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莹
(漳州师范学院 学生处,福建 漳州 363000)
地方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陈晶莹
(漳州师范学院 学生处,福建 漳州 363000)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地方院校的贫困生群体日益扩大。如何有效的对贫困生进行资助,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地方院校;贫困生资助;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普通高校的大学生不再实行公费上学制度,因交费上学而加重生活困难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家和我省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还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认真分析影响地方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
影响资助方式实施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因素、社会公众因素、金融机构因素三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的教育政策强调各地的教育机会均等,但实际执行下来的结果却是教育资源流向发达地区和重点院校,而地方高等院校获得教育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少,由于国家的政策不能充分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这就使那些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贫困生处在了与其他地区学生不对等的地位上。另一方面,国家高校收费改革政策以及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使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国家有限的资助资源和地方高等院校较大的贫困生资助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社会因素
贫困生问题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具有必然性,因此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与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直接相关。[1]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形势严峻,其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实施主体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但是就目前我省的情况来看,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人对贫困生资助事业的关注和参与都不够,其捐资助学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通畅的社会捐资渠道没有完全建立,媒体舆论没有尽到相应的导向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我省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得不到有效的拓展,资助资源比较有限,出现相应的资助力度和资助覆盖面比较低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三)金融机构因素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贫困生资助的主渠道,其顺利实施的关键是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金融机构对助学贷款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其一,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高校贫困生实施的助学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贷款发放对象、发放额度、发放途径、发放方式以及发放时间等;其二,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由此所带来的政策上的风险。国家助学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完全是信用贷款,无抵押担保,再加上大学生个人信用征询体系和对违约学生的追讨债等制度还未建立,银行的贷款风险依然很大。这有悖于金融机构本身的信贷原则,因此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放款滞后等问题;其三,银行金融机构的商业利益得不到因助学贷款带来的实惠而导致积极性不高,银行和学校双赢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局面还没有普遍形成。
(一)部分贫困生及家长对资助方式的认知程度不够
虽然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已成体系,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和高校的各项资助方式不甚了解。首先是当考生在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高额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或者选择放弃高等教育的机会,或者去借民间的高利贷。其次是一些贫困生对学校里的各种资助方式以及操作过程不清楚,自己不过问、不关心,错过许多能够获得资助的机会。第三,对某些资助方式的理念不理解或认识不到位。例如,个别助学金要求受助学生每月做一些勤工工作,对此有的贫困生不理解,认为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二)部分贫困生自身心理问题
从整体上讲,贫困大学生有优于其他学生一些心理品质,如吃苦的精神、坚韧的毅力、独立的自理能力等。但从个体来看,部分贫困生的自身确实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首先是自卑心理。例如有的贫困生来自经济与教育落后的地区,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不配接受资助而忍受经济拮据的痛苦,甚至有辍学的想法;有的贫困生为维护自己的面子,怕别人知道自己贫困,不去争取学校实施的各种资助,当学校为贫困生开设一些专题的培训和讲座时,有些贫困生不愿参加,认为那样会被别人看不起。其次是依赖心理。有部分的贫困生依赖心理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来帮获取资助。近几年来,国家、社会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加大了资助力度,把国家、社会、学校当成是自已的保护伞,养成了依赖的心理。这也说明了在高校思政工作者在重视贫困生的物质补助外还要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脱贫。
(三)非贫困生对有限的贫困生资助资源的挤占
首先,由于高校和社会对贫困生有很多优惠政策和照顾,现在高校里出现了争当贫困生的现象。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第一依据来至政府部门对贫困生的困难证明,实际工作中出现过以弄虚作假方式成为“贫困生”的案例。这实际上是对真正贫困的学生的不公平,也给高校的资助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其次,高校为了让资助工作更加透明、公平,真正用到困难学生中,对贫困生的资助情况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公示,但这样做是否会伤害到一些学生的自尊,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平等的社会大环境和校园环境。
当前一些对贫困学生的支援或帮助,常常带有明显的宣传目的,或者为了某些政绩需要,场面摆得很大,各种媒体大肆报道。这样的社会环境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影响往往比不进行资助更加恶劣。资助本是好事,但是对贫困大学生的援助,并不是简单的对“贫困”本身的救济,而是对人的扶助,他们是否愿意当众宣布自己贫困,表现自己的无奈,等待着别人施舍,作为资助者应该体谅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尊心,为他们创造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贫困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这个大家庭中,他们的成才和发展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帮助。“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使贫困生体会到社会、老师、同学的关爱,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从而消除因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可能带来的精神上、情绪上的消极影响。”[2]要注重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形成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减少贫困生心理缺失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贫困生常常由于贫困而导致自卑、封闭,造成同学间关系僵化,使自己成为群体中的孤独者,由于交往受阻,进而产生紧张、怀疑甚至敌视,最终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构建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贫困生心理上的藐视和隔阂,促进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友善、团结的良好氛围,促使贫困生自强、自尊、自立,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从学校领导到辅导员,到每个学生,应弱化“贫困生”概念,视贫困生为自己的群体,而非另类。所有的帮助应做到自然而然,让贫困生感到自己与大家是一样的,在学习上和集体活动中一视同仁,尊重贫困学生的自尊心。务必要消除校园歧视,引导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善待贫困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改变生活环境,才能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自信心,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也是毕业就业的前提。
第二,完善贫困生认定程序,实行动态管理。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无法准确认定贫困生的身份和随时了解贫困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因此,在对贫困生进行建档的同时,一定要对特困生的审定工作严格把关,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变化情况随时注意。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予以调整资助范围和办法。既要防止出现贫困生四年一定终身,长期不断享受补助的现象,又要对家庭突发困难的新产生贫困生及时帮助和关心,确保贫困资助真正资助给最需要的学生。
第三,优化资助体系内部结构,强化育人功能。
为充分发挥资助体系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应理顺资助体系中各要素间的关系,优化其内部结构,整合其育人功能。一是坚持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校资助体系要以“有偿的”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因此,对于在经济上需要资助的学生,无论是用于“济困”,还是用于“济学”,要坚持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原则。二是国家助学金要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扩大覆盖面的同时必须建立起相应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三是突出奖学金的地位和激励作用。奖学金主要用来奖励优秀的学生,虽然可以单独设立面向困难学生的专项奖学金,但决不能简单地用于“扶贫”。四是强化勤工助学的资助功能和育人功能。“勤工助学是一条特殊的育人途径”[3],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讲,其育人功能比资助功能更重要。五是逐步弱化直至取消资助体系中的“减、免”方式。只有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临时困难补助。这样既避免了养“懒汉”的现象,又使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了帮助,而且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四,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做好贫困生心理咨询与指导。
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点面结合,组织心理咨询专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给予具体指导。例如,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心理知识教育、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完善个性,战胜自我。促使贫困生能够面对现实、适应环境,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贫穷是事实,但不是缺点,更不是耻辱。现在贫穷不等于永远贫穷,相信只要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不懈努力,贫穷现状是会改变的;通过集体咨询、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等心理咨询形式,对发现有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必要时应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开展“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活动,让他们通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社会中升华自己。
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社会的支持以及大学生的责任和自身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省委、省政府一贯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2009年4月4日和7日,卢展工书记、陈桦副省长分别对福建医科大贫困生来信作出批示。卢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鼓励这些贫困生,很好地完成学业。”[4]这对于从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志是很大的鼓舞。只要我们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工作中的新问题,提出并落实新对策,这项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1]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2]孔德生.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126-127.
[3]王君英.勤工助学是高校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最佳选择[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8,(3).
[4]福建省教育厅.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简报[Z].2009-05-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