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
(1.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九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以译者主体性解读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张瑛
(1.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2.九江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翻译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交流活动,本文着眼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译者主体性;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形成了翻译向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转移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翻译的文化转向恰是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使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成为其中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当今世界的发展早已呈现出全球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我们在这样一个东西文化的碰撞中,一方面汲取他国文化精华,另一方面也需要向他国或西方世界介绍我们的文化,传递我们的文化信息,使之更好的了解我们。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翻译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彰显而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为了实现翻译目的,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译者主体性通常表现为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质以及审美创造性,一则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阐释和语言转换等层面的艺术再创造,另一则是翻译的文本选择、文化目的和翻译策略等方面。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审视翻译家林语堂先生翻译思想的精华之所在。
学贯中西的翻译家林语堂先生的汉译英作品带有明显的译者主体性,充分体现了他个人的人生哲学和文化观念。无论是翻译沈复的《浮生六记》,还是张潮的《幽梦影》以及自译的《京华烟云》等文学作品,林语堂都致力于实现把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世界这一宏旨。
(一)文本选择
林语堂30年代的小品文创作的核心理念是“性灵说”,它强调自我意识的表现。他认为,小品文表现的性灵,即自我和个性;他所提倡的“性灵”就是主张在文学上张扬个性,即所谓“性灵就是自我”。可以说,无论是自我意识的表达还是真实情感的抒发,它们都要求文学应该表现创作者和审美者的内在精神诉求,它们是统一于追求和实现个体价值的体系之中的。
由于不同个人或他所代表的社会集团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他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掌握世界的方式,这些差别显现于各自的文学价值观念体系中,也就表现为文学价值观念总体倾向上的差异性。林语堂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自小接受的是基督教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的熏陶。他十分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和自由,回国以后又潜心修学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他我行我素、无拘无束、亲近自然的个性和浪漫气质。这种个人性情和气质导致了他在文化选择上更倾向具有闲适、性灵、幽默特点的小品文,譬如《浮生六记》。
(二)翻译的文化目的
林语堂秉承 “向东方人讲西方文化,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的理念,并将“向西方人讲中国文化”的重任放在了自己的创作和翻译作品上,像他的文化著作《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正实现了这一美好而重大的愿望。而林语堂小说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是《京华烟云》、《风声鹤峡》和《朱门》“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这三部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作者为西方读者而创作的,是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和桥梁。林语堂因为“两脚踏东西文化”,既清楚中国文化的精华,亦明白西方文化中的缺失。他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作品时一再强调悠闲的重要,因为他了解西方人,为那些被现代文明所异化的现代西方人而苦恼。在他看来,美国人是闻名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伟大的悠闲者,所以东西文明是可以互补的,相反为之必相互钦佩之。从林语堂小说的畅销,我们知道林语堂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西方读者的阅读需要。其长女林如斯在评价《京华烟云》时写道:“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
(三)翻译策略
林语堂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采用的是归化与异化互用的翻译策略,其中归化译法恰恰较真实完整地反映出原文即中国的文化内涵,进而将中国文化推介给西方世界。林语堂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高超的语言转换能力,而且在于他用自己特有的翻译表达模式,对汉语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的娴熟处理,使之与异域文化协调。这一点可从他所译沈复的《浮生六记》中得到印证,该书恰恰讲述了作者夫妇的日常生活,文字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地传递了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在此,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对林语堂在文化翻译中采用的归化策略加以论述。
1.比喻句中文化意象的传译
如:今则天各一方,风蔗云熬兼之玉砂香望,不堪回首矣! (P108)
译文:Today these friends are scattered to the four comers of the earth like clouds dispersed by a storm,and the woman I love is dead like broken jade and buried incense.How sad indeed to look back up on these things!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是洁白美好的象征,常用来形容女子,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沈复将妻子的亡故比作“玉碎”,恰可见其妻在他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及对妻子的一往情深。林语堂将之直译过来,可使读者意识到中国文化中“玉”的比喻象征意义,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爱妻之切与丧妻之痛。
2.典故、神话及习俗的传译
如:“今日真如脸…文入树派矣”(P150)
译文:Now I really like the fisherman who went up to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0Yu~ing)
原文是讲述作者的妻子陈芸为避难来到义姐家中,村中人纷纷前来寒暄问候时,她有感而发出此句。在此例中,若仅将原文直译过来并不能使读者了解她此刻的心情,因而译者加了一个脚注对该典故进行说明: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0Yu~ing。这样读者就不难感受到陈芸在陡遭家庭变故后又尝到人间温暖时感慨万千的心境了。
又如:……倩绘一像(月下老人),一手蔗立蜜,一手携杖悬姻缘簿,奔驰于非烟非雾中;(P148)
译文:It was a picture of the old man holding,in one hand, a red silk thread (for the purpose of binding together the hearts of all couples)and,in the other,a walking-stick with the Book of Matrimony suspended from it.
此句中所提及的月下老人,这一神话人物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而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的“线”正是指月下老人手中的这根红丝。普通西方读者是不会知道这根红丝的作用的,直译过来而不加解释只会使他们茫然。故林语堂用在文中括号内加注释的办法来填补译文读者文化背景知识上的空白。
3.民族特有事物名称的传译
如:又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借乎劣涂增扮”。(P192)
译文:Once I also saw at the home of a merchant at Yanagchow two pots,one of box-wood and one of cypress,presented to him by a friend from Yushan,but this was like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明珠暗投”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原文中的“黄杨翠柏”为珍贵盆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供文人雅士玩赏之用,却被送给了一个满身铜臭的庸俗商人,故而作者要发感叹说是“明珠暗投”了。而“pearl before wine”的含义为“valuable things offered or given to people who do not appreciate them”,正与“明珠暗投”之意不谋而合。译者借用英语中现成的俗语来翻译,在不损害原文含义的情况下使读者易于理解,且倍感亲切。
综上分析,在林语堂翻译思想里如实地彰显了译者主体性,分别表现在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这种主体性地彰显也促成其翻译作品在欧美的盛行。在全球文化大交融的今天,回顾和研究其翻译思想,对发展翻译事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事业是不无裨益的。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3]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学[J].中国翻译,2003.
[4]吕俊.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杨柳,张柏然.现代性视域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4.