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红
编辑老师你好:
事情是这样的。2003年12月倩倩来到我们班之前,她已经休学一年。她是一个一笑两个小酒窝的阳光女孩,给我的第一印象相当好。当我知道她的原班主任和我教同一学科后,马上就找到他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聪明、任性、个性极强”是原班主任评价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词语。一个多月后,她就和科任老师在课堂上吵了起来,接着,又与另一个科任老师发生了不愉快,最后我也没有例外。期间又出了漏寝情况。2004年一天晚自习,其他班的一位男生把倩倩约了出去,在男孩跪地向倩倩表达喜欢之情时,恰好被巡视校园的校长遇上。在教务处,大家对两个学生的行为开始了轮番教育,倩倩感觉很委屈,一直辩解自己是不得已才出来的,而且为了防备出现问题,她还在班级找了一位女同学一起。可是,由于在此之前出现了一些违纪情况,倩倩还是被狠狠批评了一顿,学校责成我第二天找她的家长到校共同教育孩子。我很生气,立刻给倩倩的父母打了电话,让他们马上到校解决问题。她的家长听说了这种情况后从农村赶到学校。家长对倩倩的行为感到很吃惊,也觉得很丢脸,又批评了她一顿,我也在旁帮腔,并把以前的很多事情一并摆了出来,她的父亲十分生气,打算让她退学。倩倩求了半天,我们才勉强同意给她一次机会。
第二天上午,倩倩没来上课。我正在气头上,也没在意。中午,倩倩同寝的同学带着哭腔给我打电话,说倩倩吃了大量安眠药已经被送到了医院。我一听,脑袋嗡的一声,赶紧向学校和家长通报并马上赶到医院,倩倩正在治疗室洗胃,有两个同学正喂倩倩喝兑了催吐药的水。倩倩吐完后,再喝、再吐,两个同学受不了先后也吐了,我也上来帮忙。这时倩倩的父母也赶来了,看到孩子的样子,家长把责任都推到了我身上。其实,哪个班主任愿意自己的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早在倩倩与第一个科任教师吵起来后我就已经和倩倩沟通过,也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是,倩倩总认为我是为科任老师说话。倩倩的父母当晚又到学校找我,指责我刺激了孩子,作为一个高中老师很不合格。我虽觉得委屈,但毕竟孩子是在我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避免家长误解,也希望能和家长一起共商教育对策。第二天晚自习,我把已经回校上课的倩倩和她的父母都找来,把过去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通报给家长。家长了解了事情的整个经过后,转而开始批评孩子,我本来希望家长和我一起共同教育,引导孩子尽快步入正轨,结果却适得其反。我感到束手无策了,只有向主抓业务的徐校长求助,徐校长爽快地答应了。徐校长同倩倩谈了近两个小时,谈他正读高三的女儿,谈父母的想法和希望,谈班主任的期待,肯定了我对班级的付出和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着想,希望倩倩能理解。开始倩倩抱着一种防范的心理,逐渐倩倩的思想有了转变,甚至有了一丝悔意,在离开时先和徐校长告别,然后又对我说了声“老师再见”。我心里高兴极了,但是我也感觉到她还没有完全释怀。我又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了倩倩的原班主任,他先后几次与倩倩交流沟通,这中间我也多次找倩倩聊天,交流的话题很广,渐渐地,倩倩由回避到倾听,由单纯的听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沟通和争论中孩子逐渐接受了我,接受了我的观点和做法,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也缓和了,学习逐渐步入了正轨,成绩稳步上升。经过努力,2006年她以班级第2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哈尔滨某大学。
泰来县第1中学 信启
个案中的班主任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非常投入的教师。这位老师的叙述始终伴随着内心情感的体验:“愉快,生气,委屈,激动,束手无策,高兴极了……”所有的情绪起伏都紧紧地被学生的行为牵动着。
个案中的学生倩倩,是一位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位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是休学一年后,在12月份,重新回到学校,加入到下一届的高一年级。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关键词一,“高一学生”;关键词二,“休学”;关键词三,“12月”。下面,我们就这三个关键词,分别进行分析。
一: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经历了中考前紧张的复习备考,终于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紧接着,又进入高中,面临全新的学习环境。遇到新的老师和同学,就意味着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高中老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还有高中新的学习内容,需要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还有,是否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高中:有的学生在原来的初中是班级的尖子生,来到重点高中忽然发现自己周围人才济济,内心蓦然失去平衡。也有学生,没有进入重点高中,虽然成为了普高新班里的翘楚,心中依然觉得自己不该属于这里,看不起普高的师生,并因此会和老师发生冲突。
这位老师始终没有提到倩倩休学的原因。面对一个曾经休学过一年的学生,教师需要意识到:无论是因事休学,还是因病休学,休学孩子的心理都会经历一定的创伤。
(一)如果是因事休学,那么就说明这个事情一定是超过了孩子的心理承受阈限,孩子和家庭在当时无法以常规方式处理的情况下,才会无奈休学。那么,这个事情的本身无论起因如何,孩子和家长都会经历比较大的心理冲击;特别是高一的学生在上半学年休学的,更需要教师审慎处理。
(二)如果是因病休学,疾病本身带给孩子和家长的就是心理上的痛苦,至少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如同龄人,由此会产生焦虑和自卑;同时,觉得自己给父母造成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又很容易产生自责。
及时了解学生的休学原因,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减缓因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而引起的焦虑;另一方面及时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重复出现休学,甚至退学的诱发因素产生的可能性。
因为倩倩插入这个班级是在9月份开学时组建的高一新班,到12月时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班级文化和人际关系体系,倩倩在此时来到这个班级,就会格外敏感,会担心老师和同学是不是接纳她,担心自己能否融入这个班集体,能否尽快找到归属感,等等。
通常情况下,学校应建议学生在新学年开始时复学。尽管,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前一学年的9月到12月的课程都学过了,没有必要再重复听课。但是,从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学生在9月份回到学校,成为新学年新班级的一员,和其他同学一起共同参与新的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可以避免很多教育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情绪中的负面能量降到最低点。同时,教师仍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休学的原因,理解其心理与其他学生相比更加敏感。如此,才会有的放矢,在教育教学中增加预防措施,减少教育管理中的冲突或矛盾激化现象的出现。
个案中的教师仅凭着“一笑两个小酒窝”,就断定面对的是一个阳光女孩,这个第一印象是这位班主任老师的一个错觉。因为这位教师对休学后重新复学的学生心理状态缺乏了解,所以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笑脸只是一个防御机制,笑脸的背后还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灵。
个案中的班主任,虽然与倩倩的原班主任交流过,印象最深的是“聪明,任性,个性极强”,但是,如果将其解读成倩倩“具备良好的智力;难以遵从集体管理制度,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那么,结合对有休学经历的学生特殊心理机制的了解,就不难预料倩倩会与老师接二连三地发生冲突。即使事先没有机会做防范工作,倩倩与第一位科任教师在课堂上的争吵,也会成为一个非常恰当的契机,对倩倩的心理问题开始着处理。
这里的处理,绝不是指“就事论事”地批评倩倩不该和科任老师吵架,而是告诉她,班主任老师理解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感。这种理解是具有震撼力的,会既让倩倩感到意外,又会动摇倩倩一直坚守的心理防御机制。与此同时,老师运用简单的社交行为训练小场景,和倩倩一起演练,帮助倩倩认识到:同样的情境,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社交行为训练,让倩倩既看到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的弊端,又学会有效的人际交往的模式。习得后的喜悦,会让倩倩体会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互动中的不足,还会感到老师和自己有很深的默契,就不会认为是班主任老师在替那个科任教师说话了。即使有可能会与第二个科任教师发生不愉快,发生这种不愉快的频度以及师生间冲突的强度也都会大大降低。并且,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上,教师不是站在批评倩倩该不该和老师发生冲突的角度上,相反,老师是和倩倩一起,用倩倩学过的人际交往互动模式分析,看看这次倩倩在处理上有哪些进步,即使是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然后,找到问题出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那么,倩倩就会意识到,出问题的不是她这个人,而是她对事物的认知角度,还有,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待于继续提高。老师的沉着冷静和老师的理解会给倩倩巨大的动力,让她愿意和老师一起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倘若班主任老师能够用上述方式处理倩倩与科任教师间的冲突,那么,倩倩就不会到后来也和自己的班主任老师之间出现矛盾。
个案中的高潮部分在于处理倩倩的“漏寝问题”。处在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对外界的评价高度敏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同时情绪发展多变:或激动兴奋,或烦躁不安。而且,这些情绪容易波动,带有明显的极端性。在教育青春期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个说的机会,老师则耐心倾听。在听的基础上,找到问题,引导学生找到改进的措施。教师的沉着、冷静、循循善诱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学生产生或增强自律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既避免了生硬的批评指责,又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个案例中的焦点就出在倩倩经受不住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轮番教育”;校领导和老师置倩倩的辩解于不顾,把倩倩和那位男同学一起统统批评了个“尽兴”。在场的教育工作者却没有一位意识到,青春期的学生对外界的评价高度敏感;让一位男同学在旁边站着,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倩倩这样一个脆弱、敏感的女生“新账老账一起算”,会对这位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多大的伤害。倩倩的班主任只单方面想着自己生气,感到自己花费了很大精力没能使倩倩进步,既没有意识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及工作方法的欠缺,也没心情考虑如此情绪化的处理方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当老师请来家长,倩倩承受不了面对长途颠簸而来的父母,何况再次被家长狠狠地批评,班主任老师还要帮腔。一年之前已经休学一次,如今爸爸又因为嫌弃孩子丢脸,盛怒之下要让倩倩退学,孩子心灵的创伤再次叠加。这对一个如原班主任所说的“任性,个性极强”的孩子,其打击之沉重,已经超出了其心理耐受能力,所以服用了大量安眠药。
在教育实践中,有情绪或行为障碍的学生通常会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施教者往往认为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应该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是说如果他们愿意,就会停止给周围的人带来麻烦。事实却并非如此。孩子,是被自己这些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情绪管理模式和社会交往模式所困扰,事实上他们是问题的受害者。
所以,一方面,家长和老师的指责会让学生更加困惑迷茫,另一方面,苦口婆心的教育方式,又让老师焦虑疲惫。这样的循环往复,导致教育工作陷入困顿,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而学生因为不被理解,无法得到所需要的帮助,面对的压力便愈来愈大。当压力达到学生的心理承受阈限时,就会出现极端行为。
建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多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具备高屋建瓴的管理体系;出现问题时,教育工作者看到的不是学生的“毛病”,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样,在纠正问题时,就不会简单地告诫学生“以后不许如何如何”,相反,设计精巧的行为训练方式和认知改变模式,会让老师节省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学会自律,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