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现象与大学生创新的反思

2010-08-15 00:56刘新秀谢子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现象核心大学生

刘新秀 谢子娟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山寨现象与大学生创新的反思

刘新秀 谢子娟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631)

文章从分析当前热议的山寨现象出发,呼吁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山寨现象健康发展。

山寨现象;网络“山寨”;大学生;创新

在信息化日趋成型和网络化日渐流行的今天,众多的山寨作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了传播,并影响着广大的网民受众。本文结合实际,着重研究大学生通过创作山寨作品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下简称“网络‘山寨’”),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意见。

一、网络“山寨”拓宽了大学生的创新舞台

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认为:“有的文化能够提高创造力,而有些文化则抑制创造力。”创新一方面来自于人的天性,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从人的天性来说,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等等。而且还有风险,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灵活性高,成本低,风险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山寨现象是大学生的创新雏形和施展创新能力的试验田。山寨现象给大学生创新提供了思路和舞台,培养了大学生自己想、自己学、自己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创新实践空间有限等不足。鼓励大学生通过对山寨现象的参与和探索,进而提高其审视创新的自我判断能力。

创新之根在于实践。当前大学生要真正动起手来搞创新,社会特别是学校所提供的实践舞台远未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创新实践的需要。尽管高校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创新实验室、创新基地、通过学科竞赛等渠道给大学生提供展示创新的舞台,但是这些舞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要我去创新”,而不是“我要创新”,且资源受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不可能与灵感创意同步,所以一旦灵感和热情不断被压抑,最后剩下的只是完成学校交办的创新作业和任务了。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指出的,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中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足。产生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动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被动实践是指实践的对象、方法、程序等关键要素都是由学校和老师制定的,学生在已规定的框架中,沿着已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学生在被动实践的框架中,他们的创新思想无法自由驰骋;在基本规定的路径中,他们不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从山寨作品的情况看来,多数是通过借鉴模仿而赋予创意的作品,特别是网络上的山寨作品,如山寨新闻联播、山寨明星等,则更是“山民”利用名牌栏目的名气和名人的良好社会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种种现象的看法,当然其间充满了调侃和幽默。笔者认为这无论在山寨作品创造和个人意愿的表达方面,都是一种创新,是民间和谐文化的创新。而山寨现象在大学生中出现很大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对被动实践的反思和另觅创新途径的大胆尝试。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主动实践,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真正使知识成为活的知识,真正让学生融会贯通。山寨从草根崛起,在网络乃至社会繁衍,其创作者的主动性不言而喻,其便利特征完全符合大学生主动实践的需要。尽管这个舞台是非主流的,且不论山寨的实践是否必然等同于创新,但它毕竟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探索,恰恰能弥补当前大学生创新实践所需时间和空间的不足,这不能不说是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正视它的客观存在,科学的利用并引导其健康发展。

二、网络“山寨”呼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

网络“山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出现也引发了种种问题,尤其是对于创新实质的把握,对大学生创新的导向容易因为当前缺乏规则和无序性而走入“歧途”,进而带来各种消极的影响。网络“山寨”从诞生之日起就犹如一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它能孕育创新,引导不当它又容易扼杀创新,关键在于用“剑”之人的意图和动机。因此,要把握好这点关键就在于针对当前的网络“山寨”现象,广泛开展并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的教育。

首先,我们既要看到网络山寨现象中反映出来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表达、创新实践等需求。同时也要看到有些大学生参与或创作山寨,仅仅是为了表达一时情绪而已,当这种情绪化的兴致如一阵风而过,或者这种情绪发展到彼此又发生冲突,彼此很快倾轧,进而“自相残杀”。

其次,我们既要看到大学生创作了不少的优秀网络山寨作品,借助戏仿和反讽推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这可被视为文化原创的一种特殊形态,但也要看到不少山寨文化产品都是他们自娱自乐的结果,如果缺乏引导和教育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膨胀乃至于导致无序的混乱。

再次,我们既要看到模仿型的山寨作为创新的起步阶段,有缩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显著功效,不少国家的创新和发展在崛起之初,都曾走过模仿阶段,但它们随后就转向了更大规模的自主创新时期。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当前的山寨的创新,其中众多元素和核心技术,都是模仿和复制而已,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还不能与创新一概而论。

从当前大学生参与网络山寨的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对大学生实施的教育,尤其是创新教育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文凭、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现象。这些现象又具体集中表现为当代大学生创新认知能力较弱、创新思维能力欠缺、创新实践能力缺乏、创新批判能力匮乏。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和大学创新教育效果欠佳和创新管理滞后等问题,我们要通过探讨对大学生创新的教育和管理实施方式的转变和创新,让大学生分清山寨的利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握甚至创造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的机会。总之,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大学生参与和创作山寨的现象,对其符合创新要求的内核进行包容与引导,对抑制甚至阻碍创新的山寨元素进行摈弃,对侵犯社会及他人权益的山寨元素进行坚决禁止和斗争。

三、“山寨”需要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一个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一个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两种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2]。

山寨现象所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创新需求值得我们思考,也在昭示我们需要尽快运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和规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创新教育,无疑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要运用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努力:

首先,要运用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而且使中华民族不断焕发旺盛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炼而信念愈坚,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具体应用到大学生的创新教育上,主要是要通过把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之实质,在其正确的引领下,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通过加大创新教育力度、拓宽创新教育渠道、增加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创新教育内容、转变创新教育形式等最终引导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和创新品德,形成完整健康的创新人格,以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参与山寨现象。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当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和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容易出现信仰虚无和价值缺失等消极现象。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社会参与山寨现象和创作山寨作品,如引导不当就会误入歧途,不仅无法孕育创新,反而得不偿失,如再被误导和利用,则容易违法侵权、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甚至国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参与山寨现象及创作山寨作品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大学生参与山寨现象及创作山寨作品也必须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再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审视并引导山寨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倡导“核心价值”并不是把核心当成“唯一”,更不是以唯一的价值理念来规范全体民众。我们要处理好“核心价值”与“价值多元”的关系,让“核心价值体系”为“多元价值”提供基本示范的良性循环,而让“多元价值”为“核心体系”传递舆情动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内部不同价值观的声音在共存、鉴别、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符合国家与民族特点的和谐、进步、发展的社会价值。为此,我们要在公正、理性、宽容、妥协的基础上,科学审视山寨现象,并用核心价值体系去引导它朝着良性方向健康发展,以实现社会文化与价值的动态平衡。

[1]黄志明,贺妮娅.华中科大:建“磁场”吸引大学生创新实践[N].科技日报.2007-3-29

[2]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助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第一版:1-10.

[3]张晓明,郗春媛.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2):80.

[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探讨山寨现象五成网友看好[E].2008-12-3.http://tv.people.com.cn/GB/14645/25059/8453406.html

[5]葛剑雄.对“山寨”不能过于宽容[E].人民日报.2008-12-24.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8-12/24/content_10550933.htm.

Shanzhai Phenomena and Reflect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iu Xin-xiuXie Zi-jua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eated topic,shanzhai phenomena,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all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be involved in innovation and guiding them 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hanzhai phenomena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hanzhai phenomena;Online shanzhai;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G643.1

A

1008—6772(2010)03—0044—02

2010-4-7

刘新秀(1980-),男,广东河源人,华南师范大学宿管中心副主任、讲师、硕士,研究高教管理、文化创新等。谢子娟(1979-),女,广东平远人,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

猜你喜欢
现象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