今淮北方言中将“粗略的缝合”均称作“敹”如:“把裤脚子给俺~~。”
【南蛮】即“南蛮子”,义为“南方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鴂舌之人也。”孟子称许行为“南蛮鴂舌之人”,因为北方儒者很轻视楚人,所以把他们比作“蛮夷”。[7]今淮北有“南蛮北侉”之说,把南方人称为“南蛮子”。如:“这几个~讲话咦咾啊啦地,一点来(都)听不懂。”
【念思】思念,念叨。扬雄《方言》:“念,思也。”《说文》:“念,常思也。”均以“思”解释“念”,“念”即为“思”。又《说文》十下心部:“怀,念思也”。以“念思”释“怀”,“念思”应是汉代通行的话。段玉裁注:“念思者,不忘之思也。”今淮北方言有“念思、念叨”等,如,你走之后,咱娘老是在~你。︱别老~他,赶明个儿不就来了吗?
【膏】润,上油。《诗·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广韵》:“膏,润也。”今淮北称“上点油”为“膏点油儿”。如:“给洋车子(自行车)~点油儿。︱架车子该~油了。”
【觳觫】[xu24su53]合瑟,哆嗦,颤抖。《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今淮北话语中称“觳觫”为“合瑟”,只是词形不同,但意义完全相同。如:“他吓的直~。”普通话叫“哆嗦、颤抖。”
【劙】[li53]割、划。《荀子·强国》:“剥脱之,砥历之,则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杨倞注:“劙,割也。音戾。劙盘盂,刎牛马,盖古用试剑者也。”《广韵》去声霁韵,郎计切,“割破”。如:我的手叫玻璃给~个口子。
【盖】压倒,胜过。《史记·秦始皇本纪》:“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三国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也。”如:“人家的文章写的真盖了,咱俩绑一起来不如人家。”据李申(1985)[8]报道,徐州也有此种看法。
【嬎】(fàn)禽鸟下蛋。字同“娩”。先秦遗语。《说文·女部》:“嬎,生下齐均也。”本义是生子多而素质均匀。引申为繁殖。《玉篇·女部》:“娩,孚万切。产娩也。”《广韵·愿韵》:“嬎,嬎息也。”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九:“今中国谓蕃息为嬎息。”而后词义范围缩小,专指禽类生蛋。元曹明善《沉醉东风·村居》曲:“嬎弹鸡,和根菜。”清蒲松龄《蓬菜宴》第一回:“燕子头上去嬎蛋。”淮北方言中鸡下蛋称“嬎蛋”。如:“俺的老草鸡到处乱蹦,想找地方~。”有时,“指人没能耐、不付出就得到”叫“嬎蛋”,如,这人就会搝(就)窝~。︱搝(就)人家的窝~有啥意思。
【踒】(wǒ)腿脚扭伤。《说文解字》:“踒,足跌也。”《广韵》平声戈韵乌禾切。淮北方言常说“脚~着咾”
【脬】(pǎo)(胞、泡、抛)“膀胱”叫“尿脬”。大小便的次数叫脬,量词。《公羊传·桓公四年》:“自左膘射之,达与右,中肠胃亏泡。”王念孙疏证:“泡,亦与脬同。”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洒抛尿自己照照……”《广韵》平声肴韵布交切:“腹中水也。”今淮北方言中有“猪尿~、一~屎、一~尿”的说法。但“脬”只作为构词语素,已不能单独用来表示膀胱。
【胮】(肨)pa?213肿,胀大。《广雅·释诂二》:“胀肛,肿也”。《玉篇》肉部:“胀,胀肛,胀大貌。”《广韵》平声江韵,匹江切:“~胀。”《博雅》:“~,肿也。”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连日挟所有,形躯顿胮胀。”肨:《集韵》平声江韵披江切,“同~。”《现代汉语词典》:“~”写作“膀”。例如淮北方言中可以说,豆子泡~了。︱他是个大~脸。︱脚~的给发面馍呢.
【牚】(chèng)斜着顶住屋架的木头。《集韵》去声映韵耻孟切。《广韵》:“牚,邪(斜)柱也。”今淮北方言家具的小横木均称作“牚”,词义范围扩大。如“你把俺这个床多加几根~儿。”
【搲】[ua213](用手指)搔、挠、抓。《集韵》平声麻韵乌瓜切:“~,手捉物。”又上声马韵乌瓦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明张岱《陶庵梦忆·炉峰月》:“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可谓疾绝。”今淮北方言中把用手抓叫“搲”,如,我的手面子(手背)叫他~烂咾。∣他的脸叫人~的给鸡挠的咉。有时,被别人“讽刺、挖苦”也叫“搲”,如,你说话别~人可管(行)。∣你一说话就~人,还会啥?
【捼】(wǒ)折(既指使挺直的东西变曲,也指把弯曲的东西变直)《广韵》:平声戈韵乌禾切:“手荥也。”淮北方言常说“把钢筋棍儿~弯。∣把铁条(铁丝)~直。”
【摞】(lǒu)掏挖。《集韵》平声侯韵朗侯切:“小穿也。”如“把耳眼子(耳孔)里的耳笋(耳屎)~出来。”
【凊】(jìng)让食物凝固。《玉篇》:“~,七性切,寒也,冷也。“如淮北方言中常说:“肉汤子上头(上面)~一层油。∣鱼汤子~成鱼冻咾”
【搧】(shǎn)用手掌打。《集韵》平声仙韵尸连切:“~,批也。”《通俗编》:“今谓以手批面曰~”。元曲《争报恩·二折》:“搽旦云:‘呸!不识羞的狗骨头,这个是你的儿,你的女,恼了我,~你那贱弟子孩儿。’”淮北地区用巴掌猛打叫“搧”,如:“他老骂人,我潲脸(朝脸)~咾他两个耳巴子(耳光)。”
【[“厌”下加“土”]】(yàn)塞垫。《说文》:“坏也,一曰塞补,从土厌声。”《集韵》上声琰韵於琰切:“~,塞也。”淮北方言中有时读yàn,有时读yě。如:“把包被子(包小孩的小棉被)往里~~。∣把被(被子)~到身底下。”
谝(pián)(骗、偏拉)夸耀。《集韵·上猕》:“~,巧佞言也。”符蹇切,又符沔切。元王实甫《韩彩云丝竹芙蓉亭》残折:“我不比你穷酸般胡谝教君怪……”元刘唐卿《降桑椹》一折:“不是俺骗了你那驴嘴……”《醒世姻缘传》七十回:“情管在酒席上偏拉,叫老公知道,要的去了。”淮北方言中“夸耀”常用“谝”,如:“还没上三天大学来就~啥哎!”
【搡】(sáng)填,塞。《集韵》上声荡韵写朗切:“~,填也。”淮北话中常把“填、塞东西”叫“搡”。如:“牛肉不烂,老~牙。︱上(朝)枕头皮子里~点草。有时生气时说人吃东西也叫“搡”,这是“搡”的引申说法,如“恁几个熊孩子快来~饭。”
【眯】[mi44]细物入眼中,使睁不开。《集韵》平声支韵民卑切:“~,眇目也。”又上声荠韵母礼切:“说文艹入目中。”淮北话中称细小杂物入眼中,使睁不开叫“眯眼”,如:“注意扬场别~着眼。∣沙土把小孩的~着了。”
【莛子】(tīngzi)梗,茎。《广韵》上声炯韵徒鼎切:“莛,草茎。”淮北方言中把植物长出来的细长的茎叫“~”,如“秫秸~。︱麦秸~。”
【聒】[kuo213]声音嘈杂,震。《广韵·末韵》:“聒,声扰。古活切。”现在淮北方言中把声音嘈杂震耳叫“聒”,如:“嚎的~耳朵。︱鼓敲的~死人咾。”
【唵】(án)用手吃粉状物。《广韵》上声感韵乌感切:“~,手进食也。”~,古影母字。今淮北话中“唵”另有把“药粉敷在伤口上”之义,其中“用手吃粉状物”之义的“唵”读作nán,音不合;把“药粉敷在伤口上”之“唵”读作án,音相合。如:“他~了一大口炒面。”︱疮口上~点消炎粉。”
【穞】[ly24]野生。《广韵·语韵》:“~,自生稻也,力举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至是野谷旅生。”李贤注:“旅,寄也。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书作穞,音吕。”淮北方言中把自生自长的庄稼等称作“旅的”,如“这沟沿(yē)上的麦是~的。”又喻指无人管教的小孩为“穞的”。如“这孩子有人将(生)无人养,给~的样!”
【炸】(zhà)衣被缝隙因断线而裂开。《集韵》上声马韵仕下切:“~,缯紕貌。”“炸”在中古是形容词。现在淮北方言中衣服断线叫“炸线”,是动词。例如“被~线了。︱裤缝~线了。”这里的“炸”指线断缝隙而裂开之义。
【揄】(tōu)引,引出。《广韵》侯韵度侯切:“~,引也。“淮北话中,生过孩子的妇女无奶或奶水少,需吃一些食品把奶水引出来叫“揄奶”,今淮北方言中不管老派新派均如此说法,如:“没有妈(奶)就~不来,小孩还是吃娘的妈好。”
【颬】[xa213]张嘴呼出气流,借以暖手。《广韵》平声麻韵许加切:“~,吐气。”现在淮北方言中把有意呼出热气暖手叫“颬”。如:“天太冷,~口气暖暖手。”
【袱】[fu213]头巾,今淮北方言中称小手巾。《尔雅·释器》:“妇女之袆,谓之缡。缡,缕也。”晋郭璞注:“今青州妇女以巾覆者,其遗向也。登州妇女络头用首帕,其女子嫁时,以绛巾覆首谓之袱子……”今淮北方言中已将“覆首之袱“转为擦手的手巾(shóujin)(毛巾)。如:“叫(把)手~子拿来擦擦鼻子。”
【埲】[π αN53]烟尘大,尘土飞扬称作“埲”。《广韵》:“埲,尘起貌。”淮北话中常说:“扫地不洒水,太~人了。”
【让】(ráng)责备,《说文》:“让,相责让也。”《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让”从言,本义是责怪人做事做得不对。《左传·僖公五年》:“公使让之。”中“让”即为“责怪”之义。今淮北话中有“让人、让孩子”,多指长辈对晚辈,而平辈多用“管、熊”等词,如:“俺大[ta44]就肯~人。︱你今个儿又得挨~。”
【茁】(zhǎ)出、生。《广韵》入声黠韵邹滑切“~,草初生。”又入声月韵,庄月切。《广雅·释诂》:“~,出也。”今淮北话中称长出新牙为~牙。如,这个小孩刚~牙。︱恁大的黄子又~个牙(多大的人又长出个牙)!
上述古语词在淮北方言中,有的是直接承传下来的,有的是意义和用法有所变化,有的由词变为合成词中的构词语素(词根),等等。但仍然可以看出它们是淮北方言词语的源头。
例如上例中的“敹、念思、膏、劙、胮、莛子、聒、谝、眯”等,这些词语在形式、意义和用法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古今大体是一致的。再如“褯(褯子)”,古汉语义为“小儿尿布”。《广韵·去祃》:“褯,小儿褯。慈夜切。”《儿女英雄传》一九回:“从你裹着褯子的时候,我抱过也不止一次。”今淮北方言中仍称小孩尿布为“褯子”。
3.2.1 词义范围扩大、缩小或转移
词义扩大:(1)牚:斜着顶住屋架的木头。《广韵》:“牚,邪(斜)柱也。”今淮北话中家具的小横木均称作“牚”,词义范围扩大。如:“板凳断个~儿”。(2)胮:肿,胀大。《广韵》:“~胀。”《博雅》:“~,肿也。”古汉语中“胮”多指肉体的东西,而淮北方言中既可以指肉体,也可指非肉体。例如:“鱼肚泡~了。︱馍~了。”(3)潲:(雨或雪)斜着降下来:《广韵》效韵所教切:“豕食。又雨溅也。”淮北话还有“喷洒”义,如:“往花上~点水”。
词义缩小:(1)治:古汉语不仅可以说~鱼,也可以说“治鸡、治狗”(出处例子见上)。今淮北话把“剖鱼”叫“~鱼”,不说“治鸡、治狗”,词义范围缩小了。①客家话和闽语中,“治”的意义范围却扩大了。客家话“治”可用于宰杀一切家禽家畜(蓝小玲1999),闽语连“杀人”的[thai2]也用“治”了(叶太青2010)。这也反映了汉语方言词汇意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2)泻:古汉语凡倒液体均称“泻”。《广韵》上声马韵悉姐切:“~,~水。”今淮北话“泻”的对象只能是酒了,意义范围缩小了。
词义转移:(1)袱:古汉语义为“头巾”。《尔雅·释器》:“妇女之袆,谓之缡。缡,缕也。”今淮北方言中称小手巾(小毛巾)。如:“她的手~子真香家伙。”意义发生了转移。(2)茁zhǎ:本指草初生,《广韵》黠韵邹滑切:“草初生。”今淮北话转指牙初生。如:“小孩~牙了”。
3.2.2 词性有所变动
例如:(1)“炸”,《集韵》:“~,缯紕貌。”“炸”是形容词。而今淮北方言中衣服接缝处断线叫“炸线”,是动词。例如:“裤缝~线了。”(2)“枇bì”,《广韵》:“枇,细栉。”这里的“细栉”是“细齿的梳子”之意,是名词。今淮北方言中“枇”既有“细齿的梳子”之意,名词,又有“梳理”之意,是动词。例如:“头上生蟣(虱子的幼虫)了,快~~。”(3)“戽huó”,《集韵》上声姥韵火五切:“~,舟中渫水器。”义为“除去水的工具”,名词。今淮北话义为“除去;倒掉”,是动词。如:~水∣~恶洒子垃圾。
3.2.3 词义的引申
(1)“搲”(用手指)搔、挠、抓。《集韵》平声麻韵乌瓜切:“~,手捉物。”又上声马韵乌瓦切:“~,吴俗谓手爬物曰搲”。今淮北方言中把用手抓叫“搲”,如,我的手面子(手背)叫他~烂咾。∣他的脸叫人~的给鸡挠的咉。有时,被别人“讽刺、挖苦”也叫“搲”,如:“你说话别~人可管(行)。∣他一说话就~人。”
(2)“搡”,《集韵》:“~,填也。”淮北话中虽然也把“填、塞东西”叫“搡”。但生气时让人吃东西时或说话使人心里不舒服也叫“搡”,多用于祈使句中。例如:“饭做好了快来~。︱别拿话~人!这是“搡”的引申说法。”
(3)“穭”,《广韵·语韵》:“~,自生稻也。”“自生稻”即为“野生稻”,淮北方言中虽然也把自生自长的庄稼等称作“穭的”,但又喻指无人管教的小孩为“穞的”。这是一种比喻引申。
(4)“嬎”,本义是生子多而素质均匀。《说文·女部》:“嬎,生下齐均也。”引申为繁殖。《玉篇·女部》:“娩,孚万切。产娩也。”而后词义范围缩小,专指禽类生蛋。有时,“指人没能耐、不付出就得到”叫“嬎蛋”,如:“这人就会搝(就)窝~。︱搝(就)人家的窝~有啥意思。”
例如上例中的“脬(胞、泡、抛)”,《广韵》:“~,腹中水也。”义为“膀胱”。今淮北方言中有“鱼尿~、一~牛屎”的说法。“脬”仅仅作为构词语素了。
再如:(1)“差”,(嗓音)失常、走调。《广韵》:“~,异也。”淮北话中把嗓音失常、走调叫差音。如:“他一唱歌就差音儿。”这里的“差”是一个构词语素。(2)“涴”,弄脏。《广韵》:“~,泥着物也。”今淮北方言中“涴”只跟“耐”组合成“耐涴”,“涴”只是一个构词语素。例如:“这件衣裳颜色重(深),禁耐~的很的很”。
“觳觫”,哆嗦、颤抖。《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今淮北话语中称“觳觫”为“合瑟”,词形不同,意义却相同。如:“他紧张的直~。”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郎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
[2] 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徐红梅.皖北方言词汇比较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语言研究所,2003.
[4] 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5] 王锳.唐宋笔记汇释:第2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 王旭东.濉溪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文学院,2007.
[7] 叶太青.皖北方言阜阳话若干方言词本字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8] 李申.徐州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之 者
H17
A
1671-8275(2010)06-0095-04
2010-06-24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社科基金项目“淮北方言研究”(项目编号分别为:2008sk504和2006-A-015)及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阜阳师范学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阜阳方言历时与共时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08sk385zd)、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淮河沿岸方言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10sk419zd)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郭辉(1963-),男,安徽淮北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训诂学和汉语方言学;
2.孙杰军(1966-),男,安徽濉溪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及其研究;
3.徐红梅(1969-),女,安徽涡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教学及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